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

新冠肺炎升溫,腦霧、失眠患者再爆增!精神科醫:恐要注意大腦慢性發炎問題 722世界大腦健康日 6招保護大腦健康

新冠肺炎升溫,腦霧、失眠患者再爆增!精神科醫:恐要注意大腦慢性發炎問題 722世界大腦健康日 6招保護大腦健康#憂鬱

7月22日是世界大腦健康日,這一天提醒我們關注和保護大腦的健康。大腦是人體最複雜且重要的器官之一,由各個區塊協同運作,掌管著認知、情緒和行為,但若受到長期壓力或是飲食、睡眠因素影響,甚至是這幾年的長新冠後遺症,都可能導致大腦發炎而讓相關功能受影響。近期疫情升溫,又有不少長新冠帶來的腦霧、失眠患者就診,醫師表示,要注意可能跟大腦發炎有關。 大腦的功能運作相當複雜,而透過不同區塊共同合作,才能使我們學習、創造、解決問題和管理情緒,保持大腦健康對預防認知退化、精神疾病和提升生活品質至關重要。左右半球的腦部主要分4區塊,分別為額葉、頂葉、顳葉、枕葉,各部位都掌管不同功能: 額葉:負責計劃、決策和情緒控制,理性思考和應對壓力的中樞; 頂葉:處理感覺訊息和空間定位,影響動作協調和感知能力; 顳葉:與記憶和語言理解密切相關,幫助與外界交流; 枕葉:負責視覺訊息的處理,是看見和理解視覺世界的基礎。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芯橙診所葉大全主治醫師表示,以現代人常見對壓力調節的部分主要是在額葉運作,正常的情況下讓我們能認知到何時該紓解壓力、休息、應對焦慮,但當大腦發生發炎反應,就可能讓大腦彼此功能性的連結出現異常而產生問題。 年紀增長或身體長期發炎讓「血腦屏障」失靈 以這幾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就發現到一些臨床個案,因為生理性感染間接引發大腦發炎情況。葉大全醫師解釋,大腦有一種稱為「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又稱腦血管障壁)」的結構,是選擇性的半透膜可避免某些有害物質由血液進入大腦,但隨年紀增長,腦血管障壁功效下降且大腦抗發炎的功能會越來越差,當身體發炎狀態,就有可能因此讓腦細胞處於慢性發炎狀態。當大腦發生持續性的發炎反應,更會讓抗發炎的腦細胞(如「微小膠細胞」)功能變差,演變為長期慢性發炎。葉大全醫師說明,在國際相關研究中發現,感染COVID-19後30天對比無感染族群其焦慮症及憂鬱症的風險顯著增加 (分別為1.35及1.39倍),染疫3個月內不少嚴重感染個案後續出現長新冠症狀,如腦霧(多半為無法專心思考、找字困難或混亂)、失眠或慢性疲勞,而近期由於新冠疫情又升高,不少求診的病患又再增加。 要如何知道大腦健康是否受情緒影響?葉大全醫師提到,檢視大腦及身心症狀必須要有全面性的評估,在檢查工具上來說,根據國際期刊的系統性回顧,目前以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與腦波(EEG)頻譜分析為最具前景的生物指標,兩者目的不太相同,功能性核磁共振著重於空間解析度,而腦波的時間解析度較佳,主要即時反映大腦的活動度狀態。以現代人常有的壓力調節問題來說,左前額葉功能失調與憂鬱症相關,右前額葉失調則與焦慮較相關,若這些區域功能不平衡帶來情緒不穩定,也可能連帶影響到睡眠中樞問題。 7月22日世界大腦健康日,6招保護大腦健康 葉大全醫師強調,大腦一旦發炎須透過抗發炎機轉慢慢恢復,因此若是是生理上的系統性發炎像慢性病等,必須要先做好治療與控制;另外,平時也能多攝取抗發炎的食物,如EPA含量高的魚油產品等,同時也提醒民眾,如果已經發生情緒上的問題如憂鬱及焦慮,也應該盡快就醫,接受正確診治也能協助控制大腦發炎狀態,改善疾病。 (圖片由芯橙診所提供) 此外,為了保護大腦健康,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六個方法: 健康飲食:吃富含omega-3脂肪酸、抗氧化劑和維生素的食物。 遠離有害物質:避免加工食品、含糖飲料、酒精和尼古丁。 適當運動:增加神經可塑性和促進神經生成。 充足睡眠:幫助大腦恢復和修復。 壓力管理:冥想和深呼吸減少壓力荷爾蒙。 預防大腦疾病:早期識別和治療大腦疾病的重要性,定期進行腦波檢測。

