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芒果吃膩了嗎?營養師教你變化入菜!五彩繽紛的「芒果莎莎通心麵」明亮配色與清爽的口味,正適合炎熱的夏天品嚐,快跟著下方食譜一起做吧!
夏天芒果吃膩了嗎?營養師教你變化入菜!五彩繽紛的「芒果莎莎通心麵」明亮配色與清爽的口味,正適合炎熱的夏天品嚐,快跟著下方食譜一起做吧!
減肥時常因為自炊超麻煩而放棄,自己煮又總是沒有外食好吃?化學系出身的韓國料理研究家金志玹在《低碳減醣家常料理》書中分享,只要把握碳水化合物也就是醣類、蛋白質、脂肪3者的比例,謹記「碳水50克」前提,參考作者按照黃金比例設計料理,讓你不用動腦,吃得健康享「瘦」。以下為原書摘文:
一想到減肥料理,大家都直覺是口味清淡的生菜沙拉、雞胸肉、各種蔬菜水煮餐吧。但是化學系出身的韓國料理研究家金志玹在《低碳減醣家常料理》書中,以瘦下15公斤的親身經驗和吃貨生涯,分享給讀者,低碳減醣飲食法不僅能瘦,而且能夠吃得開心滿足,其中分享的90道食譜,也會讓人忍不住驚呼,這真的是減肥時能吃的嗎?以下為原書摘文:
日常生活總是會因作息不佳、飲食失衡,而導致體內循環不好,進而累積毒素,俗語說「藥補不如食補」,藉由具有藥效的天然食材,也能達到如同食用中藥材效果。日本中醫師幸井俊高就與藥膳師幸井由紀子在《排毒.調養 天天喝好湯》合作,針對不同的體質,設計出適合的排毒湯,而且從調味料到食材,都是隨手可得,你只需要參考專業意見,適當組合,就能把湯喝得健康又養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新冠確診人數連日破萬,台灣中藥「清冠一號」供不應求,未確診民眾也紛紛搶購囤貨,但中醫師提醒「清冠一號」藥性偏涼,不適合作為保健用途,若腸胃較敏感,服用清冠一號後可能會腹瀉,建議搭配溫補食材來中和藥性;此外,確診康復後可能出現疲勞、嗜睡等「長新冠」症狀,可以適量高麗蔘進行日常體質的食療調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轉眼間校園開學已1個多月的時間,但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加劇,沒有疫苗接種的學童們除了做好防疫,如何調節家中學童的免疫力,不受病毒侵襲是父母最在意的事。中醫師提醒,除了最重要的飲食均衡、生活作息規律正常、勤洗手清潔、睡得好及適當運動可以提高保護力減少孩子染疫的風險外,家長們可以透過食療方式,幫家中孩子們調節免疫力。手東摸西摸又共食!易互相傳染細菌、病毒芊瓏中醫診所中醫師賴韋圳指出,近期季節變化及日夜溫差大,容易引起過敏及感冒而引起的乾咳與喉嚨不適,家中孩子返校上課,再加上在校共同用餐,彷彿帶著自己的「交換禮物」到學校相互交叉傳染病菌,面臨流感、疫情雙雙夾攻,一不小心便健康失衡。賴韋圳表示,季節交替時期,最常見的小兒疾病為: 腸病毒 腸胃型感冒 小感冒 換季過敏此時更應注意元氣的滋養,並嚴格督促家中小孩維持正常且規律的生活。想要保持身體健康,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若想調養或食補,都應該循序漸進,一點一點地給身體滋養,達成淺移默化的作用。無論是成人或孩童,皆應遵守此原則。 食療滋補循序漸進,孩童體質虛寒可飲蔘雞湯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出生後,所有生命活動都仰賴於後天脾胃攝入的營養物質。賴韋圳建議調養身體的中醫療程,每次應持續進行3個月左右,休息1個月再進入下一個療程為佳,以調節身體的健康。針對兒童補充元氣、調節免疫力,應先讓氣血順暢,氣達到平衡後,滋養才補得進來。更建議身體虛寒的孩童可考慮少量食用高麗蔘,其中含有30多種人蔘皂苷,被珍視為適應原的代表植物,除了能調節身體機能以維持體內的平衡,還能穩定身體防禦系統,使其較不易引發感冒。賴韋圳提供1養氣食譜,對於有助於7~12歲孩童提升免疫調節、調養元氣。【養胃高麗蔘堅果雞湯】材料:高麗蔘1~1.5錢(為成人的減半配方)柏子仁1錢栗子適量松子適量全雞1隻可依個人喜好加入五穀雜糧及良性油脂的堅果適合年齡:7歲-12歲之學童食用時機:建議一早起床食用雞湯,每週1次功效:高麗蔘屬味甘、性溫,能大補元氣、改善體虛柏子仁可養心安神、潤腸通便五穀雜糧及堅果類可替代易使脹氣的糯米,促進心血管及腸道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現代人重視健康生活及飲食,有豐富膳食纖維的「燕麥」逐漸成為健康主食好選擇,但不少民眾認為吃燕麥「很像嚼飼料」、「沒有滋味難入口」,想要好吃與營養兼顧,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李欣容針對外食為主的朋友,設計1周7天的享「瘦」燕麥餐,幫助民眾每天都能輕鬆以燕麥取代米飯澱粉。