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

尿酸高控制差 痛風惡化當心要洗腎

尿酸高控制差 痛風惡化當心要洗腎#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痛風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台灣19歲以上男性高尿酸血症盛行率有22%,女性10%。而尿酸過高除了會造成關節發炎劇痛、變形外,許多人沒注意到的是,尿酸過高也會造成腎結石、慢性腎臟病,甚至導致洗腎。另外,高尿酸血症也和高血壓、糖尿病、代謝症候群有關,這些都可能會影響腎功能。就有一名林先生有尿路結石及痛風的情況,對多種藥物有相關過敏史,讓他對吃藥感到恐懼,也因為控制不良,驗血出現腎功能異常。進行檢查後,所幸僅有空腹血糖異常,在治療三個月後,血糖恢復正常;尿酸值下降,痛風也不會再反覆發作,腎功能也沒再惡化。尿酸過高   恐造成腎臟、關節損傷台南市立醫院家庭醫學科王威傑醫師說,個案有尿路結石又有藥物過敏史,使用舊有兩類藥物對他都不適合。而且出現腎功能下降的情況,若無法服藥,尿酸變高反而會造成腎臟及關節的危害。王威傑醫師表示,良好控制尿酸,預防引起的併發症,首先力行飲食控制,避免高普林類的食物攝取,節制飲酒與含玉米果糖的飲料,也要適當補充牛奶,它對高尿酸有幫助,少食用有害的高油脂飲食。此外,尿酸有7到8成是經由腎臟排泄,建議每天飲水3500 c.c以上可幫助尿酸排泄;但若尿酸無法達到正常標準,就需要以藥物控制。 

23%洗腎患者控制不良 當心面臨「剁腿」危機

23%洗腎患者控制不良 當心面臨「剁腿」危機#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代謝症候群、三高、糖尿病等問題盛行,又加上現代人缺乏運動、抽菸人口比例高,使得罹患心臟血管及週邊動脈阻塞疾病的患者大幅增加,特別是周邊動脈阻塞更是經常被忽略的問題,雖不會致命,但若惡化卻會因血流無法到達肢體末梢,導致雙腳被截肢。周邊動脈阻塞 是洗腎病患十大死因之一大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李振豪醫師表示,由於多數周邊動脈阻塞病患都有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所以,容易出現傷口不易癒合、周邊血液循環不良、間歇性跛行、組織潰瘍及壞死等症狀,且嚴重時還會發生皮膚潰瘍與壞疽,甚至面臨被截肢的命運,尤其是洗腎病人,經常因水分控制不佳、血糖控制不好、營養攝取不足、運動不足等問題導致周邊動脈阻塞。而血液透析病患中,大約有23%會同時合併周邊動脈阻塞,死亡率高達40%,是造成血液透析病患十大死亡原因之一。持續運動 就能降低截肢風險當傷口感染時,雖然截肢是救命的選擇,但對於年長的患者而言,截肢比死還嚴重,因此,為降低截肢的發生率,提醒民眾改變的飲食及運動習慣很重要,只要能夠持續運動,就能大幅減少風險。

被孫子嫌嘴臭 他下定決心戒斷40年檳榔

被孫子嫌嘴臭 他下定決心戒斷40年檳榔#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戒檳榔其實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難,只要下定決心、找到替代品來取代檳榔癮,不管是誰都能輕鬆遠離檳榔毒害!日前,一名嚼食檳榔40多年的王先生,剛開始因為朋友關係而接觸檳榔,沒想到一吃就上癮,從此便隨手不離檳榔。雖然妻子常叮嚀為了健康不要再吃,但他還是無動於衷,一直到有了孫子後,老是被孫子嫌嘴巴臭、牙齒紅紅的好可怕,才慢慢有了想戒除檳榔的念頭。口香糖當替代品 有助於解除檳榔癮「意志力要堅定!」王先生說,剛開始戒的時候其實不容易,因為看到別人在吃時,自己的嘴巴也會覺得癢,但只要一想到下決定要戒掉,貪那一時的口慾而吃一顆、二顆也沒什麼意思。所以,便開始嚼口香糖作為檳榔的替代品,加上社區健康照護室個案管理師的鼓勵,甚至自掏腰包買甘草、蒟蒻條讓他解癮,經過三個月後,不僅順利戒除吃了四十幾年的檳榔,他還自願成為戒檳榔學員們的好模範。決心+配合課程 要戒檳榔一點也不難大林慈濟醫院林佳慧個案管理師表示,其實想要戒掉長期習慣真的不容易,所以,最好透過團體支持的力量來達到目標,其實只要有戒檳榔的決心,再配合適當的課程規劃,要成功戒檳榔一點也不難。

