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染疫嬰幼兒平安出院 氣球手套伴生日抓周

染疫嬰幼兒平安出院 氣球手套伴生日抓周#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彰化基督教醫院收治19名確診嬰幼兒童,也有嬰幼童疑遭同住家人傳染必須隔離檢疫,日前所有病童全數治癒出院,平安度過這次疫情,醫護人員照護嬰幼童過程中,在隔離病房中舉辦了抓周活動,為黯淡孤冷的隔離期間帶來一絲溫暖。彰基院長陳穆寬指出,很高興在這段時間,彰化縣的疫情守的非常成功了,感謝整個兒童醫院所有新冠肺炎的患者全部治癒出院,讓幼童們開開心心出院,將來也不會留下任何的陰影。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收治多名疑似或確診的嬰幼童,醫護人員照護嬰幼童過程中,特別用心呵護孩子們的心靈,利用短短的治療時間,在隔離病房中舉辦了抓周活動。「盼用護理師的燭光,照亮因疫情而黑暗的世界」兒童醫院專責病房護理師楊惠嵐表示,一名疑似個案是剛要滿周歲的孩子,由媽媽陪同住在隔離病房中;由於隔離期間正逢周歲生日,但卻因疫情的關係無法慶生,護理師們絞盡腦汁運用巧思設計,在氣球手套上貼了各項職業的代表物,也準備生日卡片跟紙盒蛋糕,還上網找了許多抓周時要唸的吉祥話,然後由責任護理師全副武裝將所有道具帶到病房,其他護理師則透過病房廣播系統一起唱生日快樂歌、唸吉祥話,陪伴這對母子度過難忘的周歲生日。楊惠嵐說,「看著小孩與媽媽臉上的笑容,我想在這個疫情期間,不只疾病需要被照護,就連人心也一樣的重要,希望能用我們護理師的燭光,漸漸照亮這因疫情而黑暗的世界。」

腰圍超標 會增加新冠肺炎重症風險

腰圍超標 會增加新冠肺炎重症風險#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延燒近2個月,截至7月6日,死亡個案已逾七百例,若不幸染疫該如何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除了接種疫苗外,許多國家已將肥胖納為新冠肺炎重症危險因子,因此維持健康腰圍,避免肥胖是重要關鍵。台灣死亡個案多為高齡長者或具慢性病史者,其中佔高比例的三高慢性病,就是以腰圍超標為其病前狀態風險指標之一。根據今年5月義大利一篇研究,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中,腰圍超標者其肺部組織受損程度顯著高於腰圍正常者,表示腰圍過粗的人罹患新冠肺炎預後不佳。另一篇德國臨床研究也指出,在新冠肺炎患者中,入住加護病房者內臟脂肪比一般病房者多,當內臟脂肪越多,也就是腰圍越粗,住加護病房可能性就越大。居家辦公不自覺養出鮪魚肚 3招控制腰圍腰圍超標容易發展為代謝症候群,後續衍伸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都是新冠肺炎重症的高危險因子。疫情期間,許多人改採居家辦公、避免外出減少感染風險,可能養出鮪魚肚而不自覺,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營養師蔡佳君建議,可採以下三重點來控制腰圍:1.養成量腰習慣:建議每月量一次腰圍,健康腰圍男性不超過90公分,女性不超過80公分。2.選擇健康飲食:於外送平台訂餐時,避免衝動性下單,選擇高纖食物來增加飽足感,例如主食挑選五穀飯等全榖雜糧類、加點青菜或沙拉盒、搭配飯後水果等,都能補足纖維攝取。3.維持動態活動量:居家久坐不動,是囤積腹部脂肪的主因,建議每到整點就起來走動、固定一時段站著辦公。此外,跟著網路上許多居家運動影片做,或找親友一同視訊監督彼此運動,都是增加運動量及提升運動意願的好方法。

