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口罩設計比賽 留美小學生畫出台灣防疫No.1

口罩設計比賽 留美小學生畫出台灣防疫No.1#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生活型態有了不同以往的改變。新冠病毒是以飛沫傳染為主的新興傳染病,口罩的佩戴顯得格外重要,為增加兒童對於防疫的認知與重視,馬偕兒童醫院舉辦「我手畫我口」口罩設計比賽,希望孩子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更能體會防疫的重要。此次投稿踴躍,一共收到70件設計作品,甚至遠從美國郵寄而來。馬偕兒醫團隊經過評選討論後選出幼兒園組、小學組及中學組共12幅優選作品,公開頒獎表揚並舉辦為期兩個月的展覽。創意豐富 薇閣國小學童作品獲選印製實體口罩馬偕兒童醫院李宏昌院長於頒獎典禮致詞表示,看到孩子們努力畫出最棒的口罩圖樣,十分感動,就像八里國小洪婕恩同學在作品理念提及「戴口罩很不舒服,但是可以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也可以很漂亮,要開開心心戴上口罩。」馬偕兒童醫院兒童醫務部主任何啟生也謝謝孩子們熱情參與這次的徵稿活動,認同口罩是阻隔細菌與病毒的最佳裝備,不僅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完全展現台灣的防疫精神及驕傲。擔任評審主委的馬偕兒童醫院醫務專員邱南昌則表示,評選過程看到許多豐富創意的作品,實在很難取捨,評審團最後以符合投稿規則的五色以內、美感設計及創作理念等三個重點進行評選。再從優選的12幅作品中,考量不織布面印刷需求,選定薇閣國小陳哲文同學的作品進行印製,成品色彩活潑討喜,受到許多人的詢問及喜愛。即起在馬偕兒童醫院9樓展出2個月優選作品之一的美國塔博中學黃子安同學,家人接獲得獎通知後既驚喜又略帶遺憾,因為3月下旬須返回美國,無法親赴領獎。馬偕兒醫團隊精心安排提前頒獎,在返美當天由邱南昌代表頒發獎狀,給予黃同學嘉許鼓勵。投稿作品即日起於馬偕兒童醫院福音樓9樓走廊展出,邱南昌還透露一個插曲,兒醫團隊於評選完成後隔周,收到一封來自美國的投稿信箋,郵戳時間符合投稿規定而加入展覽行列。此作者是在美國讀小學的張景圓同學,他特別強調「台灣防疫COVID-19 全世界第一!」作品中亦呈現台灣與全世界共同抵禦新冠肺炎病毒的超人決心,顯見台灣防疫成績揚名海外。

自費核酸檢驗定價不透明 消基會籲政府降價

自費核酸檢驗定價不透明 消基會籲政府降價#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內醫療機構收取自費核酸檢驗常規費用介於4500到8000元,相較於鄰近的港澳等國,價格高出將近5到14倍,消基會董事長黃怡騰批評,台灣國民所得低於這些國家,自費檢驗費用卻比別人貴,猶如趁火打劫,呼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各縣市政府衛生局檢討自費核酸檢測措施適用範圍及費用,定價公開透明化,才能取得民眾認同。價格較港澳高出5倍及14倍部分民眾因經商、求學或遠在國外的親屬有急難等因素,疫情期間仍須出入國境,目前開放符合10類條件民眾可申請自費核酸篩檢措施。據消基會統計,國內71家醫療機構收取費用介於4500到8000元不等,相較香港地區採檢費為港幣240至1470元(約新台幣865至5292元)、澳門採檢費澳門幣90元(約新台幣320元),價格分別高出5倍及14倍。黃怡騰表示,指揮中心曾解釋RT-PCR核酸檢驗試劑、醫檢人員、醫院都需要成本,但跟鄰近國家相比,台灣所得水準沒有比人家高,自費篩檢價格卻比人家貴,疫情期間機票漲了二至三倍,台灣檢驗價格又在東亞地區名列前茅,等於對有出境需求的民眾等同雙重剝削。消基會秘書長徐鈺指出,該會就71家醫療機構進行統計,結果顯示,常規檢驗(一般件)收費區間為4500到8000元不等,若快速取件收費更高達9600到1萬元,這71家提供篩檢服務的醫院中,有42家收費超過5800元,佔比超過6成。「至少降到3000元才算合理」律師、醫師黃清濱表示,消基會立場完全配合中央防疫政策,但站在消費者保護立場,先前疫情嚴重,因而限制自費採檢對象,以價制量,但隨著國境準備逐步開放,將來需要自費篩檢人數勢必大幅提高,屆時若收費仍高額,且定價不透明,將嚴重影響消費者權益。消基會呼籲,指揮中心與各縣市政府衛生局應儘早檢討檢驗費用的合理性,並將核定資訊予以公開,黃怡騰認為,至少要降到3000元左右才算合理。

