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高血壓病人的血壓自我監測

高血壓病人的血壓自我監測#高血壓

一般而言,自己在家量測血壓比較能夠讓醫師的診斷更準確、看出非藥物治療的好處、提供即時的降血壓藥物治療成效及避免白袍性高血壓的情形。目前市面上所見的血壓計類型,主要有兩種:《水銀式血壓計》水銀式血壓計是利用地心引力的原理來量測血壓,它的準確度比較高,但水銀式血壓計必須要搭配聽診器量測血壓,因此,它的操作較電子式血壓計不方便,此外,若水銀血壓計不慎破裂,滲漏出的水銀與皮膚接觸或不慎食入,會有中毒的風險。《電子式血壓計》雖然有些電子式血壓計只需要量測手指或手腕就可獲得血壓值,但只有量測上臂是最合適的,而電子式血壓計的量測值則較不準確;若要當作臨床數據時,必須加以校正,多量幾次,以減少誤差。新店耕莘醫院藥劑師 彭子安建議在量血壓前,病人應該先安靜地坐在椅子上至少5分鐘,雙腳不要交叉、翹腳,手臂要儘量與心臟同高,剛開始量血壓時,應告知病人會先量測左右兩臂的血壓,以檢查有無不尋常的量測干擾。之後,每日早晚量測血壓至少1至2次以上,加以平均後記錄。如果高血壓病人年齡超過50歲以上則應該更重視控制收縮壓的重要性,這是因為『收縮壓過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醫師應該對於不同病人的情況訂出適宜的血壓值,根據國際預防高血壓第七次會議報告(JNC7)的建議,對於沒有其他病症的單純性高血壓病人而言;血壓可維持在收縮壓140毫米水銀柱以及舒張壓90毫米水銀柱範圍以下,而有糖尿病或其它慢性腎病的高血壓患者,理想的血壓控制值則須限制在收縮壓130毫米水銀柱以及舒張壓80毫米水銀柱以下。 高血壓病人在家裡定期量測血壓能夠讓醫師了解其服藥的順從性,同時由病人提供自己日常監測血壓的資訊,也可增加病人對於他們的疾病有更多的認識,進而多加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態。

可怕的肥胖疾病鏈

可怕的肥胖疾病鏈#高血壓

各位胖哥胖妹要注意了,與肥胖有關的疾病除了大家所熟知的高血壓、糖尿病之外,如果平常睡覺時鼾聲如雷,白天又經常嗜睡,此時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因為這很可能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而且這一個疾病與代謝機能疾病如糖尿病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所謂的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就是患者在睡夢中,會反覆出現短暫缺氧的現象,近年來,許多研究均發現,缺氧會引發胰島素抗力,增強交感神經興奮,改變下視丘、腦下垂體和腎上腺的功能,產生各種發炎物質,使得葡萄糖代謝缺損,因而被懷疑可能是糖尿病的前身。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患者在睡眠時,上呼吸道的肌肉張力變小,造成呼吸道的部份或完全阻塞,呼吸不暢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睡眠中心主任杭良文醫師認為,間歇性的缺氧勢必會影響睡眠品質,晚上睡不好,到了白天,注意力無法集中,孩童的學習能力降低,成人開車易出車禍,血壓也比較不穩定,除了是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所引起的白天過度嗜睡症狀更是容易造成交通或工安意外的主要原因。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導致葡萄糖代謝缺損的證據,近十年來有增加趨勢。美國一項大規模的睡眠心臟健康研究發現,在排除肥胖因子後,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與糖尿病仍有獨立的相關性。另有動物實驗指出,被引發糖尿病的動物在睡眠中,對低血氧及高二氧化碳反應會產生抑制現象,使得呼吸終止。人類實驗也證實糖尿病人合併神經病變時,會增加中樞及減低週邊化學接受體對二氧化碳的刺激,造成呼吸反應下降。另外,根據瑞典一個大型研究針對2668人的調查,經過十年追蹤發現,習慣打呼者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比沒有打呼習慣者高多出許多。因此杭醫師歸納出:肥胖與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自律神經病變、代謝機能失調所形成的糖尿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不及早接受適當的治療,勢必會形成危險的惡性循環,不容輕忽。病患應及早諮詢睡眠醫學的專業醫師,必要時應做徹底的睡眠檢查,找出真正的病因,至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治療,病患可以選擇佩戴適合的陽壓睡眠呼吸器、口內矯正器或手術治療,降低呼吸障礙指數,改善患者心血管狀況,針對白天嗜睡的症狀治療,可使用中樞神經興奮劑改善,以提高大腦覺醒程度,維持患者日間的清醒並集中精神,以避免因過度嗜睡造成的意外傷害。隨著逐漸增加的流行病學調查及資料,睡眠呼吸中止症與糖尿病等代謝障礙的相關性日益清楚,我們雖然不能武斷地推論所有的糖尿病人皆源於阻塞型呼吸中止症,但睡眠呼吸中止絕對會影響新陳代謝。因此,及早有效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可改善睡眠品質,對預防人類兩大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也提供了一條清楚的道路。

