#腹痛

解黑便+嘔吐 4歲女童胃出血

解黑便+嘔吐 4歲女童胃出血#腹痛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胃痛不是病,痛起來真要人命!不過如果發現孩童肚子不舒服,還是趕緊到醫院檢查,以免小問題拖成大病。一名4歲女童日前因為胃痛,被確診為「胃黏膜撕裂」,俗稱胃出血;專家表示,臨床中胃病已有低齡化趨勢,家長應特別留意。忽略消化道疾病 恐影響孩童學習據母親描述,女童在發病前一天就頻繁嘔吐,隔天大便變成黑色細條狀,經胃鏡檢查後,醫師發現她胃噴門的黏膜已撕裂,也就是出現「胃出血」;所幸經治療後,情況已恢復正常。而醫師也說,雖然4歲就罹患消化道出血是相當罕見,但目前胃病確實出現低齡化現象。由於胃病多發生在成人身上,小孩一旦出現胃部疼痛,多數家長會以為是消化不良、吃壞肚子引起,很少人會聯想到胃病,而臨床上也有誤診的情形;醫師強調,兒童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症狀為慢性腹痛、經常性嘔吐,如不及時治療,恐影響發育及學習。 

罕見!10歲童腹痛血尿 竟是結石上身

罕見!10歲童腹痛血尿 竟是結石上身#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輸尿管結石好發青壯年男性,兒童罹患較為罕見!日前有一名10歲的小學男童,持續腹痛一週,家長帶至小兒科醫師評估是便秘,改善便秘的狀況之後,仍然持續有肚子劇痛、血尿的症狀,送至醫院後,醫師安排X光後,發現男童上腹部有一鈣化點,檢查發現輸尿管有0.5顆結石,確診為輸尿管結石,立即安排手術將結石取出。結石易復發 多喝水有「解」南投醫院泌尿科林合興醫師表示,輸尿管結石是國人常見的泌尿道疾病之一,好發在20至40歲間的年輕男性,兒童有結石的情況較顯罕見,但也不無可能。而此個案原本給予口服止痛藥,並要求多喝水、多運動,但男童並沒有自己解出結石,因此使用輸尿管鏡碎石手術,將結石擊碎取出。提醒對於兒童輸尿管結石的患者,需進一步懷疑是否有新陳代謝異常等相關問題,例如副甲狀腺亢進、高尿鈣症等,而且曾罹患過過結石的患者,其復發的機會高。而林醫師也建議,結石的成因很多,病患可針對結石的成分來配合醫療、調整飲食以改善症狀,要預防結石的產生,首先要養成多喝水的習慣,維持足夠的尿量,才能預防再復發的可能性。

老婦莫名腹痛、發燒 竟是膽囊結石所害

老婦莫名腹痛、發燒 竟是膽囊結石所害#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85歲的張姓老婦人,因上腹痛及發燒至急診就醫,經檢查後發現,膽囊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經南投醫院外科李博彰醫師進一步診療發現,該婦人併有總膽管結石,於是進行「腹腔鏡總膽管切開及截石手術」。李博彰醫師表示,總膽管結石會引發膽管炎,典型症狀是發燒、右上腹疼痛、黃疸,但有些在臨床上總膽管結石不見得會有症狀,有時是因做其它檢驗時意外發現,例如:抽血檢驗或是超音波檢查。愛吃油膩、高脂飲食   易形成結石而引發的主要原因與飲食有關,常吃油膩、高脂飲食者較易造成膽汁濃度過高,且停留在膽囊時間較久而發生沉澱形成膽結石,其次是膽道感染或寄生蟲感染後所引發的總膽管結石。至於治療方式,李博彰醫師提到,傳統手術雖然成功率高但缺點是傷口大、術後復原較慢;而「腹腔鏡手術」可同時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及總膽管截石術,術後傷口小、復原較快。但醫師也提醒,近年來微創手術是外科的趨勢,但也有其局限,技術的門檻也較高;所以,並非每個病患都適合微創手術,病患及醫師之間應該充分的溝通來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

