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規律睡眠有助於孩子情緒控制、社交表現與行為穩定,特別在壓力情境下更為明顯。此外,睡眠不足則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成長遲緩等問題。《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供固定就寢時間6大好處,家長可透過睡前儀式建立孩子良好睡眠習慣,培養健康的生活節奏。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看鏡子裡的自己了?想送給你一個小小提醒:在人生的繁忙與轉換中,別忘了停下來,看看那個一直努力適應、慢慢長大的自己。走入30歲後,我們比想像中更容易懷疑自己:身邊有人成家、有人升遷、有人活得很有方向,而你可能還在尋找步伐、適應生活,還在練習相信「慢熟」並不代表落後。
媒體報導,舒肥雞胸肉可能藏有肉毒桿菌,一旦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最嚴重可導致呼吸麻痺甚至死亡。這是真的嗎?有這麼嚴重嗎?到底肉毒桿菌是什麼?肉毒桿菌中毒後會有什麼症狀?舒肥雞胸肉肉毒桿菌污染風險高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好食課營養師來解析。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88歲李姓阿嬤因為高燒不退,家人緊急送醫,醫師懷疑患者突發高熱的原因是感染菌血症,立即抽血進行血液培養,傳統的生化鑑定需耗費較長時間,利用質譜儀,在1天內就找出原來造成阿嬤高燒不退的原兇是「鬆脆類桿菌」。頭痛、頭暈、噁心想吐 發高熱逾40度一般來說,少數細菌侵入血液造成患者感染菌血症,會出現頭痛、頭暈、噁心想吐等症狀症狀,有些患者會突然發高熱達40度以上,嚴重併...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出現排尿疼痛情形,當心是淋病!近5年國內淋病感染率平均增加幅度竟高達18%!主要感染族群以20至39歲男性為主,近5年女性感染率平均增加幅度高於男性,10至19歲青少年感染率也逐年上升。疾管署特別提醒,在西洋情人節浪漫過節之餘,應做好安全性行為,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才能免於淋病及其他性傳染病的威脅。10到29歲感染率最高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101至105年淋病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這兩天大陸冷氣團南下,台灣天氣將轉為非常濕冷,氣溫下降,除了會使人的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之外,也會使得肌肉較僵硬!復健科醫師建議,寒冷的天氣,民眾在早上睡醒下床前,最好是能在床上先做做暖身伸展操,可以使血管舒張,避免血壓上升,也能使軟組織得到舒展。 日夜溫差大 做好暖身以免肌肉拉傷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李欣蓉表示,今年冬天的氣溫不會很低,但是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怎樣利用大蒜的保健功效呢?我們首先要知道自己適不適合吃蒜。蒜作為常用蔬菜和調味品,當然是適合大部分人日常食用了,尤其對於患有肺結核、癌症以及高血壓病、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很有好處。那什麼人不適合吃蒜呢?下面幾類人在食蒜時可要注意了。1) 眼病患者/古人說:「蒜治百病唯害一目。」長期、大量吃蒜,對眼睛是有害的。嵇康在《養生論》中說「葷辛害目」,蒜味最辛,而且它是...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黃雅芬/採訪報導)剛放完元旦3天連假,緊接著1月底的過年佳節,不少外出遊子都會返家過年,也不少家庭會全家大小一同出遊。但每當在計畫旅遊行程時,是否總遭到家中長輩拒絕呢?甚至連平常的假日時間,長輩也甚少外出,總是待在家中呢?隨著年紀的增長,長輩的身體機能逐漸走向老化,不少病痛開始找上門,而關節炎也是其中一種,由於關節表面被磨損的軟骨,會被分解成會造成發炎的物質,而反覆的發炎造成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根據最新國民健康年報手冊指出,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第一名仍為惡性腫瘤,其中惡性腫瘤死亡率第一位的就是肺癌,長庚紀念醫院林口總院肺腫瘤科醫師,也是美國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癌症生物學博士,柯皓文主治醫師說明,由於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通常等腫瘤大到一定程度後,才會陸續出現胸痛、積水等症狀,確診時多數已是晚期,因此罹癌後奪命也相對快速。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不少上班族為了提振精神,常會選擇服用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到底哪些人才有補充維生素B群的必要,又該怎麼吃?怎麼選擇才對? 維生素B群包括:維生素B1(硫胺明)、B2(核黃素)、B3(菸鹼酸)、B5(泛酸)、B6(哆辛)、B7(生物素) 、B9(葉酸) 及B12(氰鈷胺明)等8種水溶性維生素。扮演著消化食物、製造能...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春節連續假期剛結束,一名40歲的男性患者,早起一下床,右腳足背劇烈疼痛,走路困難且容易跌倒,前往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他在過年期間大魚大肉,酒也喝了很多,經檢驗結果發現,尿酸值竟高達9mg/dL(正常值為7mg/dL以下),因此懷疑腳部劇痛應是痛風造成的。每逢長假或節慶 痛風病人增2成內科醫師巫慶仁指出,痛風發作與過量的美食有絕對相關性,每逢長假或節慶過後,痛風發作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提到氣功,許多人第一個會聯想到的是武術或是太極拳等,但其實這些都只是氣功領域的一小部份,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運動與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氣功養生聯盟理事長李章智老師表示,現代中國養生運動功法的另一個名詞就是「氣功」,氣功一詞最初是首見於晉朝許遜著的《靈劍子》一書,以「氣功」一詞來稱呼所有的養生功法是在1979年 7月15日,中國大陸國務院所召開「中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