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含糖飲料喝多 罹糖尿病風險恐增10倍!

含糖飲料喝多 罹糖尿病風險恐增10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編譯)愛喝飲料的民眾,注意了!一項研究發現,含糖飲料恐造成一年全球20萬人死亡。研究人員使用主要調查全球疾病死亡人數,與蘇打及其他含糖飲料的消耗量之間的數據,發現飲料導致約13萬人因糖尿病死亡、約有4萬人死於心臟疾病,還有6千人因罹癌死亡。雖然不能百分之百確定有因果關係,但加糖飲料確實會增加體內多餘的重量,提升糖尿病、心臟疾病和某些癌症的風險。科學家們以2010年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的資訊,作為調查發現的基礎。在9個世界各地區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糖尿病死亡與軟性飲料的關聯性比例最高;俄羅斯東部和中部則是心臟疾病死亡人數最多的;而含糖飲料消費在世界上最高水平之一的墨西哥,是整體死亡率最大的。在墨西哥,每年318萬成年人的死亡人數都與含糖飲料的消費有關聯,日本則是全球消費含糖飲料最低量的國家,其成年人死亡率僅10%。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領導者吉檀迦利‧辛格博士表示,因為專注於慢性疾病造成的死亡,因此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年人。未來的研究應評估世界各地的兒童與含糖飲料的消費量,會如何影響他們當前和未來的健康。研究人員更警告,若每天喝一罐碳酸飲料,會增加發展危及生命的第二型糖尿病風險。科學家們更發現,碳酸飲料中的糖所形成的熱量,會比其他任何相同熱量的來源,更容易造成影響健康的情況。若一個人每天額外攝取150卡路里的糖,罹糖尿病率就會提升1%。斯坦福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和美國加州舊金山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相反的,若攝取額外150卡路里(非飲料中的糖所致的熱量),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只有0.1%。這也是第一次,科學家們對任何食物吃太多造成肥胖,還有肥胖所導致糖尿病的理論提出質疑。(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醫訊/糖尿病友如何健康飲食

醫訊/糖尿病友如何健康飲食#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常煩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戰勝糖尿病,其實應從吃對食物開始。糖尿病飲食是以均衡飲食飲概念為基礎,是一種全民都適用的健康飲食。糖尿病飲食控制的目的「不在於嚴格的限制,而在於合理的份量進食」,所以只要學會了食物代換觀念之後,飲食就可以富有變化與彈性。緣此,亞東醫院特舉辦衛教講座,這場次講題為「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將邀請賴玉釧營養師主講,此次的講座賴營養師將為聽眾分析糖尿病飲食原則,以成功穩住血糖,帶來健康。該單位歡迎病友、家屬及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時間:102年3月20日(三)上午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捷運藍線亞東醫院站出口3)1樓思源廳洽詢:02-7728 1001

腰圍增加一公分?當心糖尿病敲門!

腰圍增加一公分?當心糖尿病敲門!#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面對你逐漸「擴建」的腰圍,真的不能只以中年發福是正常的藉口,輕描淡寫的帶過!因為,根據國內的一份大規模的研究調查顯示,男女腰圍只要增多一公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也將提高四到五個百分比!這份來自中國醫學大學公衛學院醫管系教授蔡仲弘等人,是以分析3,626名50歲以上、無糖尿病者,量測腰圍、BMI等,所得到的結果。而根據國健局的建議,男性腰圍不得超過九十公分,女性腰圍也不得超過八十公分,超過將導致許多慢性疾病的產生。因此,這份國內的研究,也與國健局的建議不謀而合。對此,呼籲民眾,要好好的管好自己的「小蠻腰」,可別忽然變成大腹婆,大肚男,以免成為慢性疾病的下手目標!

醫訊/糖尿病患運動要注意哪些?

醫訊/糖尿病患運動要注意哪些?#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常與心血管疾病很有關係,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早期就偵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另外,做好糖尿病的飲食控制、體重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雄榮總醫院特舉辦「糖尿病患運動注意事項」衛教講座,由郭秦君護理師主講,郭護師將介紹糖尿病友運動重要事項及知識。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糖尿病患運動注意事項時間:102年3月12日(二)上午8:20~8:50地點:高雄榮總醫院(高雄左營區大中1路386號)B1糖尿病衛教室洽詢:07-342 2121轉7294

只顧偏方不吃藥 國人控糖迷思多!

只顧偏方不吃藥 國人控糖迷思多!#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而罹患糖尿病的年齡層也逐年下降,但是,面對糖尿病,許多民眾還是選擇逃避。並且產生許多錯誤的觀念,認為施打胰島素或是吃藥會傷肝傷腎,因此選擇利用偏方,甚至自創療法來控糖,導致情況越趨嚴重。台灣人控制血糖迷思多,使得許多民眾雖然肯到院看診,但是定期吃藥的人卻是寥寥可數?新陳代謝科洪建德醫師表示,門診中「只看病,但不吃藥的人」漸漸增多,且經常一開始就質疑醫師開藥的動機與藥物的安全性,卻寧可相信毫無根據的傳言,例如,吃藥或打胰島素會越嚴重。到底有那些迷思,能夠讓民眾如此相信,且不願聽醫師的診斷?洪建德指出,這些迷思像是認為糖尿病有秘方、治療飲食很難吃、少吃藥就沒副作用、少吃藥物就不生病、現代藥物傷肝腎、我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併發症是逃不掉、少吃一點食物,血糖就會正常等,其實大多是誤解!他進一步指出,糖尿病目前沒有秘方被發現過,飲食只要注意維持生理恆定性,其實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在生理上無機制感覺血糖高低,多數人沒有同步學習血糖與伴隨感覺與症狀,所以血糖起伏不定或飆高也很難自我感覺發現。因此,洪建德提醒,糖尿病的併發症與血糖高低相關,且越晚治療,等於累積嚴重不可逆併發症的機會。而控制血糖的古典口服藥物數十億人用過,無致命副作用,即使末期腎衰竭時,也極少數人發生乳酸中毒。另外,適時的使用胰島素有緩解肝腎慢性衰竭,還能防治老人失智,回復身體質量等效果。因此,民眾罹患糖尿病,應該採取面對的態度,立即就醫諮商、治療、監測,改進,而非放著不管或只看醫生不吃藥,或自行發明療法,或自我照顧知識還未確定時,全憑自己感覺,就任意改醫囑或自行減少藥物,若停止藥物,容易發生敗血症、酮酸血症、心血管病、或末期腎病,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

