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

疫後仍甩不開焦慮、憂鬱?醫籲「這3要」助心神安定

疫後仍甩不開焦慮、憂鬱?醫籲「這3要」助心神安定#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你有發現就連假日,走在街上的人潮也沒有以前多嗎?」自2019年底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整個社會在這波疫情衝擊下充斥著惶惶不安的氣氛,不但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習慣,待在家中不外出的時間更長,甚至開始出現因封閉壓力而導致的心理或行為健康問題。依據台北市社區心理諮商門診統計,2020至2021年9月期間民眾因憂鬱及焦慮而就診就有22.6%高居首位,且為民眾服務的台北市安心服務諮詢專線,也在2021年5至6月疫情三級警戒期間,達成電話諮詢量的高峰。心理諮詢電話打到爆!醫:有壓力可先做「這3要」「疫情會變得如何,沒有人知道,未來的不確定,變成唯一確定的事,我們能做的,只有把握當下的每一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吳孟璋表示,可試著從「這3要」來幫助自己安定心神,重歸生活步調:第1要、要接納善待自己面對不安與失落時,我們會體驗到許多情緒,可能是害怕的、擔憂的、懷疑的、悲傷的、不安的,不批判自己、不評價自己,允許自己去感受它,經驗它,如實接納正視自己的各種情緒,才能穩定自我形成穿越不安的力量。第2要、要充實正向能力一旦我們專注於當下,全心投入平凡的家庭事務,你會發現從洗衣、拖地這樣的日常瑣事,有著意想不到的幫助。另外,試著從改變中找到獲得,如更加珍惜親友間感情及學會使用更多電子產品,或為自己安排活動,比如旅行、運動、聽音樂,這些都能成為穩定我們心理的正向能量。第3要、要增加社交連結透過人際交往讓我們有機會與他人的生命交流,讓自己看到不同的觀點及更多的可能,讓更多親朋好友來陪伴支持我們面對不安與失落,也可以向專業的心理支持中繼站如台北市社區心理諮商門診尋求協助,讓我們在回復的路上走得更有力量。吳孟璋說明,疫情改變了人的行為,外在的部分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生活與消費型態、關係與親密感;內在的部分則導致缺乏安全感及失落情緒,可能因為疫情期間喪失自由、失去工作或被迫取消重要的活動而感到失落,也可能因為不幸罹患新冠肺炎或親友離世而感到情緒低落,要如何在這樣動盪的社會環境中學會自我調適並建立安全感是很重要的。每個人重拾安全感的時間無從比較,若覺得自己遲遲無法重獲安全感,或已嚴重影響生活、希望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安定,吳孟璋也呼籲民眾應該及早尋求專業協助:衛生福利部24小時服務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台北市政府安心服務諮詢專線(02)3393-7885(請幫幫我)(上班日9時至22時)以及0979-702035(每日9時至17時)或至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查看心理衛生相關資訊。

