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

咳嗽、腹痛 竟是淋巴瘤作怪!

咳嗽、腹痛 竟是淋巴瘤作怪!#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12歲的高小妹2月開始有全身無力感覺,因咳嗽流鼻涕到診所看診,抽血檢查發現貧血,媽媽帶她到小兒科檢查,檢查報告還沒有出來,高小妹又因急性腹痛送急診,檢查發現腹腔腸道外有氣體,判定是腸胃道臟器破裂,立即安排緊急手術,手術中發現胃穿孔化膿,將胃穿孔處修補縫合後進行積極藥物治療,治療後病況改善。胃體與胃幽門處仍有紅腫溃瘍腫瘤高小妹的檢體化驗後,證實為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經2周口服抗生素除菌治療之後的腹部檢查結果顯示,胃體與胃幽門處仍有紅腫突起溃瘍腫瘤,已知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大多是由免疫系統疾病或慢性發炎所導致,而胃部粘膜的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則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盛行率30萬分之一 多發生60歲以上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是非常罕見的腫瘤,盛行率只有30萬分之一,大多發生在60歲以上,發生在孩童非常罕見,高小妹胃部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抗生素藥物治療的效果並不理想,因此醫師將高小妹轉介到放射腫瘤科來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療,考慮到高小妹年紀還小,盡量避免放射線對甲狀腺、卵巢的暴露更顯重要。賀爾蒙數值結果維持在正常範圍療程中高小妹沒有出現噁心嘔吐或腹瀉的副作用,血液中血紅素數值也由治療前的10.4g/dL,在放射療程後已經提昇到11.8g/dL,放射治療前後,檢測的體內賀爾蒙數值結果都維持在正常範圍,放射治療後1個月的追蹤檢查,胃鏡下發現高小妹妹的胃黏膜平滑無潰瘍,同時切片病理報告結果證實已經沒有癌細胞。提升癌症治療預後與長期生活品質放射腫瘤專科醫師會依癌症病情需要,選擇精確而有效的治療技術,在提高治療腫瘤之劑量的同時讓周邊正常組織之劑量降到最低,達成無明顯合併症之治療成效,讓癌症病患接受放射治療的意願大大地提高,也提昇了癌症的治療預後與長期生活品質。

腹悶痛1年 科隆氏症搞的鬼!

腹悶痛1年 科隆氏症搞的鬼!#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25歲的張姓男子,1年多來反覆肚子痛四處就醫檢查,卻遲遲找不出原因,這次因肚子痛掛急診,經腹腔鏡檢查發現小腸淋巴腫大、末梢迴腸發炎情形進行開刀,這名患者肚臍周邊悶痛,發炎指數高達7.4mg/dl、白血球也來到1萬4千mg/dl,禁食3天使用抗生素,腹部壓痛仍未改善,經診斷得知竟是特殊疾病科隆氏症Crohn’s引起。小腸腸壁變厚、淋巴腫大、迴腸發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張姓男子小腸腸段腸壁變厚、淋巴腫大,有末梢迴腸發炎情形進行手術,切除25公分腸段,腸段4處有明顯腸子發炎情形、黏膜發炎情況呈鵝卵石狀,徵兆屬特殊「科隆氏症Crohn’s」,目前以無腹痛,持續門診追蹤。腹痛、腹瀉、體重降低 8成常誤診豐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趙培傑表示:「科隆氏症Crohn’s」屬少見特殊疾病,20多年來他也只遇過3例,加上此病症沒有明顯徵兆,唯有右下腹部反覆疼痛,典型症狀有腹痛、腹瀉、體重降低,8成以上常被誤診為是闌尾炎、或是憩室炎進行醫治。抽菸、口服避孕藥逾5年 機率相對高此病症好發年齡在20~29歲、50~59歲、70~79歲,屬於發炎性腸道炎,男女比1:1,東方人發生率較西方人低,有家族史患者,罹患機率比一般患者高出17~35倍,目前發病啟因仍無確切症拒,已知與遺傳有關,如有抽菸、或口服避孕藥達5年以上,罹患機率也相對提高。反覆肚子痛 應進行大腸鏡、小腸攝影趙培傑醫師表示:「科隆氏症Crohn’s」不易發覺,民眾如有反覆肚子疼痛情形,應進行大腸鏡檢查,如大腸鏡未發現異樣,建議再進行小腸攝影檢查,以利早日找出病因,改善身體不適。 