不吃藥光運動食療想控血糖?當心眼瞎!

不吃藥光運動食療想控血糖?當心眼瞎!#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糖尿病真的不能拖,拖太久不治療,小心視網膜病變,讓視力永遠回不去!台北一名五十一歲的張先生,二十年前被驗出有糖尿病的情況,但是對於糖尿病,他選擇否認並且逃避,且以為控制飲食及運動就能把血糖控制住,但是沒想到病情越來越惡化,體力越來越差,最後只好施打胰島素,雖然情況逐漸改善,但是視網膜已經產生病變,導致視力無法恢復!這名張先生,以為運動與飲食控制,就能夠輕易地擺脫糖尿病,卻導致情況越來越惡化,但是,以為靠運動及飲食控制,不吃藥就能控制住血糖的民眾,其實不只張先生這一位!對此,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表示,現在許多國民健康意識上漲,但是尋求完整醫學知識卻有困難,經常聽信似是而非的資訊,像是「台灣人吃藥太多」,或「只靠運動或食物治療就可以治百病」,所以有許多名人,長年有糖尿病,卻未規則服藥與接受監測醣化血紅素,以致在爬山或打高爾夫球時猝死。所以糖尿病可以光靠飲食、運動治療嗎?洪建德說,在剛開始可以,例如醣化血紅素在8.0%以下時,但是糖尿病在每個人表現與預後都不一樣,不是一定都可以。若一昧的少吃飯,不管熱量,自以為是少量多餐,結果總熱量更多時,可能飆高血糖,或不規則多餐時使血糖起伏不定,反而造成傷害!而運動的部分,若血糖在350mg/dl以下可能會降低血糖;超過350mg/dl且有酮酸血症時,則會引起不可逆且急遽上升的血糖與酮酸。所以正確的飲食與運動治療,才能使糖尿病好轉,否則沒有監測時,反而適得其反。因此,他提醒糖尿病患者,應要定時服藥,並且聽從醫師囑咐,才能夠有效控糖。

醫訊/糖尿病友如何預防失明

醫訊/糖尿病友如何預防失明#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是目前台灣成年人失明的最主要原因,約10~12%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會導致失明,罹患糖尿病的時間愈久,視網膜病變的比率也越高,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並無明顯症狀,當病患察覺視力受損時,通常視網膜病變已經達某種程度,糖尿病患該如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此,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醫學中心)健教中心特舉辦糖尿病友團體「健康100同學會」,此次分享主題為「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將邀該單位的專科醫師主講。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報名請早,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健康100同學會時間:102年3月11日(一)上午09:30~11:30地點:成大醫院(台南北區勝利路138號)門診大樓3樓第1會議室洽詢:06-235 3535轉2275、2276 健教中心

患糖尿病未禁口 險遭洗腎命運

患糖尿病未禁口 險遭洗腎命運#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自2006年以來,每年三月的第二個星期四為世界腎臟病日,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顯示:台灣人口中平均約8人就有1人罹患腎臟病,其中僅有3.5%的患者知道自己罹患疾病,罹病認知率也只有9.9%。一名78歲的蘇玉花,罹患糖尿病達32年,平常雖然會定期到醫院拿藥,卻常常忘記要服藥,甚至醫師囑咐要禁口,不要吃太甜的食物、多運動也沒遵守,直到8年前,一次小便發現尿液中有泡沫,體力莫名下滑,才在女兒陪同下進行「腎臟病變篩檢」檢查。檢查結果發現已經是腎臟病第五期,如果在不控制飲食,可能要面臨洗腎的命運,這時的蘇玉花才願意乖乖聽話,按時吃藥、三餐八分飽、少油、少鹽、清淡吃並定時運動等,血糖也從原本的170mg/dl多,控制在140mg/dl,暫時免於洗腎。臺中市衛生局副局長陳南松表示,去年舉辦40歲以上社區民眾尿液篩檢活動,共篩檢2萬9仟多人參加,異常個案達3.8%,因腎臟病發現不易,有些人可能發現小便有泡沫、水腫、貧血、疲倦或高血壓,但等到症狀明顯時,多數已經是末期腎衰竭。民眾應每年驗血、驗尿一次,天天定時量血壓,並遵守少鹽、少糖、少油、多運動的健康飲食方式,不隨便吃來路不明的中草藥、止痛藥,才能減少腎臟病變的發生。(照片提供/台中市衛生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