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

中西醫併用 糖友「腎」力在握

中西醫併用 糖友「腎」力在握#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0歲王姓男子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近5年,雖然有規則的服用藥物、定期運動並控制飲食,飯前、後的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很正常,最近運動時常覺得體力不支,出現失眠、腸道不適等症,抽血發現腎絲球過濾率卻明顯退步,患者擔憂需要洗腎,經中醫師進行中藥調理,並持續服用西藥,半年後再次檢查發現腎絲球過濾率已經有明顯進步。一般病友容易忽略腎絲球過濾率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陳建雄醫師經由陳建雄醫師表示,一般糖尿病患者通常只注意到飯前、飯後血糖值,以及視為3個月平均血糖值的糖化血色素的值,容易忽略腎絲球過濾率,若腎絲球過濾率降低,即表示腎臟受損、腎功能逐漸衰退,極可能造成慢性腎病變。以中醫觀點來看,糖尿病腎病變分為5期:‧第1期:腎臟會肥大,腎絲球過濾率反而會上升。‧第2期:無明顯的臨床症狀,為靜止期,但腎臟其實已出現結構性變化。‧第3期:隨著腎臟逐漸受損,會出現微量白蛋白尿。‧第4期:出現巨量蛋白尿,此時一般尿檢就可發現明顯的尿蛋白。‧第5期:末期腎病變,當出現尿毒症時則需接受洗腎。西醫配合中醫治療對前3期療效較佳陳建雄醫師表示,依臨床經驗發現,糖尿病腎病變在接受現代醫學治療的同時,配合中醫治療,對於前3期的腎病變,療效較佳。很多第3期之前的腎病變患者經治療後,腎絲球過濾率顯著的回升。當進入第4期腎病變時,治療較困難,只能小幅度的回升腎功能,延緩腎臟退化的速度,或保留殘餘腎功能。陳建雄醫師呼籲,罹患糖尿病後,更應重視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並儘早接受正規的中醫和西醫治療,才能免除或延緩腎病變的危害。中醫首重人體正氣,治療時不忘顧護上焦之心肺、中焦之脾胃和先天之腎,希望患者的體力、精神、食慾、睡眠、二便等都可得到適度調理,以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

洗腎罹C肝 口服新藥12週治療助改善!

洗腎罹C肝 口服新藥12週治療助改善!#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全國8萬名的洗腎患者中,約20%到40%因血液透析而交叉感染C型肝炎,推算下來,有上萬人因此飽受肝腎問題所苦,不僅如此,這類患者通常比較不容易排到腎臟移植,即使接受腎臟移植,也可能面臨高排斥率,導致移植預後不良,或者因為使用抗排斥藥物,無法接受干擾素藥物治療C肝。醫師提醒,要讓這些腎臟病患順利治療,關鍵在於C肝病毒能否有效清除。臺中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楊勝舜臨床經驗觀察,曾有進行血液透析以及接受腎臟移植的患者,接受C肝口服新藥12週治療完成後,不僅得到較佳的療效,也保有原本的腎功能,「C肝口服新藥的確能安全的將病毒徹底根除。」C肝口服新藥 肝功能不佳患者不建議使用過去傳統干擾素治療C肝儘管治療效果不錯,但部份患者因為干擾素治療的副作用大而無法忍受,部份因治療成效不佳而病毒復發。今年初,健保署開放給付兩款C肝口服新藥,楊勝舜醫師指出,兩款口服新藥對於肝功能不佳的患者都不建議使用,「治療當下若肝功能評估分數(Child-Pugh score)為B級以上,就不建議使用C肝口服新藥;或者,患者過去曾有肝臟代償失調現象,例如嚴重黃疸、凝血功能障礙、腹水、食道或胃靜脈瘤破裂出血、自發細菌性腹膜炎、肝腎症候群、肝肺症候群或肝腦病變等,都不建議使用目前健保給付的兩款C肝口服新藥。」但目前健保通過給付的C肝口服新藥相較於傳統干擾素治療藥物,副作用低、且治癒率可達95%以上。楊勝舜醫師提醒,無論使用何種藥物,都必須留意藥物間的交互作用,臨床治療前,專科醫師會先全盤了解患者的用藥史,「患者也需對目前正在使用的中草藥或健康食品等藥物據實以告,才能幫助醫師了解可能有的交互作用。」但更好的方式,乃是在治療期間暫停服用非必要的藥物或保健食品。C肝患者應及早治療 避免C肝吸乾你的人生!另一方面,由於當前健保給付的兩種新藥有基因型的限制、且治療期間長短不同,臨床選擇時,醫師會針對不同的藥物特性斟酌,然而,「C肝還是要及早治療較好,若能縮短療程並達到持久病毒反應的目標,對於改善或緩和因C肝所引起的一些合併症或共病,應該有相當大的幫助。」楊醫師說。對於現階段不適用健保給付的C肝患者,可以和醫師討論治療方式,並且定期追蹤,及早接受干擾素或其他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千萬不要等到肝病嚴重時才驚覺太晚。楊勝舜醫師說,套句網路常聽到的詞「別讓C肝吸乾你的人生!」他呼籲,「如今C肝病毒已經可以完全根除,只要和有經驗的胃腸肝膽專科醫師配合,就能安全的將病毒消滅,過著更健康、有盼望的生活。」