三餐不定時 「腸腸」有問題

三餐不定時 「腸腸」有問題#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工作及睡眠作息與腸胃息息相關!33歲吳小姐,只要工作一忙,每天都上12小時的班,工作壓力大,導致有失眠問題,無法一覺安穩到天亮,睡眠時數平均下來也不足5個小時,這樣的工作與睡眠環境下,開始會經常性的腹痛,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有慢性腸炎。飲食清淡、補充好菌、睡前伸展吳小姐從小就是便秘體質,腸胃不好,現在只要晚下班、吃到太油膩的東西,腸胃就開始不適,之後開始認真調整飲食,除了吃的較清淡,也會喝優酪乳補充好菌,保腸保胃,睡覺前做一些伸展的動作,幫助入睡,雖然作息可能較難維持正常,但目前為止腸胃的不適情況比較少復發。過勞、高壓 增腸發炎機率據美國2011年研究證實,職業生活作息確實會影響腸胃菌相,且會增加腸道慢性發炎的機率,醫師強調,若長期過度疲勞、處於高壓環境下且三餐不定時,都會對體內菌相造成負擔,因此,改變腸道菌叢,讓好菌多過壞菌,有助於降低其他發炎性腸道疾病等風險,也提醒民眾務必加強重視腸內菌相,而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從飲食著手。焦慮、緊張 蠕動變快易腹瀉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部暨小兒腸胃科主任楊燿榮強調,工作時焦躁緊張的情緒會使腸胃蠕動變快,容易出現腹瀉和腹痛狀況,憂鬱、悶悶不樂時,腸胃蠕動則變慢,就會有脹氣和便祕情況產生,這些問題都會使腸道免疫系統改變,引起腸胃道急性發炎現象。消化不良2個月 恐致慢性腸炎若長期睡眠不足以致過度疲勞、工作壓力大而悶悶不樂、3餐不定時,加上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腸胃問題持續2個月以上,急性腸炎極可能反覆發作導致慢性腸炎,就門診觀察,多數上班族出現上述腸胃問題,提醒民眾不要輕忽。

想當「腸」勝軍 別再有「食」差

想當「腸」勝軍 別再有「食」差#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焦慮、壓力大,排便不順讓你腸腸出狀況?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調查上班族腸胃狀況,從受訪者工作與生活起居習慣發現,「4大偽國際作息亂象」,包括工作超時、夜不成眠、國際食差、排便不定。睡眠時間越晚 腸胃問題越多近5成上班族表示工作需要經常加班,每日工作超過12小時以上者竟高達1/4,每日加班3小時以上者達34.3%,57.6%上班族超過12點入睡,且其中高達86.1%有腸胃問題,顯示睡眠時間越晚腸胃出現問題機率越高,43.2%上班族1周超過3天用餐時間不定,不固定用餐者,有腸胃問題比例為89.1%,41.9%上班族無每日排便習慣。便秘比例高為法務、行銷工作者據調查82.8%上班族受腸胃問題困擾,消化不良(46.1%)、便祕(43.9%)、腹瀉(30.6%)、腹痛(21.8%)及胃食道逆流(16.2%),便秘問題比例最高為法務、行銷工作者,消化不良業務銷售人員為大宗,常出現腹瀉、腹痛、胃食道逆流比例,依序為營建土木及文字傳媒,針對上班族普遍的腸胃現象,「保胃腸勝4步驟」可幫助遠離腸胃困擾:1)    放鬆心境,優質入眠 /短期內如果無法調整入睡時間,可先從提升睡眠品質做起,睡前做伸展運動幫助紓壓與放鬆。晚餐也應該在睡前3小時結束,消化器官若在睡眠時持續運作,會妨礙睡眠造成睡眠品質不佳的情況。2)    腸保順暢,定期排便 /養成規律排便習慣,維持腸道順暢,以避免體內廢物無法排出,增加負擔。並保持規律運動及多喝水,配合飲食均衡與好菌攝取,促進腸胃一路暢通。3)    補充好菌,平衡加分 /如果調整睡眠與定期排便不易做到,建議至少在飲食均衡前提下,每日飲用具有國家健康食品認證的優酪乳,保腸又保胃,直接補充好菌為菌相平衡加分。4)    三餐定食,營養均衡 /養成定時定量規律飲食習慣,減少腸胃運作負擔,且應每日至少攝取5蔬果與3碗全榖根莖類,以維持均衡飲食並每日補充到25克之足量膳食纖維。

