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第9屆捕捉希望攝影展 用鏡頭重新檢視生命精彩每一天

第9屆捕捉希望攝影展 用鏡頭重新檢視生命精彩每一天#乳癌

由癌症希望基金會與羅氏大藥廠共同舉辦的第九屆「捕捉希望」數位攝影比賽5月26日舉行頒獎典禮,今年總計有253件作品參賽,25幅作品脫穎而出,出席的得獎者亦分享作品中充滿勇氣及夢想的生命故事。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表示,抗癌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道路,為鼓勵癌友、家屬及醫療團隊從不同的角度來與疾病相處,因此從2008年開始舉辦這項活動,邀請大家透過鏡頭、按下快門來記錄心情、抒發情緒進而傳遞正能量。 從植物的發芽茁壯中看見癌後的自我延續 獲得癌友組佳作的陳乙先在罹癌前正處青壯年期,面對學業、工作及家庭的多重壓力時常熬夜。罹癌後,乙先重新調整了面對生命的角度,也因北上就醫而有機會與長年相隔兩地的先生重逢和作伴。本次參賽的作品「養育生命」,她表示養育植物是治療期間最能燃起希望的一件事,她娓娓道來:「如何照顧植物使其茁壯成長、開花結果、排除害蟲等,對我是很重要的學習,照顧植物也如同照料了自己的心」。她透過希望小站得知捕捉希望攝影比賽,感謝小站能適時提供諮詢及資源連結,讓癌友們除就醫生活外,還有能享有相互交流和透過才藝課程增能自我的空間。 另一位癌友組佳作得獎人Candy,歷經罹患乳癌及復發漫長的治療過程,讓她對生命有了截然不同的體悟。本次的得獎作品「門簾外的陽光」,Candy表示是在等待治療時,看見隔壁病床旁護理師照顧病人的瞬間,便拿起相機捕捉了透過病床隔廉外的剪影,猶如白衣天使般的陽光及溫暖。經歷了生命的無常起伏後,她也決定把握充實生命,每一天都活得精彩,也鼓勵其他癌友相信醫療團隊,並珍惜家人的扶持與陪伴。 病房婚禮舞蹈治療 一線醫護用心守護癌友 長期在第一線照顧癌友的護理師賴淑婷,體悟到人生無常、學習珍惜現在的價值觀,也時常用照片紀錄生命中的重要時刻。本次投稿的作品「幸福的約定」榮獲醫療人員組第二名,記錄一位癌末父親的心願是參與女兒的婚禮,最終在醫療團隊的協助下,在病房為女兒女婿舉辦了婚禮。賴淑婷說,陪伴癌症病人的心理支持與協助實現心願,是這份工作獨一無二的珍貴回憶與成就。 另一位醫護人員周桂芳,總是在背後默默支撐著每一個癌友家庭。本次參賽的作品「啟航」榮獲醫療人員組佳作,作品中呈現了醫護與病人一起進行舞蹈治療的時刻,象徵著即使罹癌生命仍有許多嘗試的可能。周桂芳醫師強調,她平時便舉辦各種癌友支持團體、藝術治療等活動,除了照顧癌友身心靈健康外,她也常常提醒癌友,除了治療本身外,也可以多探索生命的不同面向,發掘生活的樂趣,如此才能有健全平衡的身心以面對治療挑戰。 癌症非絕症!「捕捉希望」盼用攝影助更多癌友邁向康復 罹癌不是生命旅程的終點,治療所帶來的不適,往往需要心理的轉念跟調適。蘇連瓔分享:「當參賽者願意敞開心房,用攝影表達面對癌症的態度,那份誠懇,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也許參賽者的作品沒有入選得獎,但其精神與態度鼓勵到了所有人,我們要對你說一聲謝謝!」羅氏大藥廠醫療體系策略代理處長張怡荃則表示,「每張照片代表的是一個希望,我們的使命除了不斷研發創新的檢測和藥品,但更重要的是,在抗癌的路上用實際行動支持病友,一同為病友而努力。謝謝家屬和醫療團隊所給予的愛。」評審彭永松也勉勵道:「比賽的關鍵就是你決定參加就贏了;你願意拿起相機拍照,去面對這件事情,面對自己的那個心態是最重要的。」 癌後人生不喊卡跨世代的癌後新生活 今年的「捕捉希望」攝影展於5月 27日舉辦「癌後人生不喊卡」座談會,邀請知名演員張鳳書、癌友許善妍、李溫及歐庭華,分享跨世代癌友及照顧者的心路歷程。青春年華的歐庭華,在畢業那年罹患血癌;照顧他人的麻醉師李溫,突然成為最需受照顧的乳癌病人;許善妍面對治療的跌宕起伏,調整家庭與事業的平衡;而演員張鳳書身負同時照顧父親與子女的重任,是如何自我照顧不卡關?生命週期伴隨著不同階段的挑戰,面對癌症病魔的突然來訪,四位嘉賓與大家分享如何走過生命幽谷並翻轉人生,展開癌後新生活。為讓抗癌路上的夥伴都能獲得支持的力量,第9屆「捕捉希望」數位攝影比賽25幅得獎作品於5月26日至 27日在台北亞洲廣場大樓新光樂活未來館展出,6月起則將在全台9家醫院及捷運站巡迴展,歡迎各界前往欣賞,相關展覽訊息請至癌症希望基金會瀏覽。