高中活潑女同學性格驟變兒童心智科評估治療走出陰鬱

高中活潑女同學性格驟變兒童心智科評估治療走出陰鬱#憂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青少年的憂鬱不要忽略。一名高中女學生原本個性外向,最近卻常常情緒低落,時常請假,經過學校輔導室與父母溝通,建議至兒童心智科門診接受評估。 「常有死亡念頭闖入腦海」父母表示女同學這兩個多月來情緒低落、表情淡漠,動作反應緩慢,思考變得遲鈍,睡不好也吃不下飯,常常把事情做負面的連結,經常不由自主哭泣……他們實在不知該怎麼辦。甚至,女同學對於家人的叫喚都沒有反應,時常眼神空洞地獨自坐在房間,或一個人無意識的癱坐在地板上。 女同學向醫師表示,自己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突然會有死亡的念頭闖入腦海,越不想如此卻覺得死亡好像離自己越來越近,自己非常害怕,甚至有時候會聽到有聲音在呼喚自己……漸漸地,不想接觸人群,也害怕人多的地方。 父母親表示孩子最近的生活與學校環境都沒有特別的變動,也排除學校霸凌的可能性。女同學自己也說過去有一段時間很快樂,開心又有動力,喜歡參加社團、交朋友,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精神與腦部功能都需要檢視根據了解,女同學的父母親表示家族中有精神科病史存在。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心智科林建亨醫師表示,兒童青少年患者的憂鬱情緒常需要做生理疾病的鑑別,若呈現非典型的病程,則需要進一步安排檢查,包括甲狀腺功能低下、腦部異常放電的癲癇、自體免疫疾病、甚至是腦部腫瘤的可能性都需要列入考量。 女同學在醫療協助下,接受了相關的評估,其中也包含心理衡鑑,以了解她的認知功能、情緒狀況、智力分布狀況、反應速度、及專注力的標準化評估與情緒行為的結構化評估。兒童心智科醫師會根據以上資料,來做臨床的鑑別診斷與介入治療。 透過一系列結構化評估,女同學的精神科初步診斷為重鬱症,併有躁鬱傾向,而由於出現對家人叫喚反應不佳及疑似肢體癱軟狀況,進一步在腦波檢查下發現有腦部異常放電的狀況,確認有癲癇的問題,並轉介小兒神經科門診合併照顧,在門診歷經八周的藥物治療及家人的溫暖陪伴支持下,女同學又恢復健康的笑容,目前持續接受門診治療中。 理解與陪伴是最好的治療林建亨醫師說明,兒童青少年的憂鬱可能是對生活的煩躁或焦慮,也可能是需要醫療診斷的憂鬱狀態。兒童青少年憂鬱疾病有許多醫療層面的鑑別,需要謹慎處理,醫師透過臨床病程與精神病理的線索,若有臨床需求會再進一步安排相關檢查。當然不要忘記,最重要的還是對他們的理解與陪伴,國內近五年來兒童青少年自殺死亡率節節攀升,父母及家人的溫暖陪伴是支持孩子走出憂鬱情緒的最大動力來源。

你是螞蟻人嗎?珍奶這樣減糖收假不憂鬱

你是螞蟻人嗎?珍奶這樣減糖收假不憂鬱#憂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剛過完中秋連假,國慶連假又將展開,放假時開懷吃喝,紓緩工作壓力,小心攝取過量不但造成身體負擔,心情也會受影響!根據2019年10月發表於《醫學假說期刊》的研究指出,冬季憂鬱症症狀可能促使人們想吃更多的甜食,而攝取過量糖分更易引發憂鬱症風險。糖分讓人振奮 大量攝取造成情緒不穩該研究由美國堪薩斯大學進行,分析幾項大型流行病學研究數據,結果發現,攝取過量糖分會引發與憂鬱症有關的代謝、發炎的身體反應。研究者表示,冬季因為減少陽光照射而打亂晝夜節律、影響睡眠,全美有5~10%人口可能產生憂鬱症,而引發冬季憂鬱症的共同特徵是想攝取更多的糖分。因為糖分一開始會讓人振奮情緒,讓患者更想尋求,但大量攝取會造成情緒不穩、炎症加劇,也會讓體重增加;其中的「炎症」正是飲食中的糖與心理健康與憂鬱症相關的重要生理作用。另外,我們身體擁有超過10兆個微生物,許多寄生微生物都依靠添加的糖分而茁壯,產生化學物質,使大腦處於焦慮、壓力及沮喪的狀態。台北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劉嘉逸指出,上述研究提到兩個重點,憂鬱症患者如腦內血清素功能失調,短暫攝取糖類的確可促使血清素上升,對於初期是可改善的,但長期高量攝取,將會導致腦類發炎的現象,而影響情緒。冬季憂鬱症與日照長短有關聯,通常在高緯度、晝短夜長的地區較常發生,台灣為亞熱帶國家,罹患冬季憂鬱症個案較少,預防憂鬱除了多運動外,吃對食物也能改善情緒,建議減少食用會造成三高的飲食如高糖、高脂或高鹽等,以含有omega-3的魚類、高纖維、植物性食物等為主。驟然不吃糖難持久 可漸進式減少攝取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中秋過後日照漸減少,若有失眠現象,加上攝取大量的糖分,容易形成威脅心理健康的「完美風暴」。從上述研究指出,糖分的作用會促發體內發炎,而發炎的荷爾蒙會直接將大腦推向嚴重的憂鬱狀態。糖分不僅存在於糖果或甜品,食物中也多含有蔗糖或果糖,若能減少糖、減少發炎機會,就可以降低憂鬱症發作的機率。但原本嗜好甜食、飲料等,突然嚴格減糖,或不吃糖,反而無法持久執行,建議採分段漸進式減少糖分的攝取,從吃的頻率或量遞減,例如天天享用甜點改為二至三天吃一次;一杯珍珠奶茶減為七分或半糖,蛋糕切一半或選小的杯子蛋糕等。挑選低GI的水果像蘋果、芭樂、奇異果,循序漸進地減糖。