「對AZ疫苗有信心」醫院院長紛挽袖打第一針

「對AZ疫苗有信心」醫院院長紛挽袖打第一針#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首批AZ疫苗今起在全台57家醫院開打,為了讓民眾安心,行政院長蘇貞昌及衛福部長陳時中於上午7時40分前往台大醫院帶頭施打第一針,蘇貞昌注射後表示沒有任何不適,希望大家看到他的狀況能安心,讓台灣的防疫永遠第一。和信:希望盡快終結新冠肺炎疫情除了蘇貞昌及陳時中,各大醫院的院長也幾乎都帶頭接種,希望提高醫護人員的接種意願,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打完稱沒有不適症狀,未來該院將增加注射點,以提高接種效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台大醫師張上淳隨後也完成接種。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也率領十名醫師接種,他表示,對AZ疫苗安全性有信心,他率先施打希望讓全院醫護人員對AZ疫苗放心,進而帶動全國人民踴躍接種疫苗,希望盡快終結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臺北榮總院長許惠恒也表示,除了配合防疫政策,建立個人防護機制外,接種疫苗,達到群體免疫,是目前回復正常生活最有效的方式,希望他的接種,能鼓勵醫護人員及一般民眾安心接種。同樣列為第一批施打據點的亞東醫院,跨部門成立「COVID-19應變小組」,擬定疫苗施打作業規範,結合醫囑系統與LINE BOT推播功能,精準且透明地管理接種流程,讓員工及民眾可以安心接受疫苗注射。院長林芳郁視防疫同作戰,為維持亞東重症醫療能量,率領COVID-19疫苗醫療專家小組接受疫苗施打,藉此號召同仁共襄盛舉,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到場關心醫護人員施打狀況。亞東醫院開放COVID-19疫苗接種服務,為使接種流程更為順暢,特別導入資訊化管理,將疫苗接種流程、施打前後追蹤名單等建置進系統,並開設「COVID-19疫苗接種服務門診」,符合施打條件者,皆可經由網路預約掛號。亞東:接種後連續3日關懷有無不適為掌握接種者的健康狀況,亞東醫院利用系統的自動化,於施打前一日進行簡訊或LINE推播通知,除提醒注意事項外,也會詢問是否有發燒、懷孕、過敏等情形,回覆資訊將直接導入醫囑系統,提供醫師評估。林芳郁表示,在接種疫苗後連續三日,系統會以簡訊或LINE BOT關心接種者是否有不適情形,只要透過手機回覆,資料就能自動匯入資訊系統,完成追蹤。疫苗施打8週後,系統也會自動發送通知,提醒回診施打第二劑疫苗。為營造安心的接種環境,亞東醫院特別在5樓規劃獨立場域,提供接種者充足的休息,並確認施打後30分鐘無明顯異狀。現場也設有急救設備,同樓層亦有重症醫學部備援。對於日後出現不適症狀者,亞東醫院也提供24小時全天候的關懷諮詢專線,讓接種者感到全面的安全與溫暖。林芳郁指出,COVID-19疫情瞬息萬變,全球已邁入疫苗接種階段。亞東醫院運用資訊化建立起更加迅捷的接種機制,提升接種的便利性與效率;下階段的疫苗接種,可能將擴大至一般民眾,也希望透過流程E化,讓民眾更願意站出來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AZ疫苗下周一開打 陳時中帶頭接種

AZ疫苗下周一開打 陳時中帶頭接種#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晚宣布,經專家會議評估,接種AZ疫苗預防新冠肺炎感染及感染後重症的臨床效益,大於接種後發生不良反應風險,決議3月22日開打。專家認為民眾對於疫苗有疑慮,建議陳時中或行政院長帶頭施打,陳時中表示,「我個人是沒問題」。指揮中心指出,會中專家表示,經歐盟檢視近期歐洲各國接種 AZ疫苗後,沒有明確的科學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引起血栓的相關性,但也無法完全排除疫苗可能與非常罕見的瀰漫性血管性凝固(DIC)合併血小板低下之不良事件有關,因此建議民眾接種前應與醫師討論評估相關風險後再接種。此外,因服用避孕藥與接受荷爾蒙治療為引起血栓之危險因子,建議現階段前述對象先暫緩接種。另接種疫苗後若 14 天內出現呼吸困難、胸痛或腹痛、四肢腫脹或冰冷、嚴重頭痛或疼痛加劇、視力模糊、持續出血、皮膚出現自發性瘀青、紫斑等症狀,應立即就醫。首批 AZ疫苗共 11萬6500 劑已於3月18日完成檢驗封緘,並於19日依各縣市政府調查接種意願人數,先行配送部分劑量至 57 家接種點,同時訂於下周一起,提供專責病房、負壓隔離病房或負責採檢的醫事人員接種。

