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十大死因高居第四 糖尿病不治療恐引併發症

十大死因高居第四 糖尿病不治療恐引併發症#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隨著人口結構、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改變,台灣地區慢性疾病的威脅不容小覷,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糖尿病近幾年來一直位居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第4位。糖尿病屬於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主要原因是因體內胰臟功能不良而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對糖類的利用能力降低,即使接受治療也無法治癒,這也是一種漸進式的疾病,若不治療可能會引發複雜的併發症。不過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但患者必須接受仔細的監控,才能獲得良好的控制。為此,聖馬爾定醫院糖尿病保健中心將於於4月20日上午舉辦「102年度糖尿病第一期教育班」,協助糖尿病患者、家屬或社區民眾,對糖尿病合併症疾病與照護能有更深層的認識,提升對自己的胰臟和胰島素更多的認識,且如何有效偵測血糖新知識,更能掌握血糖高低趨勢。聖馬爾定醫院糖尿病保健中心表示,希望糖尿病患者可踴躍參與,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醫訊/糖尿病四季照護的面面觀

醫訊/糖尿病四季照護的面面觀#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常與心血管疾病很有關係,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早期就偵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另外,做好糖尿病的飲食控制、體重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此,SNQ國家品質標章(生策會)與財團法人信義文化基金會將辦規劃「糖尿病四季照護─糖尿病的併發症、神經病變‧專家分析給你聽」講座,邀請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趙榮順藥師主講。活動需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糖尿病四季照護─糖尿病的併發症、神經病變‧專家分析給你聽時間:102年3月8日(五)下午19:00~21:00地點:基金會信義學堂(台北信義區信義路5段100號B1;松智路交叉口;101斜對面)洽詢:02-2722 5068報名:http://www.snq.org.tw/chinese/01_news/01_02detail.php?cid=1&nid=1383

男子反覆流鼻血 檢查竟是惡性腫瘤末期

男子反覆流鼻血 檢查竟是惡性腫瘤末期#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年約60歲的男性病患,斷斷續續流鼻血長達一星期,就診發現左側鼻孔露出肉瘤似的腫瘤,口腔上顎及左頰部佈滿凹凸不一的腫瘤,醫師經進一步檢查,確認患者腫瘤大小將近9公分,且已轉移至肺部、腦部及骨頭等多處。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吳宗欣表示,患者左側鼻孔露出肉瘤似的腫瘤,雖然沒有出血,但就像顆未爆彈一樣隨時可能爆發流血,而且病患左側臉頰與右側臉頰相比較,左臉異常地腫脹且發紅,病患自己卻不覺得疼痛,檢查發現,病患的口腔上顎以及左頰部也全是佈滿惡形惡狀、凹凸不一的腫瘤。此外,病患本身患有糖尿病多年,目前服藥控制中,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的習慣,自我照護能力不佳,似乎沒有病識感。吳宗欣表示,流鼻血的原因有很多種,局部性因素如鼻部外傷、鼻黏膜發炎、鼻腔異物、鼻結構異常、鼻部腫瘤、鼻噴劑不當使用等,或是全身性因素如高血壓、血管異常、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礙、血液疾病、藥物、感染等,都是造成流鼻血的原因之一。吳宗欣提醒,流鼻血勿慌張,普通流鼻血並不會致命,但若是出現反覆流鼻血的情況,請找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就醫,找出流鼻血的原因並妥善處理,不要延誤治療時機,才是愛自己、愛家人的表現。

糖尿病易引併發症 失明風險增25倍

糖尿病易引併發症 失明風險增25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糖尿病控制不好,小心眼睛失明!根據統計,去年(101年)全台糖尿病患約176萬人,比前一年成長6%,一年增加約10萬名患者。糖尿病患者容易合併視網膜病變,失明風險為一般人25倍。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杜思德指出,台灣失明的民眾中,有3成是糖尿病引起,主因就在於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併發症。一名46歲婦人,因為賣麵包,生活幾乎天天都以麵包裹腹,連吃幾年下來,身高160公分、體重卻高達75公斤,不過,日前體重卻急速下降異常倦怠,被送至急診,確診為糖尿病,合併視網膜出血。杜思德表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被確診時,約有兩成視網膜已產生病變,血管產生病變,引起血液滲出,就會造成黃斑部水腫,組織缺血缺氧,且罹病時間越長、發生率越高,建議第二型糖尿病患一經確診,就應立即接受視網膜眼底檢查。且黃斑部水腫等疾病初期無明顯症狀,一旦就醫確診,視力幾乎都已發生不可逆的影響。

視網膜病變機率高 糖尿病患注意視力變化

視網膜病變機率高 糖尿病患注意視力變化#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台灣中老年失明最重要的原因;台灣有許多的糖尿病患經常都要到眼睛模糊到幾乎看不見的地步才會就醫,而這個時候很可能都已經發展到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或是玻璃體出血了,即使藉由手術也只能幫病患恢復一部分的視力而已。澎湖縣衛生所將於週六為民眾做眼底鏡檢查,呼籲患者重視視力健康。澎湖縣西嶼衛生所呂明穎醫師表示,不論是第一型或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罹患10年左右眼睛都會出現程度不同的病變,包括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眼中風或早發性老花等。糖尿病患可別等到視力出問題,才看眼科醫師!建議患者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眼底檢查,才能將糖尿病對視力的影響降至最低。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現代人失明的可怕病源,為了避免延誤就醫造成的傷害,西嶼衛生所將於2月23日(六)上午九時至十二時,聘請眼科醫師朱書瑋於衛生所替糖尿病患者做眼底鏡檢查,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把握黃金急救時間 胸痛、胸悶忍不得!

