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各為13歲、8歲的兄妹近期晚上睡覺時不僅打鼾聲大、張嘴呼吸,妹妹還常似乎喘不過氣而突然驚醒,造成晚上睡不好、白天也精神不振;媽媽帶他們就醫後,發現是「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醫師提醒,若家中孩子若白天總是疲倦、注意力渙散,可能不是缺乏學習興趣或動力,而是疾病原因所致。
一對各為13歲、8歲的兄妹近期晚上睡覺時不僅打鼾聲大、張嘴呼吸,妹妹還常似乎喘不過氣而突然驚醒,造成晚上睡不好、白天也精神不振;媽媽帶他們就醫後,發現是「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醫師提醒,若家中孩子若白天總是疲倦、注意力渙散,可能不是缺乏學習興趣或動力,而是疾病原因所致。
一位40多歲業務主管因應酬拚事業,體重直線上升,夜晚鼾聲如雷、白天精神每況愈下,卻未放在心上,直到因恍神差點錯失千萬大單、丟掉工作,才驚覺事態嚴重。經就醫檢查,確診為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接受正壓呼吸器治療後,睡眠品質獲得大幅改善,終於重拾精神與專注力。
夜間打鼾呼聲超大聲,不僅可能吵醒伴侶、室友,也可能是疾病警訊!醫師提醒,雖然打呼很常見,但若鼾聲如雷「像洗衣機般大聲」,就要小心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的可能性,長期恐造成低血氧、睡不飽等狀況,增加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建議至睡眠門診就醫作進一步判斷。
睡覺打呼的原因是什麼?打呼怎麼改善?許多研究指出睡覺打呼,可能與睡眠呼吸中止症大有相關,更可能陷入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風險,而多吃健康的蔬食飲食,可能有效改善打呼!《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家解析6招改善打呼的方法,有相關困擾的民眾不妨從日常開始嘗試看看。
呼吸中止症不一定會伴隨打鼾症狀!高齡長者的睡眠障礙非常普遍,各國研究顯示,65歲以上長者約一半有睡眠困擾,而干擾睡眠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但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的最新研究指出,台灣高齡長者往往沒有明顯的嗜睡、打鼾等症狀,反而偏向失眠與無症狀,容易導致呼吸中止症不易被發現及診斷的情形。
邵先生今年30歲,從大學時期開始室友就發現他打鼾很大聲,都會制止他先睡著。進入職場後忙碌的工作也讓他平時睡眠品質不佳,除了夜間頻尿、急尿,起床時也常常想要賴床、白天精神不佳,假日補眠到中午也會有睡到頭痛的狀況。不規律的作息讓他體重曾暴增到104公斤。經睡眠檢測後,原來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在作祟。 睡眠呼吸中止不治療 膀胱共病機率增 很多人可能都曾有過有強烈且突然想排尿的感覺,或是夜夢正甜卻被強烈尿意打斷睡意。如果這些狀況頻繁發生且已造成睡眠困擾,就需要尋求醫師協助,有可能是膀胱過動症(OAB)上身。若是夜間頻尿多達四、五次或更多,也會讓人最先聯想到是攝護腺出問題,若是在泌尿科檢查攝護腺結果是正常的,不論是頻尿、夜尿,就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共病症。 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估計,台灣全人口患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保守估計達70-80萬,已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由於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睡眠時上呼吸道塌陷造成不能呼吸,而導致睡眠頻頻中斷,使得抗利尿激素分泌降低,自然容易頻尿。 OSA與膀胱過動症有正相關 大林慈濟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黃俊豪醫師為進一步研究睡眠呼吸中止症與膀胱功能異常之共病關聯,與科林睡得美共同對近千位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進行一份「膀胱過動症狀問卷(OABSS)」調查,對比使用陽壓呼吸器前後,頻尿、急尿以及急迫性尿失禁的改善狀況。 此份調查樣本共927位,於使用陽壓呼吸器之前,白天排尿超過8次以上者高達36%,即依醫學定義為膀胱過動症患者,而夜間解尿次數平均超過兩次者更高達86.9%。且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越嚴重,膀胱過動症症狀也越嚴重。 使用陽壓呼吸器之膀胱過動症者,91%症狀改善 資深睡眠技師洪曉菁依據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之膀胱功能健康調查結果指出,受測者在使用陽壓呼吸器(CPAP)後,47%自覺日間頻尿次數改善,88%夜間頻尿次數有改善,83%急尿感有改善,82%急迫性尿失禁有改善,而患有膀胱過動症者,更有高達91%自覺症狀被改善。 同時國外亦有研究顯示CPAP治療可改善重度和中度OSA患者於膀胱過動症問卷和尿失禁問卷的評分。這些發現具有臨床意義,因為OSA引發的OAB可能在CPAP 治療後得到緩解。洪曉菁資深技師建議,睡眠不足和睡眠障礙會多方面的影響健康與情緒,良好的睡眠品質是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如果發現自己或伴侶有嚴重打鼾合併頻尿、急尿、夜尿的症狀,除了泌尿科檢查之外,也應該要做睡眠檢測。