7道簡易燕麥餐,把燕麥變好吃李欣容表示,海帶芽味噌豆腐湯再加入6湯匙燕麥片,就是一碗好吃的燕麥粥;或將燕麥、豆漿、蛋混合,加入少許韓式泡菜煎成片,一道美味的泡菜燕麥煎輕鬆上桌;低脂無糖優格加入水果、堅果及燕麥片,只要幾分鐘就能做好一道餐點。燕麥的膳食纖維高,是體重控制及需要控制血糖、血壓等慢性病民眾的方便好選擇,其保健成分主要為ß-聚葡萄糖(1種膳食纖維)。李欣容說明,市面上看到的燕麥片多數可以即食,只要加入熱水、熱湯就能食用,相較其他全榖雜糧要花時間煮熟方便許多。但燕麥片雖然方便,並不是無限制的吃。李欣容建議,每天選擇1餐以燕麥取代原本飲食中相等份量的澱粉,例如白米飯、麵條、麵包等精緻澱粉,才有機會達成健康訴求。以下7道燕麥餐製作,可搭配低飽和脂肪、低膽固醇飲食,達到降低血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的功效。(營養師李欣容提醒,以上組合請自行搭配一份燙青菜或生菜沙拉盒才夠均衡。圖片提供:李欣容)燕麥飲食怎麼選才能營養均衡?燕麥成為健康主食的選擇之一,但許多民眾疑惑「為什麼我早餐都吃燕麥體重還降不下來?」、「早餐吃地瓜配一瓶無糖燕麥飲,可以嗎?」、「吃燕麥片的時候,感覺自己好像是小雞在吃飼料,要怎麼吃比較美味呢?」李欣容指出,各種燕麥相關食品各有優點及特色,只要懂得選擇與搭配,同樣吃得健康又美味。原味燕麥片與無糖燕麥飲營養成分相當,以下列幾點優先選擇: 無另添加調味 需咀嚼 有利增加飽足感 牙口不好的長輩選擇燕麥飲則相對適合而近來,咖啡飲品興起以燕麥奶取代鮮奶調製咖啡的潮流,尤其是乳糖不耐者、素食者可以享受到拿鐵的美味。但燕麥奶的鈣質及優質蛋白質含量都比鮮奶低,若燕麥拿鐵已取代平時的鮮奶拿鐵,建議在午餐點份豆干片補充鈣質及蛋白質。若想達到體重、血脂及血糖控制效果,李欣容建議以成分為燕麥片且無添加糖、果乾、巧克力等其他調味的產品為優先並均衡搭配。部分民眾習慣以燕麥飲做為早餐,與鮮奶及豆漿相較,少了蛋白質,可以選擇有搭配豆漿的產品,例如無糖燕麥豆漿,或加顆茶葉蛋,增加優質蛋白質,均衡的一餐有利降低飢餓感及獲取足夠營養素。李欣容提醒,燕麥雖然是健康飲食好選擇,但有腎臟疾病、腸胃症狀的民眾建議事先與醫師、營養師討論是否適合食用及合適的吃法。除了燕麥之外,芋頭、紅藜、小米、黑米、糙米等也是很棒的全榖雜糧選擇,用來取代一餐的精緻澱粉量,或加入米飯裡,都是很棒的嘗試。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古時人們從測量太陽日晷推定出24個節氣,一年四時陰陽的變化,是萬物生命的根基,在春夏養陽氣以適應生長的需要,秋冬養陰氣以適應收藏的需要;人順從了生長的基本規律就跟萬物一樣,在生長收藏的的生命過程中發展。中醫提養生時令:春屬木,肝亦屬木春天的3個月份裡,從陽曆2到4月共有6個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及穀雨;節氣名稱反映季節和氣候變化。在古書《黃帝內經.素問》之「四氣調神大論」裡寫道:「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就是在形容春天是個生命萌發的季節,萬物也顯得欣欣向榮。古書中更提及「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所以順應春季的時令,保養身體生發之氣的方法,除了保持心情愉快之外,還需要注意春屬木,而五臟之中肝也屬木;如果違逆了春生之氣,便會損傷肝臟,使提供給夏長之氣不足,到夏天時就容易因寒氣而產生病變。紅棗、木耳、枸杞,皆春季養肝食材春天該如何吃才能養肝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科藥師陳龍文提供食材藥膳方:1. 紅棗雙耳粥食材:黑木耳30克、白木耳30克、紅棗5顆、米適量。做法:把食材洗淨,放入鍋煮成粥,再加適量冰糖或少許枸杞調味。功效:滋陰養肝、保養脾胃。黑木耳能活血化瘀,白木耳潤肺,紅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2. 玫瑰養生枸杞茶食材:玫瑰花蕾10克、枸杞20克、紅棗8顆。做法:把枸杞、紅棗洗淨和玫瑰花蕾一起放入瓶子中,加入適量熱開水沖泡20分鐘即可服用。功效:美容養顏、補中益氣、養肝明目。玫瑰花涼血養顏助消化,紅棗補氣養血,枸杞補腎益精。陳龍文提醒,春天除了平時放寬心情勿發怒影響肝氣之外,還可以多食用青綠色食物,少吃酸性食物及油炸物,多做伸展運動開闊心胸,食材藥膳方需適量且不宜天天服用,如有相關病情症狀,仍需要經過醫師判斷病情之後對症下藥診治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