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

寡尿症 結石阻塞輸尿管惹禍

寡尿症 結石阻塞輸尿管惹禍#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臨床上一名63歲陳先生日前因尿量大量減少、小便次數減少、甚至出現排尿疼痛的情形,緊急前往就醫後發現兩側腎臟、輸尿管和尿道等5處都有結石,且引發嚴重腎積水、導致腎功能頻臨衰竭,所幸經過手術治療後,恢復正常排尿功能、腎臟復原狀況良好。尿液阻塞不改善 恐有腎衰竭、尿毒症、洗腎的危險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透過X光、泌尿道超音波及腎功能檢查發現,陳先生尿量突然減少是因為結石堵住所引起的「寡尿症」,且因就醫時間稍晚,已造成雙側腎積水、腎功能頻臨衰竭,並發現腎臟、輸尿管上端和尿道等部位都有結石的情形,因此施以兩側輸尿管鏡碎石手術、並置入雙J管治療,解決輸尿管阻塞的問題、避免情況惡化。近期天氣炎熱,民眾常會因為排汗量增加、尿量相對減少的情形不以為意,但周醫師指出尿量減少有可能是腎功能變差的症狀,因此民眾若出現突然性尿量少、排尿次數少、尿液顏色濃、甚至是下肢水腫的情形,都不該輕忽而延誤治療時機;結石導致尿液阻塞的問題若不即時改善,體內廢物將無法順利排出體外,嚴重者可能造成腎衰竭、尿毒症,甚至終身洗腎的風險。多喝水、排尿 減少結石發生率周固醫師指出,80%的結石是草酸鈣,形成原因是食物(如肉、菜、海鮮)透過水溶解、煮沸後,會產生草酸物質、且體內本身會有微量的鈣經由輸尿管排出,因此若身體含有高濃度草酸、就容易產生過飽和、結晶的情形而產生結石,民眾可透過多喝水、多排尿、飲食均衡來降低發生率。「寡尿症」是指每天排尿量少於400CC,一般人正常解尿量應在200-300CC、每天5-6次,因此若是1天解尿次數不到2次、且每次尿量不到120-150CC,民眾應留意,並隨時注意尿液顏色應該是清澈而淡黃的;國人若能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也可以早期發現問題、達到早期治療的最佳效果。

「腎利不腎利」?怎麼才能察覺腎是否壞去?

「腎利不腎利」?怎麼才能察覺腎是否壞去?#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唉呦!醫生阿!我的腰好痠好痛喔,是不是我的腰子出問題了阿?」根據健保署的統計,我國洗腎人口已破七萬人,其中,洗腎病患所花費我國的健保費竟僅次於癌症,可見我國洗腎人口增加的嚴重性必須受到正視;而對於腎功能的好壞,許多民眾也傻傻分不清,甚至有人認為腰痛就可能是腎臟出問題,就因為衛教知識的不足,發現自己腎臟出問題時,已為時已晚!腰痛不等於腎臟不好為什麼腎臟出問題,總是那麼察覺,台北慈濟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郭克林指出,民眾常因腰痛,懷疑有腎臟病來看門診,但事實上,腰痛不等於腎臟病,腎臟跟肝臟一樣是沒有神經的器官,一開始受損時,並沒有特別的症狀,因此不易在初期察覺。尿液中如有大量泡泡 可做為警訊那要怎麼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腎臟可能有問題呢?郭克林說,像是尿液中如有泡泡的情況,雖可能是水喝太少,或是飲食習慣的關係而導致,但的確是可以注意的警訊,建議可簡單作個尿液檢驗,檢查尿液中有沒有蛋白質、出血、糖份,來進一步確認是否有蛋白尿、血尿、尿糖等與腎臟疾病有關的異常。低蛋白飲食 加上藥物控制可望延緩洗腎時機那腎功能已經差到逼近洗腎的地步了,能夠延緩洗腎的時機嗎?郭克林解釋,當民眾發現自己的腎功能直直落,有可能得面臨洗腎救命的危機時,最關心的就是「有什麼方法,可以延緩洗腎?」。事實上,的確有,就是進行低蛋白飲食,必要時,可搭配酮酸胺基酸營養劑來延緩洗腎的時機。而他臨床就有一位病患,已是五期慢性腎臟病的老太太,她連手臂的洗腎廔管,都已經作好,準備開始洗腎了,因子女很孝順,也願意積極配合低蛋白飲食及酮酸胺基酸營養劑,肌酸酐降低到6到7 mg/dL之間,目前,已延緩一年多,沒有進入到洗腎的治療,病情穩定。但克林也強調,酮酸胺基酸營養劑中的酮酸,可吸收的含氮廢物是有限的,如果不能配合低蛋白飲食,光是服用酮酸胺基酸營養劑是沒有作用的。所以,能配合低蛋白飲食,是服用酮酸胺基酸營養劑的必要條件。

男日嚼三十顆檳榔抽三十根菸 終生洗腎!