台灣洗腎密度高 與國人用藥習慣、慢性病有關

台灣洗腎密度高 與國人用藥習慣、慢性病有關#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腎臟對於身體而言是個重要的器官,可幫助體內調解體液恆定、清除代謝廢物、維持電解質平衡和調節血壓等,但只要罹患了腎臟病後,這些重要的功能就會失調,進而造成許多併發症,且一旦發展到末期腎臟病的話,甚至需要接受長期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對此,亞東醫院腎臟內科董奎廷醫師表示,目前台灣洗腎人口密度為全球最高,已約有7萬名病患須長期洗腎,每年以接近三千人的速度成長中,而所花費的醫療費用更超過443億,僅次於癌症病患,所以,不管對於病患、家屬、國家及社會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控制腎臟惡化速度 可延緩洗腎時間根據衛福部研究指出,國內洗腎人口密度高的原因,包含人口老齡化、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增加、國人不當用藥習慣、腎臟移植率低等,因此,健保局跟腎臟科醫學會從95年起,就針對慢性腎臟病病患提供個案管理及衛教計畫,希望能藉此控制腎臟功能惡化的速度,延緩腎臟病患進入洗腎。定期接受檢查 才能及早發現、治療然而,慢性腎臟病初期通常無症狀或不易察覺許多民眾都是因例行健康檢查或因其他疾病就醫,才得知自己已經罹患腎臟病,對此,董奎廷醫師建議民眾,在初期腎臟病時,可用血清肌酸酐、尿液檢查、超音波來篩檢,若發現有異常,則須接受進一步檢查,找出造成腎臟疾病的原因,並依照醫師的建議來進行控制跟追蹤,這樣就可以避免疾病惡化,不必走到洗腎地步。

婦人亂吃偏方「黑藥丸」 淪為洗腎命運

婦人亂吃偏方「黑藥丸」 淪為洗腎命運#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民眾覺得自己腎功能不好,就想吃藥讓腎臟變好,甚至是吃來路不明的偏方與成藥,結果越吃越糟,甚至耽誤到接受醫療的黃金時間。一名57歲的張女士,並沒有長期的慢性疾病,回想當初為何會洗腎,她也非常不解,追究起來,可能是過去因聽信朋友介紹吃了一些可以保健強身的黑藥丸,當身體感到極度不適時,已經是腎臟病末期,幸運的是後來願意聽從醫生的建議,接受治療,定期在醫院洗腎已達5年。  根據研究,台灣洗腎的病人高居世界第一位,聖馬爾定醫院腎臟內科林大維醫師指出,隨著人口的老化以及西化的飲食而增加的慢性病盛行,成為慢性腎臟病增加的一個主要原因,而另一個原因,則跟國人的用藥習慣與觀念有關。門診中常有許多民眾亂吃來路不明的偏方與成藥,結果越吃越糟,甚至耽誤到接受醫療的黃金時間,等到實在是不舒服到無法忍受到醫院的時候,往往都已是第四期的重度慢性腎衰竭,甚至是第五期的末期腎臟病變。慢性病患自行亂停藥 恐衍生腎臟病而另一類則是部分已罹患慢性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民眾,認為所有的藥物都不好,吃久傷身,所以自行停藥或調整這些應該要好好服用的慢性病用藥,導致慢性病控制不好,進而衍生出腎臟病的合併症。這兩類屬於用藥觀念上的兩個極端,都是需要導正的觀念。因此,嘉義市衛生局也提醒,爲保護自己的腎臟一定要遵守「三多、三少、四不、一沒有」的原則,飲食習慣要注意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少糖、少油、少鹽,保持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服藥以及沒有鮪魚肚的生活原則,也要定期做身體健康檢查,若發現有腎臟疾病務必要與醫師積極配合,不要自己亂去服用偏方,就能與疾病和平共處。

她罹高血壓不管 兩年後竟慘成要洗腎!

