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

今增4例本土全在新北 無死亡個案

今增4例本土全在新北 無死亡個案#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今新增4例本土病例,為2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其中2例發病日分別為今8月15日、8月20日,餘2例為無症狀感染。個案分布均在新北市,其中2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21日累計公布1萬4717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3601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92.4%。新增2例境外移入今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中,案16037為俄羅斯籍20多歲女性,未接種COVID-19疫苗,8月11日自俄羅斯來台就學,持搭機3日內檢驗陰性證明,個案入境於機場採檢結果陰性,至防疫旅館檢疫,8月20日有鼻塞等症狀,8月21日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檢疫期間無接觸他人,故無框列接觸者。案16038為40多歲立陶宛籍男性,未接種COVID-19疫苗,8月13日自立陶宛來臺工作,持搭機3日內檢驗陰性證明,個案入境於機場採檢結果陰性,至防疫旅館檢疫,8月21日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由衛生單位安排採檢,於今日確診。個案檢疫期間無接觸他人,故無框列接觸者。

今新增4例本土 境外移入14例偏多

今新增4例本土 境外移入14例偏多#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及1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北市、新北各2例今新增4例本土病例,為3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發病日均為8月16日,個案分布為台北市、新北市各2例;其中2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疫調中,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15日累計公布1萬4653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3195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90%。今新增14例境外移入個案,為8名男性、6名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案15975、案15980)、英國(案15976、案15977)、緬甸(案15981至案15989)、澳洲(案15990)入境,入境日介於8月3日至8月15日。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萬5880例確診,分別為1346例境外移入,1萬4481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0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2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1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02例、台北市313例、基隆市28例、桃園市26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2例、台中市4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台東縣、雲林縣、台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今新增4例本土病例 新北首度0確診

今新增4例本土病例 新北首度0確診#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例本土及1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今新增4例本土病例,為2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發病日介於8月7日至9日。個案分布為台北市及高雄市各2例;其中3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新增2例死亡、14例境外移入今新增2例死亡個案中,案8852為8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史、無相關活動接觸史,5月28日因出現發燒、呼吸喘症狀就醫採檢並收治住院,6月1日確診,6月8日解除隔離,6月26日出院,7月5日因其他原因死亡。案14165為6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史、無相關活動接觸史,6月17日出現發燒症狀,6月20日就醫採檢並收治住院,6月21日確診,8月4日死亡。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11日累計公布1萬4615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3142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9.9%。今日新增14例境外移入個案,為7例男性、7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美國(6例)、柬埔寨(2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中國、越南、印尼、印度及泰國入境,入境日介於7月30日至8月11日。

返回工作崗位不適應?4步驟找回生活步調

返回工作崗位不適應?4步驟找回生活步調#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有社交焦慮傾向的19歲吳先生在兩個月前疫情爆發後,長時間退縮在家中上網,不僅作息不規律,與家人的衝突更大幅增加。近來疫情趨緩,吳先生對於再度出門與人互動、回到較快速的生活步調感到十分焦慮,於是到心理諮商門診,尋求調整作息、適應人際互動的方法。國外研究指出,2020年12月美國疫情嚴重時,約有42%的人出現憂鬱或焦慮症狀,相較疫情前的11%,增加近三倍;而英國出現相關症狀的人,也在疫情爆發後,增加將近一倍。疫情帶給人們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如今台灣逐步放寬防疫準則,上班族取消居家辦公、學生返回校園、餐廳開放內用,但是久居家中後,人潮、應酬邀約與正常上下班的生活都可能造成部分易焦慮民眾的心理壓力。逐步增加工作量不必一步到位 找回疫情前的上班樂趣以居家上班為例,台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潘奕瑄指出,「解封後仍須持續防疫工作」、「生活步調回到以往的規律與緊湊」、「人際互動的增加」以及「彌補防疫期間累積的工作」,將是之前在家上班的民眾可能的壓力源。歷經兩個月的居家生活,得知要返回公司辦公的當下,相信多數人的第一個念頭一定是「不想上班」,因為在家上班的環境遠比公司來的輕鬆、自由,因此心情調適非常重要。對此,建議從下列四點著手,漸進式找回生活步調:1.允許過度期:不必要求自己一步到位,立刻回到疫情前的高強度工作狀態。試著逐步增加工作量與緊湊度,以免因高度期待造成更多挫折和壓力。2.訂定適應計畫:孩子開學要做收心操,成人同樣需要準備。除了穩定作息外,無論工作或生活時間都建議預留彈性,並善用筆記自我提醒,預先知道幾天後的排程,以做足心理準備。3.找回過去樂趣:在家工作輕鬆又有便利性,返回公司和校園同樣也有好處。民眾可試著找回疫情前的上班樂趣,如跟同事團購、聊天等,讓心態調整更順利。4. 適時放鬆:隨時觀察自己的心理狀態,壓力太大時要適時減壓,安排能讓自己放鬆的活動,如冥想、聽音樂、閱讀、禱告、照顧植物等。通常1、2周內可適應 若焦慮持續數周應求助潘奕瑄提醒,緊張、焦慮是生活步調改變時的正常情緒反應,一般而言,人們能在一、二周內適應,但若超過數周仍存有高度焦慮、擔憂的心情或出現生理反應,如疲勞、腸胃不適、頭痛、肌肉痠痛等,且嚴重至影響生活,就建議尋求專業協助,適時調整身心與步調,才能健康迎向疫情後時代。

