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

恙蟲病常伴隨發燒 未治療死亡率可達六成

恙蟲病常伴隨發燒 未治療死亡率可達六成#發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管局指出,我國今年截至3月18日為止,有42例恙蟲病確定病例,清明掃墓時節將至,提醒民眾掃墓祭祖或至山區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部位塗抹經衛生署核可之防蚊液(蚊蟲忌避劑),以防止恙蟲叮咬;離開草叢後儘快沐浴並換洗全部衣物,作好保護措施即可減少感染的機會。疾管局資料顯示,101年有460例恙蟲病確定病例,99至101年的疫情資料分析顯示,各縣市均有病例分布,每十萬人口平均發生率以連江縣、金門縣、澎湖縣、臺東縣、花蓮縣等縣市較高。恙蟲病病例於4至5月間病例數開始上升,7月時到達高峰。該局提醒民眾,如因戶外活動需進出或接觸草叢環境,應落實自我保護措施,避免感染恙蟲病。 恙蟲病是經由帶有病原體之恙蟎叮咬而感染,恙蟎之動物宿主以鼠類為主,且恙蟎幼蟲會停留於草叢中伺機叮咬經過之動物或人類。通常在被叮咬的部位會形成焦痂(eschar),潛伏期通常為9至12天,伴隨有發燒、頭痛、出汗、結膜充血和淋巴腺發炎腫大等症狀;約發燒1週後,在軀幹會出現暗紅色的丘疹,並擴散至四肢,於數天後消失;若未經適當治療,致死率可高達60%。疾管局呼籲民眾落實自我保護措施,如有出現疑似恙蟲病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或有無出入草叢等暴露史,以提供醫師臨床診斷之參考。

大腸桿菌易傳播 嚴重導致嘔吐、腹絞痛

大腸桿菌易傳播 嚴重導致嘔吐、腹絞痛#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公布超市熟食及包裝飲用水抽驗結果,總計抽驗市售超市熟食,包括飯糰、三明治、便當、麵包等15件及包裝飲用水18件,檢驗結果全部符合規定。衛生標準檢驗係以檢測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群。大腸桿菌傳染性強,以直接接觸傳播為主,會通過污染的手、食品或用具而傳播,並會造成患者下痢、腹痛等症狀,嚴重則出現嘔吐、發燒、血痢、腹絞痛、腹脹。嘉義市政府衛生局除提醒業者應加強衛生自主管理,如工作人員、製作或販售場所環境、容器設備、原物料品質衛生等,販售時應加蓋並適度冷藏或加熱,以維持食物的新鮮與衛生,也呼籲民眾在購買市售食品時,則應擇商譽良好、販售場所整潔衛生的店家,即食食品購買後應立即食用完畢。

喉嚨痛引雷米爾氏症 女子鬼門關走一回

喉嚨痛引雷米爾氏症 女子鬼門關走一回#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26歲陳姓女子,因喉嚨痛、發燒至醫院求診,沒想到嚴重病菌感染,住院後病情迅速惡化並引起雙側肺炎併發膿胸及急性呼吸衰竭,所幸經由醫療團隊合作照護下,順利拔除呼吸管,成功脫離呼吸器,從鬼門關走了一回。豐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黃建文表示,陳小姐僅26歲且並無慢性病史或免疫系統的疾病史,因此住院就引起雙側肺炎併發膿胸及急性呼吸衰竭,這些嚴重併發症確實較少見,所幸,安排各項檢查,且合適地使用抗生素,也因為醫護團隊細心的向家屬詢問病史並在血液培養中鑑定出極難培養出的厭氧菌,經感染科醫師確診陳小姐是罕見的雷米爾氏症 (Lemierre syndrome)。 豐原醫院感染科醫師王唯堯表示,此疾病主要由口腔正常菌落中的絕對厭氧菌經由口咽部位途徑,如急性化膿性扁桃腺炎和扁桃腺周邊膿瘍等,侵入單側的內頸靜脈造成敗血性的栓塞,之後細菌便會藉由微小靜脈栓子,經血液循環侵犯到全身各部位的器官,如肺部、骨骼、肝臟甚至腦部。雷米爾氏症候群非常罕見,多發生於15至24歲原先健康狀況良好並且免疫功能正常的年輕族群,文獻報告發生率約為每百萬人年發生率有1人,在丹麥的追蹤文獻報告為每百萬人年發生率有13-14人,發生率與季節變化或家庭因素無關。常被誤診為頸部淋巴腺腫大和單純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在抗生素發明之前,雷米爾氏症候群的個案死亡率高達32-90%,即使在現代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和外科清創引流手術,死亡率仍可達9-17%,若併發腦膜炎,即使適當的抗生素治療,死亡率仍高達30%,約半數存活的病人仍有中樞神經功能異常等後遺症。黃建文提醒,雖然一開始只是類似感冒症狀的小病,但背後居然是足以危及生命的細菌感染,在此呼籲民眾若有類似感冒久治不癒甚或發燒超過三天不退,建議宜即早就醫,由醫師詳細問診及檢查,以儘早做好疾病控制與治療。

預防諾羅病毒感染 個人衛生是關鍵!

