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量

粽子熱量高 健康5撇步減少負擔

粽子熱量高 健康5撇步減少負擔#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端午節即將到來,想吃粽子應景又怕胖,怎麼辦?市售一顆600大卡的傳統肉粽,相當於1個市售便當,需要爬101大樓2次才可消耗,若沒有與正餐替換,端午期間連續一個禮拜每天多吃兩顆,體重將增加1公斤以上。且過量食用高鈉、高油、高膽固醇、低纖維的粽子更會造成身體額外的負擔。有鑑於民眾健康意識抬頭,更多的業者提供許多較健康訴求的選擇,國民健康局結合各縣市衛生局,加強輔導地方業者提供減熱量、減油、高纖、採用在地食材的特色輕食粽,民眾只要聰明採購不論在各通路或各地區皆可購買美味的特色輕食粽。國健局藉由比較各式粽子熱量及特色,提醒民眾運用比較熱量、替代正餐,讓健康少負擔,建議 5撇步,一、減熱量,許多通路的粽子皆有熱量標示,優先選購熱量較低的粽子,或選擇較小的粽子,相對熱量較低,容易控制熱量的攝取;二、替代正餐:若將粽子作為正餐,食用時需與飲食中的主食類、肉類及油脂類做代換;三、增加蔬果,粽子中蔬菜量較少,應搭配鮮新蔬果,如燙青菜、涼拌小菜或冬瓜湯、番茄湯、竹筍湯等蔬菜湯,餐後攝取足量的水果,以達到均衡飲食;四、選食材,可選擇添加各種穀類、雜糧,如薏仁、燕麥、紅豆等,不但顏色、香味十足又有嚼勁。而餡料選擇杏鮑菇、香菇、竹筍等幫助消化的多纖、天然食材,五花肉改瘦肉、鹹蛋黃則可改用形狀相似的栗子降低膽固醇及鈉的攝取;五、少沾醬,攝取時應以原味為主,吃粽子時常使用的番茄醬、甜辣醬等醬料,鈉含量高。另外,易消化不良者,食用時應細嚼慢嚥,且應適量攝取,因糯米加上高油脂食物會延長胃腸排空時間,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氣、上腹部悶痛或噁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狀發生;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或有心血管疾病者:鹹蛋黃、五花肉及含豬油的豆沙粽,其飽和脂肪及膽固醇較高,應避免食用;糖尿病患者更需列入飲食計畫中主食(碳水化合物)的份量計算,沾裹糖漿的鹼粽及豆沙粽等含糖量高的粽子,應避免或酌量食用。

一個肉粽約5百卡 如何吃粽不變「重」?

一個肉粽約5百卡 如何吃粽不變「重」?#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節即將到來,但市售粽子大多是屬於高油、高鹽、低纖維的高熱量食物,享受美味的同時,都應該注意熱量是否過高,臺北市衛生局特別邀請名廚黃來發老師,示範簡單的健康粽包法,讓市民朋友在家也能夠享受「包粽」的樂趣,也建議民眾購買市售粽子時,可挑選較具健康概念的粽子,讓全家端午佳節更健康。黃來發老師示範的「紫米黃金豆沙粽」,用料單純且簡單易學,食材使用臺灣在地所產的黑糯米與圓糯米,搭配甜而不膩的紅豆沙調和地瓜條,可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量,且黑糯米完整保存了營養豐富的糠層,提升粽子的營養價值,取代大部份難消化的糯米,熱量低於450大卡,低油、低鹽且高纖,色彩繽紛豐富,放涼後食用,清爽的滋味不失為一款優質的夏日清涼甜點。一個肉粽約500~600大卡,相當於一個便當的熱量,「粿粽」體積較小,熱量較肉粽低,每個約200~250大卡。而鹼粽雖不含內餡,且熱量最低,每個僅約120~140大卡,但食用時會加上糖粉、果糖、蜂蜜等,都會增加熱量的攝取。衛生局提供幾項小秘訣,建議在購買粽子時,不妨挑選「五穀雜糧」口味的肉粽,因糙米、黑糯米、燕麥、蕎麥或薏仁等五穀雜糧米,較一般糯米含有較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或儘量購買烹調方式採用水煮之南部粽,少挑選內餡包有鹹蛋黃、肥肉、花生和栗子等高油脂材料之粽子,皆可降低熱量的攝取。衛生局提醒民眾,市售粽子亦屬於高鈉食物,患有高血壓者,要特別注意粽子的沾醬及食用量,另外,過量食用對於患有慢性疾病,像是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的病患,更會造成負擔,腸胃功能不好或肥胖的族群也要限量食用。

樂閱讀/常應酬 大魚大肉也能瘦?

