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老人情緒不易察覺 當心老年憂鬱症

老人情緒不易察覺 當心老年憂鬱症#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79歲的林老太太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慢性病,在長期服藥控制下平日沒有明顯症狀。去年初,老太太開始出現諸多疑難雜症,包括頭暈、虛弱、渾身發熱、夜眠不佳等,經過多次抽血與影像檢查卻未發現明顯病因,因此住院治療。經過詳細的評估與詢問,發現病人罹患嚴重憂鬱症。由於久病且獨居,子女們也都沒發現她情緒上有任何異狀,還以為病人的身體不適是因老化與病況惡化所致。何謂老年憂鬱症?即為65歲以後所發生的憂鬱症狀,包含重鬱症、輕鬱症、低落性疾患、適應性疾患等。在一般老年人口中,憂鬱症的發生率約為7%左右,若加上復發率,則接近20%。女性憂鬱比例較男性高,而醫療機構住院中的老年人盛行率更高達30%左右。除此之外,喪偶等生活壓力事件、慢性疾病、長期失眠、社交孤立等,也都與憂鬱疾患有相關性。老年人罹患憂鬱症時比較少表達憂傷或情緒低落,反而經常會抱怨身體上的不適,例如頭暈、疼痛、胸悶或腸胃症狀等。而且老人家經常罹患其他慢性疾病,導致憂鬱症狀被其他疾病的症狀所掩蓋,或是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的現象,因此延誤憂鬱症的診斷、治療。此外,某些藥物也可能造成憂鬱的副作用,尤其使用多種藥物的老人家更提高了憂鬱症的危險性。憂鬱症若未適當治療,病程可持續數年,並造成功能退化、生活品質變差、原有疾病惡化等,最終可能導致死亡。憂鬱症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為一般人的1.64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危險性為一般人的1.37倍。老年憂鬱症也被證實與中廣型肥胖和代謝症候群有相關性,這也可部分解釋憂鬱症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其他被發現與憂鬱症相關的疾病還包括失智症、骨質疏鬆與免疫功能異常等。由此可知,憂鬱症會造成身體疾病的發生或加重,而因此又會再加重憂鬱的症狀,形成一個牽涉生理、心理、社會層面的惡性循環。其實老年憂鬱症是可以治癒的,像是心理治療、運動、藥物治療等。奇美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蔡岡廷表示,憂鬱症其實並不難察覺。人生有高低起伏,偶爾情緒低落在所難免,但若老人家出現憂鬱情緒,且對平日嗜好也失去興趣,持續超過兩星期,那就得特別注意了。此時應儘早就醫,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獲得較好的效果。(圖片來源:奇美醫院提供)

加入甜蜜家族 治療糖尿病不孤單

加入甜蜜家族 治療糖尿病不孤單#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台灣地區40歲以上成年人當中,每十人就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本身雖不足致死,但其併發症,如中風、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等,卻都名列國人十大死亡主因。基隆市七堵區衛生所於101年闔家歡健康篩檢到社區共服務1981人,其中血糖異常民眾佔786人,除轉介醫療院所作進一步確診治療外,並鼓勵確診糖尿病民眾加入七堵糖尿病友團隊,靠著病友間的支持鼓勵,訊息互通,將自己寶貴經驗與其他會員分享,使病友在糖尿病的治療過程中不孤單。為鼓勵病友持續不斷的利用飲食、運動、藥物控制穩定血糖,延緩合併症的發生,基隆市七堵區醫療群紀醫師診所訂於102年1月19日晚上七時,在七堵國小二樓禮堂舉行「甜蜜家族感恩晚會」,希望招募更多隱藏在社區的慢性病病友一起加入七堵區的糖尿病甜蜜家族,感受不一樣的心靈洗禮, 享受繽紛熱鬧的療程,接受更完整的病友社區照護,邀請大家踴躍參加。

醫訊/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

醫訊/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常煩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加上現代人生活忙碌或遇到難以抗拒的婚喪喜慶,外食已是無法避免的場合,然而面對種種的外食型態,對糖尿病患而言心中的擔憂及挑戰更是困擾,在這些場合中該如何選擇才能享受美味又不增加負擔呢? 緣此,亞東醫院特舉辦衛教講座,這場次講題為「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將邀請蔡淑敏營養師主講,此次的講座營養師將為你分析常見的外食型態的優缺點並帶您聰明選擇  穩住血糖。該單位歡迎病友、家屬及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時間:102年1月16 日(三)上午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捷運藍線亞東醫院站)1樓思源廳洽詢:02-7728 1001

糖尿病併發症多 視網膜檢查不可少

糖尿病併發症多 視網膜檢查不可少#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糖尿病已成為二十一世紀全世界最重要的公共衛生課題之一,在台灣,隨著醫藥的發達,生活型態的靜態化,肥胖之高度盛行,自1987年起糖尿病始終高居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五名,糖尿病為高發生率高費用之疾病,且無法僅由內分泌或新陳代謝專科醫師即可提供完善周延的醫療照護,因此澎湖縣湖西鄉衛生所每年安排聘請眼科醫師為病友們做每年例行的眼睛視網膜檢查,更請護理師做足部檢查,有鑑於此,湖西鄉衛生所配合行政院衛生署推動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希望藉由經過訓練的專業醫事人員(醫師、護理師、醫檢師及營養師)間的團體合作,落實以病人為中心之理念並提供診察、檢驗、衛教及追蹤等完整的服務,以降低或延緩糖尿病患者併發合併症的情形,如此不但可維護病人的健康,亦可減少醫療費用之給付。 湖西鄉衛生所主任歐淑豊指出,隨著國人壽命逐漸延長以及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使得糖尿病患者在持續增加中,加上糖尿病慢性併發症如:眼睛視網膜病變及末梢神經病變等,早期症狀都不明顯,不少患者均未警覺其嚴重性,等到發現視力模糊及對溫度、疼痛、震動感覺消失時,往往對疾病控制的成效已經很差了,嚴重時會出現腦中風、心衰竭、微小血管病變、失明及糖尿病有關的死亡等。透過這些檢查以提醒患者時時關心自己的健康及確保疾病能控制良好。 湖西衛生所歡迎糖尿病病友們踴躍參加糖尿病共同照護方案及湖西甜蜜蜜俱樂部病友會,以共同建立一個整體性與連續性為原則之醫療照護模式;同時藉由定期舉辦相關衛教及病友聯繫活動,來互相支持、鼓勵與提醒對糖尿病控制的重要性。

