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正確避孕

女生避孕方式有哪些?避孕藥、調月經、保險套⋯哺乳期間注意「這3點」

女生避孕方式有哪些?避孕藥、調月經、保險套⋯哺乳期間注意「這3點」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避孕成為不同人生階段的重要課題,了解月經週期有助於掌握自然避孕時機。常見避孕方法包括事前與事後口服避孕藥,以及保險套、子宮內避孕器、陰道環等多元選擇,應依個人需求與專業建議選擇適合方式。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產品,正確避孕是自我保護與負責任生活的展現。

特別企劃:健康瘦身

減肥不用每天算熱量!日常「2習慣」就能變瘦:早餐吃蛋、每天睡飽

減肥不用每天算熱量!日常「2習慣」就能變瘦:早餐吃蛋、每天睡飽

想要減肥的人,或許可從每天精打細算食物熱量的惡夢中醒來了,研究發現,只要睡飽一點,減肥其實很簡單,另外,也有研究建議,早餐吃蛋,控制體重更簡單。《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美國研究證實,睡眠充足可以抑制肥胖基因活動,對於天生易胖體質者,睡眠很可能就是最好的減肥方式。

中醫治療運動傷害:從急性處理到預防保健的完整指南

中醫治療運動傷害:從急性處理到預防保健的完整指南

運動傷害包含急性損傷、慢性勞損、創傷意外等導致的軟組織損傷或骨、關節疾患,如急性扭傷或挫傷所造成的酸痛,初鳴堂中醫診所徐瑋憶中醫師說明容易有運動傷害的人與內科雜病所述的勞傷、風寒濕熱痺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就是說這些病症大部分並非絕對由外來的「意外性傷害」所形成,反而是大多數屬於自發性軟組織的急慢性炎症,自己本身的筋骨耐操性不強,受傷只是在運動時誘發出來而已,當運動傷害發生時,患處產生出血與發炎...

橄欖油、葵花油⋯植物油怎麼選?食藥署揭挑選秘訣:高溫炒炸選這種

橄欖油、葵花油⋯植物油怎麼選?食藥署揭挑選秘訣:高溫炒炸選這種

市面上各式各樣的植物油,有些標榜冷壓、初榨,有些則能高溫煎炒,究竟哪種比較好?食藥署指出,選用植物油需了解其成分和加工方式,包含後續的保存和使用方式都會影響食用安全及健康問題,事先了解植物油脂小知識,選擇適合的植物油,讓飲食更安全。《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解析植物油的挑選方法。

頭痛、肌肉痠痛⋯消炎止痛藥怎麼選?藥師警告「這1類」常吃恐傷腎

頭痛、肌肉痠痛⋯消炎止痛藥怎麼選?藥師警告「這1類」常吃恐傷腎

現代人常因頭痛、肌肉痠痛,而自行購買消炎止痛藥來吃,但藥師指出,市售止痛藥成份一般分為含有乙醯胺酚的「中樞止痛藥」,以及「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2大類,兩者在藥品功能禁忌上有所不同,更提醒若連續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超過1週以上,要特別注意腎臟功能及胃腸道的傷害。

反覆上腹痛、嘔吐不是腸胃炎!女患「這種膽囊炎」膽囊腫脹如拳頭大

反覆上腹痛、嘔吐不是腸胃炎!女患「這種膽囊炎」膽囊腫脹如拳頭大

反覆腹痛竟是膽囊腫大!一位40歲女性,3年前因上腹不時疼痛超過6週而就醫,原以為是胃痛,吃遍胃藥都沒效,醫師為其安排超音波檢查,發現膽囊腫脹至拳頭大小,無膽結石,抽血也無異常,診斷為非結石性急性膽囊炎。胃腸肝膽科醫師指出,患者因天生體質造成膽汁較濃稠,若持續鬱積堵塞可能演變成膽結石,提醒有上腹痛症狀應盡速就醫。

