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確診個案31日增15例 不到一個月病逝逾百人

確診個案31日增15例 不到一個月病逝逾百人#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278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274例本土個案及4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73例,總計35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5例死亡。新增274例本土病例 校正回歸73例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274例本土病例,為129例男性、14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4月29日至5月30日。另校正回歸個案73例中,為36例男性、3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5月29日。指揮中心指出,綜上本土個案共347例,以新北市171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22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0例,臺中市5例,基隆市及苗栗縣各3例,新竹市2例,花蓮縣、澎湖縣、高雄市及新竹縣各1例。其中293例有雙北活動史,其餘縣市54例中2例有萬華活動史,46例已知感染源,6例關聯不明。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確診8511例 7321為本土病例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15例死亡個案,為男性9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1日至5月28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至5月30日。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50萬235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其中8511例確診,分別為1137例境外移入,732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21例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124例死亡。

英國混打疫苗研究:無安全疑慮 但不良反應升高

英國混打疫苗研究:無安全疑慮 但不良反應升高#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初不少人思考,如果混合接種不同的疫苗,保護力是否能提高?英國牛津大學於5月12日在《刺胳針》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混打AZ疫苗與輝瑞疫苗的人,比沒有接受混合疫苗者發生輕中度不良反應的症狀更加頻繁,但是反應是短暫的,強調沒有其他安全疑慮。接種混合疫苗 輕中症不良反應更高這項研究由牛津大學領導,國家免疫計畫評估聯盟進行,該研究團隊於今年2月初招募了830名年齡50歲以上的受試者進行試驗,評估第一劑與第二劑分別接種不同的疫苗,是否真的能夠增強免疫力。初步研究發現,接受AZ疫苗與輝瑞疫苗混合疫苗的受試者與非混合接種者相比,出現發冷、疲勞、頭痛、關節痛、肌肉痠痛、注射部位疼痛的輕中症機率較高,但強調出現這些反應是暫時性,沒有人因此住院,無任何安全的隱憂。部分研究結果指出,接受兩劑AZ疫苗者有10%發燒,第一劑使用AZ疫苗和第二劑接種輝瑞疫苗則有34%發燒;兩劑都接受輝瑞疫苗有21%發燒,第一劑接種輝瑞疫苗及第二劑AZ疫苗則有41%發燒,研究人員觀察到接種後的48小時內出現畏寒、疲勞、頭痛、關節痛、肌肉酸痛症狀不良反應持續增加,但受試者都沒有因為上述症狀而住院治療。 年輕者混合接種 出現反應會更明顯不過,研究對象都是50歲以上的人,這意味著混合新冠疫苗後的不良反應很有可能在較年輕的年齡段中更加普遍。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牛津大學兒科學和疫苗學副教授馬修·斯內普(Matthew Snape)説,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混合劑量方案可能會導致接種後會增加第二天缺勤的情況,這在規劃接種時必須加以考慮。他強調安全的重要性,但現在還不清楚免疫反應是否受到影響,正在對研究方向進行調整,希望在未來幾個月內報告更多數據。(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降低感染風險 防疫再升級 調節呼吸道提升自我防禦

降低感染風險 防疫再升級 調節呼吸道提升自我防禦#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細看患者背景,雖重症者普遍以高齡者居多,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但是年輕族群也不能輕忽。另一部分為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不過有些個案病情惡化迅速,所以皆不能掉以輕心。面對疫情升溫,長春藤預防醫學診所啟動防疫升級計畫,力推「三合一肝肺防護」專案,強健呼吸道防禦力,希望讓全台地區居民都能安心抗疫!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醫師林凱信醫師分析:對於年齡高的個案原本就有多種慢性疾病纏身,染疫後病程進展快速,就醫時經常已經進展到肺炎且惡化;而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很難全面掌控,在居家隔離時,一定要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常保身心健康與規律生活作息,更需要留意學生和兒童染疫風險。林凱信醫師也表示:國人在面對無症狀或輕症的環境之下,首重提升自身防禦力,戴口罩、噴酒精、勤洗手防疫之餘,調節呼吸道防禦力也是很好新保養方式,像是「三合一肝肺防護升級配方」從保護四力打造良好體質!1.清除力:清除呼吸道黏液蓄積,減少細菌、病毒入侵沾附。2.活化力:活化免疫細胞功能抑制病毒繁殖,降低病毒活性作用等,並可維持肝臟功能。3.保護力:減緩自由基傷害,有優越的肝機能增強作用及保護作用。4.高活力:維持能量轉換高機轉,減少疲憊倦怠感。**此保養方式為療程,需請門診醫師評估個人適用合宜性。並且療程效果依個人體質可能會有不同效果。長春藤預防醫學像是一道安全閘門,在身體負荷或有狀況前,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遠離疾病的因素累積。隨著疫情擴散,更需要的是提升對於防疫的重視,透過防疫大使台劇男神陳冠霖引領大家「勤洗手、多喝水、多運動、營養均衡、多曬太陽」共同推動健康觀念,一起從自身做起,才能維護全家的人健康!防疫不只是政府的事,更是全民的事,長春藤攜手防疫大使陳冠霖,與大家一起由內而外強化防護力,照顧好自己健康,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一起防疫!長春藤品牌年度防疫大使陳冠霖

