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 嗝~嗝~」跟朋友聚餐之後,因為吃飽喝足而不斷打嗝、噁氣,肚子也圓滾滾的,有時候用空心手掌去拍拍肚子,還會有低沉「咚、咚、咚」的聲音,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一定很多人都曾經發生過,當發生脹氣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你4招有效消脹氣。
許多上班族都想提早退休,但國衛院一項研究卻發現,提早退休者身體衰弱速度加快,且愈早退,退化情況更為明顯,若提早在55歲之前退休,則衰弱程度遠高於仍在職者,且「早退」男性的「早衰」狀況更為嚴重。《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相關研究,民眾可以評估適合的退休年齡。
吃什麼蔬菜瘦最快?「三日苗」這種發芽僅3天的青花椰菜幼苗,被譽為「最強減脂蔬菜」,富含超高濃度的蘿蔔硫素,不僅抗氧化力是兒茶素的1,000倍,更能有效燃脂、清除毒素、改善腸道環境。雖其營養密度驚人,熱量卻極低,堪稱天然燃脂神器,想瘦身,先從認識三日苗開始。
冬季天氣逐漸變冷,若家中長輩出現全身乾癢現象,別誤以為是洗澡清潔身體不夠乾淨,很可能是罹患缺脂性皮膚炎,若此時增加洗澡次數、或用更強力的沐浴產品清潔,甚至是一癢就亂抓,可能造成症狀愈來越惡化,形成惡性循環。除了應趕緊就醫外,醫師也教日常6招幫助舒緩不適。
今年32歲的周先生,3歲時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遺傳的重度海洋性貧血,當時沒想到一場感冒,卻換來醫生的一句「你可能活不過8歲⋯⋯」,從此開啟了每2週就必須回醫院輸血,和服用排鐵劑的生活。若間隔太久沒回診治療,就會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到疲憊,走路5分鐘、爬幾階樓梯就容易喘不過氣。這樣不便的生活,周先生已經堅持了30年。
英特爾(Intel)、台灣羅氏診斷與捷絡生技(JelloX Biotech Inc.)於台灣醫療科技展中宣布成立數位病理產業聯盟,推動次世代數位病理平台於醫療場景的應用。捷絡生技運用第12代Intel® Core™處理器與OpenVINO™、OpenFL開源工具打造MetaLite®開放式數位病理聯邦學習與邊緣推論運算解決方案,結合台灣羅氏診斷具CE/IVD...
癌症是僅次於意外事故造成兒童死亡的第二大死因,其中,又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簡稱ALL)佔比約30%,是最常見的兒童癌症。馬偕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資深主治醫師劉希哲強調,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整體存活率接近9成,絕非不治之症,鼓勵父母親,當孩子確診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時,切勿過度焦慮,父母及癌童應與主治醫師詳細討論治療方針,及早治療、穩定配合...
想要擁有穠纖合度的身材,除了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飲食管理也是一大重點,但有不少人經常採取節食減肥這種較激烈的方法。不正常飲食除了會對健康造成傷害,其實也更容易復胖。那究竟每天三餐該吃什麼,才能維持好身材又不傷身體呢? 可以參考以下6類飲食建議。
嘴巴一張開,竟是滿嘴蛀牙?一名5歲女童因疫情2年沒看牙醫檢查口腔,使原本僅需簡單治療的蛀牙嚴重惡化,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最後竟需進行群身麻醉手術拔掉9顆牙!兒童牙科醫學會提醒家長,想預防家中小孩蛀牙,應從1歲前就建立口腔健康習慣,並掌握正確清潔口腔4大方法。
熬過疫情後,台灣民眾的心理健康程度卻比疫情時期還高?精神健康基金會最新調查指出,近3成台灣民眾受疫情影響,身心精神健康指數變差,出現問題以睡不好、焦慮緊張與記憶力下滑為主,且比起2020年疫情爆發前期,健康指數更低分。該調查顯示在後疫情時代,民眾的心理精神健康問題不可忽視,醫師提出緩解焦慮4大解方
65歲吳先生去市場買海鮮,處理魚時左手不小心被「魚刺」刺傷,起初以為只是小傷口,沒想到2天後傷口發熱疼痛、手掌腫脹,而且還發燒。就醫檢查發現左上肢感染,已進展為壞死性筋膜炎.還好經台北慈濟醫院整形外科醫師李京軒手術後,才得免除截肢的風險。
你聽過「晝夜節律」這個詞嗎?它代表人體內以24小時為循環的生理時鐘,而負責睡醒週期則由2個生理時鐘控制,若不同步則會造成睡眠障礙。來看看由澳洲睡眠專家奧莉維亞.阿雷佐洛(Olivia Arezzolo)所分享的睡眠知識,理解自己的「睡眠時型」,才能才能最有效改善睡眠品質。以下解析來自《是狼型人就不要逼自己早睡早起》原書摘文。
不少人貪圖方便,選擇以麵包當正餐,尤其剛出爐的麵包香氣撲鼻,深受民眾喜愛。但是減肥族挑食物小心翼翼,許多「麵包控」唯恐發胖,一口都不敢吃。營養師張家榕指出,減肥之路並不是二元對立、非黑即白,如果真的要吃麵包,只要掌握正確原則,就可以放心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