老婦腹痛、吃不下 檢查竟是胰臟癌末期

老婦腹痛、吃不下 檢查竟是胰臟癌末期#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70歲婦人,平時不菸不酒,無其他慢性疾病;日前因背痛服用止痛藥後便開始吃不下東西,全身倦怠2個星期。她先到住家附近的醫院急診就醫,但隔天仍然沒有明顯改善。後來她到熟識的家庭醫師診所,做了檢查有疑似收縮不良且壁增厚的膽囊,醫師便請她盡快轉診至大醫院,結果診斷為轉移至肝臟和血管的胰臟癌末期。抽菸喝酒、高脂飲食   胰臟癌年輕化家醫科鄭鈞云醫師指出,胰臟癌早期大多都沒有症狀,尤其是當病灶發生在胰臟的體部或尾部,要腫瘤大到一定的程度才會出現腹痛,甚至於背痛等非專一性的症狀。而患者若出現黃疸時,平均存活不到半年,以目前來說沒確切的發生原因,一般大於60的男性、抽菸、飲酒、咖啡、高脂飲食是已知的危險因子,但近年來胰臟癌的發生率逐步提升,發生的族群也有年輕化趨勢。上腹痛、體重減輕   出現症狀恐非早期鄭鈞云醫師也表示,典型的胰臟癌症狀包括:上腹痛到背部,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脂肪便或灰白色便等,但時常發現症狀時已非初期,特別是當患者本來就有腸胃問題時。而胰臟癌的治療效果不佳,只有20%可以手術切除治療,就整體而言,胰臟癌五年的存活率約僅3~5%。最好的方法是早期預防治療。定期的腫瘤指數檢查及腹部超音波及高階影像檢查,如正子攝影、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對於及早發現很有幫助。鄭醫師也提醒,如果有持續發生的腹痛,一定要記得就醫檢查追蹤,切勿自行服藥,以免延遲治療。

莫名腰痛一年!88歲嬤腎腫如水袋般

莫名腰痛一年!88歲嬤腎腫如水袋般#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無畏高齡!88歲奶奶也能透過手術,摘除腎臟重獲新生,日前,有名楊奶奶近一年來飽受腹腰部脹痛之苦,經過檢查才發現,她的左側輸尿管嚴重狹窄,水份無法順利排除,累積在腎臟,使得左腎積水如同水袋,幾乎完全喪失功能,後來,在與醫師的討論下,接受了單孔達文西手術摘除左側腎臟,而目前術後恢復良好。結石堵住、腫瘤壓迫 皆為輸尿管狹窄因素雙和醫院泌尿科高偉棠醫師表示,一般來說造成輸尿管狹窄的原因有兩種,第一是輸尿管內被結石等東西堵住,第二則是因為外在腫瘤等壓迫所致,所以,在治療上,會因患者年齡、狀況而有所不同,對於年紀較大的老人而言,通常都建議採取保守性治療,如輸尿管引流,只是容易會有積水、悶痛、反覆感染等後遺症。此外,因奶奶的腎臟已失去功能,在經過評估後,決定透過達文西機械手臂來切除腎臟,由於是採單孔進行,所以,術後僅留下2公分的傷口,且隔天就能進食,不過目前此手術健保沒有給付,自費得花15~20萬。

罕見!12歲罹膽囊炎 她一吃東西就腹痛

罕見!12歲罹膽囊炎 她一吃東西就腹痛#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中豐原的陳小妹就讀國中一年級,經常因為腹痛無法上學,一年多來一直誤以為是胃痛,或者是生理痛;因為一吃東西就容易痛,正直發育期卻不敢多吃,沒想到最後元凶卻是膽囊炎引發腹痛。經微創手術後,吃東西不再腹痛她胃口大開,食量變成2倍。膽囊反覆發炎攣縮 變形如果乾陳小妹從小六開始經常腹痛,她說都是吃了東西之後開始痛,大約就是肚子中央的地方,因為容易吃東西後就痛,所以早餐吃一點點,午餐也不愛吃。而她在三月時腹痛到無法入睡,轉診到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經胃鏡及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膽囊嚴重發炎,早已經變形且攣縮。豐原醫院外科醫師賴基鴻表示,手術發現患者的膽囊管阻塞引發膽囊炎,這樣為長期反覆發炎下,造成膽囊壁增厚到正常的5倍多。因為囊壁增厚擠壓空間,膽囊內部容量變小,外表也因為反覆發炎攣縮,呈現不規則皺痕,手術切除下來的膽囊,就像曬過脫水萎縮的果乾。膽囊炎好發肥胖成人一般來說,膽囊炎常因膽結石造成膽道阻塞引起,易發生在肥胖的成年人身上,不過陳小妹平常痛到不敢吃,而且因為食量很小體型顯瘦,並非膽固醇結石,有可能因為溶血性疾病造成膽色素結石,阻塞膽管引發膽囊發炎。太年輕易遭忽略 膽囊炎多痛一年賴基鴻醫師說:「之前手術過的患者,最年輕約20多歲,首次遇到12歲的小患者,也因為她年紀小,一般醫師不會推測膽囊炎引發腹痛,讓她多痛了一年多。」好在個案手術後恢復良好,笑稱雖然變成「無膽之人」,但是吃東西不再腹痛,胃口大開食量暴增兩倍,很開心終於可以放心吃。

