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頭好壯壯

固定睡覺時間,能增強孩子抗壓力!研究揭「6大好處」越睡越聰明

固定睡覺時間,能增強孩子抗壓力!研究揭「6大好處」越睡越聰明

研究顯示,規律睡眠有助於孩子情緒控制、社交表現與行為穩定,特別在壓力情境下更為明顯。此外,睡眠不足則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成長遲緩等問題。《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提供固定就寢時間6大好處,家長可透過睡前儀式建立孩子良好睡眠習慣,培養健康的生活節奏。

特別企劃:性病預防

梅毒經皮膚就能傳染!疾管署揭去年「全台近萬人染梅毒」1原因導致

梅毒經皮膚就能傳染!疾管署揭去年「全台近萬人染梅毒」1原因導致

疾管署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2024年新增確診通報梅毒感染人數計9,738人、淋病7,605人,「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感染原因;與2023年相比,整體梅毒下降2%、淋病下降8%。性傳染病如梅毒、淋病等感染初期可能無症狀,若未及時診斷與治療,恐影響生殖健康或傳染給胎兒造成早產、死產等併發症。疾管署特別提醒女性朋友,在忙碌的生活中別忘了關心自身健康,採取安全性行為並定期篩檢性傳染病,以保護自己...

童綜合推「三分鐘護一家」,聯手醫界籲政府將攝護腺癌納第六癌篩檢

童綜合推「三分鐘護一家」,聯手醫界籲政府將攝護腺癌納第六癌篩檢

2024攝護腺癌新增9,858人,為男性第三大癌症,更是發生率增加比例最高的癌症。台灣新創醫療學會理事長暨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歐宴泉院長表示,女性子宮頸癌自1995年起就已開始篩檢,在多年政府宣導下發生率降低了7成,而攝護腺癌在2024年發生率已超過子宮頸癌,2025年死亡率更已超過子宮頸癌。歐宴泉院長呼籲,男性健康更應該多被關注;童綜合醫院透過「三分鐘護一家」全台聯合倡議,期望政府能將攝護腺癌...

我會有奶嗎?了解原理‧不怕產後沒奶

我會有奶嗎?了解原理‧不怕產後沒奶

文/洪郁鈞 採訪諮詢/青年診所小兒科醫師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楊靖瑩 了解大自然為母體安排的泌乳機制,可以讓媽咪對哺乳比較有信心,不再因為不了解而在哺乳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焦慮與擔憂。 乳房變大即有奶徵兆 一般而言,如果懷孕期間,媽咪有觀察到自己的乳房變大,並且在產後有脹奶的情況,基本上都代表乳房有能力製造奶水。臨床上,雖然觀察到第2胎的奶水比第1胎的奶水來得快...

對策篇 全腦開發遊戲‧鍛鍊發展能力

對策篇 全腦開發遊戲‧鍛鍊發展能力

文‧整理/彭曉薇 採訪諮詢/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黃彥鈞 人和人相處時間少,一定會比較陌生,但不見得每天都膩在一起,就會有深厚感情,付出關心才是最重要的,但家長通常關注的都是食衣住行等生活方面的問題,不過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功課就是「玩」,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是從「玩」來學習,所以如果真的要陪伴孩子,「玩」是最重要的部分。 訓練...

媽媽的美麗與哀愁

媽媽的美麗與哀愁

文‧圖/布布媽 不知道大家有看過去年底一部很紅的電視劇 「荼蘼」嗎?劇中主要探討女性面臨事業與家庭的抉擇與取捨,非常寫實又貼近生活,讓我看了很有感觸。 事業VS. 育兒 其實我本身不是一個很愛講「當媽有多偉大」、「幫老公生個孩子有多了不起」之類的這種女生。畢竟現在社會中,大部分的爸爸都願意(雖然不知是否出自真心,噗!)幫忙分擔一起照顧小孩的工作 ; 而且總...

