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抽筋怎麼辦?為什麼會抽筋?預防抽筋吃鹽巴有用嗎?事實上,抽筋是因為肌肉疲勞、電解質失衡所引起,當體內的水分不足,會影響肌肉的代謝功能,增加抽筋風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解答抽筋相關的小知識,並教民眾1招自製運動電解質水,可有效預防抽筋。
自體免疫疾病成現代流行病!自體免疫疾病是指人體異常的免疫反應攻擊正常細胞所產生的狀況,目前發現的至少有百種這類的疾病,包括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日前,台灣醫師於國際期刊發表社論,探討免疫疾病增加的可能原因,並呼籲從飲食、壓力管理到疫苗接種等方法來預防免疫疾病。
16歲周姓少女因為青春期臉部出現青春痘,到皮膚科診所看診後拿藥膏與抗生素治療,沒想到兩天後開始出現胸口悶痛不適與灼熱,且經常感覺有異物梗塞,甚至無法吞嚥的狀況。由於無法進食症狀越來越嚴重,就醫經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發現其食道中段有明顯潰瘍,診斷為罕見的「藥物性食道炎」,所幸經藥物治療後順利康復。
隨著新冠疫情趨緩,衛福部疾管署8日宣布,自5月19日起醫療院所、老人福利機構從「強制」佩戴口罩,調整為「建議」配戴,代表台灣長達3年半的口罩禁令全面解除。不過,針對新冠高風險族群,小兒感染科醫師仍建議「4類對象」可維持配戴口罩,並做到咳嗽禮儀2步驟,保護好自己與他人。
現代人都會於閒暇時間為家裡「輕裝修」,像是幫牆壁塗上一層新的顏色、鋪木地板⋯等,但是家具被滴到幾滴油漆,或是衣服、皮膚被沾得到處都是,到底要怎麼處理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常見的「油漆去除方式」,只要運用幾項小東西就可以完美去除油漆啦!
乳癌為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第一位,發生率逐年遞增且有年輕化趨勢,但隨著醫學的進步,乳癌治療成效越來越好。不過,許多病友對於「罹患乳癌後的飲食」有許多顧慮,例如乳癌可以吃黃豆嗎?乳癌可以喝牛奶嗎?其實,這些食物都是可以攝取的,乳癌從治療到抗癌追蹤期間,吃對食物能避免復發。
5月份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到來,不少人為了傳達對母親的心意,汲汲營營準備禮物,只是為了能讓媽媽開心。但是,孩子送妳的母親節禮物,妳都喜歡嗎?如果不喜歡孩子所送的禮物該怎麼辦呢?這成為許多媽媽想講又不敢講的問題,常常只能含淚笑著接受⋯《優活健康網》特選雙寶媽譚惋瑩所撰此文,分享如何讓孩子在故事中學會送禮,並傳達體貼與尊重的重要價值觀。
當皮膚的新陳代謝運作不佳時,角質層無法正常脫落,而形成了所謂的老廢角質,因此許多人會透過去角質來讓皮膚代謝。「聽說去角質能讓皮膚變得白皙透亮?」「去角質能減少粉刺和痘痘產生?」到底去角質是必要的嗎?食藥署邀請皮膚科醫師邱品齊,以專業觀點來做深入解析「去角質」的作用。
刷牙時牙齦流血、有口臭⋯懷疑自己有牙周病嗎?避免牙齦問題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醒民眾,應注意9大「牙周病初期症狀」,40歲以上的患病比例更高達9成,但不少人忽略牙齒健康及牙周病相關知識,以下整理列出牙周病原因、特徵等相關迷思一次看懂。
有「國民阿嬤」稱號的金馬影后陳淑芳表示,「有一定年紀後,對身體狀況、特別是免疫力更是要好好照護,過去拍片壓力大、作息也較不正常,感冒就會比較多;看身邊有些朋友甚至因為免疫力低,引發帶狀疱疹,痛到無法工作、正常生活,甚至還留下後遺症,看到他們人生真的變黑白,讓我領悟到醫生的話真的要聽,除了不要熬夜、飲食也要均衡,保持身體免疫力,才能減少帶狀疱疹風險。」 水痘病毒潛伏體內 免疫力低落恐引帶狀疱疹...
每個人身上或臉上多少都有長痣,但會長出黑痣的原因,其實是色素幹細胞在分裂過程中出現了問題,讓本來要生成黑色素細胞的幹細胞,變成了痣細胞後再聚集成一團而形成了黑痣。醫師提醒,若出現4種類型的痣要多加留意觀察,可能與身體健康有關,有些甚至會造成病變,可與醫師討論以較不留疤痕的方式,來進行除痣手術。
「你今天吃早餐了嗎?」台灣早餐店、便利商店高度密集,不論中式、西式早餐均有多種餐點可選擇,但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指出,仍有近6成民眾自認早餐營養不均衡。營養師提醒,民眾常只注意到早餐要吃飽,但卻不太了解實際吃下肚的營養有哪些,想要增加多元營養維持健康,建議「懶人健康早餐」多做1件事就好。
現在正值腸病毒流行期,隨著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衛福部疾管署最新統計,上週門急診就診達1.6萬人次,仍為10年同期新高,全國單週167班因疫停課,A71型或重症個案分布在6縣市,預估疫情在6月初達高峰。呼籲民眾應採取一般性預防措施,例如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