本土今增39例 確診人數微幅上升

本土今增39例 確診人數微幅上升#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40例COVID-19病例,分別為39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9例死亡。今新增39例本土病例,為21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26日至7月6日。個案分布以台北市與新北市各14例最多、其次為桃園市11例;其中23例為已知感染源、4例關聯不明、12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新增9例死亡個案今新增9例死亡個案,為4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6月27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29日,死亡日介於7月3日至5日。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5日累計公布1萬3862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1277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1.4%。今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本國籍40多歲女性,7月4日自泰國入境,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個案入境時並無症狀,於機場採檢後至檢疫旅館檢疫,於今日確診,衛生單位已匡列個案同班機前後兩排座位旅客共7人,皆列居家隔離。目前全國1-8類對象已開放接種,符合資格者可依縣市政府規劃安排接種。昨日上線「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為建立一個讓大量疫苗接種能依序穩定有效推行機制,符合第9、10類對象民眾先進行意願登記,再依簡訊通知,進行預約接種。指揮中心強調,網路謠傳「有1922回復,系統異常讓其他地區民眾預約登記、疾管署討論虛擬預約或取消方式處理、及正式預約開始要向1922確認」等資訊皆為不實訊息且均非發布自疾管署或1922防疫專線,籲請民眾勿信、轉傳與散布。

6/29新增54例本土 三級警戒以來最低

6/29新增54例本土 三級警戒以來最低#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54例COVID-19病例,均為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8例死亡。連續5天低於百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趨勢逐漸往下降,相對低點,但不排除是假日採檢量較低有關。今日新增54例本土病例(其中17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19例男性、3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6日至6月28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22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20例、桃園市及新竹縣各4例,彰化縣2例,基隆市及屏東縣各1例;其中31例為已知感染源、5例關聯不明、18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新增8例死亡案例今日新增8例死亡個案,為5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9日至6月19日,確診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20日,死亡日介於6月25日至27日。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6月27日累計公布1萬3435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86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75.1%。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萬4748例確診,分別為1170例境外移入,1萬352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個案中累計102例移除為空號。自2020年起累計643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635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25例、台北市245例、基隆市21例、桃園市18例、彰化縣10例、台中市及新竹縣各4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苗栗縣、台東縣、雲林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6/28新增60例本土 陳時中:景點人潮是隱憂

6/28新增60例本土 陳時中:景點人潮是隱憂#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60例COVID-19病例,均為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例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確診人數減少可能跟周末採檢人數有關,但發病病例的確有減少,近兩日景點紛紛出現人潮,是個隱憂,呼籲大家盡量避免外出。新增3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的60例本土病例(其中31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26例男性、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9日至27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33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22例、桃園市2例,基隆市、南投縣及彰化縣各1例;其中32例為已知感染源、3例關聯不明、25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說明,今新增3例死亡個案,為2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7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3日至6月22日,確診日介於5月26日至6月24日,死亡日介於6月25日至26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累計1萬4694例確診,分別為1170例境外移入,1萬347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2例移除為空號。

全民愛滋篩檢日 疫情期間愛滋篩檢輕鬆在家自己做

全民愛滋篩檢日 疫情期間愛滋篩檢輕鬆在家自己做#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三級警戒超過一個月,打亂了大家的生活步調,許多民眾也因此暫停了定期愛滋篩檢的習慣。每年6月27日為「全民愛滋篩檢日」,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提出「三篩五步、愛滋止步」的觀念提醒民眾接受愛滋篩檢,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態,更推出「離不開我的好朋友」繪本幫助民眾認識愛滋。紅絲帶基金會愛滋篩檢與多元諮詢服務疫情期間不打烊紅絲帶基金會多年來響應美國「National HIV Testing Day」,在台推動「627全民愛滋篩檢日」,推廣「三篩五步、愛滋止步」的觀念提醒民眾愛滋篩檢的重要性,三篩為「篩檢愛滋知識是否正確」、「篩檢性行為有無風險」及「篩檢血液是否感染」,而五步則是藉由「查知識」、「想行為」、「問風險」、「驗血液」、「防感染」等行動,傳達相關正確愛滋防治知識、評估感染風險、進而定期主動接受篩檢服務。疫情期間紅絲帶基金會愛滋服務不打烊,各據點仍有提供匿名篩檢的服務,需要的民眾可透過網路或電話預約(https://reurl.cc/6a59rV);亦提供在家愛滋自我篩檢服務,直接將篩檢試劑宅配到府以減少不必要的移動,且僅需要20分鐘即可以知道篩檢結果。若擔心自己有愛滋感染風險,或在自我篩檢後有疑似愛滋陽性的情況,本會也提供網路或電話諮詢服務,以及後續陪同就醫服務。近年來在政府以及民間團體的努力下台灣愛滋新感染人數逐年創新低,但據疾管署統計近幾年延遲診斷比例平均仍達3成。紅絲帶基金會董事長涂醒哲表示,延遲診斷比例高主要是因為民眾自認沒有風險,或是對篩檢有顧慮或擔憂,所以不接受篩檢或是延遲篩檢,紅絲帶去年就服務多名因身體長期不適才前來篩檢的民眾,後續經檢查發現免疫功能指數僅剩下個位數(一般人的免疫功能指數為800至1200),不僅增加伺機感染的風險影響健康狀態,也恐在這段尚未確診與治療的期間將愛滋病毒傳染給他人。建議愛滋篩檢應該要漸趨常規化,只要有過性行為的民眾就應該要做篩檢;而持續有無套性行為者,則建議每3-6個月至少要篩檢一次。此外,透過「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PrEP)」搭配性行為全程使用保險套,「內服外用」的方式,將可更進一步幫助民眾用更積極的方式掌握健康自主權,降低感染愛滋的風險。面對21世紀的新冠肺炎,也不能忘記20世紀的疾病「愛滋病」依然蔓延著傷害著我們世代。宅在疫起讀繪本「離不開我的好朋友」認識U=U涂醒哲董事長分享,長期以來社會對愛滋仍有許多負面的標籤,這也導致許多有感染風險的民眾不敢接受篩檢。因此紅絲帶基金會今年也特別邀請林志瑜藝術家合作繪本「離不開我的好朋友」讓長期處於被漠視的愛滋議題能更親近社會大眾,希望透過繪本幫助大朋友及小朋友認識愛滋的傳染與預防方式外,也傳遞U=U(undetectable= untransmittable;簡稱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的概念,即為愛滋感染者持續穩定地接受治療,當體內病毒量維持在測不到且達6個月以上時,則不會透過性行為的途徑傳染給他人,就如同繪本封底「往後的日子與你和平共處」,愛滋感染者同樣值得擁有美好與健康的未來,期許大家以知識跨越恐懼,用平常心看待愛滋,一起朝終結愛滋病毒流行的目標邁進。(圖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繪本「離不開我的好朋友」)