預防諾羅病毒感染 個人衛生是關鍵!#發燒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編譯)今年有龐大的諾羅病毒病例和冬季嘔吐的問題,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從這個夏天以來已經超過80萬例,已被證實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3%,實際數據可能還要更高。由於這種病毒感染很容易透過污染的手和表面傳播在人與人之間,因此衛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特別重要的對於孩童和處理的食品。且感染者必須要被隔離48小時,以防傳染給別人。我們已經看到了醫院病房和學校都在爆發後關閉,這是在努力遏止病毒和抑制潛在的大疫情。但它為什麼每年都會發生呢?其實諾沃克類病毒和其他病毒沒有什麼不同,每年都會在這個時候循環,但它的傳染性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強大。當冬天時所有人都擠在一起,這是冬天腸胃炎最常見的原因,就很容易造成傳播。其中一個問題是,人們不會發展持久的免疫力,受到的保護只有幾個月,所以下一個冬天,常有機會再次感染。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它不是個嚴重的疾病,因為它持續的時間只有兩三天,有的腹瀉,有的嘔吐、發燒或是全身不適,也能自行痊癒,可是對嬰兒和老人來說,脫水是個很大的問題,保持液體的攝入是困難的,所以有時就必須要住院。如果你原本就是健康的,感染到諾羅病毒,你必須休息和隔離,啜飲少量的水或吸吮冰塊來穩定液體攝入量;吃抗疾病的藥多潘立酮片,可在櫃台購買到,它是用來控制對乙酰氨基酚伴隨的發燒。提醒民眾,如果有任何脫水的現象,務必要去醫生。對於生病的孩子們,如果不能服用口服藥物,要跟醫生說可以配給抗嚴重嘔吐和對乙酰氨基酚來控制體溫的藥。

從卡達返國就發燒?!疾管局嚴密監視

從卡達返國就發燒?!疾管局嚴密監視#發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病管制局於今(101)年12月10日於桃園國際機場入境發燒篩檢站,發現一名參加自助旅行團自卡達返國的68歲婦人,出現發燒、咳嗽等呼吸道症狀,隨即將該名婦人後送隔離治療並採集檢體檢驗,於當日(12月10日)確診感染A型流感,於隔天(12月11日)新型冠狀病毒檢驗陰性,排除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已康復出院。此外,經追蹤同團31名旅客健康狀況,有10名團員有呼吸道症狀,其中8名曾就醫,但均排除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管制局今(19)日表示,依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資料顯示,新型冠狀病毒人傳人的風險可能有增加的現象,除了持續監測國際相關疫情,加強國際港埠邊境檢疫措施,以及依WHO建議加強不明原因肺炎監視及通報外,另以致醫界通函呼籲醫師提高警覺、加強通報,並提醒領隊導遊及出國民眾做好自身防護。新型冠狀病毒為呼吸道感染疾病,潛伏期一般為7至10天。國外確定病例主要是發生急性嚴重呼吸系統疾病,部分病人會出現腎衰竭或死亡。醫師如於臨床診治急性不明原因肺炎,且發病前10日曾赴中東地區之疑似病患,應收治負壓隔離室隔離治療,並應儘速於24小時內通報衛生機關,依照醫院感染控制指引加強感控措施。疾病管制局呼籲,民眾如至中東地區,如沙烏地阿拉伯、卡達或約旦,應提高警覺及注意個人衛生及手部清潔,避免前往人群聚集或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勿與有呼吸道症狀者密切接觸;另自上述地區入境的旅客,如有出現身體不適症狀,於入境時應主動通報檢疫人員,並配合接受檢疫及就醫隔離診治等措施。

腸胃炎好發季節 醫師:勤洗手防傳染

腸胃炎好發季節 醫師:勤洗手防傳染#發燒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秋冬季正好是「腸胃型感冒」好發的季節,腹瀉就診病人已明顯增加。提醒民眾,毒性所引起的腸胃型感冒,可能是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等感染所引起,呼籲民眾要勤洗手,隨時注意個人衛生管理,避免受到病毒感染。嘉義基督教兒童醫院醫學部主任王壯銘表示,引起「腸胃型感冒」的通常是諾羅病毒或輪狀病毒。不過,輪狀病毒一般都是發生在學齡前的幼兒身上,且通常發生在冬末初春。而諾羅病毒所引起之腸胃型感冒好發於秋冬較為涼爽的季節,最近門診幾乎每天都有腸胃型感冒的病患就醫,加上諾羅病毒傳染性極強,很容易發生群聚感染。另外,由於諾羅病毒不僅僅是小孩容易受到感染,也常見於大人身上,因此很容易造成家庭成員間的交互感染。王壯銘表示,諾羅病毒所引起的腸胃型感冒,明顯的症狀有嘔吐、發燒和拉肚子三種情形,症狀嚴重者才會發燒,有時會伴隨著呼吸道的症狀,如咳嗽、流鼻涕等。諾羅病毒引發病症後,可能會因腹瀉造成脫水,因此多補充喝水、電解質可幫助儘快恢復。此外,病患和家人都要常洗手,以免再度傳染。感染控制室組長楊淑玲指出,腸胃型感冒通常是透過「飛沫」與「接觸」感染,傳染力極強,所以當有呼吸道感冒症狀時,記得一定要戴口罩,此外,要記得一定要勤洗手,隨時保持個人衛生。若家中有人出現腹瀉發燒情形時,建議在家休息,除了讓患者本身得到充分的休息,也預防在學校或工作場所發生交互感染。