注意!2次洗腎間體重不應增加逾6%

注意!2次洗腎間體重不應增加逾6%#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腎臟病的發生率與洗腎人數都是世界第一,根據健保署統計,台灣洗腎人口已超過8萬人,健保費更有高達450億元經費用在洗腎。腎臟科醫師提醒,對於洗腎病人而言,最要注意的就是低血壓併發症,除了要注意水份攝取之外,在飲食上尤其要控制鉀與鏻,才能有效控制病況。 水分體重增加太多 洗腎時易血壓下降馬偕醫院腎臟科主任潘吉豐表示,慢性腎臟病洗腎病人最容易出現的併發症就是低血壓,所以在水份及飲食上就要有所節制,因為當水份或體重增加太多,容易在洗腎時,發生血壓下降,所以體重應維持正常,尤其是2次洗腎之間要特別注意,體重不要增加超過6%。 血中鉀與磷離子太高會造成死亡另外,洗腎病人的電解質也必須要每個月進行監測,控制好體內的鉀與磷平衡,否則很可能因為鉀與磷過高造成死亡,不得不慎!潘吉豐主任指出,洗腎病人都會進行抽血檢查,監測電解質鉀離子與磷離子的情況,若是血中鉀與磷離子太高,就要控制,這除了用藥之外,飲食也要有所控制。 做好飲食管理避免病況嚴重每年3月份第2週的星期四是「世界腎臟病日」,民眾應多了解腎臟病,保護好腎臟之外,洗腎病友更是要做好藥物及飲食的管理,才能避免病況嚴重。潘吉豐主任更指出,洗腎病人除了應避免吃進含鉀或磷過高的食物之外,並應做好飲食記錄,這樣才知道是吃了哪些食物造成鉀離子與磷離子過高,也才能進一步修正所吃的食物。(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醫訊/「世界青光眼、腎臟日」免費健檢活動

醫訊/「世界青光眼、腎臟日」免費健檢活動#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知道眼壓太高會造成青光眼嗎?有尿蛋白是腎臟病的早期徵兆嗎?因應3月份的世界腎臟日與世界青光眼日,林新醫療社團法人烏日林新醫院將從3月15日至3月31日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由專業醫護人員為民眾免費測量眼壓、驗尿服務,及早發現不利健康的危險因子,用實際行動來關心您的健康。早期症狀不明顯 容易面臨洗腎危機林新醫療副院長暨烏日林新醫院腎臟主任徐國雄表示,根據統計國內約有200萬人罹患慢性腎臟病,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也不會有疼痛感,易忽略腎功能出了問題,如果沒有定期驗尿檢驗,以及未加以控制與追蹤,恐面臨洗腎、換腎危機。只要提升對疾病的預防觀念及民眾對腎臟病嚴重性的認知,改善飲食習慣與運動規律性,相信可降低台灣的洗腎人口。5迷思恐讓眼睛全盲烏日林新醫院眼科醫師阮國華表示,由於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發病過程不會感到疼痛,很多老人眼睛霧霧的,都以為是眼睛退化沒有加以理會,拖了幾年才發現眼睛已將近全盲,原來是因為青光眼所造成的視神經盤凹陷,導致視神經壞死,視力已無情地被剝奪。一般民眾對青光眼有哪些常見迷思呢?阮國華醫師表示,1) 要確定是否為青光眼會先量測眼壓,很多人以為眼壓高是因為用眼過度導致眼睛疲勞,但其實主要是受到本身體質和有無家族史影響2) 點用含類固醇眼藥水,容易出現眼壓升高的反應,而病人不自知導致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3) 三是眼壓過高是指眼壓大於正常值21mmHg,但通常這時還不會產生疼痛感,一旦眼壓急劇上升至50-60 mmHg,才會出現眼睛脹痛、噁心嘔吐等不適感,這時視神經已遭受明顯損傷,只能看到中央部份,周邊視野模糊,恐會有失明風險;4) 急性期青光眼有明顯症狀並不可怕,當下可被診斷出來,最可怕的是慢性青光眼,會一點一點剝奪視力,發現多是末期5) 是若沒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比較不會罹患此症,但如果因為體質帶有青光眼好發基因、水晶體過熟、本身有用類固醇藥或是罹患葡萄膜炎,也會造成續發性青光眼。建議青光眼潛在發病族群,每年須定期至眼科進行健康檢查,保護視力、維持眼睛健康。名稱:「世界青光眼、腎臟日」免費健檢活動時間:106年3月15日至3月31日(周一~周五)上午8:30-12:00地點:烏日林新醫院一樓大廳(台中市烏日區榮和路168號)洽詢:轉診中心04-2338-8766#6366