天氣冷,血壓高!

天氣冷,血壓高!#高血壓

中風根據定義,就是因為腦血管突然的阻塞或破裂,造成大腦局部或全部的功能失調。血管破裂稱為出血性中風,血管阻塞稱為缺血性中風、或稱為腦梗塞。由於中風後死去的腦細胞無法再生,所以中風後會造成神經功能的缺損。為什麼血管會阻塞或破裂?《年齡》腦中風通常發生在五十歲以上之病人為主,因為此時多半已有血管硬化之現象,醫學上稱為動脈粥狀硬化。《高血壓》高血壓是腦中風發生的最危險因素。如果血壓沒有適當控制,會對心臟、腎臟、腦部血管造成負擔,發生動脈硬化,此時如果腦血管受不了上升的血壓,造成血管破裂時,就會造成出血性腦中風;如果因為動脈硬化使血管內壁增厚,血液循環不良,產生血栓,就會有腦梗塞。《心臟疾病》心臟的肌肉或瓣膜出現病變,或是心律不整,血液流動就會不順暢,容易凝固,最後造成腦栓塞。《糖尿病》會加速腦血管阻塞與血管硬化。《高血脂症》一般認為低密度脂蛋白(LDL)過量會增加中風的機率,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則有預防的效果。《香菸》統計顯示,抽菸會增加心肌梗塞、腦梗塞的機會,吸煙會增加2倍腦中風機率。《肥胖》容易併發高血壓和糖耐受異常,增加罹患腦梗塞的機率。《缺少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預防冠狀動脈疾病,降低血糖和血脂,也可以減輕體重,避免中風危險因子的危害。《紅血球過多》血球容積比過高者,會增加血液黏稠度,使血液循環不流暢,而增加腦缺血或梗塞的機率。《藥物》如口服避孕藥、興奮劑、減肥藥、迷幻藥、可能會造成血管收縮,而增加中風的機率。《壓力》壓力是導致血壓上升的要素。《季節性的影嚮》中風好發在冬天,因為天氣冷會使血管收縮,造成血管阻塞或破裂出血。天氣寒冷時,人的血壓容易升高,尤其是年紀大的人,在冬天時,不要處在溫差極大的地方;另外,吃太鹹的食物也容易使血壓上升。腦中風的預兆症狀包括:突然臉部或肢體無力、感覺異常、麻木。突然單眼或雙眼視力糢糊,俗稱眼中風。語言障礙,即失語症,或聽力障礙,俗稱耳中風。暈眩、噁心、嘔吐,平衡失調,走路不穩。突然劇烈頭痛,頸部不適,或暫時性失去知覺。臺安醫院腦、脊髓神經內科 黃尚本醫師表示如有腦中風的症狀,醫師會安排緊急電腦斷層CT或核磁共振MRI檢查,如確定診斷為急性腦中風,醫師會視病人情況安排血栓溶解劑、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製劑,如阿斯匹靈來治療。等病情穩定再安排復健治療。中風病人出院後要按時服用阿斯匹靈或抗凝血劑等預防二次中風的藥物。如有胃不舒服要提醒醫師加胃藥。要定期量血壓、血糖、膽固醇並紀錄,按時服用降血壓、血糖、或降血脂的藥物。多補充水分,注意季節變化,避免太冷或太熱時外出。要定期回診、定期復健。如有任何不適要趕快回醫院。