讚美和肯定讓你不安?認識冒名頂替症候群

讚美和肯定讓你不安?認識冒名頂替症候群#憂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亞正要踏入跨國會議的會議廳,半小時之後就輪到她上台演講了。前一天的熬夜練習讓小亞有點疲憊,不知是連續幾杯咖啡還是太緊張,小亞忍不住收回邁開的腳步,想轉身再去剛剛才造訪過的洗手間上個廁所。沿途不少相識的經理高層與小亞點頭致意,「等等聽妳報告!」小亞愈想愈緊張「怎麼辦?我根本不屬於這裡,等等上台,大家應該會發現我是個空罐頭,是個冒牌貨。」即使後來演講順利進行,小亞內心仍充滿那種「即將被揭穿的恐懼」,一點也不敢打開社交軟體,深怕看到任何熟識者發出評論。你曾有類似的內心小劇場嗎?就是那種「哇!大家好像覺得我還不錯?可是我怎麼覺得其實大家都錯看了我,好害怕哪天被人發現其實我沒什麼本事啊!被拆穿那天大概快到了。」這種狀況被稱為「冒名頂替症候群」,目前這種狀況並非被歸類於精神疾病,但許多人,尤其是女性可能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如果你自己不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或許不了解這種自我懷疑會帶來什麼影響,甚至會想:「我只遇過自視甚高,自以為很厲害的主管,哪有人會覺得自己不夠格呢?」可是從研究上來看,自我懷疑的人還不少呢,從學生到各職業的高階主管都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心理癥結。早期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常常是關於成功的職業婦女。即使這些職業婦女的教育、經驗和成就都說明了她的成功,但這些職業婦女依舊習慣自我懷疑,總覺得自己不夠格與他人平起平坐,或總是擔心自己能力不足,因此不斷自我提高標準,對自己要求愈來愈高,自我鞭策愈用力,因此影響到情緒,最後因為壓力過大而表現變差,或過於焦慮而陷入憂鬱。冒名頂替症候群的特點●自我懷疑●無法實際衡量自己的能力或技術●覺得自己不是因為自己的能力好而成功●深怕自己不符合別人的期望●設定很高的標準,沒達到就很失望正因如此,有冒名頂替症候群傾向的人,其實會更有努力的動機,畢竟很怕自己表現不好、不如他人預期,只好持續拼鬥。然而,因為任何形式的成功都無法讓這樣的人放心,生命中不停趕路,可能會被隨而來的焦慮感、憂鬱而擊潰,或因為實際上過勞而引發健康問題。所以,有冒名頂替症候群傾向的人很可能會陷入惡性循環。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綜合來看,成長過程家長的態度、成長經歷、社會刻板印象、或個人特質,都可能會讓人更容易有「冒名頂替症候群」傾向。◆成長過程家長的態度假使家長本身對成就、成績就很執著,總是逼迫小孩要做到最好,或經常尖銳地批評小孩犯的錯誤,就會讓小孩更容易產生「我其實不夠好」或「我怎麼做都不夠好」的心情。有的家長則是很喜歡拿小孩的表現在手足或親戚小孩間做比較,「你看看表哥小六就考過英檢中級」、「堂妹都拿全校第一名」,這些對小孩表現的評論、要求、比較,都可能種下之後小孩內心永遠自覺不足的焦慮感。◆成長過程的經歷假使早早在學校有課業上的成功,也會讓人後來比較容易出現這些問題。例如小時候可能覺得不用太努力就能拿到班上前三名,大家都誇讚自己是會念書的小孩。等到後來上了高中、大學,卻發現有的同學比自己聰明許多,自己再怎麼努力也念不好,這時就開始否定自己「我怎麼來到這麼恐怖的地方,我完全不行啊!」因而陷入自我懷疑。◆社會刻板印象冒名頂替症候群與性別、種族也有關係,一開始的研究就是針對高知識的職業婦女,發現即使在同等的高職位,女性較容易出現自我懷疑,比較容易自覺不配這樣的成功。