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時說起,女人一旦嫁進男方家中就會有冠夫姓的傳統,因此古時候許多女性的名字都會是老伴的姓氏再加上自己的名字。雖然現代社會,冠夫姓的傳統不再普及,不過結了婚後的女人,還是需要做出極大的改變,像是要離開自己原先舒適自在的家庭、與生養自己多年的原生家庭分開住,或是婚後協助照顧公婆、可能需包辦夫家的家務事、自己婚後組織家庭的家務事,或是最常見的帶娃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女人不婚的5個原因。
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知道自己「想太多」,卻依然無法停止腦海中不斷湧現的擔憂與負面情緒?其實,想法正是影響情緒的最大根源,而「轉念」之所以困難,關鍵就在於我們往往太過相信自己的想法。臨床心理師教你4步驟,停止腦內小劇場是穩定情緒、轉化焦慮的第1步。
就醫不再開盲盒!近期多起狼醫事件頻傳,在民團、立委要求之下,衛福部「狼醫查詢平台」終於正式上線,涵蓋醫師、藥師、檢驗等,公告姓名、科別、執業縣市與相關判決,但目前僅能查詢2023年性平三法修正迄今公開資訊,衛福部已整理公開資訊為主,後續將依裁判書系統等公開資訊介接進度更新。
一名65歲女性因意識混亂不清,被家人帶至急診,據述因為被家人發現近1週都關在房間不出門,也鮮少說話,該患者平時有長期飲酒的習慣,且多年前曾因嚴重的胃潰瘍,做過部分胃切除手術。綜合以上因素,神經內科醫師指出,患者若出現類似腦部疾患現象,可能與缺乏維生素B1有關。
過去的生產過程中,剪會陰幾乎是常規的做法,且早期自然生產流程標準化,為避免產婦因疼痛扭動,造成傷口亂裂、增加出血的機會,醫師皆會先執行會陰切開術。對此,造成許多孕婦生產前產生恐懼,害怕剪會因會造成日後的後遺症。婦產科醫師表示,懷孕生產有眾多面向,絕非單一個選項或動作就可定義,當然這一切都要建立在信任和同理的基礎上。
台灣正逢新冠第4波疫情大流行期間,民眾除了要小心變種病毒的威脅,同時更別輕忽感染「抗生素抗藥性細菌」的風險!專家警告,一旦染疫合併感染抗藥性細菌,不僅住院時間可能延長3~5倍、引發急性敗血症死亡,甚至會連帶影響照護者及他人安危,呼籲民眾及病人做到4件事,共同預防2025年「超級細菌」時代來臨!
50多歲洪女士看診時,自述嘴巴張口時,左側臉頰會疼痛,且無法張大口咬食、睡眠時會磨牙,困擾許久。醫師檢查確診為顳顎關節障礙引起的不適,並運用傷科手法矯正異常的關節,再配合針灸局部關節周邊肌肉,輔以雷射針灸照射下關、頰車、翳風等穴位,患者疼痛感已減輕8~9分,終於可以放心張口吃飯了。
夏天到了,悶熱的天氣讓頭皮更容易出油,頭皮也積聚大量油脂及污物,進而造成頭髮稀疏、頭皮屑變多、頭皮發炎⋯等頭皮問題。營養師表示,透過飲食調整就可以輕鬆擁有一頭清爽頭皮,但想要養出健康的頭皮,除了飲食調整外,生活作息也很重要。
春夏去寒抗感冒,可以喝哪些茶飲來保養身體?除了常見的薑茶、桂圓紅棗茶、綠豆湯、四神湯等,中醫師更建議「9大茶飲」以及飲食方針,提供茶飲保健的適合體質及注意事項,讓民眾補對身體、增強免疫力,但切記,若正值感冒有發高燒、流鼻涕時,勿隨意吃補,吃錯反恐致感冒不容易好轉,進補前應先諮詢醫師。
85歲的林奶奶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慢性腎臟病、心臟冠狀動脈狹窄放過支架。大約2年前因為走路時踢傷足趾,小傷口逐漸變大傷口,並延伸到足背及足底,醫院檢查發現是血管阻塞,加上糖尿病的周邊血管病變、周邊神經病變,手術後改善情況仍不佳。
40歲張先生無任何內科病史,幾天前開始有咳嗽、喉嚨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他先於附近診所就醫服藥,雖然症狀逐漸緩解,但卻發現身上開始長了一些疹子,而且越來越癢,範圍不停擴散。由於皮疹進展快速,張先生擔心是否合併其他嚴重感染,趕忙至醫院皮膚求診⋯
當皮膚出現狀況,我們總會很擔心別人會如何看待,怕人家會以為是傳染病。事實上,皮膚病不一定都帶有傳染性,傳染性的皮膚病只占皮膚病種類的少部分。而且,並非只要接觸就一定被感染,這仍然與個人的免疫強弱有關。
42歲賴小姐在2年前公司健檢中,無意間發現罹患荷爾蒙陽性乳癌,第3期已接近第4期,醫師檢查後發現,淋巴結陽性多達11顆,且乳癌腫瘤已長到4.2公分,屬於乳癌高復發風險族群。經與病患討論後,決定接受荷爾蒙治療合併輔助治療,以延長存活期、增加治癒機會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