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抽筋怎麼辦?為什麼會抽筋?預防抽筋吃鹽巴有用嗎?事實上,抽筋是因為肌肉疲勞、電解質失衡所引起,當體內的水分不足,會影響肌肉的代謝功能,增加抽筋風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解答抽筋相關的小知識,並教民眾1招自製運動電解質水,可有效預防抽筋。
春意漸濃,氣溫回暖也讓人想換一個清爽的新造型。想要換髮型卻毫無頭緒嗎?又或者期望髮型能修飾臉型與身段比例,卻總是無法跨出長度的舒適圈?針對短髮入門者,剛好切齊於耳下至脖子之間長度的「耳下短髮」是絕佳造型選項。2025春夏「耳下短髮」有哪些焦點款式值得關注?以下5大趨勢推薦給妳。
黴漿菌又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患者在感染初期仍可能有良好的精神狀況。6歲的小樂因發燒到39度前來就診,媽媽表示從發燒當天開始有明顯的咳嗽、輕微鼻涕及喉嚨痛的症狀,理學檢查發現喉嚨輕微發炎,胸部聽診有明顯的喘鳴聲和痰音,臨床上懷疑是黴漿菌感染,給予第1線抗生素治療並安排3天後回診。
脹氣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問題大多來自於不當的飲食習慣,包括暴飲暴食或三餐不定時等,若想要遠離胃脹的不適感,可從日常飲食中多注意,盡量避免過度食用容易引起脹氣的常見「這8種」食物。
儘管染疫民眾9成以上幾乎為輕症,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內科門發現,這幾個月來,有為數不少的病染疫康復後發生心悸胸悶而陸續前往就醫,這些病患中,大多數染疫前都沒有慢性病史。
可以抑制癌症的藥物,也可能造成癌細胞增生嗎?過去醫界一直認為常見用於癌症治療的「去甲基化藥物」(HMA),對人體的機轉作用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為主,但台北榮總進行跨國研究率先全球發現,此藥物也會同時激活致癌基因「癌基因SALL4」讓癌細胞持續增生,是影響癌症患者治療成效及存活率的關鍵指標。
一名52歲婦人經歷3胎自然產,生產完不僅開始有頻尿問題,只要咳嗽、打噴嚏時都會漏尿,一開始只漏1、2滴,後來動作一大,尿液便會控制不住地漏出,因此每天都必須墊著護墊。雖然一段時間就能恢復,但生活相當受影響,壓力也很大。
9月27日知名Youtuber彥婷發文紀錄兒子小黃金發生「熱痙攣」的過程,也引起許多爸爸媽媽對「熱痙攣」的關注,而彥婷也分享醫師的建議,在孩子發生熱痙攣的第一時間,除了4項照護措施,爸爸媽媽也要記得做「1件事」。
癌症、心臟病高居國人10大死因的前兩名,許多癌症病患在接受癌症治療時,常因化療、放療或免疫標靶藥物具有心毒性,導致心血管併發症發生或變嚴重,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特別成立「腫瘤心臟」跨團隊照護,就是要將潛藏在癌症的「隱形殺手」——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併發症降至最低,讓癌症治療不卡關。
洪太太在外商公司工作,快速緊湊的工作步調加上一切以績效至上的氛圍,壓力極大,通常都是在忙碌中快速塞完一餐。她時常感到上腹悶痛,在靠近右上腹的地方,尤其是吃飽飯後會特別明顯,也會出現打嗝、灼熱感,所以,一直都是在家醫科拿胃藥吃。
39歲許小姐在結婚前,就跟一般職場女性一樣以工作為重,32歲結婚,婚後並沒有特別避孕,原本希望能自然受孕,努力了3、4年卻始終未懷孕,為了一圓當媽媽的夢想,也跟先生討論開始做不孕症治療。沒想到在36歲時,孩子還沒來,卻先迎來了乳癌。
秋天的感覺越來越明顯,近日降溫更讓人想起火鍋的暖度!熱呼呼的湯如果再搭配上秋蟹或是蝦子,就是滿滿的海鮮饗宴了!很多人愛吃海鮮又怕熱量高,營養師分享蝦子如何吃才健康,更將不同蝦子的熱量計算出來提供民眾選擇。
新冠疫情近3年以來,台灣已累積超過600萬人染疫,但感染新冠肺炎除了會出現咳嗽、腦霧等後遺症,中華民國骨質疏鬆協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兆山提醒,研究證實染疫後,更會因發炎細胞增生,而影響骨骼健康,導致肌力流失和骨鬆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