除了女性外,西方世界也發現有色人種,也就是非白人的狀況下,比較容易有冒名頂替症候群,這很可能與社會刻板印象有關。怎麼說呢?就像在一個養了一男一女的小家庭裡,家長因為社會重男輕女的概念,對男孩存有較多期望,資源分配不均。若女孩拿著很好的成績回家,男孩卻成績不好的話,家長不會誇讚女孩,只對著女孩說:「豬不肥,肥到狗。」對女孩來說,自己生來就因為性別而不受肯定,生活過程只好拚盡全力要獲取認同,永遠害怕自己不夠認真。即使獲得成功,也因為無法獲得家長的認同而害怕,甚至忍不住懷疑自己的能力。性別問題如此,種族膚色的問題亦然,都會因為社會刻板印象中成長,更容易出現冒名頂替症候群。◆個人特質如果個人特質較接近完美主義者,很希望做好每一件事情,比較神經質,缺乏自信,永遠都會注意自己「又出了什麼錯」,就比較容易自我懷疑,也很擔心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冒名頂替症候群的表現方式有些人在切換不同角色之際,會期待扮演好自己身為母親、妻子、女兒、主管、朋友等每個角色,由於深怕自己不夠格,而努力壓榨自己達到更高、更好的標準。有些人平常學新東西都很快,而覺得自己應該學什麼東西都該很快上手,假使某次嘗試了第一次新事物而失敗,就覺得很沒力、丟臉,無法面對,責怪自己根本不行。有些人則是相信無論何時都應該要自己解決事情,是個無法向別人求救的獨行俠。假使別人開口自動提供援助,會覺得自己根本是個大失敗。有些人則認為自己已經被稱為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應該完全專精於此。若突然在這領域遇上一個自己端不出解答的問題,就開始覺得自己是個假貨。冒名頂替症候群的影響或許,我們可以把冒名頂替症候群想成對於解釋成就的衝突感,即使別人看得出來「你很努力,也做的不錯」;但有冒名頂替症候群的人會覺得自己的成功一切只是來自於運氣和時機。在網路世代,名氣暴起暴落的狀況更迭極大,又缺乏明確的成功比較準則,冒名頂替症候群因而更普遍。為了不讓他人看輕,或怕別人說閒話,冒名頂替症候群不敢顯露自己有任何失敗的一面,並不斷努力維持著。雖然這樣一來會好像是動機充足地努力著,然而由於再多的成就似乎都無法讓自己覺得安心,過度努力反而癱瘓了自己的生活,焦慮感如影隨形。患得患失之後,憂鬱就會伴隨而來,進入過勞、焦慮、憂鬱、罪惡感的循環。應對冒名頂替症候群的方式世界充滿變化,我們不可能任何時候都好整以暇的面對。持續努力雖然很好,但要考慮一下自己努力的動機是什麼,假使是害怕他人的眼光,總是很害怕被他人認為是個假貨,很怕自己能力不足,而過得很辛苦很焦慮,就要開始學會調整自己。可以先認知到自己是否有過於逼迫自己的狀況,承認自己的感覺,並找到適合的人聊聊。可以的話與同事、朋友建立良好關係,生活有個支持網的話,比較能找到建議或支持。我們生活在世界上,確實總是想要找到自己的定位,難免會一直拿自己與他人比較。然而大部分的時候,與他人比較並不會讓自己進步,而會讓自己更焦慮。要知道,別人就算是做到了哪些成就,也不是為了要放大你的缺失;就算別人學東西很快,你也可以容許自己要多花點時間精力去做到相同的事情。另外就是要考慮評量自己的標準。在網路新世代,過去許多成績、考試標準已經不適用,雖然暴紅的機會變高了,跌落神壇的機會同樣也是提高的。如果靠點擊數、人氣高低、話題性來定義自己,往往會讓人更患得患失而變得焦慮和憂鬱。這時,找到真心關心的主題,做關心的事,有真心關心的人,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不要一直把自己擺在本位,可以多花點時間想想別人,想想看怎樣實際地幫助他人,為社會做更多事情,把目光多放一點在與他人建立真實良好的連結,而非空泛的數字,並讓自己健康成長,給自己一點同理心和耐心,記得生活就是繼續前進。無論如何,能持續走下去最重要,別把自己逼到絕境。(文章授權提供/照顧線上)

天才少女淪毒犯 她如何重拾生存意義?