《常見病茶飲湯方》之`高血壓`篇

《常見病茶飲湯方》之`高血壓`篇#高血壓

哪些人容易得到高血壓?1. 家族中有近親罹患高血壓者。2. 肥胖者。3. 年長者。4. 血脂肪過高者。5. 長期緊張、壓力過重,或精神抑鬱者。6. 缺乏運動、體質虛弱者。7. 飲食失當、作息不正常者。怎樣避免高血壓的發生?1. 保持適當的運動。2. 控制體重:根據觀察發現,肥胖者體重每減輕1公斤,血壓值大約可以下降1mmHg,體重下降5公斤,血壓就有顯著的改善。3. 預防感冒:高血壓患者應盡可能避免感冒(尤其是年長者),以免血壓值升高造成不適或危險,必要時也可以考慮定期施打流感疫苗。4. 避免過度勞累,或日夜顛倒的作息。5. 清淡的飲食:多攝取蔬果,不喝酒、戒菸。6. 保持輕鬆穩定的情緒:避免情緒過度的起伏,像是過喜、過悲、暴怒、驚恐或是思慮過度等,都會引起臟腑的功能失調,造成氣血逆亂,進而影響血壓。7. 注意保暖:冬季或氣溫驟降時,許多高血壓患者原本已控制穩定的血壓,又會開始悄悄作怪,此時除了使用藥物外,建議應保持四肢及肩頸部位的溫暖,這樣就可以達到預防血壓上升的效果,具體的作法包括:足浴(將雙腳泡熱)、局部熱熨、灸療等方法,效果都不錯。8. 定期測量血壓:發現血壓偏高時,應積極找出原因,做持續的追蹤治療。高血壓的養生茶飲桑寄生茶 【材料】:桑寄生18g、益母草15g 【做法】:加入900ml清水共同煎煮,煮沸後改以中火繼續煮約15分鐘,即可熄火,取藥汁待溫飲用。 【功效】:高血壓、胸悶、冠狀動脈狹窄、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尿少。 【注意】:孕婦不宜飲用。中藥的性味功效 *桑寄生:苦平,袪風濕、補肝腎、強健筋骨、安胎、降血壓。 *益母草:辛苦微寒,活血袪瘀、利尿消腫、清熱解毒、降血壓。(本文作者為美國全國針灸中藥醫師      - 魏哲彰/湯立嘉 醫師)(文章擷取自-常見病茶飲湯方1)

別人的菜單不見得適合你

別人的菜單不見得適合你#高血壓

為了能在控制血糖前提下,營養師通常會先依照年齡、性別、體型、病情、活動量、消化吸收情況等算出個別所需熱量,再適當分配各類食物比例,便成了:(舉例)晚餐:1碗飯+2兩瘦肉+1碟青菜+1顆柳丁的結果。但別人的菜單不見得適合您,千萬不要以收集偏方的心態,拿來照著吃,諮詢營養師幫您設計符合您本身情況的飲食,才是上策!【糖尿病飲食重點】》飲食定時定量:血糖才不會忽高忽低,無法控制。一般依照個別狀況,1天會設計為3~6餐。 》足夠的纖維質:多選食燕麥等全穀類、未加工豆類、蔬菜等高纖食物併入可食份量中。 》低油飲食:避免肥肉、皮、堅果類、及油酥糕點攝取;多用蒸、煮、烤、滷、涼拌等低油烹調方式以減少油脂食入。 》使用植物油烹調:以橄欖油、紅花子油、大豆油、葵花子油等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油脂烹調,可使血脂肪有較好控制。》低膽固醇:少吃蟹黃、魚蝦卵、內臟類等高膽固醇食物,其中蛋黃每週不超過2~3個。 》清淡調味:減少調味料使用,尤其避免用糖調味(嗜甜食者,可選用代糖—如阿斯巴甜、或醋磺內酯鉀等調味。 》避免飲酒:即使無法避免,也須適量並且切記,不可空腹喝酒,以免低血糖發生。 》利用低熱量食物:如燙青菜、大蕃茄、蒟篛、去油蔬菜湯等,熱量較低,若覺嘴饞,可選用之,對血糖影響較小! 》少吃含糖點心 》維持理想體重:身高(公尺) 5身高(公尺) 522土10% 。(如160公分者---1.651.6522=56, 土10%都為理想體重,即50~62公斤)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 北醫內科醫師群表示,糖尿病人血糖要控制良好,除了確實遵循飲食原則,另2個重要因子為:運動與藥物,惟有飲食、運動、藥物三管齊下,才能延緩,甚至預防併發症發生,而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鈉」你今天吃太多了!

