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外明星藝人的推波助瀾下,「單一食材減肥法」經常成為瘦身的熱門話題。這種減肥法主張透過只吃「特定食材」,如芭樂、蘋果、香蕉或豆腐等,來達到快速減重的效果。然而,此種飲食方式雖能達到一定的瘦身成效,卻不一定能瘦得健康漂亮,倘若長期如此進食,或將對身體造成不小損害。
在國內外明星藝人的推波助瀾下,「單一食材減肥法」經常成為瘦身的熱門話題。這種減肥法主張透過只吃「特定食材」,如芭樂、蘋果、香蕉或豆腐等,來達到快速減重的效果。然而,此種飲食方式雖能達到一定的瘦身成效,卻不一定能瘦得健康漂亮,倘若長期如此進食,或將對身體造成不小損害。
55歲王女士在某日午餐後,突然感到右上腹劇烈疼痛,甚至延伸到背部,讓她難以忍受,雖然沒有發燒、嘔吐或腹瀉等常見症狀,但就醫後醫師診斷為膽結石引發的膽絞痛,需立即進行手術緩解疼痛。花蓮門諾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楊晉瑞表示,建立少油、少糖的健康飲食習慣、適度運動和定期健檢,可有效減少膽結石的發生率。
肥胖是不少人煩惱的疾病,尤其有時候外型看起來瘦瘦的,可是腹部肥肉多看起來肚子好大,為什麼肥肉特別容易長在肚子上?該如何吃對飲食瘦小腹?《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師揭密內臟脂肪的真相,並建議民眾靠3招瘦小腹飲食消除難纏的內臟脂肪,解決小腹肥胖困擾。
小米是一位30歲的工程師,因繁重的工作壓力導致長期熬夜,白天提不起精神,每天睡不飽,讓她更緊張自己的身體狀況。她試圖靠週末多睡幾個小時來補回平時的睡眠,但效果不佳,反而讓週日晚上更難入睡,她試著躺滿8小時,但週一精神依然不振。身心科醫師指出,失眠睡不好想正確補眠,可留意3大重點,且每個人的睡眠時間都不同,不用追求一定要睡滿8小時。
一名40多歲女性用過減重藥物和飲食控制但無法達到自己的理想減重效果。經三總肝膽腸胃科醫師評估,接受胃鏡袖狀縮胃成型術(ESG),手術風險低且治療隔天即可恢復正常生活。體重從術前70kg,一個月後降至60kg , 整體第一個月後體重下降約10%,BMI從27.3降至23.4,患者對手術成效十分滿意。 肥胖是影響健康的負面因素之一,有許多方式都可以效達成減重的目標,但每個方法都有其限制及風險,除了改變生活型態,控制飲食或使用藥物控制之外,針對BMI值27以上的族群,胃鏡袖狀縮胃成型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三軍總醫院肝膽腸胃科楊志偉主治醫師表示,新型態的胃鏡袖狀縮胃成型術是透過胃鏡縫胃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飢餓感及減少胃容積,減重效果可達約10~20%,並改善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現象,微創手術安全性高僅需約1.5小時,治療後恢復期只需一至兩天,且相對於切胃手術的不可回復性之風險,胃鏡縮胃後若有任何不適,可以拆除。因此適合更多族群來使用,例如:輕度肥胖(BMI>27)以上與合併代謝症候群之患者、重度肥胖不想接受外科手術患者、減重手術後復胖治療皆具成效。 進行胃鏡袖狀縮胃成型術後,能成功降低食慾與進食量,楊醫師鼓勵患者積極配合醫療團隊專業指導飲食控制更能達到良好的減重成果,重拾健康生活不復胖與美麗指日可待。 圖/三軍總醫院肝膽腸胃科 楊志偉醫師
隨著家裡小小孩的成長,是否覺得孩子變得越來越好動,爸媽們總是絞盡腦筋來耗費他們的精力。然而,學齡前的孩童如果要運動,該怎麼「動」才是對的呢?《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教爸媽衡量幼童在6歲前後的運動量,以及正確的運動和遊樂設施,最好每天運動至少60分鐘以上。
35歲的謝先生長期病態性肥胖,卻未正視過自身體重帶來的健康風險,身高179公分的他,體重最重時可達到135公斤。直到3年前,因肥胖而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才讓他下定決心治療,與醫師討論後,選擇安全性較高的胃鏡縫胃術,術後體重成功降至92公斤,足足減掉超過40公斤,不僅氣色變佳體力也變好。
肥胖是種慢性病,比起正常體重者,肥胖者發生代謝疾病、糖尿病及高血脂風險更高,而一旦糖尿病病友的BMI指數大於27以上有肥胖情形,更要當心罹患「糖胖症」的死亡風險甚至提高至7倍。醫師指出,常聽到用於減重的「瘦瘦針」腸泌素藥物,可一次解決肥胖及糖尿病問題,搭配正確飲食及運動,有助逆轉糖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