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長期被疼痛問題所困擾,就醫檢查卻始終找不出疼痛真正的原因,往往到最後才被醫師診斷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醫師指出,肌筋膜疼痛不只造成局部疼痛,也可能引起遠端轉移痛,好發於上班族、運動員、勞動族群等。這是一種慢性疼痛,除了身體疼痛外,還嚴重影響情緒和生活品質,讓人不堪其擾。
在愛情裡不被愛的才是第三者?外遇離婚在現實中永遠比八點檔的情節還要曲折離奇,當愛情遭到背叛,這段婚姻是否還要維持,這可說是關係中最難解的習題。外遇者能主動提離婚嗎?元配如何爭取更多財產?外遇受害者該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呢?《優活健康網》特選此文,帶你理解外遇離婚財產分配制度與常見問題。
犯錯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驗,但是人總是犯同樣的錯,尤其選擇交往對象的時候特別明顯。精神科醫師戈登.李文斯頓(Gordon Livingston)於《這一生,你要體會的30件事》一書中,分享「人生必知30件事」,透過犀利的文字與真誠的語言,帶領讀者穿越眼前的迷霧灰暗,找到「改變」的力量。以下為原書摘文:
相信許多人在疼痛發生時,會對於該冰敷還是熱敷十分地迷惘。原則上,對於腰痛、膝痛等骨外科領域的急性疼痛使用冰敷,對於慢性疼痛則使用熱敷,其判斷關鍵在於患部是否有發炎反應。舉例來說,腰部忽然扭傷、閃到腰,必須馬上休息並冰敷患部,不可進行熱敷。因為扭傷時患部出現發炎、發熱的反應,導致該部位的血液循環惡化,造成肌肉僵硬。如果此時熱敷患部,發炎情況會愈發嚴重,肌肉變得更加僵硬,扭傷的狀況就更趨惡化。若...
自從國人飲食習慣逐漸西化,熱量攝取增加,乳癌發生比率也逐漸攀高,成為女性發生率第一的癌症。幸而近年來藉由公衛宣導與政府積極推動乳癌篩檢政策,國人女性接受乳癌篩檢比例提高,早期乳癌經由篩檢發現後的治療比例也就愈來愈高,臨床上已較少見無法開刀的乳癌腫瘤了。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乳癌原位癌約一成(9.7%),早期侵襲性乳癌(第一、二期乳癌)則佔了六成五(65.2%),顯見篩檢成效顯著,維繫女性生命健...
開春以來,台東基督教醫院肝膽腸胃科梅彪祥及廖大權醫師連續發現,兩例因長期腹部不適、疏於注意,等到疼痛難耐就醫檢查時,癌症腫瘤破裂及多處轉移,失卻治療先機的憾事。有鑑於此,醫師再次重申十大「癌症警告癥狀」的重要性,請民眾提高警覺,定期做篩檢,一起來守護自身健康。他們呼籲鄉親,「疼痛應即刻就醫檢查,不要拖。」第一例是一位七十多歲的婆婆。梅彪祥醫師指出,婆婆體重持續減輕,上腹疼痛多日,來門診就診時...
寒冷冬季剛過,許多愛美女性同胞都發現,在不知不覺中,體重計上的指數,竟然悄悄往上攀升。最主要原因是過年期間燒、烤、炸、辣全不忌口,再加上生活作息不規律,粗糙、暗沈等皮膚問題接踵而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羅珮琳表示,針對這些女性朋友最在意的問題,中醫院區規劃了纖體美膚套餐,只要七個步驟,用百元預算,以最簡單方式,就可以從頭到腳打造中醫元氣美女。【STEP 1美白面膜】‧材料:薏苡...
「當主持人邀請何美意老師上台時,只見一位身材嬌小的婦人,駝著背、拖著蹣跚的步伐,慢慢的走上台;等她開口問候聽眾時,那發自丹田的聲音竟是如此的爽朗有力。」一位在日前剛剛聽過何美意老師演講的台東基督教醫院員工這麼說。「我卅五歲的時候,醫師就告訴我,我骨頭的年齡超過九十歲了,所以我不但是『小』婦人,更是名副其實的『老』婦人!」罹患「假性軟骨發育不全症」、身高只有一百二十六公分的何美意老師幽了自己一...
根據統計,人的一生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約為5%,主要發生於50歲以上的人。最新的衛生署癌症申報發生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已經高居癌症發生率第二位,僅次於肝癌,民眾不可不慎!如何遠離大腸直腸癌,也是花蓮慈濟醫院守護健康的重點方向。 花蓮慈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說,大腸直腸癌幾乎都是由息肉演變而成,若在初期息肉發現時將它切除可降低癌症發生,且文獻報告顯示透過大腸直腸癌篩檢,有將近60%的病患...
一名八十六歲的老先生因患有憂鬱症、巴金森氏症、心臟病,一天要吃必須吃上十一種藥品,北縣執業藥師張玉錦指出,因為老先生要吃進很多藥品,憂鬱症的錠劑Venlafaxine-xR及攝護腺肥大的藥品Tamsulosin不容易吞服,家人就把藥品磨成粉餵藥,而且應在晚上服用,但卻在早上給老先生吃藥,原本是緩慢釋放療效的藥品,因磨粉後服用,破壞劑型後,變成藥品劑量吸收過快,所以老先生也出現副作用,如暈眩、...
33歲的張先生(化名),於去年9月初因一氧化碳中毒,被家人發現意識不清,送往鄰近醫院急救,經一般的氧氣治療後,隔天意識就恢復清楚,並於一週後出院,但兩週後,家人發現他陸續開始出現少話、反應遲鈍、步態不穩、大小便失禁和靜止不能的神經症狀,症狀日趨嚴重,於是再送至新店耕莘醫院接受住院治療,經醫師診斷,張先生的症狀為典型的一氧化碳中毒後所導致遲發性神經精神後遺症。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高壓氧醫學科...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意外常無預警就發生了,心臟呼吸停止4到6分鐘以上,腦部開始缺氧,可能導致腦細胞壞死。如果能正確即時的施行心肺復甦術﹙CPR﹚急救,對腦部造成損傷的機會就相對減少,可能因此挽救寶貴的生命,此由最近發生實例:70分鐘CPR 救活猝死學生,可知即時CPR 之重要性。大安區里鄰長是社區熱心服務的守護者,也是居民遇到問題第一個想要求救的首選人物,所以學會CPR是責無旁貸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