「今天也好想死」重鬱症讓人絕望⋯醫:未治療「復發風險飆3倍」

「今天也好想死」重鬱症讓人絕望⋯醫:未治療「復發風險飆3倍」#憂鬱

一名54歲家庭主婦過去曾有產後憂鬱病史,因離婚導致重鬱症又復發,1個月前開始足不出戶,整天愁眉苦臉、沉默寡言、音量微弱、有氣無力,甚至連進食和梳洗都需要旁人督促。家人見狀焦急萬分,趕緊將她送往奇美醫院精神科就診,隨即住院接受治療,終於在8週治療後,病情完全緩解⋯

婦誤入「投資群組」險被詐1500萬!醫教「5招」判斷親友是否被詐騙

婦誤入「投資群組」險被詐1500萬!醫教「5招」判斷親友是否被詐騙#憂鬱

國內詐騙集團猖獗,民眾經常受到詐騙簡訊、詐騙群組騷擾,隨著手法不斷升級,利用人性心理來誘騙民眾,受害者除了承受心理、財務損失,背後更是帶來一連串的焦慮、懷疑、自責、自我否定等負面情緒,這些隱藏自我的批判可能引發憂鬱跟身心症狀而不自知。因此,身邊親友的角色就很重要,透過關心察覺陪伴度過詐騙低潮。

專攻女性!紅斑性狼瘡恐致憂鬱、疲憊、全身長疹   新型生物製劑助上萬患者擺脫病痛干擾

專攻女性!紅斑性狼瘡恐致憂鬱、疲憊、全身長疹 新型生物製劑助上萬患者擺脫病痛干擾#憂鬱

世界狼瘡聯合會 (WLF) 於 5 月 10 日設立了世界狼瘡日,呼籲關注該疾病對全球狼瘡患者的影響。紅斑性狼瘡症狀相當多元,發病部位難以預料,患者通常一開始難以確診。臨床上曾有一名約40歲中年女老師因教學問題陷入憂鬱,因已影響日常而赴身心科治療,卻遲遲未獲得改善,之後又發現皮膚出現紅斑與血球低下情形,輾轉求診不同科別,直到免疫風濕科才知道是「紅斑性狼瘡」導致。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是一種慢性侵犯全身器官系統的自體免疫性疾病,造成原因不明,但一般認為先天可能帶有某些基因,若加上後天如藥物、紫外線、病毒、荷爾蒙異常等因素誘發,就會出現全身性的發炎反應症狀。 骨骼、器官、肌肉、黏膜、情緒……都可能出現問題 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陳瑋昇主治醫師表示,紅斑性狼瘡患者全身的器官都可能受到影響,症狀相當多元,像是臉部出現蝴蝶斑、皮膚出現紅斑、黏膜損傷如嘴破、掉髮、長期疲勞、關節肌肉腫痛等,嚴重甚至會使腎臟、心臟、肺臟等重大器官損傷,其中有超過一半的病患更會發生腎炎(俗稱紅斑狼瘡腎炎)。 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台灣罹患紅斑性狼瘡的人數大約2~3萬人,等於每10萬人當中就有100人,不過陳瑋昇醫師認為數量有可能被低估;紅斑性狼瘡主要罹病族群多為20~49歲女性,男女比率約為1:9。 一般人的概念多以為紅斑性狼瘡只是身體發炎,但陳瑋昇醫師說明,這名女老師因為免疫系統攻擊中樞神經,因此從情緒憂鬱開始表現,一直到身體出現多重狀況才找到病因,這類個案雖相對少見但並非唯一。門診也有20幾歲年輕女性因為食慾不振,短短半年內體重從60公斤掉到30幾公斤,看腸胃科、身心科未果,甚至以為是癌症,輾轉到免疫風濕科才發現是免疫系統攻擊造成腸血管發炎,確診為紅斑性狼瘡。 新生物製劑藥物明顯改善症狀,降類固醇副作用 治療紅斑性狼瘡大致可分為類固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疾病緩解抗風濕藥及生物製劑等,以往多使用含類固醇藥物,雖能緩解症狀,但病患也深受副作用所苦。 目前已有新的生物製劑藥物出現,不僅降低免疫系統攻擊器官的症狀損傷,同時對改善發炎也有明顯效果。陳瑋昇醫師表示,這一款藥物是近十年來第二個FDA通過的紅斑性狼瘡生物製劑,它的作用機轉就是讓與紅斑性狼瘡高度相關的「第一型干擾素」的活躍性降低,新藥有顯著成效,能明顯改善紅斑狼瘡的症狀,也能讓病患能減少類固醇使用,避免副作用帶來的不適。 陳瑋昇醫師也提醒,病患平時仍舊要注意環境因子誘發的可能,例如紫外線照射就是一個很容易導致復發的因素,門診不少患者就是出外遊玩忽略保養而讓病情再度發作。另外,紅斑性狼瘡病患本身抵抗力較差,因此,飲食要多注意避免生食,勿亂吃偏方;而進入秋冬後,各種病毒(新冠/流感)可能更加活躍,紅斑性狼瘡病患即便打了疫苗,但因對疫苗反應較差,仍舊要做好防疫措施,避免感染帶來的影響。 現下紅斑性狼瘡已有許多創新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陳瑋昇醫師鼓勵患者,除了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外,也可以多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換得不受干擾的人生! (圖/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陳瑋昇主治醫師)  