遵守6部曲 健康好「腎」活

遵守6部曲 健康好「腎」活#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台灣是全球慢性腎臟病和洗腎人口最密集的國家,末期腎臟病盛行率也高居全球第一名。健康的身體有賴於自身的保養,防範於未然,才能擺脫洗腎王國的惡名。邁向健康好「腎」活,健康6部曲一定要遵守!濫用止痛劑、吃保健食品恐致腎病大千綜合醫院腎臟科醫師鄭俊山表示,慢性腎臟病常見由糖尿病、高血壓、高齡、濫用止痛劑、或長期服用來路不明的藥品或保健食品所致。一旦罹患慢性腎臟病容易出現貧血、骨骼與鈣磷平衡失調、心血管問題、營養不良等問題,若不善加處理則會演變成末期腎臟病,導致面臨洗腎、需腎臟移植、甚至死亡。護腎6部曲 維護腎臟健康很簡單由於慢性腎臟病初期難以察覺,許多病患都是等到出現泡沫尿、四肢或臉部水腫、高血壓、貧血、或是疲倦的「泡、水、高、貧、倦」等5大症狀時,才到醫院檢查。鄭俊山醫師建議,遵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廣「護腎6部曲」,維護腎臟健康變簡單:1) 擁抱健康生活/維持理想體重、培養運動習慣、保持3不原則(不菸、不酒、不熬夜)。2) 正確醫藥觀念/務必遵從專業醫療人員指示用藥、不濫用止痛藥、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偏方草藥或保健食品。3) 採用護腎飲食/營養均衡、蛋白質適量、保持四少(少鹽、少糖、少油、少吃加工食品)。4) 控制既有疾病/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及尿酸。5) 注意飲水排尿/適量喝水,不要憋尿。6) 定期健檢監測/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醫訊/愛腎護腎講座

醫訊/愛腎護腎講座#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由國際腎臟醫學會及腎臟基金會國際聯合會共同發起的『世界腎臟病日』,訂於每一年的三月的第二個星期四,其宗旨為加強對慢性腎臟病和其它併發症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率之認知,以期達到早期發現早期預防之觀念。國人住院門診洗腎每年耗約健保450億元,由此可見腎臟病已成為現代人健康的巨大威脅。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將於3月25日(六)上午9:20至12:30在大雅院區十樓學術講堂,舉辦「愛腎護腎講座」,邀請腎臟病友與社區民眾共同認識了解顧腎的重要,建立腎臟病防治及預防合併症發生的正確觀念,現場並提供參加者免費的血糖、血壓測試及尿液篩檢。由於不當藥物的使用是導致慢性腎臟病的原因之一,故此次邀請腎臟保健中心主任陳奎篤醫師及藥師,專題演講有關慢性腎臟病的用藥觀念,希望病患能配合醫囑正確使用慢性病藥物,本身若有三高的患者也要做好控制,才是對於腎臟保健的根本之道。講座課程即日起開放報名,活動名額100人,額滿為止,全程免費,為響應環保請自備環保杯與筆記用品,歡迎慢性腎臟病、肝病、糖尿病患者及家屬或社區民眾踴躍報名參加。報名請洽:腎臟保健中心謝秋琴、李惠敏衛教師,聯絡電話(05)-2752940。名稱:愛腎護腎講座時間:106年3月25日(六)上午9:20-12:30地點: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大雅院區十樓學術講堂(嘉義市東區大雅路二段565號)洽詢:衛教師謝秋琴、李惠敏(05)-2752940。  

打嗝險害命 腎友「藥」小心!