樂閱讀/常應酬 大魚大肉也能瘦?#熱量

業務員應酬怎麼吃!?在開始體重管理門診的初期,前來門診諮詢的個案多半都患有高血壓,因為高血壓會讓人肩頸僵硬或頭痛,身體很容易不適,民眾比較會注意或就醫。不過,這幾年我也觀察到,前來看診的高血脂個案比例逐年增加,而且年齡層從最初的60歲左右,降到了30歲。這些年輕人以業務員居多,而且三餐幾乎都是外食。業務員經常外出拜訪客戶或是去看市場,所以中餐都是以自助餐或便當簡單解決,到了晚上必須交際應酬,免不了就要喝酒。一群人到了熱炒店,通常會先點盤炒飯、炒麵、一些大魚大肉,再加上一瓶瓶酒,這時候要做體重管理大概很難。酒精濃度愈高,熱量就愈高應酬喝酒免不了,點菜的順序就要反過來,把酒類當成主角。飲酒要適量,酒精熱量高,以體重管理的角度來看,100cc的酒精熱量為7卡,若以威士忌含40%的酒精濃度來說,100cc的威士忌就含有40cc的酒精,40×7卡=280卡熱量。而一碗白米飯熱量約300卡,所以喝了100cc的威士忌,就相當於吃下一碗白米飯的熱量。酒精濃度愈高,熱量就愈高,而酒精的熱量一樣會被轉化為脂肪定存,長時間下來,三高慢性病就容易上身。所以在選擇酒類的同時,可以先看一下酒精濃度,再來斟酌自己的酒量與食量。酒類的熱量已經很高,這時候應該減少澱粉類食物的攝取,盡量選擇蛋白質食物當配菜,因為蛋白質的熱量是活存,可被身體提取使用。所以,點菜時以魚類、蝦肉蟹肉(白肉部分)、干貝、海參、雞肉類等動物性蛋白質食物為主。白肉類屬於優質蛋白質,而且脂肪含量較低。可參考的菜色有:清蒸鱈魚、炭烤鮭魚、水煮沙蝦、胡椒蝦、干貝開陽白菜、三杯透抽、白斬雞、醉雞、紹興雞、甕仔雞、薑絲鱸魚湯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至於植物性蛋白質的菜色,可選擇麻婆豆腐、客家小炒(油脂偏高)、鐵板豆腐、胡椒毛豆、涼拌豆干絲、三鮮豆皮、時蔬豆腐湯等選項。而在烹調方式的順序上,以蒸、涼拌、川燙、滷為排序。同時,餐廳業者為了讓菜餚湯汁濃稠、使食物更有味道,每道菜幾乎都會勾芡,其實光吃菜就已經飽了,所以炒飯、炒麵就不要再點了。(本文作者/楊琦琳)(摘自/體重管理自己來,快樂享瘦一輩子/本事文化出版)

樂閱讀/「零卡」食品健康又享瘦?