「鈉」你今天吃太多了!#高血壓

一、限鈉飲食/飲食的設計是以個人需要的均衡飲食為基礎,計算食物中及烹調時含鈉量。 計算公式為: 一日鈉的攝取總量  =   每日自食物中攝取的鈉量 + 調味品中的鈉量 二、一日鈉的總攝取量 /一般建議健康的成年人每日食鹽的攝取量為8-10 g (含有3200-4000 mg的鈉) 對已患有高血壓者,應控制於每日食鹽攝取量在5 g 以下(即2000 mg 以下) 三、每日自食物中攝取的鈉量/來自天然食物中: 每人每日的飲食不同,所攝取的食物當然也不相同,因此以行政院衛生署給一般成年人每日飲食之建議量為標準,計算每日自食物中攝取的鈉量。 奶類/ 一杯:120 肉、魚、豆、蛋類/4份:100 五榖根莖類/3-6碗:60-120 油脂類/3湯匙:微量 蔬菜類/3碟:27 水果類/2個:4 合計:310-3702.  來自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如餅乾等食物在包裝上多有營養成分標示,其中均可找出鈉含量。而從營養標示中可以看出,加工食品為含鈉量高的食物,應該要限制食用。 四、調味料中的含鈉量/市面上的調味料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鈉含量:  (每項均100 g 計算所含鈉量) 0-2000 mg 鈉:香油、烏醋、純米醋、糯米醋、八角、五香粉、甘草粉、白胡椒粉、黑胡椒粉、 辣椒粉、花椒粉、香蒜粉、咖哩粉、蒸肉粉、熱狗粉、油蔥酥、肉燥、沙拉醬、無蛋沙拉醬、沙茶醬、素沙茶醬、草莓果醬、蒜蓉醬、蕃茄醬、蘑菇醬、糖醋醬、芥茉醬、甜麵醬、海苔醬、麻婆醬、甜辣醬、原味高湯、素食高湯  2000-4000 mg 鈉:無鹽醬油、低鹽醬油、低鹽壺底油膏、黑豆蔭油、素食烏醋、壽司醋、炸排粉、炸雞粉、牛排醬、海鮮醬、烤肉醬、蒜味豆鼓醬 4000-6000 mg 鈉:大骨汁、壺底油精、醬油、醬油膏、蠔油、豆瓣醬、辣豆瓣醬、排骨醬、蒜蓉辣醬、辣椒醬  6000-8000 mg 鈉:美極鮮味露  8000-10000 mg 鈉:蝦油  10000-12000 mg 鈉:味精、高鮮味精、幼滑蝦醬  16000-18000 mg 鈉:鮮雞精、雞湯塊  18000-20000 mg 鈉:低鈉鹽  26000-28000 mg 鈉:小蘇打粉  五、烹調上的改變/使用天然的調味料:天然的調味料如蔥、薑、蒜、檸檬汁、洋蔥、鳳梨、蕃茄、蘋果等,均可以烹調出美味可口的菜色出來。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天然的調味料屬於蔬菜、水果類,故要將其列入每日飲食建議量中作計算。