把握黃金急救時間 胸痛、胸悶忍不得!#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70歲的林老先生,突然覺得胸悶、胸痛,但不想麻煩當醫師的兒媳,因此一直忍耐,直到身體真的受不了才告知兒媳,緊急送大醫院急診室,因為有延誤治療時機,一度發生心律不整情況,經電擊才救回一命。童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建榮表示,林老先生本身是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因早晚溫差大,突然發生心肌梗塞,發現後立即送至心導管室進行手術,雖然救回一命,卻因為一度延誤治療時機,導致心臟部分肌肉受損,手術完進加護病房後發生心律不整現象,當場使用電擊近20次,經四天病情才穩定,目前林老先生的定期回門診追蹤。張建榮表示,心肌梗塞會發生胸痛、胸悶、呼吸不順、發汗、虛弱等症狀,甚至導致休克昏迷,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更要注意,發現身體不適時要主動求助送醫;心肌梗塞發生時最怕產生心律不整現象,因為易造成猝死送命。張建榮呼籲,心肌梗塞通常發生的又快又急,除了把握黃金急救時間,國人也可以自己照顧心臟血管健康,要避免心肌梗塞發生,平常須遠離抽菸、喝酒、肥胖、睡眠不足等發病因子,也要多運動、避免油膩飲食,積極控制危險致命因子,才能避免猝死危機。(圖片來源:童綜合醫院提供)

過年狂歡不節制 慢性患者需注意!

過年狂歡不節制 慢性患者需注意!#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春節期間老人家容易因勞累、情緒波動大以及飲食失衡等因素的影響,反而成了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炎等疾病的高發期,因此嘉義基督教醫院老人醫學科醫師白惠文針對老年人在過年期間的保健,特別提出老年人春節保健注意事項。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一到過年過節往往控制不住,以為一兩次不要緊。但其實一旦發生時,要再調整回來就很困難,尤其是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若是突然停藥,往往會導致疾病的復發或惡化。因此,老年人每天的常用藥仍必須按時定量服用,切勿因節慶的疏忽而傷身。而年節歡樂的氣氛,難免會有喝酒的情形,少量的飲酒,可增添節日歡樂的氣氛。但因酒精不僅熱量高,且對肝臟及神經系統等皆有影響,甚至還會引起血壓的上升,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的老人,最好不飲酒,更不可飲酒過量。另外,由於過年期間走春拜訪親友與忙碌的家務常使得身心疲勞,導致抵抗力下降而容易誘發多種疾病,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更應特別注意避免過度勞累。年節時期常是寒冷的天氣,特別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的意外,家中有老年人在走春出遊或拜訪親友時須特別注意防寒保暖;親朋好友相聚,老年人往往容易感情激動、情緒起伏大,易引起血壓升高而發生心腦血管意外或心肌梗塞等。飲食還是清淡為宜,以免導致消化不良、胃腸炎,有時甚至會引起血壓升高、血糖不穩定等情形的發生;此外,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是散步健走,不過應注意時間不宜過早,最好等太陽出來了再進行。此外,嘉基感染科主任許國忠特別提醒,每年9月開始至隔年2月份,這段期間為流行性感冒的高峰期!不論大人或是小孩,很容易因不注意就染上流行性感冒,加上今年過年放假9天,除了注意飲食及生活習慣,出入公共場所時更要留意,以免感染各類型流行性感冒!過年期間,嘉義基督教醫院除了急診24小時正常服務外,今年從除夕到初3,除了除夕門診只有上午以外,從上午到夜間都有提供服務,大年初三上午門診恢復正常。

醫訊/認識糖尿病飲食及日常照護

醫訊/認識糖尿病飲食及日常照護#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常與心血管疾病很有關係,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早期就偵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另外,做好糖尿病的飲食控制、體重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台北慈濟醫院舉辦「認識糖尿病及日常照護」講座,邀請該單位陳芝嫻營養師主講,陳營養師將分享糖尿病正確營養知識及健康飲食方法。活動毋須報名,可自行前往。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做確認,以免臨時更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認識糖尿病及日常照護時間:102年2月7日(四)下午15:10~16:00地點:台北慈濟醫院(新北市新店區建國路289號,捷運大坪林站4號出口有醫院接駁車)2樓第236診外後診區洽詢:02-6628977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