三高不控制 當心無感「眼中風」悄上門

三高不控制 當心無感「眼中風」悄上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冬季氣溫驟降,改變心臟血管收縮狀態,不只容易誘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疾病,眼科醫師指出,罹患「眼中風」機率也會增加,尤其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控制不佳者,更應留意患病風險。 視力剩0.15! 血壓控制不當惹禍 一名有高血壓病史的42歲陳姓男子,飲食不忌口,每餐高油又高鹽,日前天氣轉涼,左眼視力突然下降至0.3,以為是中年...

醫訊/衛教師聊血糖──認識血糖監測

醫訊/衛教師聊血糖──認識血糖監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透過每日的血糖監測能夠得知自己的身體狀況,血糖監測可說是糖尿病不可或缺的自我管理,糖友應該自我約束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才能擁抱美好人生。關於症狀、診斷、生活方面與治療問題,振興醫院將於第二醫療大樓一樓門診衛教室舉辦講座由糖尿病衛教師分享衛教講座主題「認識血糖監測」並給予建議,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衛教師聊血糖──認識血糖監測時間:1...

慎防禽流感 醫:警覺不驚慌

慎防禽流感 醫:警覺不驚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疾管署證實今年第一例境外移入H7N9的案例,前日也傳出在國內禽類檢測出H5N6案例,目前皆已密切追蹤中。由於國內從未有過人傳人現象,因此對於預防禽流感,須保持警覺卻不必過度緊張。人類可能藉由吸入動物飛沫受到感染衛福部南投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醫師表示,H7N9及H5N6病毒都是A型流感病毒,皆屬禽類流感病毒,和過去每年流感季流行的人類A型流感病毒,如H1N1、H3N2...

聰明防乳癌 別讓權益睡著!

聰明防乳癌 別讓權益睡著!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正面迎擊乳癌,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為上策!乳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每年約有1萬多名婦女罹患乳癌、2千名婦女死於乳癌,是婦女健康的頭號殺手。想要杜絕乳癌的發生,除了遠離菸、酒、飲食均衡及規律運動的生活態度,45歲後的定期乳房X光攝影檢查也不可少。1/3乳癌可預防 健康生活型態是關鍵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指出,高達38%的乳癌是可以預防的,因此,女性們除了多加注...

奶油正名 再亂標就罰400萬!

奶油正名 再亂標就罰400萬!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再亂標就開罰,奶油正名7月實施!為強化奶油抹醬、鮮奶油、奶球等市售眾多具乳化效果的調味製品的標示規範,衛生福利部公告,不滿80%乳脂肪的奶油不能直接標示品名為奶油,也不能使用期為植物性奶油作為產品外包裝,此項規定將於106年7月1日正式施行。標示不完整、等於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2條規定,可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乳脂肪須達到80%以上才能叫奶油奶...

腹部卡球?10公分肌瘤作怪

腹部卡球?10公分肌瘤作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8歲的周女士2年前進行抹片篩檢及婦科檢查時,發現一顆約10公分的肌瘤,由於沒有明顯症狀,決定每半年回門診追蹤。最近,周女士因肌瘤過大壓迫到泌尿道系統,不僅頻尿影響日常生活,還常引發泌尿道感染,且腹部下墜感越來越明顯,檢查發現子宮肌瘤成長快速。子宮變沉重 下腹部像卡著一顆球在周女士月經週期期間,子宮變得非常沉重,在騎乘單車時總覺得下腹部卡著一顆球,本來周女士期盼等停...

8旬嬤發高熱 菌血症害的!

8旬嬤發高熱 菌血症害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88歲李姓阿嬤因為高燒不退,家人緊急送醫,醫師懷疑患者突發高熱的原因是感染菌血症,立即抽血進行血液培養,傳統的生化鑑定需耗費較長時間,利用質譜儀,在1天內就找出原來造成阿嬤高燒不退的原兇是「鬆脆類桿菌」。頭痛、頭暈、噁心想吐 發高熱逾40度一般來說,少數細菌侵入血液造成患者感染菌血症,會出現頭痛、頭暈、噁心想吐等症狀症狀,有些患者會突然發高熱達40度以上,嚴重併...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