對抗高血壓,讓中醫來教你

對抗高血壓,讓中醫來教你#高血壓

《高血壓的症狀》頭痛、頭昏。面紅目、煩躁易怒。視力減弱、模糊。記憶力衰退。失眠。呼吸急促。耳鳴、重聽。頸部酸痛。心悸、噁心、口苦。(一)日常生活方面1. 高血壓患者應每天測量血壓。2. 定期接受健康檢查。3. 減少抽菸、喝酒以免刺激血壓上升。4. 冬天注意保暖,避免在太冷的天氣外出運動。5. 進行適量及持續性的運動可改善全身血液循環及心臟功能。6. 預防便秘,保持大便通暢。7. 避免用太冷或太熱的水洗澡。8. 保持理想體重,控制食量,肥胖者宜減輕體重。9. 定時定量服藥。10.做好情緒管理,少發脾氣。11.多欣賞柔和的輕音樂,少聽重金屬音樂。12.避免熬夜,保持足夠的睡眠,身心保持放鬆,生活作息正常。(二)飲食方面1. 加強食用五榖類、蔬菜和適量水果。2. 水果蔬菜中多有清熱化痰生津之品,如芹菜、芥菜、菠菜、枇杷等,能平肝清熱,桑椹則有益陰之效,宜常食用。3. 腥葷之中以選用水產,魚類較佳,以其不膩滯,無助痰生熱之弊。4. 蛋乳之品可酌用,不要過量。5. 加強低(脫)脂奶,減少肉類。6. 飲食宜清淡,少吃甜食及鹹膩重口味的食物,避免肥胖。7. 少食油脂、適量堅果、種子和豆類。8. 少食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濃茶、酒和辛辣佐料,如辣椒、大蒜、哇沙米、蒜頭等。9. 避免進食富含膽固醇的食物,例如:內臟(如腦、肝、心、腰子)、蟹黃、魚卵、蝦卵、奶酪、奶油、起士。10.飲食以低鹽食物為主,少食含鈉量高且不易被人察覺的食品,如麵線、油麵、甜鹹蜜餞、甜鹹餅乾、滷製、醃製、燻製的食品(如火腿、香腸、燻雞)。11.應選用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葵花子油,並禁食動物性油,如牛油、豬油、雞皮等。12.烹調時可多採用白醋、檸檬、蘋果、鳳梨等調味品。13.米醋味酸入肝斂陰,故可多用糖醋調味以增食慾。

眼前黑矇矇,擔心腦中風

眼前黑矇矇,擔心腦中風#高血壓

一般人對於視覺上的問題直覺都會認為是眼科方面的疾病,孰不知眼睛這靈魂之窗小雖小,卻經常會透露出許多有關於全身性疾病的警訊。眼睛有短暫性的視力喪失,就是中風前一個很典型的預兆,臨床上稱中心視網膜動脈阻塞,亦即俗稱的眼中風;其原因不外乎兩種,一種是營養眼部的內頸動脈發生了粥狀硬化,血管壁產生潰瘍性的斑塊,斑塊掉落隨著血流至眼部視網膜動脈,造成眼內血管暫時性的栓塞;另一種是頸動脈的狹窄,也就是眼球動脈灌溉不足,常見於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有心臟血管疾病的患者,這些患者因為長期疾病造成血管彈性變差,若是又處在易使血管收縮的環境裡,如:寒冷的天氣、抽菸等情況下,當血液流過視網膜的小動脈便會造成血流受阻;這是眼科急症之一,發作時通常是突發性的單隻眼睛喪失視力,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或是幾秒鐘的時間,不痛不癢,所以經常讓人忽視,但其後卻可能隱含著可怕的全身性疾病。無論是上述何種原因,只要是視網膜血流受阻,都可能造成視網膜出血、視神經水腫的現象,而黃斑部因為特別薄,較為容易看出有出血點,故形成了特有的「櫻桃紅點,醫師便可透過眼底的檢查,正確的做出診斷。 諾貝爾眼科雷射機構 張朝凱 醫師表示,視網膜動脈阻塞在初期的治療重點放在降低眼壓及衝開血栓,除了給予抗凝血劑及促血液循環劑外,穿刺減壓及立即罩住口鼻呼吸,提高血中二氧化碳濃度以促血管擴張增加血循,也是立即處理的好方法。倘若眼球在高壓下持續缺氧過長,超過了治療的好時機,則容易造成青光眼。根據統計,如果視網膜動脈完全阻塞九十分鐘後,視力要恢復的機會便十分的渺小,發病後約有六十六%的病人最後視力不到○‧○五(約近視一千度以上);而視力恢復的程度除了和最初發病時視力降低的程度有關之外,和治療時間的快慢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一旦發現有視力喪失的現象,無論幾次、時間多短,都應立即尋求醫師的協助,以免遺憾終生。另外,視網膜動脈的阻塞是腦中風的一種警訊,除了要治療眼睛外,引發中風的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及高血脂症,都必須一併檢查或治療。若已有上述疾病的患者,一旦發生暫時性的視力喪失,一定要警覺到是腦中風的前兆,儘速請眼科及相關科別醫師診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