黃疸、腹痛警訊 別再「逼」肝

黃疸、腹痛警訊 別再「逼」肝#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我沒有不舒服,為什麼要追蹤、治療?」這是B、C肝炎個案最常問的問題,成大醫院B、C型肝炎個案管理師吳淑芳指出,若喪失治療黃金期,等到肝臟有症狀時,通常肝病的病程都已進入較晚期,治療成效較差也難掌握病況發展。腹脹痛、噁心嘔吐 肝炎發作一名退休教師為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平日生活作息規律,無其他慢性病史,雖自知罹患B型肝炎,但未按時回診,某日因腹脹痛、噁心嘔吐入院,診斷為慢性B型肝炎急性發作且已有早期肝硬化情形,才讓他驚覺病情嚴重,病人才開始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定期追蹤下,肝硬化的情況改善,肝指數轉為正常。感覺累、茶色尿、黃疸、腹痛吳淑芳個管師表示,肝臟在人體中是「沉默」的器官,因為沒有痛覺神經,再「肝」苦也繼續工作,所以在發炎初期大多數人只自覺比較疲倦,或是認為自己工作太勞累,常忽略是肝臟發炎的警訊,等到出現明顯表徵,如:茶色尿、黃疸、腹痛等,通常疾病已經進展到比較後期,如:肝硬化、肝癌。肝臟反覆發炎 會致肝臟纖維化B型肝炎帶原者或C型肝炎感染者尤其需要注意,應該定期追蹤,醫師也會將有需要的患者轉介給個管師,幫助病人了解B、C型肝炎的傳染途徑、症狀、照護及預防,還有治療及定期追蹤的重要性,她說,如果肝臟反覆發炎,會造成肝臟的纖維化,可能導致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定期回診追蹤 檢視生活作息目前B、C型肝炎個案的主要來源為胃腸肝膽科、一般內科、家庭醫學科、血液腫瘤科、感染科,對病人最重要的是定期回診追蹤,視病況需要個管師也會協助病人檢視生活作息及衛生習慣,對於收案追蹤及治療中的個案,皆會主動電話追蹤及關心。

骨盆脫垂 婦女留心子宮掉落!

骨盆脫垂 婦女留心子宮掉落!#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骨盆脫垂為更年期女性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大約有一半的女性,在50歲過後,會有某種程度的骨盆脫垂,更年期女性發生骨盆脫垂的盛行率約為30~76%,而且隨著年紀增長,發生率也會愈來愈高,除了開刀治療,也可以使用陰道托進行保守性的治療。腹痛、腰痠、頻尿、漏尿一般來說,骨盆脫垂早期並不會有明顯症狀,但是當脫垂越來越嚴重之後,個案會產生下腹重墜感,進而有腹痛或腰酸背痛的症狀,再更嚴重時,膀胱,子宮或直腸都有可能掉出陰道,甚至產生像坐在球上的感覺,還有可能有頻尿及漏尿的問題,對生活品質造成影響。膀胱脫垂 陰道口有異物感76歲,曾因尿失禁接受手術的游女士,後來因為膀胱陰道脫垂,常有東西掉下來及陰道口有異物的感覺,游女士表示,就醫時醫師建議要進行手術,但因不想開刀,所以一再推遲,造成生活品質嚴重下降,常因下垂而感到全身不舒服,醫師建議可用陰道托來進行保守性治療。陰道托 提升生活品質陰道托為一方形物體,每天起床時將陰道托塞入陰道,可以托住子宮及陰道,不會有異物掉落的感覺,晚上就寢前將陰道托取出,這樣在白天活動時,就不會因為膀胱脫垂,而造成不舒適的感覺,經由這樣的保守療法,生活品質大幅提昇。托住子宮 減少尿失禁在脫垂症狀還沒有這麼嚴重的時候,在門診就可以利用「生理回饋治療」、「電刺激」或「磁波椅」促進個案骨盆肌肉的收縮,使得鬆弛的骨盆肌肉能夠托住子宮及陰道,就不會造成骨盆脫垂或尿失禁的症狀,如果下腹有東西往下掉的感覺,或陰道口有摸到東西,建議檢查是否有骨盆鬆弛情形,早期發現,就能進而接受適合的保守療法。

