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來襲,想要自信展露身材,輕鬆駕馭短褲、背心、比基尼,體態的管理成了首要功夫!現代人工作生活忙碌,鮮少時間規劃運動計畫,使得多數人會從飲食、中醫調理等方面尋求瘦身輔助。中醫盛行的「埋線瘦身療法」到底是什麼?哪些族群不適合?日常飲食搭配守則又有什麼要點?《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中醫師解答5大觀念。
夏日來襲,想要自信展露身材,輕鬆駕馭短褲、背心、比基尼,體態的管理成了首要功夫!現代人工作生活忙碌,鮮少時間規劃運動計畫,使得多數人會從飲食、中醫調理等方面尋求瘦身輔助。中醫盛行的「埋線瘦身療法」到底是什麼?哪些族群不適合?日常飲食搭配守則又有什麼要點?《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中醫師解答5大觀念。
產後身材走樣是許多媽媽會面臨的困擾,擔心自己無法快速地回到產前的模樣,往往用錯方法瘦身,不但可能造成減重成效不佳,甚至會影響產後恢復與哺乳狀況。想要產後瘦身,《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初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周宗翰教你透過排濕、調肝、養脾腎4大原則,自然提升代謝力,溫和瘦身不傷身。
肥胖是一種慢性病,不只會造成體能衰退,還可能會導致各種心血管和代謝等疾病。依照國民健康署的統計,台灣成年人的過重及肥胖率已經上升到50%,相當於每2個成年人中就有1位過重,因此民眾不可忽略肥胖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減重手術的適合族群及注意事項。
一名20歲出頭的年輕女性想快速瘦身,早餐吃優格、生菜沙拉加杯豆漿,午餐吃水煮餐,晚餐不吃或只吃1顆蘋果,看似健康的瘦身菜單,卻讓她體重停滯甚至停經,更顯臉頰凹陷、眼袋等老態外觀,嚇得她趕緊求診。專家指出,快速瘦身犧牲的不是脂肪,是肌肉及膠原蛋白,而民眾常認為吃「健康餐」可有效減重,事實上,吃對正確的餐食比例才是瘦身關鍵。
肥胖可視為一種慢性疾病,除了基因遺傳外,主要是生活型態改變、熱量攝取過多與消耗太少,導致熱量累積並以脂肪的形式堆積在體內。近年研究發現,肥胖的發生與腸胃道的特定微生物族群(致胖菌)有關,若要改善腸胃道內環境,可從正確的生活與飲食習慣開始著手,再輔以適合的益生菌來調整腸道菌相。
60歲張小姐因業務工作,多年來需要長時間站立,讓雙腿經常感到沉重和緊繃,最近發現小腿擴張靜脈越來越明顯,腿部也常出現水腫和隱隱作痛,不敢再穿喜歡的涼鞋和短褲而心情低落,雖然曾嘗試穿著醫療壓力襪來舒緩症狀,但是氣候炎熱反而常常導致悶熱、紅腫與過敏,就醫經接受微創手術後,腿部壓力與疼痛大幅改善,腫脹的雙腿也恢復輕盈。
端午連假即將到來,許多人準備好放假大啖粽子,但小心變胖瘦不回來。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研究證實,節日期間所增加的體重中,平均只有一半能成功減去,因為身體會默默儲存一部分脂肪。這也意味著每次連假亂吃,可能讓熱量「年年留在你身上」,使減重變得越來越困難。
肥胖是多種慢性疾病的已知危險因素,但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也可能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英國研究揭露,肥胖不僅是新冠肺炎惡化的危險因子,還會約34%增加接觸後感染的風險。然而,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肥胖者如果年齡較大,則嚴重感染的風險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