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 嗝~嗝~」跟朋友聚餐之後,因為吃飽喝足而不斷打嗝、噁氣,肚子也圓滾滾的,有時候用空心手掌去拍拍肚子,還會有低沉「咚、咚、咚」的聲音,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一定很多人都曾經發生過,當發生脹氣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你4招有效消脹氣。
許多上班族都想提早退休,但國衛院一項研究卻發現,提早退休者身體衰弱速度加快,且愈早退,退化情況更為明顯,若提早在55歲之前退休,則衰弱程度遠高於仍在職者,且「早退」男性的「早衰」狀況更為嚴重。《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相關研究,民眾可以評估適合的退休年齡。
吃什麼蔬菜瘦最快?「三日苗」這種發芽僅3天的青花椰菜幼苗,被譽為「最強減脂蔬菜」,富含超高濃度的蘿蔔硫素,不僅抗氧化力是兒茶素的1,000倍,更能有效燃脂、清除毒素、改善腸道環境。雖其營養密度驚人,熱量卻極低,堪稱天然燃脂神器,想瘦身,先從認識三日苗開始。
常聽到人說餵母乳比較營養,是真的嗎?最新母乳研究證實,母乳中的活性因子,可激活自我免疫力200%,不僅能對抗多種病毒和細菌,減少寶寶染病,更能幫助嬰兒腸道順暢、減少哭鬧,可說是解救爸媽帶孩焦慮的一大救星!
與人對話的時候常常生氣、緊張?那是因為你沒有好好「察覺自己的情緒」,試著和自己溝通吧!溝通名師李崇義分享真實案例,提醒大家改變溝通慣性,對話時先別急著解決問題,並用「4步驟」安定自我內在,擁抱自己的情緒。以下解析來自《冰山對話:從開門到關門、從理解到支持的深度溝通》原書摘文。
最近冷到皮皮挫,原來是24節氣的「大雪」來了!大雪之後氣溫將愈來愈冷,民眾在迎來寒氣之時,不僅要留意保暖,也要注意飲食習慣;像是冬天常吃的火鍋、薑母鴨不宜吃過多,同時也要記得多補充水分。《優活健康網》替讀者整理出「3招」禦寒法,一起暖暖過冬吧。
新冠疫情以來,民眾減少出入醫療院所,0~6歲兒童的早療人次呈近三年最低,發展遲緩兒童恐錯失發展黃金期;身障人士也因此減少獨立自主外出機會,生活及原穩定工作皆受到影響。醫療保健領導者亞培關注在地健康議題,於今年10月發起「亞培伊甸健康齊跑」活動,邀請民眾共同跑出健康之餘,也鼓勵大眾支持弱勢族群照護;此舉亦獲得藝人艾力克斯、黃子佼等名人響應。這次更首次與伊甸共同發展出專為慢飛天使設計的早療教具書,並捐...
一名60幾歲患有三高的男性,退休後發現開始有行走遲緩,像齒輪一樣會卡住的情形,原來以為是中風,治療1年始終沒有改善,後來轉診到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檢查發現其實是罹患「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這一年時間因為未能找到正確病因,狀況一直都沒有好轉。 安南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建欣說明,巴金森病不見得發作就有典型的手抖症狀,有時是伴隨半邊的肢體僵硬造成走路困難,或者是變成撲克臉沒有表情,更有一些是非...
在幼兒眼科門診中,常見眼疾以假性近視、散光最多,可能是因為家長常讓3C當保姆,一旦遇到小孩哭鬧難以安撫,有些筋疲力盡的父母,會拿出手機或平板,讓幼兒觀看影片轉移注意力,換取片刻安寧。不過,若父母沒有限制幼兒的3C時間,很可能讓孩子眼睛在不知不覺中產生負面影響。醫師教護眼2大方法。
李小姐來到中醫看診時,全身呈現嚴重的水腫、腫到皮膚表面都滲出液體來,看起來就像是剛剛淋過雨一樣,水珠不斷滴下來。之前在大醫院就診,醫師為其使用類固醇、奎寧、免疫抑制劑等藥物、也用過化療藥治療,才總算將紅斑性狼瘡的病情穩定下來。
爸媽注意了,還在為孩子近視的問題困擾嗎?中國附醫眼科部兒童眼科主任醫師林慧茹與麗明眼科院長醫師陳祐瑲指出,年紀愈小的兒童,近視度數惡化愈快;因此若在兒童時期近視,對於視力健康的影響會更大,但是只要透過「這方法」能有效控制近視,保衛孩子的靈魂之窗。
你有買房的夢想嗎?以Podcast節目《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再度翻紅的作家吳淡如,以身邊朋友的買房故事為例,指出大家往往會陷入買房迷思,多半對購屋有自己的堅持,但擁有自己的房子真的重要嗎?她認為,其實擁有房子的夢想可以變形的,只要透過「這思維」就能轉換。以下解析來自《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原書摘文。
時常引起話題討論熱度的新冠疫苗莫德納(Moderna),又來台灣了!但這次不是新一批疫苗到貨,而是要揭露下一步佈局計畫。莫德納近期在亞太地區動作頻頻,不僅於今年9月正式在台成立公司,該公司負責新興市場的全球資深副總裁伯格史泰(Patrick Bergstedt)也於6日啟動為期2週的亞洲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