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疫情期擊退肺癌,靠疫苗、標靶藥、NGS三武器

疫情期擊退肺癌,靠疫苗、標靶藥、NGS三武器#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部分肺癌患者因擔心入院回診、治療會感染新冠肺炎,而自主暫緩或中斷治療。高雄義大醫院胸腔內科陳鍾岳科主任提醒,若未積極治療,錯過黃金治療期的患者存活期恐剩半年;穩定控制病程的患者,還可能發生惡化不自知。陳鍾岳科主任呼籲,面對有EGFR、ALK、BRAF、MET等多種基因型的非小細胞肺癌,臨床上有多元治療武器,可幫助患者在疫情期間有效控制肺癌,累積抗疫實力。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即所謂的NGS,可更快確認致病基因,減少醫療資源消耗及往返醫院次數。確認基因型後,亦有標靶藥物可精準治療肺癌,避免免疫力受衝擊,降低染疫風險;口服的特點,更讓患者可以在家服藥。因疫情中斷肺癌治療,可能活不過半年!陳鍾岳科主任說,疫情會過去,肺癌治療卻需要持續治療,疫情期間肺癌患者仍須依照醫囑積極治療。特別是肺癌初期症狀不典型,確診時往往已屬晚期,有即刻治療的必要。若第四期患者未接受適切治療,存活時間可能不到半年。此外,已穩定控制病程的患者也應定期回診檢查、領藥,中斷療程可能導致疾病復發、惡化,累積的治療成果功虧一簣。針對要入院回診治療的肺癌患者,陳鍾岳科主任鼓勵,患者除了施打疫苗降低新冠肺炎感染及重症率,也應時刻戴口罩、維持手部清潔、保持社交距離。也可運用線上候診系統,確認看診進度,減少醫院停留時間。NGS及標靶藥雙管齊下,維持患者免疫力、減少醫院往返次數陳鍾岳科主任說,在臨床治療上有多元標靶藥物可運用,口服特性更讓患者可以在家服藥,減少往返醫院次數;此外,相較於化療、免疫治療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可以精準控制病程的標靶藥物更可維持患者抗疫戰鬥力。不過,在使用標靶藥物前,務必要先進行基因檢測,尤其非小細胞肺癌分為許多種基因型,例如:EMBA四種基因型,指佔半數以上的EGFR,第二多且佔4-6%的ALK,以及約佔2%的BRAF、MET,此外還有ROS1、NTRK等。每一種基因型的治療策略、藥物均有不同,惟有確認致病基因,醫師才能針對致病根源對症下藥,為患者爭取最佳預後。陳鍾岳科主任說,除了傳統逐項的基因檢測外,今日亦有可以一次性檢驗多種基因型的NGS可使用。不僅可避免多次檢測檢體不足窘境,相較傳統檢測,可更快速確認基因型,患者也不需要為了檢體不足重複切片往返醫院增加風險。標靶藥日益多元,說出用藥想法醫病齊心打造個人化治療今日肺癌已進入標靶治療世代,針對各基因型的標靶藥物日益豐富,患者確認基因型後有望接續使用。陳鍾岳科主任舉例分享,ALK陽性肺癌在一線就有兩款第二代藥物可使用且療效均不錯,患者可依據自身的用藥考量,與醫師一同討論服用藥物。BRAF陽性肺癌在目前也有標靶藥物上市可用。此外,MET陽性肺癌未來也有望有標靶藥物上市。陳鍾岳科主任鼓勵,肺癌控制是一條長遠的藥物,仰賴患者長期與醫療團隊配合。若有任何考量或疑慮,應積極向醫療團隊反應,醫療團隊會盡可能在幫患者在治療及生活品質、疫情中取得平衡。一定要積極掌握黃金治療期,也切莫自行停藥,才能爭取最佳預後。

