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

老婆睡眠障礙 老公鼾聲如雷害的!

老婆睡眠障礙 老公鼾聲如雷害的!#打鼾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作息。然而有一個疾病更可怕,每天都困擾著全球20億人,那就是睡眠障礙。在台灣約有700萬的人飽受睡眠障礙困擾,其中高達350萬人有睡覺打呼問題,不只會干擾旁人清夢,更可怕的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找上你!一對住在新北市的60多歲退休夫妻,因為妻子晚上無法好好睡覺而導致精神焦慮,白天常出現疲累、嗜睡問題,丈夫發現後帶著妻子到診所求診,發現妻子睡不好的原因竟是丈夫晚上睡覺打鼾聲如雷,妻子因較內向,不敢跟丈夫說出實情。丈夫知道原因後主動要求醫師檢查,才發現丈夫罹患了中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後來經醫師指導使用攜帶型陽壓呼吸器治療後,夫妻倆的睡眠品質都獲得改善。呼吸道塌陷 嚴重恐引發窒息致命危機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睡覺打鼾問題相當普遍,許多人認為很正常,而枕邊人也常常認為習慣就好不以為意,殊不知打呼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的,患者在睡覺時會發生上呼吸道反覆性塌陷,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變淺且需要費力,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打鼾」,嚴重恐會造成氣道完全堵塞,引發窒息致命危機。楊聰財醫師說明,「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因為晚上睡覺吸氧量不足導致血氧飽和度不夠,影響人體排毒不完全,長期會造成心臟血管和新陳代謝的疾病,也容易因半夜頻尿而導致睡眠品質變差,造成白天精神不佳的惡性循環,因此千萬不能輕忽睡眠呼吸中止症問題。可攜式睡眠掃描儀 在家檢測提高準確性針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檢測及治療,過去都需要到醫院睡眠中心檢查室,檢測時需要在身上貼許多偵測貼片,加上對睡眠環境不熟悉,容易出現患者因過度緊張或睡不著而影響檢測結果。目前可攜式的睡眠掃描儀,患者可攜帶儀器回家自我檢測,在家中熟悉的環境睡眠,並透過心跳血壓、血氧濃度及呼吸頻率便可以大幅提升檢測的準確性。依據檢測數據給予不同的治療方式,輕度患者可使用側睡枕,並保持側躺的睡眠姿勢,就能獲得明顯的改善;中度患者則建議睡眠時使用陽壓呼吸器,患者睡眠時因為氣道被陽壓支撐住,就像放了一個支架一樣,氣道不會塌陷阻塞,氣流便可順利通道氣管,讓患者睡眠時呼吸順暢;重度患者建議到醫院接受治療,避免睡眠時因吸不到空氣而窒息。楊聰財醫師提醒,睡不好覺百病生,所以擁有好的睡眠品質很重要,當發現失眠影響白天精神時,應盡快就醫檢查,平常也應留意飲食習慣,不要過度依賴提神飲料,同時保持適度運動,才能讓你好好一覺到天亮。(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睡到一半吸不到氣?你可能被這病纏身