鬼月忌諱開刀、看病、住院?醫揭「科學數據」真相:手術風險更低

鬼月忌諱開刀、看病、住院?醫揭「科學數據」真相:手術風險更低

農曆7月鬼門開,傳統認為諸事不宜,民眾特別忌諱在此時就醫,安排手術日期也希望避開敏感時間,對此,振興醫院根據2013年~2017年觀察,院內共有2943名患者接受心臟大手術,整體死亡率約為4.0%,其中有196位患者是在農曆7月治療,死亡率還低於整體,僅為2.6%。《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鬼月動手術風險高嗎?」的迷思。

不用花心思經營的友情,才是最好朋友!用成就自我敬「友誼長存」4字

不用花心思經營的友情,才是最好朋友!用成就自我敬「友誼長存」4字

你的手機通知中,有沒有一個人是他傳了一堆訊息,你也可以不用馬上放下手邊的事去回覆。你可以繼續做自己的事情,等到夜深人靜,躺在床上休息時,才想起今天有好多話想跟他說⋯《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探討友情關係,最好的朋友其實是:用成就最好的自己,敬「友誼長存」這4個字。

嘴破別再抹鹽巴!嘴破原因、治療方法一次看:貼「1物」比口內膏更好

嘴破別再抹鹽巴!嘴破原因、治療方法一次看:貼「1物」比口內膏更好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吃完一餐辛辣的火鍋後,不久就感到嘴唇周圍一陣刺痛, 發現自己不慎「中招」了。嘴破看似不嚴重的健康問題,卻足以對我們的飲食和心情造成影響。《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教你辨認嘴破類型,以及正確用藥方法,提醒民眾千萬別再誤信偏方,在傷口處塗抹鹽巴,反而治療無效還讓你痛不欲生!

折手指不只關節變粗,恐罹罕見「指部厚皮症」醫曝男性1族群好發

折手指不只關節變粗,恐罹罕見「指部厚皮症」醫曝男性1族群好發

22歲余同學從小有折手指的習慣,前陣子左手的中指及無名指關節莫名腫大,但卻不會痛,也沒有影響活動或其他不適,前往骨科及皮膚科就醫X光檢查確定骨骼,擦藥擦了一段時間仍未好轉。直至台北慈濟醫院皮膚科,抽血檢查排除關節炎或免疫疾病的可能後,根據患部特徵,診斷為極少見的「指部厚皮症」,施以局部類固醇注射治療數月後,關節才明顯消腫。

奧運「女力崛起」力拼金牌!醫揭「3大健康代價」退役後恐留後遺症

奧運「女力崛起」力拼金牌!醫揭「3大健康代價」退役後恐留後遺症

奧運女力崛起!我國拳擊好手林郁婷不負眾望,一路過關斬將打進女子拳擊57公斤級金牌戰,今(8日)晚舉重女神郭婞淳、跆拳道甜心羅嘉翎也將出戰,相信能為我國贏得好成績。女性選手不僅辛苦爭取參與權,轉大人之苦更勝男性,強壯肌肉是奪牌利器,卻可能要付出骨鬆、性早熟、亂經等健康代價⋯

40歲後男生硬不起來⋯小心更年期上身!醫揭「男性更年期」6大症狀

40歲後男生硬不起來⋯小心更年期上身!醫揭「男性更年期」6大症狀

一位55歲的父親,健檢發現有高血糖問題,他自述中壯年之後,體型變得比較肥胖,開始出現「啤酒肚」,血糖似乎也變得比較不穩定;尤其這兩年,開始常感覺疲勞、情緒低落和性功能減退。在經過檢查和診斷後,被診斷為遲發性性腺功能低下(男性更年期),並伴有肥胖、高血脂和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

《優活問問》孩子不專心就是過動症嗎?醫:至少符合「3條件」才算

《優活問問》孩子不專心就是過動症嗎?醫:至少符合「3條件」才算

2024巴黎奧運如火如荼展開,中華隊體操選手唐嘉鴻在賽中表現搶眼,替中華隊拿下一面銅牌,也因高難度貓跳被稱作「亞洲貓王」。但你知道嗎?在成為貓王之前,小時候的唐嘉鴻飽受過動症所苦,父母為此送他去學體操,這才開啟他的體操之路。一般人提到過動症,常會聯想到注意力不集中、好動等症狀,真的是如此嗎?快跟著Podcast《優活問問》一起認識過動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