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大多數人都不了解,人在死亡前是不需要飲食的,此時逼迫飲食反而更痛苦。衛福部台中醫院復健科資深教學醫師畢柳鶯於《走在推廣善終的路上》一書中,以走入推廣善終運動這幾年的經驗為軸線,探討斷食善終的常見問題,什麼情況「只有斷食才能善終」?斷食往生是自殺或者殺人嗎?帶領讀者進行一場斷食善終的思辨之旅。以下為原書摘文:
夏季天氣悶熱潮濕,不少民眾因頭皮發癢、落髮問題所困擾。但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提醒,落髮並非單一疾病,而是與免疫系統、內分泌失調、感染或藥物副作用等原因相關的身體警訊,若未經診斷落髮原因,只為了外表美觀,就使用偏方或貿然植髮,不但無法改善落髮,反而可能損傷毛囊、擴大頭皮疤痕,讓毛髮無法新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近日天氣嚴寒,加上一波波寒流帶來的低溫下,全台各地梅花盛開,如同白雪般美不勝收的花海,是許多民眾冬日必拜訪的景點之一。《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一年民眾心目中最夯的「賞梅景點」網路聲量排名,看看網友熱議的5大人氣賞梅景點有哪些: 「武陵農場」3色梅花好特別 、「角板山行館」各式美景一次滿足說到賞梅景點...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年關將近,但隨著Omicorn疫情升溫,民眾都非常關心過年要如何吃出健康、提升免疫力,就是希望能平安過好年。台東馬偕紀念醫院營養課課長陳麗如表示,均衡飲食是健康的基礎,記住「口訣」既簡單又容易:「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至於今年年節要怎麼採買怎麼吃,才可以吃到美味,又兼具增強免疫力呢?陳麗如...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長輩年紀大之後,容易膝蓋關節不好,常常都會需要進行人工膝關節手術,可說是最廣為人知的手術治療之一。但是你知道,人工膝關節手術也可以只換一半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林心畬表示,身邊若有60歲以上的家人,一定或多或少有經歷過膝關節痠痛無力症狀,這有可能便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表現。對於初期來說,復健治療、運動訓練及生活模式的調整,均有不錯療效。但隨著經年累月的使用...
2022-01-20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 台灣男演員田家達出道多年,象徵性的深邃五官、挺拔身形及精湛演技,深受各年齡層粉絲喜愛。但原來,在螢光幕前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粉絲看不到的,都是演員對自己長年的嚴格管理與要求。 田家達表示,為維持體態,規律的健身運動與飲食控制僅是基本,隨著歲月無情流逝,在臉上鑿下的痕跡單靠飲食與健身也無法消除,自己...
2022-01-20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年50歲的小慧(化名),日前到醫院婦產科求診,主述每次搭遊覽車出遊時,因尿意頻頻且憋不住,讓她二個小時車程跑了不下10趟廁所,嚴重影響遊興!平常在家半夜也頻跑廁所,生活品質大受影響,更讓她在公眾場合感到不自在。過去曾經透過藥物治療無效,經完整評估後,診斷小慧患有「混合性尿失禁」,透過肉毒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位女性幾乎從青春期起,媽媽總會在「好朋友」過後,準備一碗暖暖的四物湯為孩子補身。而為了方便現代忙碌工作的女性,許多廠商更推出四物飲品,並找來當紅女星代言,不論是四物雞精、四物飲加鐵、加玫瑰或加青木瓜等,增添功能及風味。其實早在宋朝,四物湯被記載於醫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就被稱為是婦人病的聖藥,是補血、行血、活血的主方,因為方中由當歸、熟地黃、川芎及芍藥組成,因此...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57歲許先生常感腹部悶痛與不適,肚子餓會痛、吃飽也痛,在每次服用胃藥後疼痛稍有舒緩因而不以為意,直到1年多前腹痛難耐,才驚覺不對勁,進一步就醫檢查後竟被診斷為晚期胃癌。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立宗表示,胃癌排名為台灣癌症10大死因中第6名,初期症狀難以辨別,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且轉移性胃癌存活期中位數約僅1年,因此要如何延長患者存活期為首要治療目標...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女兒陪著爸爸來看診時表示,爸爸患有高血壓已經有幾10年,目前光是血壓藥,一天就要服用5種,但血壓控制效果仍不佳,常常超過160毫米汞柱甚至有時會到180毫米汞柱多,調整藥量也不見起色。醫師確認檢查報告,發現病患除了高血壓外,也有高血脂的問題,腎功能亦較差,腎絲球過濾率(GFR)是34,已進入需要特別注意的程度。女兒表示,心臟科醫師原先建議爸爸做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採訪報導)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從桃園擴大到北北基、新竹等鄰近縣市,引起不少民眾擔心,就怕會影響到即將到來的年節計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表示,若以電玩遊戲比喻,Omicron變異株就像「繁殖力超強的哥布林」,不能讓它大量傳播造成超大規模疫情,即使重症率不高,若感染母數過大仍然會壓垮醫療體系。 Omicron的確是魔王株 謝宗學在臉書...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春節聚餐通常不忌口,但年節中象徵元寶的水餃、應景的牛軋糖、拜拜必備的花生、麻荖、寸棗等食物,讓民眾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容易攝取過量,或將過敏食物吃下肚,因而誘發身體一連串的不適反應,包含疲倦、偏頭痛、皮膚癢、腹瀉、脹氣等症狀,當找不到根本原因時,可能是「過敏」作祟導致身體發炎引起。瞭解自身對特定食物的過敏反應,選擇替代品安心吃聯青診所營養師莊譓馨表示,一般民眾聽到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