妙齡女子腹痛 驚見6公分囊腫

妙齡女子腹痛 驚見6公分囊腫#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日前有一26歲陳姓女子,與男友參加朋友喜宴後,發生右下腹劇烈抽痛,心悸冒冷汗,晚上11點由男友陪同到急診室看診,經由衛福部臺南醫院婦產科醫師蔡永隆,以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一圓形卵巢囊腫約6公分、外觀平滑,內部密度均勻,在骨盆左側,且有液體積在子宮後面直腸前面,即所謂子宮直腸陷凹處。保護輸卵管完整 保存生育機會緊急住院後,以腹腔鏡手術,先以夾住並解開已扭轉之囊腫,再做一小缺口用真空吸引抽出約300c.c內容物,再以切除大部分之黃體囊腫,並保留左側尚有功能之部分卵巢,同時謹慎保護左側輸卵管之完整,以2000c.c生理食鹽水沖洗乾淨避免粘連,以使將來生育機會,得以儘量保存。排卵後月經前 避免劇烈運動通常女性在排卵日前濾泡會長到最大,排卵日後則黃體形成到月經來潮前應避免太劇烈運動,包括打球、游泳、跳舞及呼拉圈等,以免卵巢囊腫扭轉,甚至破裂大出血之情形發生,若有吃排卵藥準備懷孕者更要特別小心。頭暈、心悸 可摸到明顯腫塊卵巢囊腫扭轉破裂出血,為婦科急症之一,指供應卵巢的血管產生了扭曲,是卵巢缺血,導致壞死破裂,多好發於劇烈活動時,比如妊娠早期或產後,因刺激腹膜會感到尖銳的疼痛,徵象為頭暈、心悸、冒汗、可摸到明顯腫塊。診斷可用超音波及電腦斷層幫助診斷,可採取腹腔鏡手術移除扭轉的卵巢囊腫,吸引抽出積血後,以生理食鹽水沖洗乾淨避免粘連,腹腔鏡手術之優點不但可救命,而且可避免腹部有刀疤。

腹痛纏身10年 原是閉孔疝氣

腹痛纏身10年 原是閉孔疝氣#腹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八旬婦人不明腹痛超過十五年,最近感到噁心、嘔吐、腹部脹痛,連呼吸都困難,四處求醫檢查結果卻都是「正常」,直到醫院經電腦斷層發現她罹患疝氣中罕見的「閉孔疝氣」,醫師藉腹腔鏡手術修補兩側缺損閉孔,解決婆婆宿疾。 所謂「疝氣」是指在腹腔內的器官跑到腹壁的缺口,腹壁哪裡有缺損就會往哪裡跑,最常見的疝氣是小腸掉進腹股溝,就是一般人的認知的「脫腸」(即鼠蹊部或腹股溝疝氣),而肚臍或是曾經開過刀的地方也可能形成缺口,導致腹內器官膨出,這些也都通稱為疝氣。發生率是疝氣的百分之0.05到1.4臺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林金瑤表示,「閉孔疝氣」是疝氣中罕見的一種,發生率是所有疝氣的百分之0.05到1.4,常造成腸阻塞,又因為並沒有特殊病徵與症狀表現,術前診斷十分困難,只有兩成患者能由觸診發現。好發族群是年老瘦弱經產婦女「閉孔」位於骨盆腔底部兩側,閉孔管外側與上方是恥骨,離腹股溝很近,文獻報告顯示,閉孔疝氣好發族群是年老瘦弱的經產婦女,八十二歲的蔡婆婆就十分瘦弱,體重不到四十公斤,男女比例一比六,是因女性骨盆腔天生較寬且傾斜,以致女性閉孔橫徑也比男性大。閉孔管位於骨盆腔的開口,除閉孔神經及血管外的空隙都由脂肪組織填塞,瘦弱老人脂肪組織變少,閉孔神經及血管外的空隙變大,生過小孩的婦人腹內壓增加、腹膜鬆弛,形成機率增高,使閉孔疝氣成為專屬瘦弱老婦人的疝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