睡到一半吸不到氣?你可能被這病纏身#打鼾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是否有睡眠中吸不到氣而驚醒的經驗?你很可能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了。一名52歲牙醫診所負責人王醫師,身材不胖但長期有打鼾問題,鼾聲大到太太長期睡不好,自己也常常半夜睡到一半突然吸不到氣而驚醒坐起,因睡眠品質差白天精神不濟,診療患者時常常要靠灌咖啡來提神,血壓也長期偏高,降血壓藥越調越重仍控制不理想,因此在心臟血管內科醫師的建議下至耳鼻喉科就診。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眠品質差白天精神不濟在耳鼻喉科門診理學檢查發現,王醫師有雙側扁桃腺第四級的肥大,並有懸壅垂過長問題,安排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後,診斷有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王醫師一開始接受正壓呼吸器治療,但嘗試幾個月仍然戴不住而決定放棄,最後選擇接受「低溫電漿刀」懸雍垂顎咽成型術。王醫師在術後的第二天即出院,在術後一周便感覺睡眠品質明顯進步,睡到一半吸不到氣驚醒的情形已不再發生,鼾聲大幅減小,每天測量收縮壓及舒張壓都降低10毫米汞柱左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朱峻緯表示,低溫電漿刀相較於傳統電燒刀,能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手術,對組織的傷害小,術後傷口疼痛感較低,可縮短住院天數也能更快恢復正常飲食;另一方面因電漿刀刀頭設計尖、細,刀柄可彎曲調整角度,能更精準快速的進行手術。治療方法依症狀包括配戴正壓呼吸器、口內矯正器及手術朱峻緯指出,懷疑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需接受睡眠多項生理檢查來檢測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pnea/hypopnea index; AHI)是否超過標準。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之標準,AHI低於5為正常,5~15為輕度睡眠呼吸中止症,15~30為中度睡眠呼吸中止症,30以上則為重度之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方法則包括配戴正壓呼吸器、口內矯正器與手術治療等,需針對病患症狀、嚴重程度、上呼吸道阻塞的部位,選擇個別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孩子睡到一半沒呼吸?恐得呼吸中止症

孩子睡到一半沒呼吸?恐得呼吸中止症#打鼾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王爸爸牽著8歲女兒問醫生,「我們家妹妹睡覺打鼾很大聲,睡到一半好像沒有吸氣呼氣,真的很嚇人,到底怎麼了?」經衛福部台北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康焜泰檢查後,確認為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手術三個月後已治癒,王小妹回門診檢查時開心說:「我現在都不會打鼾了,睡起來精神也很好。」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 好發年齡3至8歲康焜泰主任初次為王小妹檢查時,發現扁桃腺腫大已經堵塞呼吸道,透過詳細的睡眠生理檢查後發現,王小妹熟睡後平均每小時會發生5.4次窒息或低通氣狀態,遠高於正常每小時1次的範圍,屬於中重度,王小妹的父母擔心女兒無法呼吸,幾乎無法入睡。此類患者嚴重時血壓升高、氧氣不足,長期可能影響專注力與學習力降低,所幸透過扁桃腺與腺樣體切除手術已治癒,3個月後回診時,家人及王小妹表示睡眠、學習品質皆提升。 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指兒童在睡眠時有呼吸暫停、氧氣濃度下降現象,常發生在3至8歲,約每100名兒童會有2至3名受此病症困擾,常見原因為扁桃腺肥大與鼻咽部的淋巴組織增生,導致上呼吸道堵塞,造成睡覺時呼吸不順暢、氧氣濃度下降,出現打鼾甚至呼吸暫停狀況,也因為睡眠中斷、睡不安穩,影響睡眠品質。孩子早上精神差別急著責備 先觀察睡眠品質因此若家長發現孩子晚上睡覺打鼾、早上醒來仍犯睏、精神不集中,別急著責備孩子是否熬夜太晚睡,可先留意觀察孩子的睡眠品質,若晚上有打鼾或呼吸暫停等不正常睡眠狀況,建議先就醫檢查,如確診為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會根據症狀給予適合的治療方式,避免孩子因疾病造成血壓升高、學習力與專注力降低,長期導致學習落後、自信不足、躁動與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

