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育兒傳說,你知道多少?從當爸媽開始,就會聽到不少育兒迷思,例如「媽媽喝牛奶,小孩會變白」,或是「寶寶穿二手衣,會比較好帶」、「捏鼻子會變挺,搓頭會變圓」等等,有些根本就是都市傳說,其中是毫無根據的傳聞,又有一些似乎有些道理可循。你知道多少?《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一起來看看吧!
失智者可能會出現妄想、幻覺、錯認等精神行為症狀,讓照顧者覺得難以招架,此時若強硬的說服他們,可能會得到反效果。《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建議面對失智者時「順著毛摸」,保持冷靜的心態、用適當的方式應對,並提供可能出現的對話情境作為練習,多多照顧自己的內心,才能持續照顧下去。
國內心臟外科權威、前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罹患失智症令人震驚,讓失智症議題再度引發各界關注。近年來,失智症治療因新藥的問世,為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帶來更多希望。台灣6月核准兩款失智症新藥樂意保(Leqembi) 和 欣智樂(Donanemab),兩者皆可減少澱粉蛋白沉積,延緩失智症病程惡化,為患者爭取更長的黃金穩定期。
糖尿病會引起很多併發症,包括腎臟病變、神經病變、眼睛的眼底病變、冠狀血管病變以及皮膚病變。新店耕莘醫院 楊志雄醫師表示,糖尿病的皮膚異常原因大多和高血糖、胰島素的缺乏或過多有關,以下介紹一些與糖尿病人有關的常見皮膚表徵:1. 黑色棘皮症:常見於脖子後外側、腋下、跨下、肚子的皺摺部位,呈現灰黑色,如骯髒黑色絲絨般的粗糙硬皮,常兩側對稱出現。2. 厚皮:皮膚會有變厚的緊繃感及蠟狀表面,以手背與手...
醫學上,「接觸性皮膚炎」泛指因為接觸到某些物質而引起皮膚濕疹樣發炎的問題,常見的有化妝品、保養品、藥膏、金屬或貼中藥等等。新店耕莘醫院 楊志雄醫師指出接觸性皮膚炎是相當常見的疾病,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相當常見的刺激性接觸皮膚炎,另一種是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前者是接觸不當的物品急性或慢性刺激而來的,通常是手部長時間接觸水及刺激性高的洗劑,例如餐飲類,導致皮膚上的保護層被洗掉,進而造成手部有乾...
50歲的游先生長期被下腹及腰部酸痛問題困擾,卻不以為意,直到最近腰部酸痛得連站都快站不住,才在太太的堅持下,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經診斷發現,游先生患有雙側的腎結石及輸尿管結石,並且由於結石數量多且體積大,由院方進行經皮腎截石術及輸尿管鏡碎石術,輔以體外震波碎石術,目前已完全康復出院。羅東博愛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文榮表示,尿路結石其實是一種常見且擾人的疾病,且經常復發,對病患的生活帶來莫大的困...
「乳暈霜」不外乎含去角質劑、A酸、趜酸、熊果素、甚而添加具有刺激性的酸鹼藥物或一些號稱天然的植物配方,本身對敏感肌膚有可能產生接觸性皮膚炎或感染性傷口,使用前就必須審慎選擇。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瓶乳暈霜擦胸部不會引起接觸性皮膚炎,但抹眼睛黑眼圈的時候,因為對眼部皮膚的穿透力是胸部的好幾倍,所以造成表皮過度的薬物累積濃度而引起接觸性皮膚炎的機會也會大增;同樣的,「塑身霜」拿來擦臉頰也...
腸病毒好發於夏天,因病毒種類太多所以也難以預防且無法終身免疫,如腸病毒71型容易侵犯中樞神經系統。腸病毒主要侵襲3歲以下的嬰幼兒,傳染途徑主要經由腸胃道或者呼吸道傳播,所以病患的排泄物、口水、分泌物均具有傳染性,幼童也常因家中大人從外面將病毒帶回家,或在公共場所而被傳染;就學的兒童則常因為同學有感染,藉由親密接觸或把玩受污染的玩具而生病。腸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大約二至十天,大多數被感染兒童沒有臨...
依國民健康局2002年的調查顯示,15歲以上民眾的高血壓盛行率:男性為24.9%,女性為18.2%;65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則高達56.6%;然而,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在目標範圍內的比例:男性僅有21%,女性則是29%,由此可知國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人數眾多,高血壓的防治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由於血管系統是全身性的器官,所以高血壓對健康的影響是全面性的,發生在腦部的血管硬化,易使血管破裂或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