低血糖若未即時處理 可能導致昏迷

低血糖若未即時處理 可能導致昏迷#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在近幾年隨著飲食與運動習慣的改變而快速成長,台灣糖尿病人口,依據2012 年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的統計已達140萬以上,約占總人口數的6%。糖尿病的照護目標是藉藥物、飲食及運動的治療,維持正常血糖值以達降低及延緩合併症的產生,而低血糖也是為其中之一。低血糖是指血糖值低於70mg/dl,當低血糖發生卻未及時處理,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如腦損傷、身體傷害、血糖控制不穩定與社會經濟成本增加等。造成低血糖原因很多,例如運動時機不佳、運動過度未補充食物、降血糖藥物過量、嘔吐及腹瀉等身體不適、禁食或進食量少甚至於用餐時間延遲。低血糖初期可能會產生飢餓、發抖、冒冷汗、心跳加快、無力、頭暈、嘴唇發麻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意識不清、抽筋、昏迷。因此,希望病人可以熟悉低血糖症狀及緊急處理方法,融入日常生活中,避免因低血糖而導致身體不可逆的傷害。若發生低血糖時,意識清楚的情況下,立刻喝半杯120c.c.的果汁或三顆方糖,每十五分鐘一次,直到症狀改善,若吃了兩次仍未改善,就要立刻送醫。當症狀改善後,如 1 小時內要進食正餐,請將正餐提早吃;若離正餐時間還需 1-2小時以上,則先進食 3 塊蘇打餅或 1 片土司。另外情況若是不能合作或已昏迷,將糖漿或蜂蜜一湯匙滴入嘴唇與牙齦之間,並按摩臉頰處,每十五分鐘一次,立即送醫治療。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 12A 病房護理長林麗秋表示,希望每一位糖尿病人的血糖值均能維持在一個安全的標準範圍內,避免低血糖的發生,讓病人自己、家屬及醫護人員都安心。(資料來源:奇美電子報)

冬天低溫來臨 三高患者糖友應注意身體

冬天低溫來臨 三高患者糖友應注意身體#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提供具三高患者,及糖尿病患者,正確的衛教知,鳳林鎮衛生所特別提供糖友與三高患者,篩檢及衛教宣導,並呼籲民眾應特別提高警覺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加強禦寒保暖動作。對此,鳳林鎮衛生所劉主任說,糖尿病是因為胰臟功能喪失或退化,使得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功能不良導致血糖上升,然而,血糖未控制好,猶如器官浸泡在含糖的血液理,容易產生併發症。而長期血糖控制不良,全身大小血管及神經系統等會逐漸產生病變。常見包括心悸、姿態性低血壓、手腳發麻、刺痛和感覺遲鈍等,而病變往往是不可逆的。尤其天冷症狀加劇,患者及家人不可輕忽。另外,劉主任也提醒,冷氣團來襲期間,所有長者及慢性病患者,更應定期量血壓血糖及篩檢,並遵守醫囑服用藥物。同時家人可以提醒注意保暖,除帽子、口罩、襪子、手套及保暖衣物外,亦須防止鞋襪潮濕,以避免足部凍傷。如老年人要外出運動,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要注意先暖身及結伴運動。最重要的一點,若是出現心臟病發作症狀如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就應立即送醫接受治療。

醫訊/糖尿病友冬天飲食知多少

醫訊/糖尿病友冬天飲食知多少#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型糖尿病是其原因有遺傳、環境等因素,其中遺傳因素很難改變,反之,後天環境因素有決定性的作用,因而想要想治好,必須注意飲食原則,尤其是在冬天飲食上一些注意事項,千萬不能出錯。 源此,基隆長庚醫院將舉辦「糖尿病團體衛教講座」,這次主題為「如何過冬至」,將邀請該單位營養師。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糖尿病團體衛教講座~如何過冬至時間:101年12月21日(五)上午11:30~13:00地點:基隆長庚醫院3樓糖尿病候診處洽詢:02-243 13131

醫訊/糖尿病如何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

醫訊/糖尿病如何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人飲食習慣西化及活動量不足,造成慢性病盛行率增加,並且族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其中糖尿病佔極大的族群,高血糖之控制更形重要,包括飲食、藥物、運動等皆為控制重要的環節,飲食控制之重要主軸為均衡飲食及份量控制,本堂課幫助病友認識飲食之份量代換,使病友之飲食更具多樣性!為了幫助糖尿病友,亞東醫院將舉辦「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衛教講座,邀請孫文蕙營養師主講。內容將介紹如何藉由食物代換來調控糖尿病飲食,以達到飲食均衡健康。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無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時間:101年12月21日(五)上午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捷運藍線亞東醫院站)1樓思源廳洽詢:02-8966-7000轉1001或200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