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占總人口達到20%,每5人當中就有1人是老人。說到老化,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我爸活到90多歲,算長壽了啦」,但仔細想,他是健康走完人生,還是後面10年坐輪椅、記憶混亂、什麼都要靠人幫忙?《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醫師說明,老了之後若能做到5件事才是真正的健康老化。
市售食鹽種類繁多,從精鹽、岩鹽到低鈉鹽、碘鹽、氟鹽等機能性鹽。隨著健康意識抬頭,因為使用「低鈉鹽」有助於降低血壓和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讓「低鈉鹽」、「減鈉鹽」成為消費者購買的熱門鹽品。但是,坊間仍有不少低鈉鹽的迷思與誤解,《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師一次破解8大常見低鈉鹽迷思,帶你正確吃鹽、聰明減鈉。
失智症並非單純的正常老化,而是因大腦功能受損所引起的疾病。究竟失智症前兆有哪些?該如何進行篩檢?當發現記憶力減退、判斷力變差等初期症狀時,看哪一科才能獲得正確診斷?此外,近年來失智症新藥陸續問世,是否真能讓早期失智得到治療並有效延緩病程?《優活健康網》特別採訪失智症權威醫師,解析失智症常見相關疑問。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科產科主任兼產房、病房主任王樂明醫師 參考資料/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衛教天地資訊 )孕期便祕原因懷孕期間,孕媽咪的身體為了穩定子宮內膜,使受精卵著床更好,會自動調整體內黃體素荷爾蒙分泌,黃體素濃度與未懷孕的女性相較之下,會增加許多。黃體素雖有安胎、保護子宮內膜、利尿和降血壓的功效,但會使腸胃道蠕動速度變慢,促使孕媽咪噁心想吐的感受,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60歲的王先生,有高血壓病史,因乾咳2-3個月於診所診治服用藥物皆無改善,於是至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求診。經胸部X光檢查無肺部相關病變,詢問病史得知病患並無吸菸史,但因高血壓有服用降血壓藥物,但病患就診時並無攜帶目前服用藥物。好在透過雲端藥歷查詢後,發現它院所開立的降血壓藥物會引起乾咳,終於找出他久咳不癒的原因。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黃紹宗醫師指出,當時立即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期一名民眾至非洲中部國家旅遊,回國後因持續發燒和頭痛、全身痠痛、血尿等症狀,本以為是感冒而服用一般鎮痛解熱藥物,但症狀未改善,就醫經診視後確定為瘧疾感染。醫師表示,該民眾出國旅遊的區域為瘧疾高風險區,卻未服用預防藥物,遭受蚊子叮咬而傳染。還好即時就醫並詳細告知旅遊史,即時診斷治療後改善。出國旅遊前 可先預防性投藥、注射南投醫院感染科廖嘉宏醫師表示,非洲因未...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78歲陳姓多產婦人,深受尿失禁所苦,連走路快一點也會尿失禁,不敢告訴家人,只是一直吩咐媳婦去買紙尿褲,兒子最後得知才帶她就診。經醫師以「腹腔鏡陰道骶骨固定術」同時合併「尿道懸吊術」,術後恢復良好,目前尿失禁情況已恢復正常。固定術+懸吊術 減少術後尿失禁比率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王致丞醫師指出,婦女「多產」、「生巨嬰」都有機會讓骨盆底的肌肉韌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全台鬧水荒,許多地區也進入階段性限水,臺南市衛生局提醒,儲水時要加蓋或細網,並固定每週刷洗容器內壁,避免登革熱病媒蚊孳生。天氣逐漸炎熱,登革熱流行期即將到來,高雄市也持續有新病例發現,而台南市全市各區皆有登革熱病媒蚊,歷年皆有規模大小不等的疫情,如開始限水,民眾儲水備用的機率大增,一旦儲水容器未加蓋,容器內壁未固定刷洗,必孳生登革熱病媒蚊孑孓,致疾病傳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因旱象未能解除,第三階段限水,確定於明日開始實施,也因此限水期間,雖水的確省了,但各種環境衛生問題,恐怕會趁勢竄起,國民健康署提醒,限水期間,務必多加留意以下事項。想省水?還是得勤洗手才行1) 個人衛生不能忽略,水龍頭加裝節水裝置,洗澡改淋浴。2) 進食前、如廁後以肥皂洗手,「濕潤、泡沫、搓揉、沖洗、乾燥」步驟不能少,避免水量減少影響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抖抖抖抖抖,彷彿能抓把綠豆,均勻的撒在地上,比機器還管用,那就得要注意,是不是罹患了顫抖症!就有一名二十五歲的年輕女性,從小雙手就有不自覺顫抖的毛病,導致她寫字抖、拿筷子抖、倒茶抖,出社會之後,因時常需要跟客戶做簡報,在緊張之下,拿著雷射筆的手,抓狂起來更是猶如觸電般的猛抖,使她成長路上嚴重受挫,苦不堪言,直到跑一趟神經外科拿藥後,顫抖症的狀況才漸漸改善!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皮膚是人體最外層的器官,除了能夠傳達冷、熱、痛、壓等知覺外,同時也身為人類防禦系統的第一道防線,隨著年齡上升,器官開始會老化,皮膚自然漸漸萎縮,防禦功能也跟著下降,老年人的皮膚問題慢慢接踵而至。對此,高雄長庚特地舉辦「老年常見皮膚病簡介」講座,邀請李志宏醫師主講,針對老年人常見的皮膚疾病作簡單介紹,使其關懷自身健康,並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人在出遊坐車、搭飛機、乘船前,都習慣會先來顆止暈藥,但其實,暈眩、嘔吐不是疾病,而是由其他疾病或情況引起的症狀,除上述所說外,還有其他像是腸胃炎、情緒激動、藥物反應或腦部受震盪等情形所引起。對此,亞東醫院特舉辦「止暈藥品介紹」講座,邀請簡韻珊藥師主講,關於止暈藥品的種類、存放方式、服藥時機,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項,將會有詳細說明,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