輕症送集檢所不算住院?防疫保單埋理賠爭議

輕症送集檢所不算住院?防疫保單埋理賠爭議#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國內疫情升溫,全台防疫保單的銷售情形成正比。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5月17日止,防疫保單新契約件數達289萬件,若以每人一張保單計算,相當於有12.6%民眾買了防疫保單。消基會指出,隨著確診及隔離人數暴增,未來輕症或無症狀患者,若被送到加強版的集中檢疫所及防疫專責旅館,無法被「醫院」收治,未必能符合申請住院醫療保險金的理賠規定,呼籲金管會,應針對可預期的防疫保單契約爭議,邀集保險業者共商解決之道。居家隔離風險高於確診 商品選擇以隔離補償保險金優先消基會近期抽樣檢視國內8份以防疫為訴求保單,包含國泰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365、富邦產險、旺旺友聯產險、兆豐產物、新安東京海上產物,針對保障內容、理賠規定進行檢視,是否有損及保險消費者的權益之處,除呼籲主管機關應邀集業者研究解決之道外,並提醒消費者投保前應預先檢視契約,避免影響自身投保權益。消基會提醒,防疫保單的保險項目如何選擇,與確診新冠肺炎機率相較,被匡列為居家隔離的風險較大,建議商品比較順序,以隔離補償保險金為先、其次是確診保險金加上住院日額保險金。經檢視,八張保單中僅有兩張提供法定傳染病的隔離費用補償,而按各該保單的保險契約規定,被保險人僅有在收到政府隔離通知書處分而在家或在指定之處所隔離或隔離治療者,始得申請。因此,目前大眾熱議的封城或封區狀態,雖然民眾同樣是在家隔離不能出門,但並不符合隔離補償金的請領條件。此外,也提醒消費者,保險契約亦約定,契約有效期間內,保險公司僅限對同一法定傳染病給付一次,因此建議宜注意續保的相關規定。消基會籲保險局協調業者 保障百萬保戶權益消基會呼籲,金管會保險局應儘速針對可預期的保險契約爭議,邀集業者共商解決之道,研議從寬認定的標準與理賠程序,以保障百萬保戶的權益。消費者投保防疫保單前,先比較「隔離保險金」的理賠額度,其次建議確認已投保的醫療險,是否涵蓋法定傳染病以及額度是否足夠。如已有醫療險的消費者,可先比較「確診補償金」,再考量日額住院醫療保險金的給付,搭配自己原有的醫療險、適當擴充理賠額度;若本身未規劃其他醫療險,可以先比較的是「住院日額」理賠部分,轉嫁確診治療期間的經濟負擔。投保前,應詳細審閱保險契約,知悉除外條款,明確了解權益再行投保。

心疼醫護烈日下篩檢 營造商捐百萬檢疫組合屋

心疼醫護烈日下篩檢 營造商捐百萬檢疫組合屋#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因承接臺北醫院急重症大樓工程,特別關心醫護人員的狀況,瑞助營造捐贈院方價值百餘萬的檢疫組合屋,並於今天啟用,該公司董事長張正岳表示,「隨著疫情發展,看到每天至醫院篩檢的人流不斷增加,很心疼醫護人員在豔陽高照的天氣下,穿著全套防護衣汗流浹背忙碌著,決定要為防疫盡一份心力,以自己的專業結合醫護實際需求,規劃設計檢疫組合屋,讓醫護不用再日曬雨淋、大汗淋漓,更避免中暑與熱衰竭的風險,也能讓民眾快速安全的完成採檢。」檢驗科分三班夜以繼日作業 及時揪陽性個案臺北醫院每天採檢完畢後,檢驗科同仁分三班作業高速運轉,夜以繼日,承擔即時檢驗的壓力,在全院共同努力下,包含行政同仁協助文書,確實將每日檢測報告上傳疾管署,陽性個案的即時回報也讓確診者能及早隔離防護,全力圍堵疫情擴散。臺北醫院鄭舜平院長表示,每日至醫院篩檢的人數多達五、六百人,在戶外進行篩檢工作的人員非常辛苦,特別感謝瑞助營造的慷慨捐贈,臺北醫院會堅守崗位、專注防疫,和大家一起守護臺灣、守護民眾的健康。組合屋各室設獨立空調 動線分流讓採檢更安心鄭舜平院長進一步說明,檢疫組合屋設在急診室後方,設置掛號區、檢傷問診區、採檢區、批價區、X光室與更衣室,共6間獨立區隔的空間,在檢傷問診、採檢及批掛區皆安置分隔板,且為了醫護安全,在各室內裝設獨立空調系統,並將受檢動線與醫護人員動線以完全分流的兩道走道區隔,讓採檢作業更加安心。

