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增強肌力訓練的過程中,你是否也發現肌力的成長速度日趨緩慢?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從訓練生理學的角度來說,當我們將訓練加諸於身體時,對身體而言它就是一種「刺激」,因此,我們的身體為了求生存就會對這項刺激產生「生理反應」,但當這項刺激一直不斷的重複進行,則會使我們的身體產生「適應」的狀況。
大家都知道全穀類、高纖蔬菜、堅果很健康,但如果你的胃正在發炎,吃錯了可能會加重不適,影響修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林舜穀指出,雖然未精製穀物、高纖維蔬菜、堅果等食物通常被認為對身體有益,但對於慢性胃炎患者,這些食物可能會增加胃部負擔,甚至加重症狀。
在生活習慣用語中,起司、乳酪、乾酪、芝士,指的都是「Cheese」,是以牛乳、羊乳為原料,將其中的酪蛋白凝集,與乳清液體分離後加工製成的半固態狀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脂肪,有令人無法抗拒的濃厚美味。《優活建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起司種類以及料理應用。
想幫正在發育的孩子長高,許多父母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喝轉骨湯啊!」不然就是「就吃點鈣片嘛!」,但光這樣就足夠了嗎?真能長到理想身高嗎?恐怕不盡然! 開業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黃正宏院長對此提出看法,他認為鈣片雖然能夠強化骨骼,但對長高的效果很有限,「所以如果只想一昧吃鈣片來幫助長高,倒不如多從食物中攝取,可得到豐富的蛋白質及多元營養素。」 此外,轉骨湯是台灣早期針對兒童的調理方,功能多在補...
惡性淋巴瘤每年新增病例將近3000人,其中何杰金氏淋巴瘤佔約10%,治療以化療為主,但以年長患者為例,除了必須承受一定的副作用,可能導致治療中斷外,更需要留意肺纖維化、肺毒性等不可逆的影響。對何杰氏淋巴瘤患者而言,在一線選擇療效好且副作用較小的治療方式,一直是治療上努力的目標,今年通過健保擴大給付用於一線治療的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標靶藥物,不僅能提升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治療成效、大幅降低副作用困擾,並...
15歲的小傑從小被診斷為妥瑞氏症,每次大發作時,不僅舌頭會被牙齒咬到流血,沒辦法吃東西,有時也止不住的搖頭晃腦。還因感冒久久不癒使病症加重,咳到快喘不過氣,讓家人相當擔心。
雖然孩子的身高與遺傳、基因有極大的關係,但後天的生活習慣也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一名身高僅有110公分的10歲男童被父母帶至就醫,經醫師檢查後,才發現男童的骨齡只有6歲,且非先天性因素導致,而是一個看似平常的生活習慣所致。
身為臉書創辦人之一的馬克.祖克柏(Mark Elliot Zuckerberg)9月21日PO出與愛妻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的甜蜜合照,並開心宣布明年家中即將迎來第3位新成員的好消息!早已是2寶爸的祖克柏,曾被雜誌評為「新世紀父親的代表人物」,那麼,總是將家庭擺在第一位的他,平時和妻子都是怎麼帶孩子的呢?
肌少症不是一種單一疾病,而是因為肌肉質量的流失,造成肌力下滑,引發後續影響的症候群。由於臺灣於2018年已達到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超過14.05%,預計於2025年達到超高齡社會。當高齡長者抱怨沒有手腳力氣,走路速度變慢,提東西買菜都感到吃力,就要考慮是不是「肌少症」已經找上門了。
想靠運動瘦身,但不想去戶外跑步曬太陽、也不想去健身房人擠人,在道具和空間受限下,「跳繩」是個非常好的選擇!比起一般有氧運動,跳繩可透過變化訓練強度和速度作為高強度間歇訓練,也能利用各種跳繩動作訓練到不同部位的肌肉群,比慢跑、健走、騎腳踏車等運動更快速地消耗熱量;最棒的是,只需要不到百元的道具,就能在家既簡單又快速地消耗熱量、燃燒脂肪。跳繩集結這麼多好處,還不趕快來練練!
提起胃食道逆流,普遍印象中的主要症狀是胸口灼熱,即俗稱「火燒心」。全球知名逆流權威醫師潔米.考夫曼(Jamie Koufman)在《跨科解密 胃食道逆流修復全書》分享多年臨床經驗,歸納出逆流的致病原因,並提醒留意日常細節,諸如飯後胸痛、睡醒後沙啞聲,也都是可能線索,並分享了有助改善逆流的生活習慣調整。以下為原書摘文:
惡性腫瘤在西醫領域,有各式療法如開刀、化療、放療,然而中醫觀點又是如何解釋並治療癌症?知名中醫師張步桃生前熟讀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並應用於實際醫案。中醫師張書陸、張閎運出版《張步桃腫瘤要方》收集並整理張老對於癌症的見解與治療經驗,解析病因,強調中西並治、與癌瘤並存的觀念。以下為原書摘文:
10月1日即將開打公費流感疫苗,但「誰可以打、要去哪裡打」你清楚嗎?醫師呼籲,想確實預防流感與併發症,減少就診機率,施打疫苗是最好方法,甚至可以降低新冠染疫機率。不過,流感疫苗可以跟新冠疫苗一起打嗎?《優活健康網》也為您整理流感疫苗相關資訊。(文章最後更新日期:2022/9/26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