繼DHA、卵磷脂、銀杏…醫親解護腦成分「AIE2」對預防失智症有什麼好處?

繼DHA、卵磷脂、銀杏…醫親解護腦成分「AIE2」對預防失智症有什麼好處?#憂鬱

有沒有發現家中長輩開始常忘記帶東西出門,或者忘記關瓦斯?鄰居的名字也常記不太起來?據台灣失智症協會的資料顯示,當開始有輕微的認知障礙,演變為失智症的比率就達25.53%,表示有四分之一的65歲老人開始有認知障礙症狀出現後,可能就會慢慢導向失智。 依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調查,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3人即有1位失智,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即有1位失智。要如何區分老化還是認知功能障礙?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任失智症專長洪櫻娟醫師說明,認知功能障礙是指一群症狀的總和,不僅僅只是記憶力的減退,還包括有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工作及生活自理能力。 認知功能障礙檢視5大指標 常見的認知功能障礙指標如: 忘東忘西 判斷力下降 時間地點常搞錯 說話常常停頓 語詞變短、開始無法完成原本熟悉的事物 洪櫻娟醫師說明,失智症帶來的影響不只病患本身的生活改變,更多的還有照護者的身心壓力,病患不僅可能會有走失的現象,甚至到最後生活無法自理,必須隨時有人照料,家人可能必須請假協助就醫、貼身照顧,或隨時擔心走失、異常行為的心理壓力等,這些都是隱形的成本與負擔;根據數據顯示,失智照護者有超過一半出現憂鬱症狀。 儘管失智症是屬於不可逆的大腦退化疾病,洪櫻娟醫師表示,只要保持大腦活躍的狀態,並持續訓練刺激思考,以及補充正確的營養,都能有助於延緩大腦退化速度,「大腦就像肌肉一樣,需要經常使用、多動腦才能保持健康。」 AIE2關鍵成分能加速腦中有毒蛋白的清除 洪櫻娟醫師說明,2019年國際期刊(Molecules)發表[1]了一項有關於AIE2的成分,被證實對健腦有正面效益。AIE2來自沙漠珍貴寄生植物「管花肉蓯蓉」萃取,經研究證實AIE2具有螫合金屬鐵離子能力,可將腦中過多重金屬排除,減少大腦中代謝廢物堆積,降低失智因子形成。同時具有促進腦神經再生,提升神經傳導功能。 不是所有管花肉蓯蓉萃取物都有護腦功效 AIE2專利成分是杏輝醫藥集團20多年所研發,以專利指紋圖譜技術(Phytomics QCTM)才能篩選出具護腦功效成份(AIE2),全世界超過30項專利保護,在全球有超過15個國家上市,是目前全世界最熱門的護腦成分之一。人體臨床實驗結果顯示[2],AIE2能預防中重度阿茲海默症患者認知功能持續退化,而對於記憶功能、語言及說話能力都有明顯改善。 與常見的DHA、卵磷脂、銀杏成分相比,AIE2在對抗腦中有毒蛋白形成,保護腦神經細胞,促進腦神經再生方面,有更好的效益。 洪櫻娟醫師強調,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持續性且不可逆的大腦退化疾病,根據統計臨床病程持續約8~10年,不只病患本身,對於照顧者、整個家庭負擔也會加重,平時建議就要透過維持健康的方式來降低失智症風險: 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等三高慢性疾病 戒菸、適量飲酒 定期運動 均衡飲食,搭配健康食品營養補充 應留意自身及家人的身心狀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及早採取一些預防措施來降低患失智症的風險,對家人來說,也能減輕未來的照顧負擔。 (圖/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主任失智症專長 洪櫻娟醫師)

