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戴口罩運動不想頭暈目眩 5大重點看過來

戴口罩運動不想頭暈目眩 5大重點看過來#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三級警戒期間,為減少與他人的接觸,不少民眾身體活動量降低,改變習慣由戶外運動轉為居家運動,然而這些居家運動,對於喜歡戶外的民眾常會覺得意猶未盡。指揮中心宣布即起至8月9日調降至二級警戒,雖持續維持社交距離,但民眾可在適當防護下到戶外活動筋骨。但戴口罩運動實在不舒服,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民眾到戶外運動,全程配戴口罩及保持社交安全距離,是保護自己和他人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的必要條件,由於新冠肺炎可經由人與人接觸、飛沬、環境等媒介傳播,配戴口罩可以減少運動中病毒的飛沫與可能的氣溶膠傳播風險。為了兼顧防疫與運動安全,提供在戶外配戴口罩運動的5個重點:1.選擇透氣口罩夏天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運動,臉部水蒸氣與汗水會使口罩防護的時間縮短、口罩與臉部密合度變差。建議選擇透氣材料製成的口罩,出門前多帶一個口罩備用,若口罩濕掉要適時更換。2.調整運動強度以低強度活動開始,或比平常更低的強度進行運動,再視個人體能狀況逐漸增加活動的類型、強度及次數,避免超出個人的負荷。3.注意個人症狀若出現暈眩、頭暈和呼吸急促症狀,建議應停止運動。若症狀持續未消失,應休息並取下口罩。4.評估身體狀況若有肺部相關疾病,應事先諮詢醫師的運動建議。5.避免熱傷害選擇透氣排汗衣物並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間太陽直曬時間,每小時補充2至4杯水(1杯240c.c.)。 國健署呼籲,從事各項活動時必須符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社交距離指引:在非特定人場所,室外社交距離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因此建議,在國內疫情警戒降級時,國人應在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的原則下,適時配戴口罩從事運動健身。

今增6例本土案例 創疫情警戒新低

今增6例本土案例 創疫情警戒新低#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例本土,創下疫情警戒以來新低,另有5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今新增6例本土病例,為4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23日至8月4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4例為最多,其次為台北市及桃園市各1例;其中2例為已知感染源、3例關聯不明、1例疫調中,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3日累計公布1萬4522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3001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9.5%。今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4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奈及利亞、南非及美國入境,入境日介於7月21日至8月3日。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萬5753例確診,分別為1280例境外移入,1萬4420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8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79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8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93例、台北市297例、基隆市27例、桃園市24例、彰化縣14例、新竹縣11例、台中市4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台東縣、雲林縣、台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台大施打疫苗破10萬人 幸運兒獲贈禮

台大施打疫苗破10萬人 幸運兒獲贈禮#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台大醫院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人次已達10萬人,院方特別贈送吉祥物醫寶玩偶及紅到國外的疫苗紀念貼紙,給第10萬名「幸運兒」,這名徐先生表示,很意外這麼早就可以打到疫苗,施打完後並沒有不適,過程順利。副院長高淑芬表示,台大醫院接下疫苗施打工作後,考量不宜用門診做為施打空間,戶外場所又怕民眾悶熱,最後選在有冷氣的體育館當注射場地,希望民眾不要緊張,增加接種疫苗意願。單日施打量高達4056人次台大醫院每天動員醫護與行政人員,提供疫苗接種服務,單日施打量高達4056人次,目前已經服務超過10萬人次,台大醫院統計,截至7月30日止的接種者,其中施打AZ有48180人(48.3%)、莫德納51544人(51.6%);男性有45357人(45.5%),女性有54367人(54.5%);打第一劑有69131人(69.3%),年齡層分布大於75歲者6.7%、65-74歲者10.1%、50-64歲者佔20.7%、40-49歲者佔19.7%,比例最多的年齡層則是30-39歲族群佔24.9%。另外,為了提供孕婦安全的疫苗接種,台大醫院也開設孕婦特別門診,由婦產部主治醫師坐鎮諮詢,現場提供超音波及胎心音檢查,截至7月30日已服務6244名準媽媽,已有1767名完成第二劑。高淑芬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都快來預約接種疫苗,尤其對家庭而言,如果父母都接種疫苗,即使小朋友還沒有疫苗可接種,但也會形成保護力。台灣的疫苗供應有賴日本、美國、立陶宛、斯洛伐克等友邦援手,因此台大醫院也特別設計出貼紙,來感謝國際的援助。

7/29新增16例本土 連2天無死亡個案

7/29新增16例本土 連2天無死亡個案#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這是連續2天沒有死亡病例。個案分布新北市7例為最多今日新增16例本土病例,為13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25日至28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7例為最多,其次為台北市5例、高雄市2例、桃園市及嘉義市各1例;其中14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27日累計公布1萬4400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2801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8.9%。今新增2例境外移入中,案15738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7月27日自美國返臺,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於機場採檢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並於今日確診;個案在台期間並無症狀,已匡列同班機前後兩排旅客共15人,列居家隔離。案15745為本國籍70多歲男性,長期居住柬埔寨,7月9日出現發燒及呼吸困難症狀,當日就醫檢查發現有肺炎情形,7月19日於柬埔寨當地住院治療,7月28日搭乘國際緊急醫療專機返台,入境後即收治住院隔離及採檢,並於今日確診,相關接觸者匡列中。