她罹高血壓不管 兩年後竟慘成要洗腎!#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想也沒想過,高血壓沒控制,竟然要淪落到洗腎的慘境!一名六十一歲的徐姓婦女,四十八歲時曾參加公司體檢,發現有高血壓的情況,不過,因平日工作忙碌,無暇控制血壓,若身體有明顯不適,往往都放著不管,直到五十歲,婦人再度接受公司健檢,不料,這次檢查竟發現她的肌酸酐高達12mg/dL,顯示腎功能已嚴重受損,雖積極治療,但還是難逃洗腎命運!連連看考題 你會將高血壓連結上洗腎嗎?如果出一個連連看考題,眾多人都能將糖尿病與洗腎正確連結,事實上,高血壓同樣也是導致洗腎的主因之一!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罹患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民眾5年內罹患腎臟病的機率分別是非三高患者的1.7倍、2.3倍及1.6倍,顯示只要有其中一高,洗腎的風險就會因此倍增。尤其早已有慢性腎臟疾病的患者,若放著三高不管,對於腎臟的傷害更是嚴峻,然而,調查指出,二十歲以上的成年人,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患有慢性腎病,這讓全台數百萬人都陷入洗腎危機之中!因為洗腎 全台要白白花費三百多億台灣向來有洗腎王國的「超級封號」,洗腎病患所花費的健保費用,更是拖垮台灣健保制度的禍首之一,就在去年,全台健保門診透析治療花費多達329.7億元,而這三百多億,卻都集中花費於六萬多名的洗腎患者身上,可以想見,倘若放任洗腎人數持續飆高,拖垮的,將不止於病患身上,而是整個國家健保的財務健全。國民健康署呼籲,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不僅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慢性腎臟病的併發症,呼籲已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的民眾更應該依照醫師處方正確用藥,監測及控制三高,妥善治療,才不會因為長期的血壓、血糖過高,嚴重傷害腎臟,而走上洗腎之路。

當心!洗腎者罹泌尿道上皮癌風險高40倍

當心!洗腎者罹泌尿道上皮癌風險高40倍#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76歲林姓老婦人,最近幾年因為腎臟功能不好,洗腎已經五年,數月前開始出現肉眼可見血尿的狀況,在醫院檢查發現在膀胱及左側的輸尿管有腫瘤,經切片診斷為泌尿道上皮癌。經醫師詳細說明,選擇積極治療,接受達文西機器人微創手術,同時切除左側的腎臟、輸尿管,以及膀胱、卵巢和子宮,總共5個器官,術後恢復良好。無痛血尿是警訊新光醫院外科部黃一勝醫師表示,台灣洗腎的病人高居世界第一位,根據研究發現,洗腎的病人發生泌尿道上皮癌的機會為一般人的30到40倍!泌尿道上皮癌可以發生於許多部位,包括腎盂、輸尿管、膀胱等任何部位,最常見的是位於膀胱;常見的症狀主要是無痛血尿,即使是已經沒有排泄尿液的洗腎病人,也可能再度出現由尿道尿出血。膀胱及輸尿管腫瘤 微創手術切除5器官黃一勝醫師說明,洗腎的女性病人發生腎臟、輸尿管及膀胱等多發性泌尿上皮癌時,建議採取泌尿系統全切除手術,由於傳統手術會造成腹部大傷口,因此這次使用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完成本院第一例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子宮及骨盆腔淋巴結清除手術,手術後病人恢復良好,相信將來能治療更多類似的患者。

一顆腎臟移植2次 照亮洗腎患者人生

一顆腎臟移植2次 照亮洗腎患者人生#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顆腎臟照亮三個人生,透過移植再移植,拯救了兩個家庭。9年前一名張先生因為車禍腦死捐出腎臟,由陳先生接受右腎臟移植,同時並註記器官捐贈意願,今年5月陳先生因為動脈瘤破裂導致腦死,陳先生家人雖然不捨但仍願意完成他遺愛人間的心願,捐出了肝臟及腎臟,造福2位器官衰竭的病人。移植再移植  台灣少見負責這次手術的奇美醫學中心外科部的田宇峯醫師表示,移植腎再移植的情況在台灣十分少見,因為是第2次進行器官的摘取,在血管及輸尿管的剝離上確實花了一些時間,所幸手術過程仍然順利,2位受贈者術後狀況良好,移植器官均已發揮功能,兩位移植病人相繼於出院,目前門診持續追蹤中。這次有幸獲得腎臟移植的李先生,已洗腎五年,在家人支持下到醫院登記腎臟移植,這顆歷經2次移植手術的腎臟,術後功能十分良好,李先生從此也不再依賴洗腎維持生命,手術後一個月就恢復原有的正常生活。為了感念陳先生的大愛,李先生希望能藉這個機會來表達他心中的感謝,他自己也說,未來有需要時他也願意捐出他可用的器官來幫助其他器官衰竭的病人,愛是可以延續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