天才少女淪毒犯 她如何重拾生存意義?#憂鬱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那個十七歲少女被送進醫療少年院的罪名是吸毒。她不只自己吸食毒品,還協助毒販男友販毒,獨自扛起所有罪名,可以說是以頂罪的型式進入少年院。當時對她最重要的事,是早日贖完罪回到男友身邊。為此,剛進少年院時的她,可說是個完美的模範生。然而,她不惜做到這個地步也想守護的男友,不但鬧出車禍,還被查出吸毒情事,遭判重刑。這麼一來,無論她再怎麼早回歸社會,想和男友一起生活將是不知道多少年後的事了。彷彿失去活著的希望,她陷入深度憂鬱狀態,也從這時起多次試圖自殺。我永遠忘不了一心求死的她說過一句話:「不希望母親來參加葬禮。」這裡說的葬禮,指的是她自己的葬禮。想理解她為何說這種話,必須先知道她過往的人生。少女的母親在生下她的兩星期後,只留下一封信就消失了,原因是與男人私奔。少女的外公、外婆不得已收養少女,當作自己的孩子來扶養。因此,直到小學二年級的某一天前,少女始終以為外公外婆是自己的親生父母。沒想到某天,一個鄰居小孩開玩笑,無意間暴露了這個祕密。少女哭著跑回家質問外祖父母,心知已無法再瞞下去的兩人,只好將實情告訴她。重蹈母親覆轍外公、外婆雖然擔心少女得知事實後的反應,她卻和以往沒有太大變化,反而更認真課業與運動,成為一個模範生。事實上,她確實是個很有天份的小孩。這樣平靜的生活之所以開始走樣,原因出在少女與母親的重逢。少女升上五年級時,親生母親生病住院,外祖父母便帶少女前往醫院探病。到了醫院才知道母親住的是精神科病院,因為吸毒造成的後遺症,正在那裡住院治療。這是少女第一次見到拋下只出生兩星期的自己離家出走的母親。然而,看著眼前這個有著嚴重黑眼圈、臉色蠟黃黯淡的女人,少女內心只有一個念頭──「長大後絕對不要成為跟她一樣的人」。但是,從那時起,母親開始不時出現在少女面前。有時給她錢,有時買東西送她。進入青春期後,少女對外公、外婆符合社會規範的教育感到不耐煩,漸漸地,甚至認為只有母親才是最能理解自己的人。然而,和母親走得愈近,和外公、外婆之間的關係就愈糟。國二那年的暑假,母親問少女要不要住在一起,少女答應了。除了一心想離開外祖父母外,她也一直嚮往與親生母親一起生活。不料,之後等著她的卻是一場悲劇。母親有個同居男友,某天,那個男人趁母親外出時侵犯了少女。得知這件事的母親不但沒有保護少女,還破口大罵她是「狐狸精」,不只如此,更將少女趕出家門。少女的人生從此一路墮落。受到母親這樣的對待,外公、外婆不僅沒有出手幫助,還指責她「跟妳媽一個樣」。失去容身之處的少女開始自暴自棄,沉迷於五光十色的夜生活。她在那裡結識了毒品販子,漸漸地,和這個人的關係成為支撐少女活下去的力量。進入少年院的少女拒絕外公、外婆的探視,即使老人家長途跋涉,她連見也不願意和他們見一面。雖然後來在教官的勸說下勉強見面,但祖孫之間的對話就像兩條平行線。因為她誤入歧途,辜負外公外婆深切期待,彼此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像是某種抵抗,她經常在探視結束後試圖自殺。這樣的狀況,使外祖父母甚至開始煩惱是否不該再來探望她。與外公外婆和解像她這樣的狀況,無論以醫學觀點診斷或開藥服用,都無法達到任何效果。她反覆嘗試自殺至少十次,很可能哪天真的就這麼死了,少年院的員工們每天提心吊膽。繼續這樣下去,很可能招致最壞的結果,在這樣的危機意識下,筆者從與她的對話中強烈感受到的是,少女最想要的,其實只是外公外婆對她的理解。然而一旦見了面,彼此又只想著自己受傷的部分,一味相互指責,最後又將對方推開,外祖父母也完全失去面對她的自信。筆者思考如何打破這種局面的方法,發現剩下的只有說服外公、外婆,借助他們的力量了。於是,筆者告訴少女的外祖父母,若想將她從這種狀況中拯救出來,唯有持續對她付出關心,而實際上這也是少女一直尋求的事,只是彼此的想法有所衝突才漸行漸遠。筆者建議他們,如果想改善目前的關係,探視少女時有一件事務必遵守。這件事說來非常簡單,那就是,無論少女說出多難聽的話或做出多忤逆的事,外公外婆只要傾聽就好。既不要反駁,也不要試圖說服她。我告訴他們,只要能守住這一點就好。經過我一再叮嚀,兩位老人家也表示明白後,才讓雙方再次見面。那天,雙方的對話第一次有了交集。她哭著將自己的心情告訴外公外婆,結束探視前,還抓著兩位老人家的手,對他們表達感謝之意。以這天為轉捩點,少女開始慢慢恢復了。穩定的安全堡壘不久,少女告訴我,她原本就將養父母(外公、外婆)視為親生父母,也慶幸自己是在兩人扶養下長大。之所以墮落學壞,以至於日後顛沛流離的人生,原因都出在小學二年級時得知生母另有其人──因為從那天起,她不確定自己的父母究竟是誰了。等到親生母親再次出現,與養父母之間已經不安全的依戀關係更加惡化。在醫療少年院的這段日子,可以說是幫助她再次確立與養父母依戀關係的過程。這時,她已經不再需要依賴毒藥販子男友了。少女寫下斬釘截鐵的分手信,和男友斷絕往來。當養父母重新拾回身為安全堡壘的機能,與少女之間恢復安全穩定的依戀關係,就代表她真正重獲新生,得以發揮原本具備的高度天份與行動力,人生開始向前邁進。她的案例讓我明白,只有與安全堡壘之間的關係,才能賦予人們生存的意義。(本文摘自/依戀,情感關係的溫柔解方:情感支持&建立安全感,超越醫學觀點的復原之路/大好書屋)