孕婦罹流感怎麼辦? 醫:可安全用藥

孕婦罹流感怎麼辦? 醫:可安全用藥#發燒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是感冒還是流感?需要做快篩嗎?需要吃克流感嗎?孕婦感染流感可以吃藥嗎?預防流感的好方法?」你心中也有這些疑問嗎?為提升民眾對流感正確認知並小心防範,疾病管制局特別邀請專業醫師來替民眾解答,提醒民眾注意自身健康,小心防範流感疫情高峰期。內科醫學會監事、國泰醫院副院長黃政華醫師指出,許多民眾誤認為流感只是「嚴重的感冒」,雖然流感與感冒都會出現咳嗽、流鼻水及喉嚨痛等症狀,但是流感引發併發症而造成死亡的機率高,故若出現持續數天發燒、頭痛、明顯肌肉酸痛還有疲倦感,就需警覺是流感,臨床上多見全家一起生病,應儘早就醫治療及休息。此外,並不是有症狀就必須做「快篩」,「快篩」雖然可以輔助診斷,但仍須由醫師合併病人的症狀來考量,若已經出現呼吸急促及困難等危險徵兆或孕婦經評估需用藥者等,不需「快篩」就可以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以降低後續可能引發的併發症。婦產科醫學會常務監事、台安醫院醫師徐弘治指出,孕婦感染流感而不治療反而會帶來更大的風險,也易造成流產或早產。醫師會評估孕婦的狀況,提供安全的用藥;若經評估確實有需要,可直接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兒科權威林奏延副署長及專精感染科局長張峰義特別提醒,若出現「呼吸喘、血痰濃痰、高燒3日、嗜睡昏迷」流感危險徵兆,務必儘快送醫,幼童比較不會表達自己的不舒服感,可能還會出現活動力低下、不容易喚醒及缺乏意識等,家長應特別留意。對於是否使用抗病毒藥劑,應尊重醫師臨床診斷。以抗病毒藥劑藥效而言,症狀發生48小時內服用最好,但是即使超過48小時用藥,對於防範併發症仍有幫助;而家長易因孩子不易餵藥或症狀減輕就自行停藥,這是錯誤的用藥觀念,抗病毒藥劑若未完成療程就自行停藥,容易產生抗藥性,家長應依醫師評估及處方服用藥物,若孩子有服藥的困難,應多與醫師溝通。聖誕節前後,即將進入流感流行高峰期,而每年經審查與流感相關的死亡數約100-200人,實際死亡人數可能更高,不可輕忽其威脅。家庭醫學醫學會秘書長李汝禮醫師提醒,各年齡層都有可能感染流感,但老年人、嬰幼兒及具有慢性疾病患者感染後更容易併發嚴重的併發症,呼籲大家要儘早打流感疫苗、警覺流感症狀、危險徵兆要儘快送醫、生病要按時服藥及多休息、保持肥皂勤洗手、咳嗽戴口罩、生病在家休息等生活好習慣,才能避免感染及傳播流感。

免驚!感染肺結核 按規定服藥可治癒

免驚!感染肺結核 按規定服藥可治癒#發燒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咳咳咳,咳不停,還有食欲不振、發燒等症狀,你以為只是感冒了嗎?其實這是感染肺結核也會出現的症狀。在臺灣一年四季都有肺結核病例,這是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細菌進入人體後,不會立即產生反應,大約95%的病患第一次感染結核桿菌時,會因為身體免疫力所以不會直接發病。結核病初發病時往往沒有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臨床上病人常見的症狀跟其他胸腔疾病的症狀很相似,向是咳嗽、胸痛、倦怠、發燒、食慾不振等,所以要診斷結核病,比需綜合臨床表現,如咳嗽超過三周,還要經過胸部X光檢查,最重要的是實驗檢驗,經由驗痰發現結核菌,才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主任曾舜玲提醒大家,結核病是可治癒的疾病,在有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下,按規服藥2週內即可降低其傳染力,持續按規定服藥至少6個月以上即可完全治癒。為避免治療中斷導致治療時間延長,建議患者皆應納入都治計畫。而「都治計畫」是因為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而且有部分人因為體質等因素,可能在治療過程會有不舒服感或副作用,因此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再走」,關懷結核病個案服藥治療過程,有效降低個案抗藥性的產生,提高治癒的成功機率,重拾健康。結核病的主要傳染途徑是空氣與飛沫傳染。帶菌的結核病患者在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菌的飛沫,如果不小心吸入患者產生的飛沫,就有可能感染。所以與病患的接觸時間長短、是否具有良好的通風環境,是被傳染機會的重要因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