明起開放38歲以上預約疫苗 144萬人可接種

明起開放38歲以上預約疫苗 144萬人可接種#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第四輪預計自7月30日起開打。自7月27日上午10時起,1983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之民眾、宜蘭縣、基隆市因受颱風影響取消預約者、以及第三輪已收過簡訊但尚未完成預約者共約144萬人,將陸續收到預約簡訊,預約接種期程至7月29日中午12時截止;本輪可接種疫苗為AZ疫苗,施打期間預計自7月30日至8月6日止,並視疫苗供應期程調整接種場次,籲請民眾準時前往接種。今增10例本土 無死亡個案此外,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0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今新增10例本土病例,為7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9日至25日。個案分布以臺北市4例為多,其次為新北市及桃園市各3例;其中8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1例疫調中,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24日累計公布1萬4359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2603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7.8%。

後疫情時代部署 6成企業疫苗福利備戰

後疫情時代部署 6成企業疫苗福利備戰#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月全國實施第三級防疫警戒,發生多起企業群聚感染、停工案例,許多產業也間接面臨蕭條困境,員工生計受影響。7月12日後政府鬆綁警戒措施,8月更有望開放各產業人潮回流,企業雇主應做足預防傳染病準備,避免疫情再起,以保障職場持續工作、維持員工生計。為了解企業雇主對於職場傳染病預防的重視度,由博思市調於2021年2月執行、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特發表「企業防疫福利大調查」成果,顯示已有6成企業提供不限病種之疫苗相關福利措施,中華民國工業安全衛生協會理事長湯大同指出,本次調查顯示雇主已有傳染病預防意識,但仍有4成待進步空間,其中風險偏高的運輸倉儲業者,僅4成有疫苗福利,低於平均;更有高達1/3的企業自去年疫情爆發後,仍無提供員工相關疾病衛教內訓課程,職安警覺性過低。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暨台大兒童醫院黃立民院長表示,疫情流行期間,雇主應加強預防與新冠肺炎症狀相似的呼吸道傳染病,其中職場上多見百日咳、流感及肺炎鏈球菌傳染,若引發共同感染,會加重其肺炎嚴重性。調查顯示,其中流感(78%)為最多雇主提供之疫苗福利,但肺炎鏈球菌疫苗(9.9%)、百日咳疫苗(2.7%)的補助比例仍遠遠不足。有鑑於此,湯大同與黃立民攜手提倡職安感控三方針,呼籲所有企業雇主應落實疫苗接種、疾病衛教、疫情監測,疫苗接種是傳染病防治最直接、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相關預算的投入能降低企業於傳染病爆發時損失的成本,也保護整體國人健康安全。傳染病爆發企業損4.5億美金 WHO建議呼吸道三大疫苗先接種針對第一波的全球疫情爆發,政府於2020年3月公布「企業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營運指引」,提供雇主在零星社區感染階段、廣泛性社區傳播階段出現時,如何因應的策略方針。而過去政策規定企業內的職業衛生安全工作,由非醫學專業的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師來主責,傳統職安也多以工傷、物理性及化學性之環境危害預防為主;從2018年開始,200人以上企業須聘僱或特約醫護人員,以辦理員工健康管理、疾病預防及健康促進等工作為主,明年起政策更將擴大適用到50人以上企業,顯見職場衛生安全工作已開始重視健康管理,也加強對職場傳染病的預防。為了解企業在政府推動相關政策及疫情爆發後,是否有相應措施來提升職場衛生安全,此調查邀請1117名企業的雇主、人資部門、護理人員及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師人員填答,問卷涵蓋調查員工健檢、疫苗福利、疾病教育課程等職安措施。調查顯示,有超過6成(60.8%)企業提供疫苗相關福利,其中超過一半是由企業直接提供補助,其餘則是協助預約、提供相關疫苗資訊給員工。也有近5成(49.2%)表示願意進一步提供員工關於疫苗接種資訊及補助福利;在疫情時代下,企業積極部署保護員工、降低公司風險意識有所提高。根據美國針對有疫苗預防之傳染病統計,疫苗接種率尚未良好覆蓋下,傳染病每年會造成雇主約4.5億美金的經濟損失,除了生產損失外,也需負擔生病員工的醫藥費用、薪水、居家照護的部分成本,疫苗為企業的職場安全策略中不可或缺的武器。黃立民說明,目前全台提高警戒來預防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但根據美國一回溯性研究,職場最常見的感染原其實為細菌,緊接才是病毒、真菌及寄生蟲,其中,在工作場域中多見的細菌類傳染病為百日咳(百日咳桿菌)、肺結核(結核桿菌)、肺炎鏈球菌感染症(肺炎鏈球桿菌),而病毒類傳染病則要重點預防季節性流感、B肝等。職安感控三方針保護企業 應優先免疫預防 經濟效益高疫情流行期間,雇主應加強預防與新冠肺炎症狀相似的呼吸道傳染病,雖然新冠肺炎疫苗在台灣尚未普及,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COVID-19期間免疫指導方針」中,建議凡能預防呼吸道感染的疫苗:百日咳疫苗、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能接種就應接種。此次調查顯示,企業已有相關意識,其中流感(78%)為最多雇主提供疫苗福利,然而肺炎鏈球菌疫苗(9.9%)、百日咳疫苗(2.7%)的補助比例仍偏低,提醒企業們可優先安排相關接種計畫,預防秋冬來臨疫情再起。疫情時代下,調查顯示產業雇主有明顯提高對於傳染病預防之意識,然而仍有待進步空間。有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未歇,傳統傳染病仍存,湯大同理事長與黃立民院長攜手提倡職安感控三方針,呼籲所有企業雇主、職護、職安人員共同實踐:一、疫苗接種:預防接種是傳染病防治最直接、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是防疫工作最重大的基石,各企業可評估自身產業性質,與職業醫學科、感染科醫師共同討論,來安排員工疫苗接種計畫。二、疾病衛教:除了相關安全衛生人員外,也應積極提供全體員工培訓疾病衛教課程,提高員工對於傳染病症狀出現時的敏銳度、自察風險,並演練通報流程。三、疫情監測:實施傳染病症狀監測與警示流程,並於初期風險發生時,進行普篩,如量體溫、安排入院檢測、使用快篩試劑等。