孩子鼾聲大又過動?恐呼吸中止症上身

孩子鼾聲大又過動?恐呼吸中止症上身#打鼾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打鼾是國人常見的問題,在診間經常見到患者被另一半逼來診間看病,因為他的鼾聲大到讓另一半睡不著,但患者本身覺得只是打鼾而已,有那麼嚴重嗎?經病史詢問後發現患者總覺得晚上睡不飽,白天有點嗜睡,安排鼻咽內視鏡檢查及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後,確診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易引發血管疾病 卻僅一成患者獲適當治療烏日林新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洪宇軒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有很多類型,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為最常見。當睡眠時因固定及呼吸道擴張肌鬆弛下來,造成上呼吸道狹窄甚至完全阻塞,使得氣流不順或甚至中止,約5%~10%國人有此問題,但只有10%的患者獲得適當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有五大常見症狀,1.是睡眠中出現大聲打鼾、呼吸不順;2.75%的患者感到疲勞,早上常常打瞌睡;3.早晨起床容易頭痛;4.有時情緒低落、易怒;5.記憶力不佳。洪宇軒醫師提醒,如果沒有妥善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夜晚常常發生全身缺氧的情形,容易罹患下列疾病及產生後遺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心律不整、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腦血管疾病中風、眩暈、認知功能衰退*代謝症候群肥胖、高血糖、高膽固醇、高三酸甘油脂等代謝異常相關疾病。*認知與執行功能障礙洪宇軒醫師指出,幼兒及學齡兒童也可能會罹患,但小朋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表現,跟大人有很大不同。兒童如果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常會出現有過動、注意力不足、侵略行為、社會化差等行為問題,也容易在學業上表現不佳!兒童打鼾也可能是過敏性鼻炎家中孩子睡覺時會打鼾,有可能是過敏性鼻炎,但也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建議至耳鼻喉科門診經由醫師專業檢查,確定有呼吸道阻塞的話,第一線治療是以鼻腺樣體和扁桃腺摘除手術為主。大人的治療則分為內科療法及外科療法。內科療法以配戴正壓呼吸器(CPAP)為主,這也是治療成人睡眠呼吸中止症最主要的治療;外科療法則以手術打通阻塞處,但不是每位患者都適合接受手術,必須經由耳鼻喉科醫師進行評估。

工程師騎車騎到睡著 呼吸中止症惹禍

工程師騎車騎到睡著 呼吸中止症惹禍#打鼾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38歲工程師平常白天上班就嗜睡,甚至幾度騎車騎到睡著,差點發生交通意外,原以為自己只是睡不飽,還刻意在休假日多補眠8小時,沒想到睡再多,症狀也沒改善,就醫接受睡眠檢查才發現原來是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一晚平均每小時就會呼吸中止32次。有人每小時中止130次 瀕臨中風邊緣新光醫院胸腔內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表示,打鼾在中年男性及更年期後女性很普遍,根據美國威斯康辛流行病學研究,上述族群佔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2成以上;門診還有一名50多歲女性嚴重打鼾,同床的老公幾乎夜夜睡不好,自己卻習以為常,不知道可能是疾病,直到被老公拖去檢查,赫然發現每小時竟呼吸中止高達130次,血氧掉到60%以下,已經瀕臨中風邊緣,才知道嚴重性。入睡後睡眠呼吸障礙缺氧指數(AHI),也就是停止呼吸的頻率,若每小時5次,就已是輕微呼吸睡眠中止症,15次為中度,30次以上為重度。若長期缺氧,容易造成血壓控制不良、心律不整、腦中風、心機梗塞、心衰竭等風險。平時如何分辨自己有沒有睡眠危險警訊?林嘉謨指出,包含入睡後頻尿,即一晚兩次(含)以上,且尿量多,他解釋,因為氧氣不足用力呼吸,心臟會刺激心房利尿荷爾蒙,造成小便量很多,男性常會誤以為是攝護腺問題而錯過就醫。此外,包含打呼聲音特別大聲且不規律、睡醒後仍然覺得疲憊沒睡飽、血壓高、嘴巴張開,特別是小孩張嘴呼吸等都是呼吸睡眠中止症的徵兆,民眾可以先接受睡眠檢查了解原因。側臥能改善症狀 減肥是最好方法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林嘉謨建議,減肥還是最好的方法,此外,也能透過改變睡姿透過側臥來改善。過敏性鼻炎嚴重者則應設法改善過敏症狀,如果執行後沒有改善,就可以考慮最新的負壓吸舌機(iNAP),以馬達抽吸,可將舌頭與軟顎吸住,避免舌頭後倒造成呼吸中止,或是傳統正壓呼吸器(CPAP)以及改善結構的手術治療。

