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嗝~ 嗝~嗝~」跟朋友聚餐之後,因為吃飽喝足而不斷打嗝、噁氣,肚子也圓滾滾的,有時候用空心手掌去拍拍肚子,還會有低沉「咚、咚、咚」的聲音,肚子脹氣的難受經驗,一定很多人都曾經發生過,當發生脹氣的時候,該怎麼處理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教你4招有效消脹氣。
你做肺癌篩檢了嗎?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惡化,可能出現氣喘、持續咳嗽、痰中帶血等症狀,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根據統計,肺癌已連續21年高居癌症死因首位,為了自身的健康,呼籲符合條件的高風險族群主動接受肺癌篩檢,「早期篩檢、精準診斷、早期治療」就是最好的肺癌防治。
少子化已成為國安問題,許多女性在超過30歲後才決定生育計畫,卻為不孕症所苦,而備孕路上讓女性最感壓力的時刻,莫過於自己施打排卵針、取卵數量少,以及胚胎無法順利植入等3大困境,期間還要承擔副作用不適,造成身心皆受影響。但醫師指出,即使取卵量少,仍有成功植入機會,鼓勵備孕媽媽們不要輕易放棄。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女性不清楚自身體質,可別亂吃豐胸補品!一名年約26歲的女子想讓自己上圍更豐滿,皮膚更水嫩,每天都會吃2匙的蜂王乳,半年後發現胸部有疼痛感,偶而還會觸摸到硬硬的不明腫塊,因為害怕是乳癌,前往醫院就診,檢查發現是良性乳房纖維囊腫,所幸在接受中醫治療後,乳房疼痛感、硬塊皆已消除。中醫治療調體質免動刀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周宗翰醫師表示,女子檢查發現是良性乳房...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民眾吸菸時常打開窗戶,來清除空氣中的二手菸,但是專家發現吸菸後長期滯留在房間裡,附著在吸菸者的頭髮和衣服上,以及室內家具上的有毒的氣體及顆粒,將形成一種為害兒童健康且不容易清除的「三手菸」。無形附著於物品 吸入恐致癌 苗栗縣衛生局指出,大部分民眾對三手菸的認識並不多,因此有吸菸者會開窗以驅散菸味或到戶外地方吸菸,但他們卻不知道菸草的有害物質已殘留在衣服上...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調查顯示,國中生吸菸率6.3%及國中校園二手菸的暴露率為10.9%皆高於全國平均值,因應基隆市市民吸菸人口年輕化,為營造學校健康的環境及維護師生拒吸二手菸的健康權益,基隆市中正區衛生所與中正國中共同營造該校周邊人行道無菸環境,期盼將此響應無菸的健康促進觀念帶入社區。12月起開始取締為保障校園師生、家長及一般民眾杜絕二手菸危害,營造學校周邊人行道清新無菸環境...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般來說,3成的偏頭痛患者是屬於預兆型偏頭痛,預兆情形包含頭痛之前會看到閃爍的光、點、線,或者肢體一端麻木、刺痛,有極少數的人則呈現暫時無法言語情況。通常會持續五分鐘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女性有這類症狀,又有使用避孕藥加上抽菸,中風的風險將是一般人的10倍!偏頭痛是常見的疾病,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內科林寬祥醫師指出,在偏頭痛發作1到2天到數小時之前,病患可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中央研究院有項最新的研究發現,根據生物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王惠鈞及孟子青的研究團隊表示,PTPN3-p38γ蛋白質複合體與大腸直腸癌間的細胞傳導過程息息相關,換句話說,若能阻止p38γ去活化發生,就能有效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而目前該研究刊登於《科學訊息傳遞》期刊。阻止p38γ去活化 可緩減癌症病程發展研究團隊表示,核苷酸轉化Ŵ...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愛滋病篩檢不必抽血!衛福部疾病管制署近期宣布與大台北同學會、風城部屋、陽光酷兒中心和南方彩虹街6號等4家同志健康中心合作,即起免費提供「愛滋病毒唾液篩檢試劑」,該試劑準確率高達99%,以採檢刮板在口腔內採集唾液檢體,最快20分鐘即可判讀結果,初步判定是否感染愛滋,方便民眾在家進行愛滋篩檢,不必非得到醫療院所抽血檢驗。篩檢結果僅限3個月前狀況基隆市衛生局提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類風濕關節炎是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破壞關節能力強,若未好好治療,恐會成為殘廢,也會使平均壽命縮短。醫師提醒,目前類風濕關節炎已有藥物治療,可避免日後關節的破壞變形,因此當關節有僵硬、手無法握緊的狀況超過6周以上,應速就醫千萬不要拖。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梁統華醫師表示,類風濕關節炎為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40至50歲的女性居多,尤其停經前後婦女...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為鼓勵民眾多吃蔬菜水果,近年來衛生署推廣天天五蔬果的健康飲食原則,但你知道嗎?蔬果不僅可幫助人體攝取到營養素外,只要吃對東西,更能預防肥胖,根據最新研究指出,菠菜、花椰菜和胡蘿蔔,有助於減少孩童體內的壞脂肪。每天攝取30克蔬菜 可改善胰島素水平該研究主要是由德克薩斯州和美國南加州大學針對79.5公斤以上8~18歲的兒童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經常攝取1~2個拳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人的手具有許多的功能,包括許多日常生活的功能、小從握筆打字到使用滑鼠,都需要用到手,且手有許多小關節以及肌腱組成,一旦過度使用或者是有身體相關疾病時,就會出現疼痛及麻木等不適的症狀,甚至關節攣縮或是變形都有可能。對此,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特邀復健科陳姿璇醫師主講「漫談手部的疾病」,例如門診上常見的媽媽手、板機指、腕隧道症候群、上肢多發性骨性關節炎等,希望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醫學日漸進步,多種過去須動大刀的疾病,現在逐漸邁向無創手術。一名74歲林姓男子罹患攝護腺癌已超過十年,十年前剛發現罹癌時,曾做過放射治療,並輔以荷爾蒙治療。但今年突然發現攝護腺癌復發,所幸未有遠端轉移現象,雖初步進行放療效果不佳,但經醫師詳細分析後認為以海福刀治療,是一條可行之路,目前林姓男子經海福刀治療後,手術時間短,無任何傷口,目前恢復良好,持續門診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