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覺得腦袋愈來愈鈍、思考卡關、記憶力變差,甚至擔心大腦提早老化嗎?其實,「吃」對食物,對維持腦袋靈光非常重要!身心科醫師引用國際研究指出,植物性飲食可保護大腦、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植物性飲食的好處,吃對就能保護大腦。
一位65歲病人,糖尿病控制良好,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在正常範圍,但他認為回診太麻煩,改為在附近藥局買藥服用,半年後回診竟發現糖化血色素飆到8%,腎功能嚴重惡化,尿蛋白也超標,已罹患糖尿病腎病變第3期。醫師提醒,腎臟代償能力強,即使腎功能已流失,身體功能仍維持正常,因此糖尿病腎病變,成為容易被忽視的慢性病變之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女患者有發燒發冷的情況已持續有2年,呼吸時伴隨單側胸部疼痛,多次到診所求診皆無改善,之後到醫院家醫科門診檢查發現,右側肋膜腔大量積水,立即轉至胸腔內科住院治療,經切片病理報告為結核菌感染合併肉芽性發炎,確診為肋膜結核造成的肋膜積水,以抗結核藥物治療後不再發燒,肋膜積水也消失了。常見症狀包括發燒、呼吸時胸痛、咳嗽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內科醫師林敬凱表示,結核病是一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假設是心臟或腎臟疾病所造成的水腫,當然有治療的必要,不過針對東方醫學所說的「水腫」(體內水分積滯)所造成的一般性水腫,則可透過每天的小腿肚按序來改善。血氣循環不良、肌力不足 出現水腫但是由於壓力過大或血氣循環不良、肌力不足等錯綜複雜的原因,出現嚴重慢性水腫的人不在少數,請按壓小腿肚和腳脛部約5秒鐘後放開,若是沒辦法馬上恢復原狀、會暫時留下痕跡的話,就是體內水分積滯的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甘蔗味甘平,具有解熱、利尿和滋養功效,生飲甘蔗汁可清熱助消化,凡是口乾舌燥、反胃嘔吐、消化不良和發熱退燒皆可使用,唐朝詩人王維曾如此形容:「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唐朝的官宦人家,早已懂得用甘蔗汁來緩解腸胃飽脹不適。烤甘蔗汁可治咳嗽、迅速補充熱量烤過的甘蔗打汁,則有補脾益氣、滋養保健功效,烤甘蔗汁不但可用來治療咳嗽,以營養學來看,甘蔗汁的葡萄糖和果糖容易吸收...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現年27歲的陳小姐,過去沒接種過流感疫苗,今年2月因頭痛至診所就醫,隔天因症狀未改善,出現咳血情形前往醫院就醫,隨後因併發肺炎、心肌炎等重症及意識不清住進加護病房,所幸經治療後保住性命,住院40天後才恢復意識,至今想起這些過程仍心有餘悸。嬰幼兒、慢性病患、孕婦為高危險群國泰醫院胸腔科主任邱銘煌指出,陳小姐從發病至併發重症僅3到4天的時間,病程演變相當快速,各年齡層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婦產科門診常看到孕婦於懷孕初期不小心作了X光檢查或電腦斷層檢查,因憂心胎兒受到輻射線傷害而要求進行人工流產,對此醫師表示,流產與否,取決於輻射劑量及胚胎發育階段時期有關。胚胎著床前、器官發育前不會受到傷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醫師鄭進和表示,輻射線必須超過安全劑量才會導致胚胎或胎兒的死亡、流產、畸形、神經系統病變以及胎兒生長遲滯等,妊娠1~14天為早期胚胎著床前或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病人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後被告知有脂肪肝,常會很焦慮地問醫師嚴不嚴重,並且要求醫師要開立肝藥治療,要改善脂肪肝,必須先從脂肪肝的成因去了解,並針對這些問題去處理,大部分的脂肪肝是良性的,只需要定期追蹤即可,少部分的患者可能會有肝炎,並進一步導致肝功能惡化,甚至造成肝硬化及肝癌的發生。過量飲酒、體重過重、三高是常見原因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湯昇曄表示,脂肪肝的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隨著營養及醫藥衛生的改善,人類壽命延長,老年人口增加,相對失智症人口數也隨之上升,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統計,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台灣失智症協會根據國發會人口報告推估,台灣2016年失智症人口逾26萬人,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失智症已逐漸演變為社會問題。失智症包含記憶力、認知功能減退台北慈濟醫院神經科醫師陳桂銓表示,多數人誤以為失智症只是正常...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法則一:在感到飢餓時進食。在我們這個高度發展的社會,已經產生一種食物攝取超過身體需求的趨勢。我們平均每天進食所攝取的卡路里已超過身體所需(特別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坐著的時間愈來愈多)。假如只按照需求進食,身體將沒有任何理由按下囤積功能鍵。一個小建議:限制自己一日三餐。不如依據需求在一天內吃五小餐。要知道,若堅持在兩餐之間不吃任何食物,反而愈容易帶著飢不可堪的肚子走到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照過來!照過來!您或家屬有心臟亂跳、胸口不舒服的問題嗎?或是正為心律不整、心臟疾患感到困擾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安心家族病友會」於105年12月17日上午,由高醫心臟科林詩情醫師及黃任瑩護理師主講,舉辦『護心衛教講座--瞭解心律不整疾患成因及預防保健方式』,講座備有有獎徵答,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來電報名參加。名稱:護心衛教講座──瞭解心律不整疾患成因及預防保健方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1歲周太太是一名家庭主婦,不慎於家中稍微跌倒,背部便劇痛無法下床,本想休息幾天就會好,然而事與願違,求診時已痛1個月,主要疼痛位置是兩側腹股溝處。 80~90%的人 一生至少一次背痛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陳姿璇指出,背痛的病例在復健科門診非常常見,據研究,80~90%的人一輩子至少會有一次背痛經驗,現今社會中,下背痛常因輕微的跌倒造成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