7歲童打鼾夜尿 睡眠呼吸中止症作祟

7歲童打鼾夜尿 睡眠呼吸中止症作祟#打鼾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歲的小明即將升小一,但他身高比同儕矮了一點,晚上睡覺也常發出劇烈打鼾聲,早上起床都抱怨睡不飽,甚至為尿床發脾氣,加上學習表現比同齡孩子差,讓家人十分擔憂,赴醫檢查後確診為「小兒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經手術切除雙側扁桃腺及腺樣體後,小明症狀才大幅改善,也對上學恢復信心。 身材較同齡瘦小 白天學習力不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醫師許哲綸表示,小明身材較同齡略顯瘦小,始終張口呼吸,齒列咬合不正,睡覺時除了打鼾聲外,常常翻來覆去、睡不安穩,導致白天在校學習狀況不佳,如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過動現象。 經檢查發現,小明的顎扁桃體肥大貼近中線,顱顏側面X光及鼻咽內視鏡顯示,鼻孔最後面的鼻咽部幾乎被腺樣體佔據;睡眠多項生理檢查方面,證實小明有小兒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依據美國耳鼻喉頭頸醫學會指引,第一線的治療方式為雙側扁桃腺及腺樣體切除手術,治療後,小明狀況顯著改善,不再擔心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 小兒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好發於4至9歲孩童,常見症狀包括打鼾、鼻塞、張口呼吸、夜尿、生長遲緩等,因肥大的顎扁桃體及腺樣體,大幅佔據正常的呼吸通道,導致睡眠過程中出現停止呼吸,或呼吸低下等狀況,近年研究發現此症更與注意力不集中及過動症有關。 許哲綸醫師指出,耳鼻喉科或小兒科醫師會先透過理學檢查,並安排顱顏側面X光或鼻咽內視鏡檢查,如有必要,會再安排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如每小時有大於等於一次以上的睡眠中止或睡眠低下情形,即可確診為小兒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7歲前未治療 恐損聽力智力許多家長聽到要手術治療不免擔心,許哲綸醫師強調,目前經美國耳鼻喉頭頸醫學會建議,治療首選為扁桃腺及腺樣體切除手術,如合併過敏可同時治療,如不考慮開刀,除了接受抗組織胺及短期使用類固醇鼻噴劑外,亦可於睡覺時配戴陽壓呼吸器,但因孩童的順應性不佳,故效果有限,且長期使用可能造成孩子顱顏骨頭發育異常。 許哲綸提醒,對於3歲以上孩童,切除扁桃腺及腺樣體並不會造成抵抗力低下,罹患小兒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若錯過7歲前的手術黃金時間,未來可能影響聽力、長相、智力發育等不可逆的情況,不可不慎。

