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長期被疼痛問題所困擾,就醫檢查卻始終找不出疼痛真正的原因,往往到最後才被醫師診斷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醫師指出,肌筋膜疼痛不只造成局部疼痛,也可能引起遠端轉移痛,好發於上班族、運動員、勞動族群等。這是一種慢性疼痛,除了身體疼痛外,還嚴重影響情緒和生活品質,讓人不堪其擾。
你有聽過陰瑜珈嗎?陰瑜伽特調身體動作的慢、緩、伸、展,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身體得以疏筋延展,達到放鬆修復的效果,尤其著重骨盆穩定性及下半身的練習。《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3招陰瑜伽動作,包括龍式、坐姿前彎式、鴿式,有效改善腿部水腫問題。
鹽水漱口是許多民眾用以舒緩喉嚨痛的居家偏方,相傳以鹽水清洗口腔及喉嚨,能減緩鼻喉症狀;疫情與流感期間,網路上更不時流傳鹽水能消炎止痛、殺菌消毒!鹽水殺菌消炎究竟是真是假?《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中山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李晏廷為大家解析,並分享新冠患者居家就能操作的緩解小妙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聽到有必要認識「騙子」的瞬間,有些人可能會忍不住皺起眉頭。的確,受騙上當本來就不是什麼愉快的事,還有可能因此付出不小的代價。沒事幹嘛刻意認識騙子?不過,被騙的經驗確實是人生中非常寶貴的一課。被騙的感覺很差 卻是人生中必須經歷的一課為了避免一再被騙而損失慘重,最好的方式,就是徹底受過一次慘痛的教訓。「如果後悔,你隨時打通電話,合約就能取消,現在只要在這裡蓋章就行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疾病管制署統計顯示,臺灣自103年12月28日至104年1月24日止,共計3萬9,551人因類流感症狀就醫,其中19人引發重症,2人死亡。顯示全國已進入流感流行期。桃園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如規劃於農曆春節期間旅遊,享受家人團聚的同時也應儘早接種流感疫苗,並於旅遊途中注重個人衛生防護,避免受到流感病毒侵襲。 衛生局表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全市已有28萬6,683...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大多數民眾對三手菸的認識並不多,因此有吸菸者會開窗以驅散菸味,但他們卻不知道菸草的有害物質已殘留在衣服上。所謂「三手菸」是指菸熄滅後在環境中殘留的污染物。菸品燃燒後會釋出潛在的毒性化合物,附著於頭髮、地毯、窗簾、衣服、食物、傢俱等各種物體的表面。即使菸味散去,這些肉眼看不到的毒性微粒,依舊會存在吸菸的環境中,一旦不小心經由接觸進入人體,會帶來可怕的致癌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每次月經到來,猶如血崩,須要不斷更換衛生棉,對於女性而言,最令人感到崩潰,但如果大姨媽駕到,每兩小時就須用衛生棉服侍服侍,甚至遭大姨媽虐待得臉色慘白,頭暈目眩,就要注意是不是經血早已超量,得趕緊上婦產科一趟,以免失血過多,終日昏沉,影響到工作或課業表現!別人日用型就夠 她整天都須貼加長型衛生棉就有一名三十歲的魏姓小姐,大姨媽實在難以伺候,她說,每次月經一來,...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結婚10年、懷孕10次,她終於能如願生下寶寶了!日前,一名41的陳小姐,因患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症,使得她在求子的過程中非常辛苦,雖然曾有接受過六次的傳統子宮頸縫合術,但全都失敗流產,直到最後準備拚第10次懷孕時,在醫師的建議下,先接受腹腔鏡子宮頸環紮手術再懷孕,結果在去年12月時,順利產下一名男嬰。對此,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蕭勝文醫師表示,陳小姐不僅過去曾有多次...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民眾失智盛行率約5%到8%,20年來失智人口增加2.6倍。雖然失智症所引發的原因目前仍無法確切證實,但根據美國最近一項研究指出,某些常用藥物,例如治療失眠、花粉症等藥物,與罹患失智症Dementia有關,而這些常用藥都屬於抗膽鹼能類藥物。大量長期服用這類藥物的老年人,可能增加失智症風險。此研究針對3434多名年齡在65歲以上的老人的健康狀況...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一名19歲的沈同學,自一年前起開始出現走路身體無法平衡、手部無力的症狀,經過檢查後發現是神經纖維瘤,壓迫頸椎神經所致,若不切除恐會有致命危險,因此,在醫師的建議下,他以開刀方式摘除2顆腫瘤,而目前症狀已獲得緩解,不過,他的脊椎還有10多顆大小不一的纖維瘤,仍需持續追蹤。纖維瘤壓迫神經 若不治療恐會造成癱瘓臺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黃國烽醫師表示,沈同學頸椎上...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林先生,最近發現小便會有灼熱感、刺痛、且排尿疼痛,自覺是工作壓力大,常憋尿造成尿道發炎,就醫吃了些藥只好幾天又再復發,後來醫生將尿液做篩檢培養,結果卻是得到了「淋病」。性行為不潔所致 有潛伏期別輕忽基隆市衛生局指出,淋病是性行為或接觸到感染的粘膜分泌物傳染的疾病,傳染方式是由帶有淋病雙球菌(N. gonorrhoeae)的病人藉性...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王蒨茹/綜合報導)你時常有脹氣、腹痛或異常便秘等情形嗎?或是一天跑上好次廁所?這些被你忽略的問題都有可能是大腸癌前兆!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大腸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三位,其發生率為第四位,初期症狀並不明顯,一旦發現症狀,往往已是二、三期以上,因此高危險族群,倘若能定期篩檢,盡早發現、早期治療,五年存活率可望高達九成以上。大腸癌患者逐年增高 高危險群要當心根據統計,2014...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癌症治療演變至今,從副作用極高的化學治療,到今日的標靶藥物,都讓治療的路程,一步一步往前推進,朝著邁向「癌症慢性病」的目標靠近,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夏德椿指出,過去癌症切片基因檢測,都為一次性,也就是第一次確診,之後治療即使出現抗藥性,也不再進一步做基因檢測,他說,未來治療路程,很可能將演變為多次切片,多次基因篩檢,以找出癌細胞基因突變的新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