黃俊豪醫師也提醒,若經醫師確診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可使用陽壓呼吸器改善呼吸中止和相關共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45歲的吳先生長期有打鼾問題,白天常常精神不濟,有時開車還會打瞌睡,於是到郭綜合醫院就診。檢查發現他的BMI為42。雙側扁桃腺沒有明顯肥大,舌根輕度肥厚,安排睡眠檢查發現其呼吸中止指數(apnea- hypopnea index,AHI)為顯示為重度窒息,醫師建議病患減重並合併陽壓呼吸器使用。半年後再測BMI變為31.7,更覺得白天精神改善許多。52歲張先生BMI為30,因太太常抱怨其打鼾聲太吵影響睡眠而前往求診,睡眠檢查顯示AHI為重度窒息,理學檢查發現鼻中膈彎曲、下鼻甲肥厚,雙側扁桃腺和軟顎輕度肥大。醫師建議他接受鼻中隔鼻道成形手術,且使用呼吸器後AHI變為輕度窒息,生活品質也明顯提升。睡到打鼾到一半恐呼吸中止!病患體重超標是主因郭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何承宇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常見於男性、肥胖、酗酒、以及安眠藥依賴的人身上,病患常常會覺得白天精神不濟,進而影響工作和生活。在患有慢性病之病患身上,甚至會導致死亡率上升,是不可輕忽的問題。一般睡眠呼吸中止症分成3類: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混合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中,大多數的患者屬於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約佔84%。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特徵是上呼吸道阻塞造成,但根據不同病患阻塞位置和阻塞型態不同,這個疾病是屬於多層次(multilevel)疾病。阻塞部位可位於鼻腔、鼻咽、軟顎、舌根、扁桃腺,甚至是會厭軟骨等不同部位,另外下巴短、脖子短、肌肉鬆弛和肥胖也是常見的因子。有睡眠障礙者,減重、配戴呼吸器可幫助呼吸暢通何承宇指出,打呼和睡眠障礙的病患需要接受一系列完整的評估,其中包含病史、睡眠評估問卷、上呼吸道完整內視鏡檢查、以及多頻道睡眠檢查等,大約2至3週內能夠完成。睡眠障礙的治療方式有非常多的選擇,而不同的病患也有不同病因,除了依照阻塞位置和型態的不同,可施以扁桃腺切除手術、懸雍垂軟顎咽喉成形手術、鼻中膈鼻道成形手術之之外,幫助減重、配戴呼吸器也有幫助,鼓勵病患和醫師一起討論達成共識。何承宇提醒有睡眠障礙的民眾,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個不可輕忽的隱形殺手,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慢性死亡。此外,睡眠問題不一定能單靠手術解決,但能夠改善病患配戴呼吸器的舒適度,醫師亦會根據每個病患不同的情形給予不同的治療,甚至是合併使用多種方式,以達成最大的治療效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0多歲的林先生從事運輸工作,即使前一天晚上睡滿8小時,早餐還喝了一大杯咖啡,在停等紅燈時還是經常不小心就打起瞌睡,甚至有一次差點出車禍,經檢查診斷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接受連續氣道正壓呼吸器(CPAP)治療後,白天打瞌睡的情況明顯改善,連糖尿病血糖也控制更理想。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衛福部新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汪政德指出,睡眠與身體健康及免疫力息息相關,睡眠時間佔了我們人生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見睡眠的重要性。若白天上課工作時注意力不易集中,開會或開車時容易打瞌睡,甚至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都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睡眠呼吸中止症分為阻塞型、中樞型或綜合型,其中阻塞型最常見。其成因為患者在睡眠時,上呼吸道的肌肉、軟組織因張力減弱,發生塌陷而造成氣流阻滯產生呼吸中止,好發族群為男性、老人、肥胖、頸圍過大者。常見症狀包括打鼾、夜間頻尿、睡醒時口乾舌燥、頭痛、睡不飽、白天過度疲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其可能也與代謝症候群、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心臟衰竭,甚至猝死有關。呼吸道肌肉塌陷 戴鼻罩或口鼻面罩可改善睡眠品質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診斷除了病史詢問外,通常還需要一系列的睡眠症狀評估與檢查,其中全夜多頻道睡眠生理檢查是最重要的檢查項目,患者需到睡眠檢查中心睡一個晚上,技術員會在患者身上裝置生理紀錄設備監測,再由睡眠技師及醫師做判讀。不過睡眠檢查中心的建置成本極高,只有醫學中心等級的大醫院才有配置,而且排隊時間經常長達一個月以上,目前也有替代的居家睡眠檢查可供安排。 對於較嚴重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來說,連續氣道正壓呼吸器(CPAP)是治療首選,患者在睡覺時配戴鼻罩或口鼻面罩,由呼吸器持續將空氣打入呼吸道中,使原本在睡眠中會塌陷的呼吸道維持暢通,進而改善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