打鼾聲如雷 用它改善睡眠呼吸中止

打鼾聲如雷 用它改善睡眠呼吸中止#打鼾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男性夜晚睡覺時常有習慣性打鼾、鼾聲大、醒來口乾舌燥、日間嗜睡,以及半夜驚醒狀況,有些同床的太太因此被吵得睡不好,此症狀為「睡眠呼吸中止」。經過醫師的臨床症狀、上呼吸道結構及共病症分析評估後,可於睡眠時以陽壓(正壓)呼吸器或稱鼻腔陽壓呼吸器進行治療。使呼吸變得有規律且打鼾停止,提升睡眠品質,精神變好。6成男性會打呼 心梗風險增5倍睡眠呼吸中止是人在睡眠中出現間歇性停止呼吸的狀況,使空氣無法進入肺部,造成血中氧氣降低,可能導致睡眠中驚醒而嚴重影響睡眠品質。睡眠呼吸中止主要可區分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中樞神經性睡眠呼吸中止(Central Sleep Apnea, CSA)及混合性睡眠呼吸中止(Mixed Apnea)三個類型,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為最常見之類型,發生原因可能為肥胖、上呼吸道結構異常者(如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大、鼻息肉增生、懸雍垂過長、扁桃腺肥大、舌根肥大等)等,造成呼吸道阻塞,臨床上的症狀可能包括打鼾、夜間頻尿、睡醒時口乾舌燥、頭痛、日間疲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還會增加1.6倍腦中風、2.9倍高血壓、甚至5倍的心肌梗塞風險。做睡眠檢測 尋求專業治療治療方式有局部手術、裝置口腔咬合器、睡眠時使用陽壓(正壓)呼吸器等,主要由醫師依患者病情、睡眠習慣等狀況來決定適合患者之治療方式。陽壓(正壓)呼吸器是常見的治療選擇,其作用原理為透過內建的空氣馬達提供一正壓力的氣流經面罩進入呼吸道,使呼吸道在睡眠期間維持通暢。有些陽壓(正壓)呼吸器設計為透過壓力或流速感測器來偵測患者的呼吸狀態,以調整供給的空氣壓力或流速,有時則設計為可加溫加濕空氣,有助於提升使用者呼吸的舒適性。目前已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之陽壓(正壓)呼吸器,皆經食藥署審查通過,確保安全及效能無虞,才可核准上市。食藥署提醒,在使用陽壓(正壓)呼吸器前務必與醫師充分溝通,並遵循「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首先要先認識哪些產品是醫療器材,第二步驟是在購買產品時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並進一步確認醫療器材的標籤、仿單及包裝等標示內容,是否清楚標示出廠商名稱、地址、品名、許可證字號、批號、製造日期及有效期間等資訊。最後一步則是在使用醫療器材前要詳閱說明書,並遵守產品仿單所載警告及注意事項,才能確保挑選了正確適用的醫療器材,且能妥善使用並發揮其應有之效能。並建議定期回診追蹤病情,以利掌握治療效果。

打鼾沒關係?恐造成心血管疾病!

打鼾沒關係?恐造成心血管疾病!#打鼾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夜深人靜時,打鼾聲最擾人清夢。但除了擾人清夢,許多人不知道打鼾其實跟健康息息相關。研究指出,鼾聲產生的聲波是可能傷害頸部血管的內皮組織,與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及腦中風等病症有間接或直接的關連性。熟睡時肌肉放鬆 造成上呼吸道的部分狹窄安南醫院耳鼻喉科劉金瑞醫師說明,打鼾聲的形成是睡眠時呼吸的氣流流過呼吸道狹窄位置產生的聲音,人清醒時因為上呼吸道的肌肉有一個持續性的張力,會維持一個通暢的氣道,不致於造成打鼾,但在睡眠中,尤其熟睡時,身體各部份的肌肉會放鬆,鬆弛的肌肉會造成上呼吸道的部分狹窄,狹窄氣道會造成快速氣流及周圍軟組織的震動,這就是鼾聲產生的原因。研究指出 鼾聲的聲波可能傷害頸部血管劉金瑞醫師表示,打鼾會造成睡眠品質下降、身體疲倦、記憶力減退等許多健康危害。打鼾症狀嚴重者,甚至可能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問題。許多民眾疑問:「沒有呼吸中止症,打鼾就沒關係嗎?」其實根據國內的研究團隊指出,鼾聲產生的聲波可能傷害頸部血管的內皮組織,可能與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及腦中風等病症有間接或直接的關連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目前治療選擇多樣化現今對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診斷主要是靠「多項睡眠生理功能檢查」,這種檢查須在醫院睡上一晚。檢查結果若顯示出有這樣的疾病,可依照嚴重程度及病人意願,選擇不同的治療。劉金瑞醫師表示,目前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有多方面的治療,包含非侵入性的正壓呼吸器、耳鼻喉科的呼吸道多層次手術,輔以鼓勵減重及睡眠習慣改善等都可以幫助治療這樣的病症。耳鼻喉科醫師依據完整頭頸部理學檢查,評估睡眠中呼吸道阻塞的解剖位置,可以對阻塞部位做有效的手術處理,達到良好的療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