憂鬱、全身長疹、無來由暴瘦…幾乎攻擊女性族群,都是「這疾病」引起

憂鬱、全身長疹、無來由暴瘦…幾乎攻擊女性族群,都是「這疾病」引起#憂鬱

憑《倚天屠龍記》演出而有「最美周芷若」稱號的港星周海媚,日前驚傳因病驟逝,也讓粉絲十分不捨。而生前曾有好友透露她長期受到「紅斑性狼瘡」困擾,也讓大眾更加好奇此疾病的成因與影響。紅斑性狼瘡症狀相當多元,發病部位難以預料,患者通常一開始難以確診。臨床上曾有一名約40歲中年女老師因教學問題陷入憂鬱,因已影響日常而赴身心科治療,卻遲遲未獲得改善,之後又發現皮膚出現紅斑與血球低下情形,輾轉求診不同科別,直到免疫風濕科才知道是「紅斑性狼瘡」導致。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是一種慢性侵犯全身器官系統的自體免疫性疾病,造成原因不明,但一般認為先天可能帶有某些基因,若加上後天如藥物、紫外線、病毒、荷爾蒙異常等因素誘發,就會出現全身性的發炎反應症狀。 骨骼、器官、肌肉、黏膜、情緒……都可能出現問題 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陳瑋昇主治醫師表示,紅斑性狼瘡患者全身的器官都可能受到影響,症狀相當多元,像是臉部出現蝴蝶斑、皮膚出現紅斑、黏膜損傷如嘴破、掉髮、長期疲勞、關節肌肉腫痛等,嚴重甚至會使腎臟、心臟、肺臟等重大器官損傷,其中有超過一半的病患更會發生腎炎(俗稱紅斑狼瘡腎炎)。 根據衛福部統計,目前台灣罹患紅斑性狼瘡的人數大約2~3萬人,等於每10萬人當中就有100人,不過陳瑋昇醫師認為數量有可能被低估;紅斑性狼瘡主要罹病族群多為20~49歲女性,男女比率約為1:9。 一般人的概念多以為紅斑性狼瘡只是身體發炎,但陳瑋昇醫師說明,這名女老師因為免疫系統攻擊中樞神經,因此從情緒憂鬱開始表現,一直到身體出現多重狀況才找到病因,這類個案雖相對少見但並非唯一。門診也有20幾歲年輕女性因為食慾不振,短短半年內體重從60公斤掉到30幾公斤,看腸胃科、身心科未果,甚至以為是癌症,輾轉到免疫風濕科才發現是免疫系統攻擊造成腸血管發炎,確診為紅斑性狼瘡。 新生物製劑藥物明顯改善症狀,降類固醇副作用 治療紅斑性狼瘡大致可分為類固醇、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疾病緩解抗風濕藥及生物製劑等,以往多使用含類固醇藥物,雖能緩解症狀,但病患也深受副作用所苦。 目前已有新的生物製劑藥物出現,不僅降低免疫系統攻擊器官的症狀損傷,同時對改善發炎也有明顯效果。陳瑋昇醫師表示,這一款藥物是近十年來第二個FDA通過的紅斑性狼瘡生物製劑,它的作用機轉就是讓與紅斑性狼瘡高度相關的「第一型干擾素」的活躍性降低,新藥有顯著成效,能明顯改善紅斑狼瘡的症狀,也能讓病患能減少類固醇使用,避免副作用帶來的不適。 陳瑋昇醫師也提醒,病患平時仍舊要注意環境因子誘發的可能,例如紫外線照射就是一個很容易導致復發的因素,門診不少患者就是出外遊玩忽略保養而讓病情再度發作。另外,紅斑性狼瘡病患本身抵抗力較差,因此,飲食要多注意避免生食,勿亂吃偏方;而進入秋冬後,各種病毒(新冠/流感)可能更加活躍,紅斑性狼瘡病患即便打了疫苗,但因對疫苗反應較差,仍舊要做好防疫措施,避免感染帶來的影響。 現下紅斑性狼瘡已有許多創新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陳瑋昇醫師鼓勵患者,除了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外,也可以多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換得不受干擾的人生! (圖/臺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 陳瑋昇主治醫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