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策篇 全腦開發遊戲‧鍛鍊發展能力

對策篇 全腦開發遊戲‧鍛鍊發展能力

2017/2/8(2022/4/18 21:46更新)

文‧整理/彭曉薇 採訪諮詢/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黃彥鈞

人和人相處時間少,一定會比較陌生,但不見得每天都膩在一起,就會有深厚感情,付出關心才是最重要的,但家長通常關注的都是食衣住行等生活方面的問題,不過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功課就是「玩」,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是從「玩」來學習,所以如果真的要陪伴孩子,「玩」是最重要的部分。

訓練bobo各階段能力發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黃彥鈞則依照臨床上經驗累積評估,認為透過年齡來分辨各階段應學會的能力更為理想。0~1歲時,主要在觀察孩子各種動作發展是否延誤;1~3歲時,家長應思考進入幼兒園應該要會的能力,就去教導孩子;3~5歲時,思考這階段孩子應該要在幼兒園內學會什麼呢?譬如:要能命名、懂得數量的概念、懂得遊戲規則、生活常規;5~6歲,為了準備進入小學調整,所以至少要坐得住40分鐘、有基本自我照顧能力、觀察是否能夠符合團體規範或情緒是否能夠控制等。

開發孩子的左右腦

黃彥鈞治療師指出,由於左腦管右邊、右腦管左邊,因此通常右撇子就是左腦發達,反之,左撇子則是右腦發達,左腦偏理性,右腦則偏創意,因此如果孩子慣用邊是右邊,就可以讓他多做左手、左腳可以做的事情,開發到右腦,且可以找出能夠雙手左右交替做的事情,例如玩球類或樂器等,幫助左右邊的連結,藉此改變環境來讓左右腦連結。

肢體接觸是最直接的表達

觸覺比起視覺、嗅覺、聽覺,傳達情感都更為直接,譬如從眼神告訴他或直接說出口「我很愛你」,都比不上你直接碰觸他的身體,因為觸覺感官是最早發展的感官系統,也是分布最廣、接收最多樣訊息的項目,只要透過手、腳、身體的碰觸就能感應,這些感受的訊息傳達到腦部,就提升了觸覺的良好發展,進而培養穩定的情緒。

教導孩子保護自己身體

如果孩子的觸覺刺激不夠時,就會想要自行尋找刺激,可能會莫名其妙生氣、亂碰觸別人、在地上賴皮或隨便去打人,若一味去制止孩子,就會讓他渾身不舒服,使家長覺得孩子難以管教,所以為避免此情況,務必提供孩子足夠的觸覺刺激。黃彥鈞治療師呼籲,不要隨意去碰觸別人的小孩,若孩子習慣被隨便摸身體,就會覺得這件事情沒什麼。如果有意圖不軌的人要碰觸,就會發生危險,因此家長也需教導孩子相關份際,以免在莫名其妙下被侵害。

※原文刊載於2017年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隨書附贈《bobo小天才》別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全方位豐富、完整的懷孕、生產保健資訊報導,並針對 0-6 歲寶寶教養方面,設計各類育兒話題,協助指導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大小問題,時時接受最新養育資訊。媽媽寶寶雜誌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