男日嚼三十顆檳榔抽三十根菸 終生洗腎!#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食品危機爆發之後,許多民眾都擔心,平日吃下那麼多毒澱粉,腎臟會不會出問題,甚至有民眾還把腎病就怪罪到毒澱粉事件上,因此抱著惶恐的心態到醫院問診,而問題無非是「醫生!聽說吃一顆碗粿毒物就超標,我是不是會洗腎?」、「醫生我好愛喝珍奶,會不會腰子壞去?」,對此,醫師呼籲,平日的不良習慣例如,抽菸、吃檳榔,反而是造成腎病的主因!男每日檳榔香菸入嘴 終生洗腎  毒澱粉食品危機爆發,使得許多民眾反而把導致腎病的主因給忘記了!雙和醫院林裕峯副院長就說,大家都會以為抽菸跟吃檳榔跟腎臟疾病無關,但這觀念完全是錯誤!像是他就有收治一名六十多歲男性病患,原本就罹患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衰竭;每天抽煙1.5包外加30幾顆檳榔,最後慢性腎衰竭惡化,餘生都必須洗腎。林裕峯解釋,因為吸菸會傷害腎小管,使蛋白尿增加、加速腎絲球過濾下降的速度;嚼檳榔會讓腎臟過濾功能過快而造成腎臟功能的傷害,而石灰中的乳鹼還會讓「腎臟鈣化」,都是腎臟殺手,呼籲癮君子、愛吃檳榔的民眾,還是少碰為妙!出書救腎 希望民眾「腎利」! 而許多民眾其實對於導致腎臟疾病的瞭解模模糊糊,有鑑於此,生策會及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發起,結合台灣48位腎臟科權威,累積過去的臨床研究觀察,聯合出版「腎臟哪裡出問題?」,希望台灣能擺脫洗腎王國的名號,讓民眾開始「腎利」。

不「管」了 腹膜透析預先植管更省心

不「管」了 腹膜透析預先植管更省心#洗腎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賽芬/綜合報導)台灣洗腎人口逐年攀升,不少人捨棄須勤跑醫院的血液透析,改採可在家自行操作的腹膜透析,作為主要腎臟替代療法。今後腹膜透析的病患有更方便的選擇,你可以在開始腹膜透析之前,預先植入導管,降低緊急插管風險與危險性併發症,稱為「階段式開始之腹膜透析」。導管藏皮下 不用時時顧早期腹膜透析也採取預先植管,做法是預留一段導管於身體外部,方便日後進行透析。但導管裸露造成病患不便,須細心照護、避免感染。現行的階段式開始之腹膜透析,則是改善導管外露問題,植入導管時將其埋放在皮下,需要時才將導管拉出皮膚外進行透析。成大醫院移植外科張勝勛醫師比較前後兩種植管方式,他表示,直接將導管植入皮膚的方式,可以減輕病人負擔,不必時時擔心照護導管的問題,也可降低腹腔與皮下隧道感染的風險。預先植管的傷口癒合時間約4-6週,期間則以血液透析方式進行洗腎。

醫院引進儀器 盼提升洗腎品質

醫院引進儀器 盼提升洗腎品質#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般醫學界認為「肝素(抗凝血劑)的使用量」及「逆滲透水的水質」關乎洗腎的品質與安全,有鑑於此,台東基督教醫院洗腎中心(血液透析室)自四月開幕起,引進監測肝素儀器、內毒素過濾器兩項利器,監控肝素使用量及嚴格監測逆滲透水水質,減少合併症的發生,提供腎友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東基洗腎中心主任馬堅毅醫師指出,長期使用肝素會產生一些合併症,例如:出血傾向(皮膚瘀青、牙齦出血、腦溢血)、血小板功能異常、過敏及骨質疏鬆。肝素用得過多或過少,對病人都是不利的;必須用精準且可靠的方法來測定病人的凝血時間,以調整出安全合宜的肝素使用量。馬堅毅表示,長期洗腎病人也需要高品質的透析用水,對逆滲透水(RO)及洗腎藥水(透析液)的細菌檢測是必要的,目的是確保洗腎病人在洗腎過程中不發燒、血壓平穩、血糖正常。台東基督教醫院表示,在洗腎中心裡監測水質的方法,除了細菌培養外,細菌的「內毒素」監測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有鑑於此,東基洗腎中心在洗腎機器的進水口處裝設內毒素過濾器,阻擋內毒素進入洗腎病人體內,提升洗腎病人的品質與安全。

