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

綠茶含高量鉀離子 洗腎病友別忽略

綠茶含高量鉀離子 洗腎病友別忽略#洗腎

四十多歲孀居、無子女的江小姐,已有一年洗腎史,最近因為心跳緩慢、全身無力,被家人送到本醫院急診救治,經血抽檢查,她的血中的鉀離子是一般人的兩倍高,雖然暫時控制住,但之後的幾次抽血,血中鉀離子仍然偏高。     經阮綜合醫院腎臟科內科部副主任紀文哲醫師詳問病史,原來江小姐有喝綠茶的習慣,對市售的綠茶情有獨鍾,幾乎每天都茶代白開水,有時甚至拎著超大杯(約750c.c.)綠茶就去洗腎,邊洗還邊喝,她一直無法解決的體內鉀離子過高的問題,應該都是綠茶引起的。紀文哲醫師談到,綠茶對於正常人當然是健康飲品。因為綠茶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可以抗氧化,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綠茶含有高量鉀離子,更常被洗腎病友忽略,何況茶本身含有咖啡因,也會造成某些程度的上癮。一般人體內的血鉀若過高,會產生嚴重的心臟毒性副作用,並且會造成心律不整導致死亡。正在洗腎或是有腎臟疾病的病人,因為腎臟代謝鉀離子的功能不良,更容易造成鉀離子累積。 

洗腎者不能喝綠茶? 營養師:適量沒關係

洗腎者不能喝綠茶? 營養師:適量沒關係#洗腎

媒體報導一名40多歲洗腎女子,因為非常喜歡喝綠茶,長期以綠茶代水,導致血液中鉀離子濃度過高,使腎臟無法順利代謝,差點丟了性命。署立台南醫院營養師蔡佩芬表示,其實綠茶有很多好處,對人體有正面的幫助,但是任何食物都應該適量攝取,過量攝取當然會引起不適。以綠茶來說,正常人一天不要喝超過750C.C.,腎臟病患者當然更要減少攝取量。蔡佩芬營養師表示,其實腎臟病患還是可以喝綠茶,只是不宜過量。因為綠茶中含有大量的鉀離子,而90%鉀離子是依賴腎臟代謝,過多的鉀容易引起高血鉀症,導致肌肉無力、心律不整,嚴重甚至危害生命。其實腎臟病患除了要注意血鉀外,還要減少攝取蛋白質及鈉離子,這些物質攝取過多,都會讓腎臟病患者病情更嚴重。另外大陸網站報導指出,女性月經時不能喝綠茶,因為綠茶中含有較多的單寧酸,會與食物中的鐵分子結合,形成大量沉澱物,防礙腸道黏膜對鐵分子的吸收,蔡佩芬營養師說,其實月經來的時後,應該要避免的是冷飲,只要控制一天喝綠茶的量在750C.C.內,月經的時後也一樣可以喝。最後蔡佩芬營養師建議民眾,飲用綠茶時,除了要保持適量外,最好也要時常換品牌,因為消費者並不清楚,綠茶在風乾過程中或是農藥的使用上,是否有遵照規定,所以時常更換品牌,可以減少因為茶葉汙染所造成的身體傷害。美研究:一個禮拜洗腎三次不夠 國內醫師反對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71腹膜透析室線上諮詢服 解答腎友疑問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564腎上腺腫瘤作祟 男子血壓狂飆頭暈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094

美研究:一個禮拜洗腎三次不夠    國內醫師反對

美研究:一個禮拜洗腎三次不夠 國內醫師反對#洗腎

洗腎病人一週至少都要到醫院報到2到3次,但是美國最新的研究認為,應該要增加到兩個禮拜7次,才可以避免腎臟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林新醫院洗腎室醫師黃志銘醫師表示,這樣的情況在歐美國家是有可能發生,因為歐美人身材魁梧,造成腎臟在代謝的過程負擔較大,因此有這樣的隱憂,但是台灣人的體型相對較小,代謝負擔相對也小,所以沒有這樣的擔憂。 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琳達醫師(Lynda Szczech)表示,透過以往的數據可以發現到,如果病人每隔一天就到醫院洗腎,可以避免心臟疾病死亡,但是到了週末就必須要間隔兩天,在這兩天當中死亡的洗腎病人有41%,當中有17%的病人死於心臟病。因此琳達醫師認為,為了減少病患在這兩天死亡,政府應該要增加洗腎的天數,並且在假日可以提供洗腎。 黃志銘醫師表示,目前台灣洗腎的治療方式,是一個禮拜進行三次的療程,每次維持四個小時。在台灣目前的醫療制度體制下,健保給付一週三次的洗腎費用,若要再額外的進行療程,則需要自己負擔。針對美國的研究,黃志銘醫師認為,東方人因為體型相對小,代謝負擔沒有比歐美人大,所以只要在未洗腎的日子,能夠控制飲食,不要吃太多含鉀離子的食物、控制喝水的量,就可以避免心臟疾病發生。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署立雙和醫院內科部主任林裕峰表示,慢性腎臟病已逐漸成為台灣的「新國病」。台灣洗腎人口逐年快速增加,主要是台灣人的「藥」文化所引起,像是上藥房亂買成藥、吃太多健康食品、民俗偏方與減肥藥品,甚至是偽藥、劣藥等都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原因。因此林裕峰醫師呼籲民眾,沒有病就不要亂吃藥,不要把吃藥當作吃補。 台灣洗腎人數全世界最高 嘉義特別關注食品藥品安全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96感冒糖漿喝到洗腎 超商若賣成藥 藥物更會濫用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352