打嗝險害命 腎友「藥」小心!#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打嗝打不停,吃藥後竟險喪命!一名80歲老爺爺患有腎臟病,到診所看診後竟然昏迷,送到醫院時昏迷指數只有3分,原來老爺爺在昏迷前吃了藥,雖然救回一命,卻必須長期洗腎!醫師表示,患者服用的肌肉鬆弛劑,對腎臟病患來說易引起嚴重副作用,看病時應告知病史,避免無法挽回的後果。腎病患者難以代謝 有嗜睡、頭痛副作用衛服部彰化醫院腎臟內科醫師蔡旻叡表示,爺爺是慢性腎臟病第5期患者,打嗝服藥後開始步態不穩、嗜睡,送醫後腎功能已經衰竭。診所醫師開立的肌肉鬆弛劑(baclofen)是很普遍的用藥,但是,腎臟病患易引發嚴重副作用,老爺爺就是誤食該藥而險喪命,腎臟病患不能不慎。蔡旻叡醫師指出,用於治療打嗝,抑制打嗝的反射的神經傳導藥物,因作用在大腦並從腎臟代謝,有腎臟病的人,難以代謝排出體外,在大腦中的濃度會越來越高,造成神經毒性,進而產生嗜睡、頭痛、噁心、嘔吐等副作用,甚至意識混亂或昏迷。看病告知病史 告知過敏反應蔡旻叡醫師表示,腎臟病患吃藥一定要特別重視用藥安全,到不同的醫療院所看診時一定要告知醫師自己的病史,醫師才能避免開立可能引發嚴重副作用或可能進一步惡化腎功能的藥品,也才能選擇最適當的藥品劑量。避免吃藥釀危機,彰化醫院品管中心副主任黃聖剛指出,不只是腎臟病患,病人跨不同醫療院所就醫時,最好要攜帶所有正在服用的藥物或藥袋、藥單,並告知醫護用藥過敏及副作用反應,才能保障自己的用藥安全。

腎友容易累 恐為肺炎前兆!

腎友容易累 恐為肺炎前兆!#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期氣溫逐漸降低,國內流感疫情微幅上升,台灣基層透析協會理事長、安慎診所院長鄭集鴻醫師提醒,罹患慢性腎臟病或是洗腎、換腎的病友,較容易感染流感及肺炎,萬一不小心感染肺炎時,致命性也會比一般健康者高,是屬於有高感染風險的民眾,在秋冬流感流行季,宜施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加強保護力。肺炎可能引發敗血症、低血壓、休克鄭集鴻理事長強調,造成腎友第1大死因是心血管病變,第2大死因是感染,因感染而死亡的案例中,常見肺炎,而肺炎有可能會引起敗血症,造成低血壓、休克,用特別的方式洗腎,危險性會比較高,而嚴重的感染,也會加速腎臟的急遽惡化,讓原本還不需要洗腎的慢性腎臟病患者,進展到必須洗腎治療。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腎友,平均每2天就要洗腎1次,每次要洗4小時,才能把毒素清乾淨,有些年紀大的腎友會不想洗腎或不想洗那麼久的時間,就會影響毒素清除的速度,但當毒素累積多了,也會影響免疫力。腎友得流感 常以倦怠、意識不清表現在流感季,個人的保健不能輕忽,鄭集鴻理事長表示,腎友的免疫反應比一般健康者弱,即使得流感、肺炎,症狀較不明顯,有可能不太會發燒,常常是以倦怠、意識不清來表現,家屬在秋冬流感季節期間,一定要提高警覺。在規律運動方面,建議每周至少5天,每次規律運動半小時,運動到微流汗就足夠,因秋冬天候不佳,外出運動較不方便,可以考慮踩固定式的腳踏車,邊運動邊看電視,也是蠻好的運動模式,一方面比較安全,另一方面,也較不受天候影響。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