放射性皮膚炎是什麼?要怎麼治療?醫詳解「乳癌副作用」1招能舒緩

放射性皮膚炎是什麼?要怎麼治療?醫詳解「乳癌副作用」1招能舒緩#乳癌

62歲王女士是早期乳癌患者,接受手術切除乳房腫瘤後,轉介至放射腫瘤科進行後續的放射治療,以減少局部復發。乳房放射療程為1週5天,每天約10~15分鐘,總療程約需3~4週左右。王女士曾經聽到其他病友分享,進行放射治療可能會有曬傷甚至燒焦的狀況,所以她對於放射性皮膚炎相當擔心⋯⋯

預防副作用順利完成化療癌疲憊研究登2023美國ASCO

預防副作用順利完成化療癌疲憊研究登2023美國ASCO#乳癌

面對早期乳癌,化療是重要選項,如何減輕或預防副作用症狀,也是重要課題。45歲陳女士確診乳癌二期,上網發現「癌因性疲憊症」是化療一大副作用,考慮到得維持體力上班、顧小孩,她和醫師討論,化療期間合併癌疲憊藥物,最終順利如期完成療程。醫師指出,如何減輕或預防副作用相當重要,避免因療程延誤而影響療效,甚至提高後續復發可能。 一項為期3年半,由長庚四院區、義大癌治療醫院共五家大型醫院合作完成的臨床研究,針對平均44歲的停經前乳癌女性,讓她們在手術後的輔助性化療階段,合併使用抗「癌因性疲憊症」藥物,結果證實有助於預防和減緩癌疲憊,降低治療對生活品質的影響,患者全數如期完成化療,順利的療程,也讓患者減少對於後續復發風險的擔憂。該項成果已獲2023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接受,計畫總主持人、義大癌治療醫院副院長饒坤銘將於六月前往大會現場進行發表。 最新109年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乳癌新增1萬5259人,平均每36分鐘新增一名患者。饒坤銘副院長表示,乳癌愈早發現和治療,存活率愈高,根據統計,乳癌一期5年存活率逼近100%、二期達95%、三期也有近8成。 92%台灣癌症病患有「癌因性疲憊」 然而,若因故沒有如期完成該有的療程,療效易受到影響。根據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統計,高達92%台灣癌症病患有「癌因性疲憊」,超越睡眠困難、疼痛、食慾不振、憂鬱,成為最令人困擾的症狀,也讓不少醫師坦言相當棘手,因為癌友可能愈睡愈累,想運動卻力不從心,最終因體力不堪負荷,降低治療意願甚至延後治療,導致疾病復發、惡化。 饒坤銘副院長強調,很多乳癌患者的年紀都很輕,小孩還小,平時可能還要工作,醫界致力讓她們在治療階段,維持活動能力,以及原有的家庭與職場角色,避免因為癌疲憊而整天病懨懨,影響到親子、家庭與職場關係,甚至給自己帶來極大的壓力。 45歲的陳女士,罹患三陰性乳癌二期,開刀後須再接受化療,搜尋網路衛教資訊發現,化療引起的癌疲憊很令人困擾,考慮到治療同時,她還得兼顧工作和照顧小孩,和醫師討論後,決定在化療過程合併接受抗癌疲憊藥物,最終順利且如期的完成共八次的治療過程。 饒坤銘副院長表示,過去許多癌症治療造成的症狀,包括嘔吐、貧血,隨著醫學進步,都已有相對應的完善處置,現在影響最嚴重的癌疲憊,也有治療方法,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也已編撰完成「癌因性疲憊症之臨床治療指引」,讓醫護、病人與家屬都能對此症狀,有更深入且全面的瞭解,進而提早進行因應。