腎臟移植成功 患者脫離洗腎生活

腎臟移植成功 患者脫離洗腎生活#洗腎

台灣洗腎的人口比例高居世界之冠,對於長期洗腎患者而言,生活品質嚴重受到影響,唯有接受腎臟移植才能讓患者重拾正常的生活!雙和醫院8月完成兩例腎臟移植手術,讓患者得以脫離洗腎的生活。雙和醫院在今年7月經衛生署認定為腎臟移植手術施行醫院,並在8月31日施行兩起腎臟移植手術。接受移植的呂小姐是第二次接受換腎手術,22年前呂小姐接受第一次腎臟移植手術,今年六月再度面臨洗腎的命運。呂小姐原本在他院洗腎,但考量路程,八月份就近轉到雙和醫院,並登記受理換腎,沒想到兩周的時間就等到捐贈者,成功換腎,讓呂小姐直呼「太幸運了!」呂小姐表示,洗腎時,感覺生活好像就是繞著洗腎運轉,接受移植後,終於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出國十幾天都沒有問題了。」雙和醫院院長吳志雄表示,雙和醫院成功完成腎臟移植手術,可提供需要的患者更好的醫療服務,而患者在短短的時間內即得以接受移植手術,對於等待器官者更是一大鼓舞。執行手術的雙和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陳信安表示,腎臟移植的好處是可以脫離洗腎,且飲食的限制比較少、日常生活比較正常,長期的醫療成本也較低。根據衛生署統計,在民國86年至96年接受腎臟移植的2054名患者中,術後一、三、五年的存活率分別是96%、94%和93%,這個成績與世界先進國家不相上下。

在家就能洗腎 腎友活出自我人生

在家就能洗腎 腎友活出自我人生#洗腎

在家自己洗腎可行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邀來三位腎友,證明絕對可行。中國附醫腎臟醫學中心腹膜透析室主任王怡寬說,治療末期腎病,只剩換腎和洗腎兩種選擇。洗腎又分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存活率兩者相當。不同的是,血液透析每週須到院三次,腹膜透析則可免除舟車勞頓,且維持住殘餘的腎功能,生活品質會好一點。該院在廿五年前為中部地區導入腹膜透析服務,受惠者至今已達一千五百人。 

尿液起泡、出現水腫 當心腎臟問題

尿液起泡、出現水腫 當心腎臟問題#洗腎

即使台灣的健保制度、健康檢查體制與醫療相當完善,每年需要洗腎的病患人數卻沒有逐年遞減。國內醫師表示,主要原因出在台灣民眾大多有自行亂配藥的壞習慣,不但會拖延到病情導致惡化,也會造成腎臟的負擔。國內部分民眾有個壞習慣,只要身體感到不舒服,第一個動作並非就醫而是自行到藥局開藥,常常導致病情惡化,也不自覺地讓腎臟有相當大的負擔,久而久之造成腎臟有慢性病變的可能。而慢性腎臟病除了可能是藥物形成外,與慢性腎絲球體腎炎、糖尿病、高血壓與高血脂等也脫離不了關係。其中,慢性腎絲球體腎炎大多在初期沒有徵兆,時常在發現時已過了治療的黃金時間;國內醫師提醒民眾,可多注意尿液是否起泡、是否出現水腫,若有可考慮做尿液檢查。腎臟是人體主要新陳代謝的器官之一,全身血液透過每小時經過腎臟約20次,排除體內的廢物(變成尿液)。而通常若是腎臟功能亮起紅燈,身體會有腰痠背痛、水腫、尿道發炎與高血壓等現象。國內醫師建議民眾,為維持腎臟的健康,平時注意不要吃過量的動物性食物(包括肉類)、也不要喝太多飲品與咖啡,並且盡量多多喝水,吃清淡非重鹹的食物。