樂閱讀/「零卡」食品健康又享瘦?#熱量

專家怎麼說黃瑽寧醫師:「零卡」只是零熱量,不等同於健康。強調「零卡」的飲料、食品,都是添加人工代糖,雖然解決高熱量的問題,但代糖是否真的安全,目前還有待商榷。零卡飲料、食品,對喜歡甜食卻擔心發胖的人來說,彷彿是體重控制的救星。想吃甜食、想喝飲料,找「零卡」的就對了!但「零卡」真的比較健康、安全?所謂「零卡」飲料、食品,通常是添加人工代糖。代糖的種類很多,它們有甜味,熱量卻很低,甚至沒有熱量。經過身體代謝後,不會造成血糖上升。一般「零卡」飲料、食品中所使用的代糖,都是人工甘味劑,是化學合成者,非天然食材。高熱量食物容易造成肥胖問題,「糖分」就屬於高熱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有許多的食品,都使用代糖來取代蔗糖,例如無糖口香糖、低卡果凍、零卡飲料等。如果你有閱讀商品成分標籤的習慣,不難發現,現在代糖幾乎無所不在,這種「讓你吃甜、不讓你吃糖」的人工添加劑,在大家一股腦追求「健康零負擔」的風潮下,大舉入侵各項食品、飲料,訴求就是「零熱量,多健康」。但實際上到底健不健康,醫學答案依舊是莫衷一是,沒有結論。雖然,目前大部分業者所使用的代糖,都屬合法,不過,代糖的安全性在醫學上卻無法保證。經過動物研究發現,代糖在老鼠身上會有致癌的危險,雖然動物實驗所使用的劑量高,通常人體不可能短時間內攝取這麼多代糖,且動物和人體還是有差距,在動物身上致癌,不代表在人體也一定致癌,但目前醫學上沒有明確答案,顯示代糖是絕對安全的。偶爾食用代糖是安全的,但長期攝取就不一定。建議大家不要養成長期、固定食用代糖食品、飲料的壞習慣。雖然蔗糖熱量高,但其製品對健康來說相對安全,只要能控制攝取量,就不用擔心肥胖問題。(本文編著者/吳家誠)(摘自/請你跟我這樣過4: 食物安全吃健康/康鑑文化)

樂閱讀/注重飲食搭配比忌吃美食重要

樂閱讀/注重飲食搭配比忌吃美食重要#熱量

吃自己喜歡的食物,不僅可以避免食慾瞬間爆發,導致暴飲暴食,還可以因為滿足食慾而感到幸福。即使喜歡吃的食物是高熱量食品,在此也務必建立一個觀念:「沒有任何食物不能吃」,吃了高熱量食物後,降低其他食物的熱量攝取才是重點。如此一來,就無需刻意忌口了。「愛吃什麼就吃吧!如果要少吃,記得不要讓自己感到痛苦」請以這樣的態度面對減肥。沒必要硬將營養學的理想型態套用在自己身上。了解食物成分,減少脂質的攝取/以「不喜歡的食物,就不要吃」的方法減少熱量攝取,也是一個不錯的想法。「減少熱量攝取」所造成的壓力愈小,愈能長久持續。如果無法減少飲酒量,可以從食物中著手,例如將美乃滋換成醬汁。不妨想想之前喝水和吃洋芋片的例子,脂肪是積少成多、日積月累形成的,不可能迅速消除。脂質(去除脂肪水分精製而成的純脂肪)與碳水化合物是轉化成「脂肪」的主要物質,飲食只要針對這兩大物質改善即可。每克碳水化合物可以生成4大卡(白飯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約四成)熱量、每克脂質則能生成9大卡熱量。由於兩者熱量相差一倍以上,只要控制脂質的熱量攝取就能有效瘦身。一大匙沙拉醬與一顆小葡萄柚的熱量差不多,一杯生啤酒與淋上滿滿沙拉醬的沙拉,熱量也不相上下。知道這一點之後,你會選擇哪一道?我曾經跟某間上市公司的副社長一起吃午餐,他點咖哩飯,完全不吃肥肉。聽他說自從發現自己發胖之後,喝咖啡就不加奶油與糖。由此可知,他很清楚自己該少吃哪些食物,哪些食物又可以放心吃。不必放棄愛吃的食物,也能瘦!話說回來,想利用食物選擇降低熱量時,建議養成「到便利商店比較食物熱量再購買的習慣」,以計算卡路里的方式開始。到一般餐廳點餐時,部分菜單上也有標示熱量,你選擇吃不同的餐點可能會相差好幾百卡熱量。現在很多食物與店家都會標示熱量,不妨先列出想吃的食物清單,再從中選出熱量較低的品項,就不會累積壓力(請注意,慢性病患者或目前身體不適的讀者,必須諮詢醫生與營養師的專業意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減肥方法)。(本文作者/植森美緒)(摘自/驚人的30秒瘦肚操/采實文化)