染疫人數飆破5千 解隔離新標準出爐

染疫人數飆破5千 解隔離新標準出爐#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疫情持續延燒,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增671例病例,其中401例本土、4例境外移入,以及266例校正回歸,本土案例超過5千人;確診個案中新增13例死亡,死亡數再創新高,累積59人病逝。百歲人瑞染疫病逝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 401例本土病例,為男性190例、女性211例,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4月26日至5月26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77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30例,桃園市18例,基隆市15例,高雄市14例,彰化縣10例,台中市7例,花蓮縣6例,宜蘭縣、新竹縣各5例、台東縣4例,屏東縣3例,嘉義市、連江縣各2例,苗栗縣、南投縣及雲林縣各1例。校正回歸266例中,為男性140例、女性126例,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5日至26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46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01例,宜蘭縣5例,桃園市4例,彰化縣及台中市各3例,基隆市2例,嘉義市及台南市各1例。輕症及無症狀者解除隔離無須採檢此外,為加速病床運能,指揮中心也公布解除隔離新制,確診者退燒至少1天,且距發病日已達10天,同時PCR採檢結果Ct值≧30或陰性,即可解除隔離治療,進行7天自主健康管理;至於輕症及無症狀者解除隔離無須採檢,改為居家隔離。指揮中心提醒,確診者解隔離後,自醫院或集中檢疫所返家進行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時,不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避免病毒散播。

家人確診怎麼辦?如何照顧並保護自己?

家人確診怎麼辦?如何照顧並保護自己?#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今天又新增334例本土病例,且有6例死亡。民眾關心如果家人確診,在尚未安排住院前,該如何照顧病患並保護好自己?疾管署公布以下注意事項。照顧病患時1.提供確診病患生活所需,並視醫囑提醒服用藥物。2.大多數病患為輕症,休息數天後症狀即可恢復,請等候衛生單位通知。3.若病患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立即撥打119、1922或聯繫衛生局。如何保護自己1.若你是新冠肺炎重症高風險族群,例如65歲以上長者、免疫力低下等,請不要直接照顧確診病患。2.盡量避免與確診病患直接接觸。3.確診者在家中請單獨一人一室,並盡量使用不同的衛浴設備。4.若不得已需共用空間,請開窗確保空氣流通,並於共用衛浴設備後,使用漂白水或酒精消毒。5.禁止訪客。6.確診者使用過的餐具以洗潔劑清洗,清洗時佩戴手套。7.照顧者若要進入確診病患房間,雙方均須配戴口罩;確診病患若離開個人房間,或身邊有其他家人時,雙方均須配戴口罩。8.請使用稀釋後的漂白水或酒精,清潔確診者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自我健康監測1.照顧者如果是確診者之同住家人,不得外出。2.照顧者需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監測是否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狀。若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請立即撥打119、1922或聯繫衛生局。3.照顧結束後,須自最後一次與確診病患接觸日起居家隔離14天。

確診、隔離人數激增 一次搞懂薪資及補償金怎麼領

確診、隔離人數激增 一次搞懂薪資及補償金怎麼領#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國內疫情大爆發,防疫保單投保跟著爆量,根據兆豐保險統計,每日防疫保單進件量以十倍速攀升,每日投保超過5000件,也成為這波疫情下,婆婆媽媽儲備物資之餘,最夯的行動,甚至出現企業主幫6000名員工集體投保的大單。民眾除了靠商業保險補強保障,只要符合條件,勞保也有傷病、死亡給付可請領,若遭居家隔離或檢疫,還有衛福部的1.4萬元防疫補償金可申請。工作、非工作確診 勞保補償大不同*因工作確診勞工因工作關係感染新冠肺炎,屬於職業災害,治療期間雇主應依法給予公傷病假外,同時也要依原本薪資給予補償。此外,由於無法工作也領不到原有薪水時,從第4天起勞工可以申請勞保的「職災傷病給付」。金額按平均月投保薪資的7成給付,如過了1年仍未痊癒,第2年給付金額降至5成,共計最長可領2年;如不幸因公染疫身亡,則可依照近6個月平均投保薪資領取「職災死亡給付」,發給40個月遺屬津貼及5個月喪葬津貼。*非工作確診勞工如是因為個人因素,被要求居家檢疫或隔離,這段期間可向雇主請病假、事假、特休假或與公司協調工作時間,如不幸確診住院治療,從第4天起可申請「普通傷病給付」,給付金額按照平均月投保薪資的5成發給,最長可給付6個月,但若發生事故前的勞保年資滿1年,可加發6個月給付,共計1年。若染疫過世,遺屬可向勞保局申請「普通傷病死亡給付」,除了可按被保險人死亡的當月(含)起前 6 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請領喪葬津貼5個月外,還可依投保年資再請領10至30個月遺屬津貼。居家隔離或檢疫 最高領1.4萬補償金除了商業保險、勞保補償之外,衛福部也有針對5類對象,包括居家隔離者、居家檢疫者、集中隔離者、集中檢疫者,以及為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受隔離或檢疫者而請假或無法從事工作的家屬,提供每人每日防疫補償金1000元,最多可領14天,共1.4萬元。但要注意的是,上述對象須符合沒有領到薪資,且無違反隔離相關規定,才可以申請補償金,若在這段期間,民眾有領薪或依其他法令規定領過性質相同的補助,就不能重複申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