新冠肺炎新藥研發傳佳音!新型抗生素可有效抑制病毒

新冠肺炎新藥研發傳佳音!新型抗生素可有效抑制病毒#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台灣施打新冠肺炎疫苗覆蓋率突破20%,全國三級警戒有望鬆綁之際,首個由台灣生技公司自行研發的抗生素在抑制新冠病毒試驗傳出喜訊,在治療新冠肺炎新藥研發上邁進一步!元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元樟生技)公布其所研發的新型抗生素YUAN-03,委託台灣大學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張淑媛教授團隊進行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體外抗病毒試驗,結果證實YUAN-03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率,令人驚豔!元樟生技董事長蔡宜儒表示,YUAN-03是由本土藥用食用真菌萃取製成的新型抗生素,也是台灣自行研發的第一支抗生素。今年四月YUAN-03已經在國衛院進行的抗人類流感冠狀病毒hCoV-OC43試驗中,取得幾近100%抑制病毒的效果。現在又在台大實驗團隊的新冠病毒SARS-CoV-2體外抗病毒試驗中,抑制50%病毒感染的劑量濃度51.63微克/毫升、濃度達75微克/毫升的劑量下獲得高病毒抑制率的肯定,讓團隊感到非常振奮,象徵著對元樟生技以獨特、創新、領先技術開發新藥的策略的肯定。。他強調,透過這兩個國際級實驗室的試驗,YUAN-03能對不同冠狀病毒產生一樣高效的病毒抑制率,證實這支由台灣人自己研發的第一支抗生素,不但是治療新冠肺炎新藥的希望,也可能對其他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產生相當療效。張淑媛教授為國內第一位分離出新冠病毒株的學者專家,其所率領的團隊在此次台灣防疫過程中,負責許多檢測、研究的艱辛任務,是對新冠病毒最了解的研究團隊。YUAN-03透過張教授團隊以病毒溶斑減少試驗、收率減低試驗、酸性磷酸酶分析等方式進行此次體外抗病毒試驗。結果顯示,YUAN-03抑制50%病毒感染劑量濃度51.63微克/毫升,以濃度達75微克/毫升劑量進行測試,證實其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率有效性的表現幾乎可達100%的效果。讓人對這支新藥在未來治療新冠病毐新藥的療效上更具信心。蔡宜儒表示,YUAN-03將持續進行抑制Alpha、Delta變種病毒有效性的測試;如果測試成功的話,將再進行動物試驗,並預計將與國外知名藥廠結盟,希望在今年底前能夠在新冠肺炎新藥研發上獲致具體進展,讓台灣和全球在有更有效的新藥積極治療下,對抗COVID-19變種病毒的侵襲,消除疫情的威脅。

今增30例本土病例 雙北重回兩位數

今增30例本土病例 雙北重回兩位數#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3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0例本土及3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4例死亡。今天本土個案增多,指揮官陳時中表示,24例已知感染源,疫情在控制中。今新增30例本土病例,為15例男性、1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17日至21日。個案分布以台北市及新北市各11例為最多,其次為桃園市7例、新竹市1例;其中24例為已知感染源、5例關聯不明、1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今新增4例死亡個案,為2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6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1日至6月27日,確診日介於6月4日至6月29日,死亡日介於7月19日至21日。屏東Delta病毒感染 傳出第一起死亡個案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20日累計公布1萬4255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2456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7.4%。此外,屏東Delta病毒感染事件,傳出不幸死亡的第一起確診個案,死者是陪確診果農到枋寮醫院開刀的太太,屏東縣政府衛生局表示,上月29日確診的72歲枋寮鄉果農婦,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住院後一直在負壓隔離病房插管治療,病況一直沒有好轉,昨天下午不幸病逝。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