三級警戒延長好焦慮 專家教你找回內在平靜

三級警戒延長好焦慮 專家教你找回內在平靜#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從兩周、四周延長到六周,原有的生活、工作、學習模式被迫改變,疫情尚未緩解,確診與死亡人數不斷地增加,除加強防疫也要預防可能衍生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根據美國凱薩家庭基金會2021年3月發布的調查發現,美國成人因新冠病毒引發的擔憂和壓力而對其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的比例從2020年3月初期的32%,經過短短四個月增加至53%,其中遭受影響最嚴重的族群是年輕人與婦女。另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020年8月發布的調查,美國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2020年4到6月焦慮和憂鬱症狀的發病率相較於2019年同期增加了許多。該調查對象包括9896名18歲以上成人,研究者透過「四項病患健康問卷」與「六項事件影響量表」,評估參與者的焦慮症和憂鬱症及和新冠肺炎大流行有關的創傷和壓力相關疾患症狀。結果顯示,6月份完成調查的5470名受訪者中,逾四成出現不良的心理或行為健康問題,包括焦慮或憂鬱症狀30.9%、與疫情有關的創傷和壓力相關疾患症狀26.3%,為因應疫情有關的壓力或情緒而開始或增加物質濫用13.3%,以及10.7%受訪者在調查前30天曾考慮自殺。不要整天看新聞報導 透過瑜伽、深蹲增加身體活動量台灣精神醫學會前理事長賴德仁表示,從上述研究可以發現,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民眾的心理健康與自殺問題都可能產生惡化,台灣正處於三級警戒的期間,對就學、上班的民眾影響最大,其中女性特別是有高中職以下孩子的年輕母親壓力相對較高。不過與國外不同的是,台灣的老年人也很關注疫情變化,緊張型的年長者就會變得更加焦慮、擔憂自己被感染,進而出現失眠、心理健康問題,建議民眾疫情期間維持規律的生活型態,不要整天看媒體報導,可將多出來的時間拿來做平常沒時間做的事情,例如園藝、看書、居家運動,透過瑜伽、深蹲,增加身體活動量幫助夜晚容易入睡,同時可透過視訊、電話維持人際互動,補充營養素,避免攝取過多的咖啡、酒精。賴德仁提醒,本身有焦慮、憂鬱、躁鬱或失眠症等精神疾病患者,疫情期間更要維持穩定的服藥習慣,因疫情承受更多負擔的照顧者,若發現自己產生恐慌、焦慮、吃不下等不良的心理或行為健康問題,應主動尋求專業的協助。根據上述硏究顯示,年輕人與婦女是最容易受疫情影響心理健康的族群。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年輕人受影響的主要原因有三,1.他們的活動力相較於中老年人較強,不能外出、群聚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限制;第2.學業的壓力並沒有因在宅學習而減低;3.因上網時間增加,似是而非的訊息變更多,網路霸凌與被霸凌的風險增高。建議親友可透過「了解」年輕人的困境、「傾聽」但不給予督促與建議、「陪伴」一起從事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或給予協助。而影響婦女最大的因素則是家務分擔問題,疫情下她們身兼多職,像是居家工作、教養孩子、家務整理等,很容易變得更焦慮或易怒,這段期間親友可透過兩個方式給予協助,1.家務分擔:漸進式的協助,像是倒垃圾、洗碗、做得順手了再拖地。2.請她直說無妨:說出希望被幫助的事項,自己表明願意幫忙的態度。學習新料理、整理環境、與朋友視訊聯絡 轉移負面心情葉雅馨呼籲,在外界紛擾不安的時候,正是向內尋求平靜的重要時刻。建議民眾可透過五個方式幫助自己在三級警戒中維持健康的身心,1.減少新聞訊息:可將一再看新聞的時間拿來追劇、看娛樂性節目。2.專注可控事物:可從事過去沒時間做的事,像是學習新料理、整理環境、與老友或長輩電話或視訊聯絡,藉此將注意力從負面、焦慮的事物轉移。3.寫日記:試著列出感激的人、想採買的物品,透過寫日記或表列方式釐清內心想法。4.維持生活動能:定期與孩子或另一伴從事居家可進行的運動,像是做體操、立定跑步,並記下自己運動的時間。5.檢視自我情緒:可透過憂鬱檢測APP覺察自身情緒狀態是否有別於以往,例如容易無故發怒、飆罵孩子或是鬱悶不想說話。

今增75例本土 三級警戒以來首見兩位數

今增75例本土 三級警戒以來首見兩位數#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內今天新增75例新冠肺炎病例,為疫情三級警戒以來病例數低點,但死亡20例仍是兩位數。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希望疫情持續減緩,死亡案例在確診減少後一至二周才會下降;近來因為國內確診個案數明顯減少,民眾好像比較放鬆,「心情可以放鬆,但防疫行動要維持」,戴口罩、注意個人環境消毒不可鬆懈。新增20例死亡個案全國疫情自5月19日三級警戒以來,每天新增本土病例數都是三位數,今天新增75例,首次低於三位數,依性別分別為35例男性、4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8日至20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38例最多,其次台北市22例,桃園市5例,苗栗縣3例,基隆市及台中市各2例,高雄市、雲林縣及彰化縣各1例。雙北以外縣市15例中,15例為已知感染源;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今天新增20例死亡個案,為男性14名、女性6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6月16日,確診日介於5月16日至6月20日,死亡日介於6月2日至20日。

6/18新增187例本土 21例死亡

6/18新增187例本土 21例死亡#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88例新冠肺炎病例,分別為187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21例死亡。今新增187例本土病例,為83例男性、10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9日至6月17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76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71例,苗栗縣26例,桃園市6例,基隆市4例,台中市2例,花蓮縣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40例中,38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今新增21例死亡個案,為男性12位、女性9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6日至6月13日,確診日介於5月19日至6月15日,死亡日介於6月10日至6月16日。高齡者接種疫苗 指揮中心提供3建議截至6月17日為止,國內接種AZ疫苗共計127萬3121人次,其中22萬9566人次為75歲以上長者。目前已收到25例接種AZ疫苗後死亡之報告,其中20例發生在75歲以上長者,死亡個案絕大多數均為高齡長者且有慢性疾病;部分個案經司法相驗解剖後,初步死因與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病史相關,指揮中心將持續監測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指揮中心亦針對高齡者接種COVID-19疫苗,提供以下建議:1.近期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建議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接種。2.近期天氣炎熱,考量長者身體狀況,建議避開高溫時段前往接種。3.現有開放診所及衛生所可接種疫苗,建議就近前往接種。