全民齊心抗疫 馬偕兒醫辦口罩設計賽

全民齊心抗疫 馬偕兒醫辦口罩設計賽#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生活型態有了不同以往的改變。在台灣有賴全民與醫護人員齊心共同抗疫,做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疫工作,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為增加兒童對於防疫的認知與重視,馬偕兒童醫院特別舉辦「我手畫我口」口罩設計比賽,希望孩子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更能體會防疫的重要。鼓勵孩子動手創作 更能體會防疫重要新冠病毒是以飛沫傳染為主的新興傳染病,口罩的配戴顯得格外重要,出入各大場所或室內密閉空間,口罩更是人人必備的隨身小物。馬偕兒童醫院「我手畫我口」口罩設計比賽,特別分為中學組、國小組及幼兒園組,鼓勵不同年紀的孩子動腦、動手創作。經過評選後的優勝作品將於4月2日公開表揚,馬偕兒童醫院將擷取其創作元素,製為實體特色口罩,兼具「我手畫我口」的創意與實用性。即起收件至3/9止 18歲以下均可參加口罩設計比賽即日起收件至3月9日截止,18歲以下兒童均可參加,活動辦法及設計規格檔案可至馬偕兒童醫院官網首頁「最新消息」(https://www.mmh.org.tw/news_view.php?id=6562)下載。

戴口罩為何還是被傳染?6個NG習慣恐白戴

戴口罩為何還是被傳染?6個NG習慣恐白戴#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部立桃園醫院爆發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有10人染疫,防疫再度拉警報,近一年來,民眾雖已養成戴口罩的習慣,但如何脫口罩也是一門學問,ICU醫師陳志金透過臉書提醒大家,如何脫口罩也很重要,並將日前瘋傳的「世上最可怕的6件事」星座哏圖改成「脫口罩篇」,說明脫下口罩後要避免的6件事。1.脫下口罩放在桌上2.脫下口罩,沒洗手就揉眼睛、挖鼻孔、吃東西3.脫下口罩,揉一揉丟到垃圾桶4.脫下口罩接觸到口罩表面沒洗手5.脫下口罩把口罩剪碎6.脫下口罩,內外面交換再戴將用過的口罩剪碎 反而曝露在危險中陳志金指出,當口罩擋下有病毒的飛沫後,如果將口罩放置在桌面上,就等於將病毒傳染給下一個接觸到桌面的人。脫下的口罩應將其向內對折再對折,將外層污染面包在裡面,並用帶子綑起來後,再丟入有蓋的垃圾桶,口罩丟棄後一定要洗手,在還沒洗手前,不要碰觸眼口鼻。有民眾擔心丟棄的口罩會被不肖業者回收再利用,因此會將用過的口罩剪碎丟入垃圾桶,陳志金提醒民眾千萬別這麼做,因為「在剪碎的過程中,反而讓自己曝露在危險中」。進家門口就把口罩丟棄 避免病毒入內此外,不要為了節省而把內外面交換戴,因為這等於把污染面直接和嘴巴接觸,除了沒有保護效果,還會和病菌接觸。最後陳志金分享自己處理口罩的流程,他習慣到家門口或車庫時就把口罩脫下丟棄,洗完手才進入屋內,盡可能降低將病毒帶入家中的機會。