醫訊/降低台灣洗腎人數 從個人做起

醫訊/降低台灣洗腎人數 從個人做起#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的洗腎人口日益增加,很多人會害怕自己或家人也有可能得到腎臟病?平常我們應該注意什麼,才不會得到腎臟病?患者每天都必須吃一堆的藥,這樣會不會造成腎臟的負擔呢?到底要怎麼預防才不會得到腎臟病呢?有鑑於此,佛光大學、人間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舉辦「2013年生耕致富」系列講座/論壇,其中的「現代醫學」專題講座/論壇,此次主題為「降低台灣洗腎人數比率~從個人做起」,將邀請國泰醫院腎臟內科楊垂勳(主治)醫師主講,他將分享如何養腎保健,預防洗腎。楊醫師是北醫大醫學院部定教授、台灣腎臟學會之透析調查委員及雜誌編輯(曾任主編)與透析護理人員評委會主委、前國泰醫院腎臟科主任。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該論壇及講座可登陸公教人員研習時數。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降低台灣洗腎人數比率~從個人做起時間:102年4月21日(日)上午10:00~12:00地點:基金會社大(人大)台北分校(台北松隆路327號6樓,近台鐵松山車站南出口與捷運後山埤站1號出口)洽詢:02-2769 8933轉19或20報名: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viewform?formkey=dFM3YWhNSGxNcnRPVXZTaW9sdlA2Q0E6MQ#gid=0

國人洗腎比率世界居冠 濫用藥物為主因

國人洗腎比率世界居冠 濫用藥物為主因#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3月14日為世界腎臟日,而台灣在洗腎病患占人口比率與每年新增洗腎病患比率,都居世界之冠。花蓮門諾醫院特別在世界腎臟日前夕,呼籲民眾不要濫用藥物,以降低洗腎風險。花蓮門諾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李坤峰表示,許多老人易把藥物放在一起,不僅藥物種類繁多,過期藥品參雜其中,若有不適就隨意服藥,此種行為將嚴重傷害腎臟健康。還有一些老人家習慣以茶服藥,李坤峰提醒,在服藥前後都不宜食用像茶、葡萄柚汁、牛奶、含酒精食物以及富含維生素K的蔬菜,以避免和藥物產生化學作用,不但影響藥效,還會造成腎臟負擔。花蓮門諾醫院因此把腎臟病照護團隊居家用藥訪視,列入今年腎臟病防治重點工作,由腎臟內科、預防醫學科、營養科團隊和社區共同推動腎臟病保健,尤其是長期服藥的年長者更是重點關懷的對象,今年度免費提供100位名額供民眾報名,由藥師親自前往訪視指導。李坤峰再次呼籲民眾不要濫用藥物,以降低洗腎的風險,他說,國內成人不當用藥的行為,是危害腎臟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民眾應正視不當用藥的問題,才能擁有健康的「腎」利人生。

患糖尿病未禁口 險遭洗腎命運

患糖尿病未禁口 險遭洗腎命運#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自2006年以來,每年三月的第二個星期四為世界腎臟病日,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顯示:台灣人口中平均約8人就有1人罹患腎臟病,其中僅有3.5%的患者知道自己罹患疾病,罹病認知率也只有9.9%。一名78歲的蘇玉花,罹患糖尿病達32年,平常雖然會定期到醫院拿藥,卻常常忘記要服藥,甚至醫師囑咐要禁口,不要吃太甜的食物、多運動也沒遵守,直到8年前,一次小便發現尿液中有泡沫,體力莫名下滑,才在女兒陪同下進行「腎臟病變篩檢」檢查。檢查結果發現已經是腎臟病第五期,如果在不控制飲食,可能要面臨洗腎的命運,這時的蘇玉花才願意乖乖聽話,按時吃藥、三餐八分飽、少油、少鹽、清淡吃並定時運動等,血糖也從原本的170mg/dl多,控制在140mg/dl,暫時免於洗腎。臺中市衛生局副局長陳南松表示,去年舉辦40歲以上社區民眾尿液篩檢活動,共篩檢2萬9仟多人參加,異常個案達3.8%,因腎臟病發現不易,有些人可能發現小便有泡沫、水腫、貧血、疲倦或高血壓,但等到症狀明顯時,多數已經是末期腎衰竭。民眾應每年驗血、驗尿一次,天天定時量血壓,並遵守少鹽、少糖、少油、多運動的健康飲食方式,不隨便吃來路不明的中草藥、止痛藥,才能減少腎臟病變的發生。(照片提供/台中市衛生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