打疫苗多喝水非人人適用 這兩種人可能肺積水

打疫苗多喝水非人人適用 這兩種人可能肺積水#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苗正在各地施打,醫師常提醒民眾施打完後要多喝水,但一名75歲有心臟病的張姓老翁,兩星期前打了莫德納疫苗後猛喝水,卻造成肺積水住院。衛福部彰化醫院心臟科主任何東錦提醒,患有心臟病、腎臟病的人短時間內勿喝太多水,要慢慢喝,避開肺積水風險。 老翁表示,他聽說打完疫苗後要多喝水,才會接連幾天都喝了不少水,也不知喝了多少,但一次大概就喝1公升,想說多喝水也不會有壞處。他在施打完疫苗的幾天後開始咳嗽,晚上睡覺時咳得更厲害,甚至得坐著才能入眠,也會喘,胸部也會痛,他懷疑是疫苗的副作用,忍了幾天後,小腿出現水腫,他才趕快就醫,沒想到是肺積水。 心臟病患心臟無力 來不及把水分送到腎臟何東錦表示,心臟就像幫浦一樣,不斷收縮把肺部的含氧血打到全身,但是心臟病患因心臟較無力,若短時間喝進太多水,來不及把水分送到腎臟排除,就容易發生肺積水,張姓患者患有慢性心臟衰竭病史,應該是短時間猛喝水才會釀禍,不太可能是疫苗的影響。 何東錦指出,接種完疫苗最好要定時量測體溫多喝水,但心臟病患者維持平常的飲用量比較好,若要多喝水,也要慢慢地拉長時間喝,讓心臟有足夠的運作時間,才不會有肺積水的風險,否則一旦發生肺積水,嚴重可能因呼吸衰竭死亡。 洗腎患者無法調節多餘水分 可能全身性水腫彰化醫院腎臟內科主任蔡旻叡說,洗腎等嚴重腎臟病變的患者,打完疫苗也不能喝太多水,因為他們沒辦法像正常腎臟功能的人可以隨時調節多餘的水分,必須洗腎時才能移除,萬一喝太多水,也可能產生全身性水腫,使得體內水分多到造成肺積水。 一般而言,肺積水的主要原因有上述的「心因性」及「腎因性」,為了避免發生肺積水,這兩類患者的飲水量都要控制,補水時也要分開時段喝,不要集中在短時間喝完。

今增12例本土病例 北市清零僅1天

今增12例本土病例 北市清零僅1天#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今新增12例本土病例,為9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8月2日至10日。個案分布為新北市6例、台北市4例及基隆市2例;其中7例為已知感染源、3例關聯不明、2例疫調中,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新增2例死亡個案今新增2例死亡個案中,案6581為7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史、無相關活動接觸史,5月21日出現發燒、全身倦怠症狀,隔日因意識改變、呼吸喘就醫採檢並住院隔離治療,5月27日確診,6月19日解隔離出院,7月8日死亡。案13510為90多歲男性,有慢性病史、無相關活動接觸史,6月14日出現發燒、疲倦症狀,6月15日就醫採檢,6月16日住院隔離治療,6月17日確診,7月10日死亡。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9日累計公布1萬4591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3111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9.9%。今日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均為男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荷蘭、印尼及英國入境,且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日介於7月28日至8月9日。

今增3例本土創疫情新低 個案均在新北

今增3例本土創疫情新低 個案均在新北#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及5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今新增3例本土病例,為1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8月2日至7日,個案分布均在新北市,其中2例為已知感染源、1例關聯不明,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新增1例死亡病例今日新增1例死亡個案,為50多歲女性,有慢性病史及其他確診個案接觸史,6月14日出現發燒、呼吸喘等症狀至醫院採檢,6月15日檢驗陽性並住院,6月17日確診,8月6日死亡。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8日累計公布1萬4583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3103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9.9%。今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2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法國、美國、印尼及瑞士入境,入境日介於6月28日至8月8日。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萬5798例確診,分別為1299例境外移入,1萬4446例本土,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8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1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0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01例、台北市309例、基隆市28例、桃園市24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2例、台中市4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台東縣、雲林縣、台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明起維持二級警戒 開放泳池、桌遊場所

明起維持二級警戒 開放泳池、桌遊場所#新冠肺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表示,考量國內疫情趨於穩定及參酌其他國家之防疫措施調整經驗,經與相關單位溝通討論及評估後,宣布自8月10日至8月23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相關規定如下。一、通案性原則1.除飲食外,外出全程配戴口罩。2.實聯制、保持社交安全距離。3.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4.集會活動人數上限:室內50人,室外100人,若超額則提防疫計畫。5.餐飲內用原則依照衛福部規定處理。6.婚宴、公祭可開放:(1)公祭遵守內政部相關防疫規定處理。(2)婚宴遵守每一隔間室內50人、室外100人上限,並遵守餐飲指引不得逐桌敬酒。7.超商由工作人員服務可販售茶葉蛋、關東煮等熱食。8.符合主管機關防疫管理得開放:社區大學、樂齡學習中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親子館、桌遊場所(限一般零售交易)、游泳池、職業訓練等。二、仍須關閉之場所1.歌廳、舞廳、夜總會、俱樂部、酒家、酒吧、酒店(廊)、錄影節目帶播映場所(MTV)、視聽歌唱場所(KTV)、理容院(觀光理髮、視聽理容)。2.遊藝場所、電子遊戲場、資訊休閒場所、休閒麻將館及其他類似場所。3.K書中心。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國內疫情已在可控範圍,為兼顧防疫與民眾的生活品質,未來將持續觀察疫情態勢,循序漸進,適度放寬管制措施;面對病毒變異株的威脅,將持續強化邊境監測及防疫作為,阻絕病毒於境外;此外,也積極提升疫苗涵蓋率,讓民眾獲得保護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