寒假疫情升溫!教部:營隊無法嚴格防疫建議取消

寒假疫情升溫!教部:營隊無法嚴格防疫建議取消#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內疫情升溫,各級學校陸續放寒假,教育部發布5點聲明,提醒各級學校辦理大型集會活動需注意防疫措施,在活動舉辦前,要事先評估必要性及相關風險;若活動確定舉辦,務必訂定完善的應變計劃,及遵守防疫相關措施,若無法嚴格執行防疫規範,建議以適合的方案替代原有的實體活動,或延後舉行。教育部五點聲明一、為防範COVID-19社區感染風險,提醒如有辦理集會活動之主辦單位,應依循指揮中心109年11月29日修正公布之「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因應指引:公眾集會」,妥為評估該活動舉辦之必要性及相關風險程度,若決定舉辦,應訂定完整防疫應變計畫,落實防疫相關準備及措施;依據指揮中心聲明,若無法於活動前嚴格執行完整風險評估,並規劃完善之防疫配套措施,強烈建議取消或延後舉辦。二、進行相關風險評估,必要時得邀集集會活動主管機關及地方衛生單位等共同討論,建議評估指標如下:(一)能否事先掌握參加者資訊:如能掌握所有參加者之流行地區旅遊史、確診病例接觸史,進入活動前亦能進行症狀評估及體溫量測,則相對風險較低。反之,如無法掌握上述資訊,則相對風險較高。(二)活動空間之通風換氣情況:室外活動風險較低;通風換氣良好或可開窗通風的室內空間風險其次;至於通風換氣不良的密閉室內空間則風險最高。(三)活動參加者之間的距離:活動期間彼此能保持室內1.5公尺及室外1公尺之安全社交距離,風險較低。原則上距離越近,風險越高。(四)活動期間參加者為固定位置或不固定位置:前者風險較低,後者風險較高。(五)活動持續時間:原則上時間越長,風險越高。(六)活動期間可否落實手部衛生及配戴口罩:可落實者風險較低,不能落實者風險較高。三、對於有慢性肺病(含氣喘)、心血管疾病、腎臟、肝臟、神經、血液或代謝疾病者(含糖尿病)、血紅素病變、免疫不全需長期治療者、孕婦等,於國內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流行期間,建議避免參加集會活動。四、宣導生病在家休息不參加集會活動,如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異常等疑似症狀,以及指揮中心「具感染風險民眾追蹤管理機制」所列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加強自主健康管理及自主健康管理者,不得參與聚會活動。五、活動如有用餐時,應依據指揮中心109年4月10日修正公布之「COVID-19因應指引:社交距離注意事項」,須保持足夠的社交距離或以隔板、屏風進行區隔。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則應「分時分眾」用餐,以維持足夠的社交距離

優尼克生技捐贈防疫物資 打造校園防疫金三角

優尼克生技捐贈防疫物資 打造校園防疫金三角#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期疫情來勢洶洶,為防堵新冠肺炎及冬天常見的腸胃型感冒,優尼克生技捐贈1300瓶長效抗菌護膜液給台北市立葫蘆國小家長會,家長會捐給學校贈送學生,打造校園防疫金三角。優尼克生技公司董事長馬瑞彣表示,台灣防疫表現全球看的見,也讓大眾開始重視防疫觀念,更希望每個人都有隨手可得的優良的防疫物資。葫蘆國小校長蔡新淵則表達感謝,表示此次活動得以讓防疫觀念從小教根,未來繼續長存社會,打造正確防疫新觀念。冬季疫情、感冒肆虐 優尼克生技捐贈防疫物資就在冬季疫情升溫、腸胃型感冒肆虐之際,優尼克生技攜手台北市立葫蘆國小家長會全力支持校園防疫。台灣防疫成績有目共睹,不過馬瑞彣董事長指出,近來在桃園有前線醫師、護理師感染,且曾去過外面店家,目前應思考如何加強社區感染風險的管控。馬瑞彣董事長提到,此次捐贈產品是4、5年前研發,且去年經過國衛院專家共同研究認證,應該讓更多人有好的產品,除了捐贈第一線醫護人員,接著學校、警務人員等都是風險很高的族群,「只要第一線控制好,風險就會小。」他還說,公司也捐贈口罩等防疫物資,就是想讓台灣在防疫這件事情上做的更好。防疫觀念帶入小學 延續台灣抗疫成功經驗葫蘆國小家長會會長邱彥博表達感謝,表示此次捐贈讓師生瞭解台灣的防疫工作一刻都不能拖,所有人都有防疫意識才有機會「零確診」。他指出,台灣防疫很好,都是因為防疫概念落實,不像歐美國家會排斥防疫的工作,代表台灣的教育非常成功,希望能夠將防疫意識引入校園,落實防疫工作,待有朝一日疫苗問世,疫情可以告一個段落。「身體健康才是唯一的1,其他事業、成就都是後面的0。」葫蘆國小校長蔡新淵強調,把防疫觀念帶入小學,不只要養成孩子健康,同時幫助孩子從小養成防疫的意識。他感謝優尼克拋磚引玉,把物資不計成本捐贈給學校,讓小學教育把防疫意識交給小朋友,常存社會。馬瑞彣事長回應,台灣防疫有成,股票還創新高,熱錢很多,希望拋磚引玉,讓每個小朋友跟家庭都能獲得社區防護,讓世界看到台灣的防疫成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