飛利浦宣佈捐贈呼吸治療器 支持醫療與台灣齊心抗疫

飛利浦宣佈捐贈呼吸治療器 支持醫療與台灣齊心抗疫#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峻,醫療資源面臨緊繃,飛利浦在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與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溝通並了解其需求後,宣佈將捐出共50台的呼吸治療器總價值約二千萬台幣,幫助台灣醫療院所備足量能,齊心抗疫。飛利浦將捐贈的50台醫療院所使用之呼吸治療器,其中20台捐贈衛福部分配予各部立醫院,另30台則捐贈予新北市政府提供新北市醫院,以支持台灣醫療院所在抗疫方面的迫切需求。目前此款新型呼吸治療器已從美國出貨,預計六月中後旬抵台,屆時將分配至全台醫療院所協助新冠肺炎患者的相關治療,以期舒緩緊繃的醫療量能需求。飛利浦大中華區總裁何國偉表示,飛利浦長期著重於擴展健康醫療科技的領導地位,致力於通過有意義的創新改善人們的健康福祉。這一策略目標在對抗疫情中尤為重要。值此疫情緊張時期,飛利浦以行動支持台灣的醫療院所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守護台灣。「我們希望能協助提升醫療院所之治療量能,因此所捐贈的呼吸器不但使用對象之年齡層更為廣泛外,也可用以監測新冠肺炎患者的呼吸道變化,在治療上更提高呼吸同步作用,減少醫護進出隔離病房調整設備的頻率,進而降低感染風險。飛利浦也要向所有第一線醫護人員致謝,讓我們與醫護及病患攜手同心、共同抗疫。」台灣飛利浦總經理胡孝揚補充。飛利浦期盼捐贈此批共50台呼吸治療器,將有助於緩解強勢疫情衝擊下醫療量能大幅增長的需求,並支援台灣醫護一起對抗新冠病毒。

確診再破百例 陳時中:整體趨勢往下

確診再破百例 陳時中:整體趨勢往下#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30例COVID-19病例,分別為129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6例死亡。指揮官陳時中坦言,這兩天案例,又有微幅的起來,但從整體來看趨勢還是往下。新增129例本土、6例死亡今新增129例本土病例(其中73例為居家隔離/檢疫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64例男性、6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4日至23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54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35例、基隆市9例、桃園市7例、屏東縣及高雄市各6例、苗栗縣及新竹縣各5例、南投縣2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40例中,38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今新增6例死亡個案,為男性5人、女性1人,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1日至6月4日,確診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5日,死亡日介於6月18日至6月23日。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6月22日累計公布1萬2958名確診個案中,已有9288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71.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