更年期情緒低落又易怒 3招「烏龜技巧」找回高EQ

更年期情緒低落又易怒 3招「烏龜技巧」找回高EQ#憂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0歲的許太太婚後當全職家庭主婦,最近她被嚴重失眠、易怒、情緒低落影響生活,到身心科就醫。醫師評估她是長期壓力累積,加上更年期荷爾蒙改變造成的憂鬱症,除了藥物治療,也轉介心理治療。心理師發現許太太習慣為丈夫、孩子處理所有事,沒有自己的世界,且丈夫最近工作不穩定,讓她非常擔心經濟來源中斷,進而焦慮、憂鬱,屢次與家人發生衝突。於是教導許太太情緒處理的方式,學習放下,不再幫家人處理所有事情;兩個月後,許太太情緒穩定,找回興趣,開始社交與兼職工作,一家人恢復融洽。壓力長期累積未紓解 更年期情緒困擾會加劇每個人都會經歷更年期,但卻不是所有人都會出現情緒困擾。國民健康署研究指出,35.8%的婦女有更年期症候群,其中以情緒低落、失眠、易怒三種症狀最常見。台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許雅惠表示:「更年期的情緒困擾取決於自身性格,若患者過去就是容易焦慮、煩惱、累積壓力的性格,到了更年期,女性荷爾蒙降低、男性荷爾蒙升高,就更會導致衝動、情緒不穩定。」這個世代的女性多是職業婦女,要兼顧事業與家庭,上有父母下有兒女,若壓力長期累積未適當紓解,就會加劇更年期的情緒困擾,甚至抑鬱成疾。當患者到身心醫學科求診,醫師會視情況,評估是否有需要轉介給臨床心理師。心理治療會抽絲剝繭,無論情緒是悲傷的、生氣的、煩燥的,都要先找出患者情緒出現的原因、出現多久,才能進一步教導情緒處理,協助面對真實的自己,釐清在現階段的所有角色中,哪一個角色對自己最重要。情緒影響下,許多人溫和的個性會變成易怒、強勢;以前可以包容的事情,則變得無法接受,與周遭親友的衝突一觸即發。對此,許雅惠教導民眾用「烏龜技巧」的三步驟處理情緒:第一步:事件發生時,停下來想想自己的的感覺,察覺當下是哪一種情緒。第二步:躲進自己的龜殼裡(房間、浴廁等可以獨處的地方),深呼吸三次或更多次,讓自己冷靜下來。第三步:從龜殼裡出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並與對方討論解決事情的方法。想要快樂就必須活出真實的自己母親節即將來臨,提醒女性朋友,想要快樂就必須活出真實的自己,荷爾蒙造成的不適症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善,但心理壓力不會,因此要學習與情緒共處。如果真的出現情緒困擾,不妨藉機重新審視自己抗壓的方式、與家人溝通的模式,藉此省思什麼東西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但若有失眠、無法抑制的焦慮不安、情緒低落或其他不適時,則建議就醫,讓專業人士陪伴,走過低谷。