麗寶生醫加入檢驗國家隊 推出企業快篩整合型服務

麗寶生醫加入檢驗國家隊 推出企業快篩整合型服務#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麗寶集團旗下的麗寶醫事檢驗所通過衛福部疾管署核准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檢驗機構,正式成為檢驗國家隊!麗寶醫事檢驗所取得疾管署的能力測試,採購自動化的萃取處理設備,並以RT-PCR高通量檢測進行核酸檢測,快速產出檢測報告。這次主動伸出援手幫助政府擴大病毒篩檢能量,防堵疫情的擴散,就是希望可以盡其心力協助政府一起對抗疫情。近來企業屢傳群聚感染,為了維持營運,同時保障員工健康,因此麗寶集團旗下麗星診所推出企業快速抗原檢測服務,可以直接到企業所在地做抗原快篩檢測,預防群聚。企業只要備妥抗原快篩計畫,包含使用之快篩試劑、受檢對象、感染性廢棄物處理事宜、抗原快篩陽性通報流程及後續處理安置方式,並且向地方政府指定的單位報備,即可與麗星診所合作抗原快篩檢測服務,目前已有多家企業正在洽詢中,包含知名電商、以及多家超過600名員工的企業等等。麗寶生醫以整合型方案為企業提供一條龍快篩檢測服務。麗星診所醫事人員至企業為造冊員工一次採檢2支鼻咽檢體;當檢測為陽性時,即刻將另一支鼻咽檢體送至麗寶醫事檢驗所作高通量核酸檢測,提供企業快速因應員工的健康照護。針對企業檢測服務,麗寶生醫已有相當豐富的經驗,曾為大陸可口可樂、廈門航空、廈門軌道交通集團、太古飛機工程等大型企業完成檢測,幫助企業恢復營運。廈門麗寶生醫日均檢測量達到1000餘件,截至五月底前,累計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超過17萬件,為防疫助一臂之力。

本土今增175例 新竹長照機構激增10例

本土今增175例 新竹長照機構激增10例#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75例COVID-19本土病例,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9例死亡。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今日新增175例本土病例,其中仍以新北市87例最多,新竹縣激增10例則是長照機構人員。今新增19例死亡個案今新增175例本土病例,為100例男性、7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3日至16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87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34例,苗栗縣31例,新竹縣10例,桃園市7例,花蓮縣、基隆市及台中市各2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54例中,53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今新增19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11位、女性8位,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8日至6月12日,確診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14日,死亡日介於6月8日至6月15日。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6月15日累計公布12,042位確診個案中,已有6,731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55.9%。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3,584例確診,分別為1,161例境外移入,12,37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94例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497例死亡。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北市1個月內有望清零 柯P:沒疫苗也做得到

北市1個月內有望清零 柯P:沒疫苗也做得到#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7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7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18例死亡。6/16新增167例本土、18例死亡今日新增167例本土病例,為85例男性、8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日至15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65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50例,苗栗縣21例,桃園市14例,花蓮縣8例,新竹縣5例,基隆市2例,高雄市及台中市各1例。隨著國內疫情趨緩,有專家提出疫情警戒由3級降到2級前,建議有過渡的「2.5級」版措施,完成老人疫苗接種,並用一、二周觀察人流移動,如未造成更多小型群聚感染,才可降到2級警戒。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如果北市從現在起,大概每周降一半確診數,很快數量會降到相當低,「就算沒有疫苗,再給我們一個月時間,應該夠,北市要清零是做得到的」。柯文哲指出,北市12行政區裡,有5個行政區從6月13日起就沒有案例,這代表精準追殺是有用的,一段時間之後,北市潛伏感染源可一個個挑出來殲滅掉。問題是,如果從外縣市來的,例如一個獅子王以造成很多感染,比較麻煩的是同島一命,如果其他縣市有潛伏確診者,還是沒有辦法。

連3天新增個案不到200例 「不排除分區降級」

連3天新增個案不到200例 「不排除分區降級」#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35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132例為本土個案,另有3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增8例死亡。這也是全台三級警戒以來,迎來連續第3天單日新增個案數降到200例以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三級警戒期限前,疫情隨時有變化,但不排除分區域降級可能性。6/15新增132例本土、8例死亡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28日,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未來2周是關鍵,若28日後疫情好轉、疫苗接種狀況好,降級不一定要同島一命,可考慮各區依照風險等級,不同程度降級。陳時中則表示,28日前疫情隨時有變化,疫情監測小組會隨時關注,針對分階段或分區域降級的可能性,「不排除任何可能」,相關政策都要與專家討論。今日新增132例本土病例,為62例男性、7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日至6月14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65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26例,苗栗縣18例,桃園市12例,基隆市3例,台南市、台中市及花蓮縣各2例,嘉義縣及彰化縣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41例中,33例為已知感染源、6例關聯不明、2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