十歲女童長期莫名腹痛 竟是大腸長巨型瘜肉

十歲女童長期莫名腹痛 竟是大腸長巨型瘜肉#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小小年紀,腸子竟然長瘜肉!台中一名年僅十歲的女童,兩年前開始,常常不明腹痛,日前到醫院進一步檢查後竟發現,女童長了一顆大腸瘜肉,且因瘜肉過大,引發大腸疊套,所幸經手術開刀後,目前已無大礙。瘜肉之大 讓大腸出現疊套原本就長期有腹痛症狀的女童,日前劇痛加倍來襲,所以趕緊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確定在橫結腸位置發生大腸套大腸的情形。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醫師林雨利表示,小孩子發生腸套疊的情形,以小腸滑進大腸的大腸套小腸居多,大腸套大腸較為少見,經開刀後赫然發現在大腸內長了一顆2.5公分×1.5公分的瘜肉,研判是因瘜肉的關係才引起大腸套疊。該大腸瘜肉 較與癌症無關林雨利指出,該瘜肉經切片化驗,證實是屬於良性的「缺陷瘤」,是一種幼年性瘜肉,致病的原因不明,好發於10歲以下的幼童,可能是腸上皮細胞大量間質而形成,間質中有許多發炎細胞浸潤,70%為單發,30%為多發,與大腸癌關係不大,經外科手術切除後,較少復發。林雨利說,兩年前小女孩的腸套疊的情況輕微,才會自動解開,後來因瘜肉越長越大,再發生大腸套大腸時就被瘜肉給卡住,再也解不開,因發炎而以腹痛表現。他建議家長多注意小孩的腹痛,除了常見的腸胃炎外,如果有反覆性的不明原因腹痛,由於小孩子無法明確表達不適症狀和疼痛的正確位置,最好尋求小兒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詳細檢查。

環境汙染搞怪?七歲女童猛腹痛 竟罹卵巢囊腫

環境汙染搞怪?七歲女童猛腹痛 竟罹卵巢囊腫#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環境荷爾蒙、食安等問題,近來時常躍上新聞版面,讓各界紛紛揣測,台灣大量不屬於該年齡層的疾病,卻位移錯置的情況,屢見不鮮,是否與此些因素相關?台中就有一名七歲女童,日前在家中肚子突然劇烈疼痛,甚至痛到嘔吐,緊急送醫診斷,赫見女童卵巢中竟長出囊腫,醫師指出,卵巢囊腫大多存在於成年女性,但發生在女童身上原因不明,研判可能是基因、內分泌問題所致。女童罹卵巢囊腫 醫師覺得罕見童綜合醫院婦產部醫師許俊正表示,該名女童就醫時,依臨床症狀他立即診斷為卵巢扭轉,但女童仍未性成熟,實屬罕見,在緊急進行腹腔鏡手術後,已將扭轉的狀況復原,並移除囊腫,且不影響未來長大後的生育能力,幸運的是,切除的囊腫經冷凍切片病理診斷,確定非惡性腫瘤,女童可以健康快樂成長,後續只要定期追蹤即可。許俊正說,卵巢囊腫是女性常見的疾病,或常被稱為「水瘤」,多數好發於內分泌旺盛的生育年齡,也是在青春期卵巢發育成熟後才會產生,兒童發生卵巢囊腫的病例非常少,而該名女童也非性早熟的小朋友,更少見發生扭轉的狀況。卵巢囊腫大多與環境荷爾蒙相關許俊正指出,卵巢囊腫的成因不明,但可知與女性賀爾蒙有關,且多數可能為動物性賀爾蒙攝取過多,如家畜家禽飼料中含瘦肉精的激素成分,也有部分為濫用豐胸或抗衰老的激素類藥物或滋補品,但詢問女童病史,家長表示,女童並無特別喜好特殊食物攝取,如速食、肉類,且年紀還小,也沒有使用滋補品產生激素暴露的問題,所以,推斷可能為基因、壓力或內分泌因素導致。許俊正提醒,如果兒童在青春期前,出現過早來經、過早乳房發育的狀況,應及早到醫院婦產科進行檢查,確定有無卵巢囊腫,因這類卵巢囊腫惡性居多,而如果囊腫的腫塊較為結實、長得也較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導致囊腫發生癌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