85%國高中生睡不夠 5招助孩子好入眠、不賴床

85%國高中生睡不夠 5招助孩子好入眠、不賴床#憂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陳同學剛升上十年級,爸媽擔心他在新學校適應得不好,帶他至睡眠門診就醫。原來陳同學活潑好動,但這學期面對課業漫不經心,常在課堂上分神甚至打盹,引來老師關切。經過醫師評估,請爸媽跟陳同學配合做一星期的睡眠日記後發現,原來上高中後課業加重,陳同學不願放棄喜愛的手遊,結果讓上課日的入睡時間延後,雖然延後不到1小時,但白天的影響卻異常明顯!根據政大心理學系教授楊建銘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張詠森醫師合作,針對台北市1萬229名學齡前兒童、4317名國小學童及3625名國、高中生睡眠狀況的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兒童青少年周間平均睡眠時間皆低於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所建議之睡眠時數。且睡眠缺乏的情況隨著年齡變得更加嚴重:學齡前兒童還有80.5%符合建議的睡眠時間,國小學童剩下65.1%符合,國高中生則只剩下15.4%睡眠時間符合建議,且有高達45.7%睡眠時間過少。幼童睡太少易有過動傾向 青少年則有憂鬱等情緒問題除了睡眠時間長短外,睡眠的品質也很重要。研究發現,過敏症狀及3C產品的使用都會影響兒童青少年的睡眠品質。有過敏症狀(如氣喘夜咳、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者,較難以入睡,入睡後容易醒來,白天也有較疲倦的狀況。睡前1小時有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的國小及中學生,睡眠時間較少,白天也較為嗜睡。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指出,睡眠不足有什麼樣的影響呢?這個研究發現,睡眠不足的兒童青少年不但白天容易有嗜睡狀況,睡眠太少的幼童較容易有情緒和行為困擾及過動傾向,而青少年睡眠太少則和憂鬱及焦慮的情緒相關。另外,國小和國高中生睡眠過少者,平均身高的百分位也比睡眠充足者低。父母該如何幫助孩童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提供5點建議:1.使用鬧鐘提醒「準備上床就寢」的時間突然中斷休閒娛樂或工作,準備上床就寢對大人來說都不容易,孩子或青少年更可能會出現討價還價的衝突,因此給予15-20分鐘的緩衝期,讓鬧鐘提醒他們該收心、收書包、收拾玩具準備就寢,讓身心慢慢安定下來,都有助於避免因為衝突、拖拖拉拉延誤就寢時間。2.謹守「上床時間」的底線國小學童常會用許多理由拒絕上床或溜下床,家長可以製作「睡覺暫停卡」,每天都可以獲得1-3張卡片,在就寢時間後的上廁所、肚子餓都需要拿出卡片來換取,且當天卡片用完就只能乖乖躺回床睡覺,隔天可用昨晚沒使用到的卡片來換積點點數,藉由行為獎賞制度減少抗拒上床的行為。3.陽光是對抗賴床的好幫手家長可以在預計喚醒孩子前15-20分鐘拉開床簾,讓陽光灑入房間,藉由光線對於褪黑激素的抑制功效來喚醒孩子,吃早餐、上學途中也可試著讓孩子沐浴在陽光下(生理時鐘校準主要藉由眼睛接觸到光線,但勿直視陽光避免受傷),幫助他們的生理時鐘能夠穩定運行。若學童因為假日、長假補眠導致生理節律延遲,則建議持續1-2周延長光照時間至40-60分鐘,即可有效將內在生理節律往前推移至上學日的作息,減少晚上睡不著、白天賴床的困擾。4.睡不著!試試先延後上床再提前有些孩子抗拒上床可能來自於內在生理節律和外在作息要求不一致造成,例如家長周末讓孩童睡得較晚、出遊較晚才返家入眠,造成睡眠作息的延後,一旦周間回復正常作息,孩子可能就無法再於較早的上床時間順利入眠。此時建議可以使用睡眠延遲法,根據近一周的睡眠作息紀錄找出孩子睡著的時間點,先將孩子的上床時間推遲至睡著時間,但起床時間則是配合學校作息維持不變,待孩子累積了一些睡眠債後再逐步提早上床時間,每天可視孩子需求提前30-45分鐘,直到上床時間符合其年紀所需的睡眠量即可終止訓練。5.周末補眠不過頭,謹慎服用小睡對青少年來說,要在周間保有充足睡眠可能相對困難,倘若必須使用周末假日償還睡眠債,建議起床時間不要晚於上學日起床時間1小時以上,再輔以不過晚(3點以前)、過長的小睡(2小時內)來減緩睡眠不足的債務。台灣兒少平均睡眠時間及建議睡眠時間*學齡前周間平均睡眠時間:9.7小時建議睡眠時間:10-13小時*國小學童周間平均睡眠時間:8.9小時建議睡眠時間:9-11小時*國高中生周間平均睡眠時間:6.9小時建議睡眠時間:8-10小時