湯圓熱量高 糖尿病及慢性病患宜少量食用

湯圓熱量高 糖尿病及慢性病患宜少量食用#熱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農曆春節剛過,元宵節又即將熱鬧登場,元宵節是春節假期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象徵春天的到來,人們吃元宵以示祝賀。屏東縣衛生局為了消費者食用元宵節應景食品之安全,分別至超商及傳統市場等場所進行稽查抽驗,共計抽驗元宵、湯圓及其內餡共33件,檢驗項目包括:防腐劑、硼砂及法定外色素,檢驗結果全部與規定相符。衛生局呼籲消費者購買元宵、湯圓等元宵節應景食品時應注意檢視產品外觀,最好購買包裝完整及標示清楚(含品名、內容物名稱及重量、容量或數量、食品添加物名稱、廠商名稱、電話號碼及地址、有效日期及營養標示等項目)的食品,勿選擇顏色過於鮮艷或太白的產品,並選擇陳列地點乾淨衛生的販售場所。另,民眾食用湯圓時,應多加注意湯圓的熱量,以一般無餡小湯圓來說,10顆就相當於主食1份,熱量高達70大卡,相當於4分之1碗的白飯;包餡湯圓熱量更高,若是芝麻或花生等傳統口味,4顆相當於主食4份,即含熱量280大卡,等於吃進一碗白飯。提醒糖尿病及慢性病患宜少量食用,以免造成體重增加與身體負荷。此外湯圓的外皮大多以糯米為主,粘性高不易消化,如有咀嚼不全或胃腸機能不佳的人,應適量選擇食用,避免造成消化不良或食道阻塞的危險。

包餡湯圓一顆50大卡 熱量攝取應注意

包餡湯圓一顆50大卡 熱量攝取應注意#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顆包餡(芝麻、花生、絞肉)湯圓熱量約50大卡,等同一顆巧克力熱量,在面對元宵節時,民眾應採「淺嘗即止;吃巧不吃飽」原則,因為學童一天所需熱量約1500大卡,點心則佔十分之一熱量約150大卡。像學童4點放學回家,民眾會準備點心讓小孩品嚐,此時家長如果要讓小朋友吃湯圓,建議不要超過3顆的量,或是以麵包、三明治、御飯糰、1杯全脂牛奶等食物取代,都等同攝取150大卡熱量。如果是大人想來個三點一刻下午甜點,同樣建議湯圓不要超過3顆,或以蔬菜水果取代,因糯米不易消化,多攝取蔬菜、水果有助腸胃消化,尤其是上了年紀的長輩,能以10顆小湯圓取代或2顆大湯圓淺嘗,因長者咀嚼不易,年年常有湯圓噎住的零星意外事件發生。

福氣啦! 過年哪些食物容易讓人發福?

福氣啦! 過年哪些食物容易讓人發福?#熱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新年有夠「福氣」!過年時期,除了發紅包收紅包討個福氣之外,可不要因為年節在家閒閒沒事做,左手拿瓜子,右手拿餅乾的胡亂吃,小心年節後體重暴增,這種胖的福氣,可是不好受的!對此,國民健康局提出高熱量零食與食物,要民眾對這些食品多加節制!你知道過年時期常吃的花生、鳳梨酥等糕點,熱量到底有多高嗎?國健局指出,例如,地瓜酥1包約600大卡,相當於1次午餐所需的熱量,而10顆花生糖或3個鳳梨酥熱量就相當於1個排骨便當,讓人直呼不可思議!另外,像是糖果類的,花生糖、牛軋糖1顆就有70-80大卡,吃4顆約300大卡,相當於1碗白飯的熱量,1個60公斤的成人需走路1.5小時才能消耗熱量。餅乾零食類,包裝零食如地瓜酥一包熱量就有600大卡、洋芋片一包熱量約340大卡;小羊羹、沙琪瑪含有高量的糖份,1個熱量就110大卡以上。糕餅類,糕餅象徵著年年高昇,但糕餅常暗藏著高量油脂及糖份,例如鳳梨酥1個約250大卡;甜年糕1小塊就有70大卡,油炸後更高達120大卡,1次吃個5片,約600大卡,相當於吃進1個便當的熱量。還有還有!堅果種子類,堅果種子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以及鐵、鈣等營養素,國人每日飲食指南也建議每日吃1份堅果,1份約花生10顆、腰果5顆。但堅果種子的含油量和熱量高,應注意限量食用。常見的夏威夷火山豆10顆約135大卡,蜜汁腰果10顆約93大卡,杏仁果10顆約83大卡。對此,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特別提醒民眾,千萬別小看這些點心的驚人熱量,否則過完年,腰圍也會長一大圈,慢性病人的血糖、血脂肪和血壓更可能大大失控!也希望民眾過年時節,這些食品雖然可吃,但也盡量別吃太多,才能讓身體獲得真正的福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