感染性結石好發女性 嚴重恐引發致命敗血症

感染性結石好發女性 嚴重恐引發致命敗血症#洗腎

夏天不喝水,小心感染性結石上身!一名50歲婦人,一年前出現腰酸背痛,她以為只是做事不小心扭到不以為意,後來某天半夜突然發高燒近39度,經家人緊急送急診就醫,尿液檢查發現尿道感染,並出現腎盂炎,醫師從X光片中赫然發現左邊腎臟長了一個形狀像鹿角的結石,體積高達6.5cmx3cm,佔了腎道9成空間,幾乎長滿左腎。婦人家屬向醫師表示,婦人平常幾乎都不喝白開水,只喝有味道的飲料跟湯,後來經體外震波碎石術,將巨大結石分次碎石治療順利排出。台北中山醫院泌尿外科陳思正醫師表示,夏天天氣高溫悶熱,長期水份補充太少,容易造成結石,加上個人體質、飲食習慣等因等,讓台灣民眾泌尿道結石的罹患率高達9.3%,類型包括鈣結石、胱胺酸結石、尿酸結石及感染性結石。最近前來尋求泌尿道結石治療的門診患者激增三成,由於患者分佈在各個年齡層,加上夏天身體缺水,很多患者都是出現排尿困難緊急跑來就醫。陳思正說,大部份結石都是在腎臟形成,初期通常沒有症狀,等到結石掉到輸尿管,開始出現腰酸背痛、排尿困難或血尿,患者才會開始警覺就醫。特別的是,一般泌尿道結石患者男性罹患率約女性三倍,但鹿角型結石通常好發於女性,由於結石外貌就像鹿角型分枝,長期下來體積會長滿整個腎盂和腎盞,如果沒有治療,會造成反覆感染損害腎功能,尤其是抵抗力差的人或老年人,除了發燒、泌尿道發炎外,嚴重者可能要洗腎,甚至引發敗血症而喪命!陳思正提醒,由於結石的復發率高達五成,患者在術後也千萬不能輕忽,一定要注意水份補充及飲食控制,建議每天應喝3,000cc開水,避免喝過多含糖飲料、運動飲料或啤酒,並養成不憋尿習慣,飲食上盡量不要選擇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豆腐、高糖蛋糕或油脂太高的果醬,最重要的是定期接受身體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這樣才是遠離結石的根本方法。延伸閱讀「尿路結石一定要打掉嗎?」: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1072

壯漢一動就喘? 「洗肺」治療罕見病

壯漢一動就喘? 「洗肺」治療罕見病#洗腎

腎臟疾病患者要「洗腎」,牙周病患者要「洗牙」,但你有聽過醫師幫病患「洗肺」嗎?台中市一名身材壯碩的中年男子,一年多前開始只要走幾步路、搬一些東西就喘,對從事粗工的他造成極大的困擾。就醫檢查後發現是罹患了名為「肺泡蛋白質沉澱症」的罕見疾病,經醫師以生理食鹽水引流「洗肺」之後,症狀明顯改善。這名男子今年三十九歲,從事拉管線的工作,在親友印象中是幾乎從未生過病的健康寶寶。一年多前,竟開始感到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吸不到空氣,後來就連搬東西、爬樓梯都感到相當困難。到醫院接受X光、電腦斷層掃描等多項檢查,醫師發現患者的肺部浸潤得十分嚴重,進一步做支氣管鏡及抽顯檢查,確定是罹患了罕見的「肺泡蛋白質沉澱症」。醫師表示,所謂的「肺泡蛋白質沉澱症」發生率極低,約百萬分之三,且發生原因不明,推測與體質有關。患者會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產生異常,分泌了大量蛋白質並沉澱在肺泡中,導致氧氣無法在肺部裡正常交換,導致呼吸越來越困難。治療這種罕見疾病的方式非常特別,醫師會以生理食鹽水從病患的鼻腔灌注到肺部,再從胸腔引流出肺臟裡的蛋白質。經過這樣如「洗肺」的治療方式之後,患者終於可以大口呼吸新鮮的空氣。醫師指出,文獻顯示有三分之ㄧ的病患會漸漸自己好起來;三分之一病患大約一年時間不會有任何不適感;但也有另外三分之一病患一到兩年內會復發,須要再追蹤治療;僅少數病情嚴重的人必須接受肺臟移植。「保肺」醫學新知 ˙持續性慢性咳嗽 當心惡化變呼吸衰竭 ˙誰是肺癌危險群? ˙奪命第一殺手!瞭解肺癌遠離致命危機 ˙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病惡化 醫師籲:戒菸有助減緩病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