開工好鬱悶?3要訣擊退收假症候群

開工好鬱悶?3要訣擊退收假症候群#憂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七天年假結束,剛回到工作崗位,有不少人適應不良,覺得意興闌珊,精神不濟,思緒不斷飄回假期的美好時光。醫師表示,若時間持續超過兩周,感到十分苦惱,或對工作、人際、社會功能造成顯著影響,就可能罹患收假症候群!身心科醫師洪敬倫表示,儘管精神醫學中,並沒有收假症候群這個診斷,但每逢長假結束,確實有不少人感到難以快速適應。包括作息規律度較低、長期缺乏的生活目標與意義、壓力調適能力較差或本身已有精神疾病者、習慣以高感官刺激,以及放縱的方式填充假期者,都可能是收假症候群的高危險群。收假症候群 5指標自我檢測洪敬倫醫師也仿照精神疾病診斷的架構,設計以下指標供民眾自我檢測,若符合5項症狀中的其中3項,持續時間超過2周,就可能是罹患收假症候群。*在假期結束後,感到強烈的失落、沮喪與焦慮。*不斷回想假期時光的美好畫面。*無法專注於眼前的工作,甚至對工作產生厭惡與倦怠感。*因為假期時生活節律的大幅改變,導致收假後轉換困難,產生失眠,疲勞等症狀。*不斷質疑自己目前生活與工作的意義,甚至打算大幅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收假症候群是生活連續性中斷後的一種適應不良現象,應對之道,就是逐步恢復生活節律。預防方法就是在假期時,仍保持一定的慣性,因此,洪敬倫醫師也提供以下3點要訣,或許可以在下次假期預作準備:1.在假期中保持幾項平日例行活動:例如晨間運動、睡前閱讀,在假期中仍能保持一定的生活節奏,有利於收假後的穩定。2.避免過度放縱:「放鬆」不等於「放縱」,大量飲酒,通宵玩樂,高額賭博等行為,不但無法放鬆,反而常在收假後帶來許多後遺症。3.不要把假期行程塞滿:緊湊的行程不但無法讓人放鬆,還會帶來無謂的壓力,建議留點時間給自己,在收假前兩天空出點時間,讓自己有多餘整理心情,規劃工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