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被稱為「三明治世代」的中壯族群,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家庭照顧壓力勢將有增無減。根據國際最新研究證實,三明治族群每週花超過20小時於照顧工作上,心理健康可能惡化。對此,專家呼籲擴大或延伸喘息服務,避免家庭與職場蠟燭兩頭燒。
現代很多家庭都是外食族,外食雖然很方便,但挑選上記得要不隨便,如此,才能確保外食吃得健康均衡。營養師張書綾特別提醒,尤其是外賣的冰涼飲品,在容易造成食物腐敗的夏日,要記得多注意店家的衛生與環境狀況。《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推薦民眾可在家自製2道夏日甜品食譜。
史萊姆是許多孩子愛不釋手的玩具,不僅色彩繽紛、觸感療癒,還號稱能紓壓放鬆,甚至被當作教材使用。然而近期媒體揭露市售「史萊姆」含有超標硼砂,誤食恐致命,連觸摸都可能引發過敏與中毒,家長不可不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解析硼砂所含的毒性和害處,以及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如何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最新的資料顯示,我國愛滋病例,累計至今共29,113人,但因社會大眾對於愛滋病的不解,感染者往往遭受無形的強大壓力,為此而罹患憂鬱症,甚至有「等死」的念頭,不占少數!感染者面對巨大壓力 須社會援助關懷過去就有一名男子,多年前得知自己罹患愛滋病,竟拖了四年才開始接受治療。「其實這些年來都在等死,」得知感染愛滋病毒後,因社會的壓力以及各種歧視與不友善,男子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別再以為身體無異狀,就不做任何身體檢查!新竹就有一名七十八歲的吳姓老婦,身體健勇,六十多歲至今幾乎百病不侵,沒什麼太大的異狀,因此鐵齒自認不用做癌症篩檢,當地衛生所護士打電話請他到衛生所或醫院預防性檢查,不過阿嬤都悍然拒絕,幸好護士轉向與兒子連繫,聯手半哄半騙下,終於將阿嬤請到醫院,不料這一檢查,確診為子宮頸癌初期,且卵巢還發現了一顆腫瘤,立即接受手術治療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秋冬天氣變化大,溫度突然下降,好發季節性情緒失調,因此,國外經常把它俗稱為「冬季憂鬱」。常見於30歲左右的已婚女性和老年男性,尤以性格內向型居多,發病主要與冬季日照時間短和天氣變冷時人體內分泌變化有關。 4招跟壞情緒說掰掰南投縣衛生局指出,冬季抑鬱症分輕度、中度和重度3種狀態,輕者每天心境不佳,對生活和工作喪失積極性,重者逐漸喪失社交和工作能力,甚...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你曾在大笑之際,眉眼之間的皺紋洩露了年齡的蹤跡嗎?亦或是因為皺紋,從此不敢再放肆大笑,而成了臭臉一族?那得要提醒在意容貌的你,時序進入秋冬乾燥季節,皺紋恐怕會更加嚴重!整形外科醫師洪至正指出,因為溫度與濕度的改變,皮膚皮脂腺分泌將減少,臉部少了一層油脂保護,加上夏天清爽型化妝品,仍持續延用至秋冬,皮膚保水度會因此驟降,恐怕近一步使皺紋加深。年紀過了25歲,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林先生最近發現小便會有灼熱感、刺痛、且排尿疼痛,自覺是工作壓力大,常憋尿造成尿道發炎,就醫吃了些藥只好幾天又再復發,後來醫生將尿液做篩檢培養,結果卻是得到了「淋病」。多數是不清潔性行為所致基隆市衛生局解釋,淋病是經由性行為或接觸到感染的粘膜分泌物,傳染方式由帶有淋病雙球菌的病人藉性接觸傳染他人,而引起泌尿生殖器官發炎反應,感染的部位主要是泌尿道跟生殖器,潛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50歲以後,女性腹部肥胖比率超過5成且高於男性。更年期是中年女性生命發展的自然歷程,除了三高,腹部肥胖亦是更年期後女性必須注意的健康議題!若是腰圍超過理想尺寸,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將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三酸甘油脂濃度、血糖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三高、心血管疾病 當心更年期後接踵來基隆市衛生局呼籲,更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及癌症希望基金會共同響應11月10日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日 (NET awareness Day) 」,號召病友總動員一起站出來接受治療。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個特殊的癌症,除了腫瘤生長會引起疾病負擔外,因腫瘤分泌的荷爾蒙,會造成患者發生臨床症狀(如腹瀉、胃潰瘍等),也會產生身心靈不適。有鑑於此,今年癌症希望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人口成長、社會進步速度快,使得空氣汙染程度也相對提高,進而造成幼兒過敏的發生率逐年上升,而過敏的症狀常會發生於呼吸道,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出現皮膚方面則會有異位性皮膚炎等,亦或者發 生於腸胃道系統,也就是所謂的過敏性腸胃炎等。此外,秋冬季節也正逐漸來臨,早晚溫差變化明顯,氣候轉涼,對於孩子如何應用生活習慣戰勝過敏威脅,基隆市衛生局表示,透過喝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不良的飲食習慣且疏忽口腔清潔,導致兒童蛀牙,不僅增加家長經濟負擔,日後也容易牙齒排列不整及其他牙齒疾病產生。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新北市國小1年級小朋友的齲齒率高達52.4%,而國內12歲學童恆齒齲齒平均2.5顆,也遠高於全球1.7顆,齲齒率嚇人。 牙齒蛀太深 當心嚴重恐奪命牙醫師公會理事長吳信忠指出,小朋友通常到6歲左右便開始乳齒換恆牙,一直到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