城市公衛政策以預防疾病為導向 台北市推國中男施打HPV

城市公衛政策以預防疾病為導向 台北市推國中男施打HPV #乳癌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於2023年4月22日上午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聯合城市健康論壇」,從癌症預防的角度出發,與北北中衛生局一同探討民眾疾病預防意識提升的重要性,期望能守護民眾遠離癌症威脅。此次論壇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很榮幸的邀請到台北市衛生局陳彥元局長、新北市衛生局陳潤秋局長、台中市衛生局副局長陳麗娟、台北市議員張斯綱一同參與,協會同時邀請到了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梁嘉德醫師、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芯伃進行篩檢與疾病資訊分享。 乳癌早期治療存活率高達9成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宣導癌症篩檢的重要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以目前發生率為國內女性好發癌症第一位的「乳癌」為中心出發,說明癌症篩檢在地方加強推廣對民眾的重要性。乳癌雖然可怕,但只要早期發現並接受適當治療,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但到了晚期的存活率即大幅下降至不到3成。因此仍需共同努力宣導癌症篩檢的重要性,以期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台北市衛生局陳彥元局長提到,台北市市長蔣萬安要加強預防醫學對市民有效的政策,朝健康城市前進,因此,接下來將推動國中男性免費施打HPV疫苗,成為六都第一。台北市議員張斯綱表示,癌症發生年齡越來越低,如何提早預防、降低癌症發生比率,例如加強推廣癌症篩檢、將國中男學生納入九價HPV疫苗、改善年輕族群的就醫困境等,都是未來需要努力的目標。 HPV疫苗從國中女生開始全面施打   新北市衛生局陳潤秋局長說預防兩要點,第一、疫苗施打,第二、篩檢,新北市在2000年推動HPV四價疫苗讓國中女生全面施打,至今造福20萬年輕女性,同時,新北市衛生局針對3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和沒有納健保的女性,推出免費子宮頸抹片的篩檢服務。 台中市衛生局副局長陳麗娟說早點發現早點治療,台中市從2005年開始實施HPV國中女生全面施打,截至2022年比例已達9成。接下來,中央支持國健署爭取預算,將國中男性也納入免費施打對象。 中南部城鄉篩檢展開 助民眾提早發現疾病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梁嘉德醫師分享透過肝炎篩檢以早期預防肝癌,根據衛福部的統計,二十年來「肝癌」一直是全國十大癌症死因前三名,且肝是沉默的器官,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很難被發現。目前中南部城鄉篩檢逐漸展開,有助於民眾對疾病有所了解,進而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芯伃醫師從國際經驗分享並且說明接種HPV疫苗能提供的癌症預防保護,根據WHO統計,全球每2分鐘就有一名婦女死於子宮頸癌,但子宮頸癌可以預防。全球現已有47個國家提供男女共同施打HPV疫苗,因不分男女皆有八成的機率接觸HPV病毒,男性感染HPV病毒有可能罹患陰莖癌、肛門癌,且男性感染HPV病毒後,病毒清除能力低於女性。有研究發現,英國、美國的HPV病毒相關的口咽癌發生率已超過子宮頸癌,且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男女共同接種HPV疫苗,能更進一步保護民眾遠離HPV病毒相關癌症。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期望透過此次的「聯合城市健康論壇」,聯合北北中三都之力,共同致力於癌症預防,鼓勵民眾積極透過如癌症篩檢、肝炎篩檢與疫苗接種等公衛手段,保護民眾遠離癌症威脅。

關注乳癌不分黨派 跨黨派委員響應乳癌病友協會捐款活動

關注乳癌不分黨派 跨黨派委員響應乳癌病友協會捐款活動 #乳癌

乳癌是國內女性癌症好發率第一位,死亡率也連年上升,相關防治及病友權益是持續需要被重視的議題。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發起「粉紅力量溫暖捐」活動,凡捐款滿1,000元即贈送獨家設計款口罩。活動在短時間內獲得7位跨黨派立法委員響應,包括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及時代力量立委紛紛表示支持,盼將乳癌威脅及病友困境問題帶進國會,藉由民間及政府的力量找到解方。 各界熱烈響應捐款活動 「粉紅力量溫暖捐」活動發起至今不滿兩個月,獲得各界的熱烈響應,更獲得包括王婉諭、邱志偉、吳玉琴、林為洲、高嘉瑜、蔡培慧、賴香伶(依筆畫排序)等跨黨派立委支持,以實質行動為乳癌病友發聲,盼能拋磚引玉讓更多人關注台灣乳癌威脅。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近期協會也將與立委舉辦立院座談會,邀請產官學及病友代表一同探討乳癌早篩早療及病友困境問題。 黃淑芳指出,定期進行乳房篩檢是乳癌檢測的關鍵第一步,可有效降低乳癌死亡率。由於近年年輕乳癌病友人數遽增,加上許多乳癌患者初期症狀不明顯,為避免發現罹癌時已經進入晚期階段,協會將持續呼籲政府增進政策,將乳篩補助年齡層調降至40歲,才能有效擴大篩檢族群,提早進行防範。而及早篩檢的下一步便是及早治療,健保雖針對部分抗癌藥物有補助,但癌友資源往往有限,希望衛福部就乳癌及早治療做病友困境通盤評估,尤其針對新藥新科技加速納保、輔助癌友預後重返職場等層面進行考量及規劃。 讓全民普發6000更有意義 捐贈滿千即贈公益口罩 近期全民普發6,000元引起熱潮,黃淑芳也呼籲民眾可將部分金額作為公益使用,讓小確幸化為大大影響力,支持乳癌姊妹,使普發現金政策更具意義!募得善款將作為倡導乳癌防治及病友急難救助金費使用。即日起凡單次捐款達$1,000元以上者,即贈「守護乳癌病友」口罩乙盒10入,捐款滿$2,000元送2盒,以此類推,單筆捐款至多贈送6盒,限量送完為止。詳細捐款資訊可至TBCA官網頁面 (http://www.tbca-npo.org.tw/OnePageList.aspx?id=82) 查詢。 捐款資訊:http://www.tbca-npo.org.tw/OnePageList.aspx?id=82 收款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 劃撥帳號:19685851 愛心專線:(02)2368-8068#2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