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覺得腦袋愈來愈鈍、思考卡關、記憶力變差,甚至擔心大腦提早老化嗎?其實,「吃」對食物,對維持腦袋靈光非常重要!身心科醫師引用國際研究指出,植物性飲食可保護大腦、延緩老化,預防失智。《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植物性飲食的好處,吃對就能保護大腦。
一位65歲病人,糖尿病控制良好,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在正常範圍,但他認為回診太麻煩,改為在附近藥局買藥服用,半年後回診竟發現糖化血色素飆到8%,腎功能嚴重惡化,尿蛋白也超標,已罹患糖尿病腎病變第3期。醫師提醒,腎臟代償能力強,即使腎功能已流失,身體功能仍維持正常,因此糖尿病腎病變,成為容易被忽視的慢性病變之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有疑慮要問諮詢師、美容師還是醫師?美容醫學爭議多,消費者該如何自保?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顯示,105年與美容醫學相關之醫療爭議案件有116件,依據臺北市衛生局103-106年針對校園調查顯示,15.5%的學生接受過美容醫學。如何讓有美容醫學需求的民眾有正確的求醫訊息,從源頭阻斷美醫迷思,才能有效降低醫療爭議的發生。3大美醫迷思一定要多留意臺北市衛生局進一步分析105...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秀場天王豬哥亮昨日凌晨大腸癌逝世,國健署的資料顯示,大腸癌已經蟬聯台灣第一大癌症長達9年,一年約有1萬5千多人罹患腸癌,腸癌甚至超過肝炎,成為新的國民病。由於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被輕忽,醫師呼籲民眾要有定期篩檢的意識,若解便型態改變、解便困難、裡急後重、腹脹腹痛、血便、貧血及體重減輕等異常症狀,應提高警覺,至醫院尋求專業醫師檢查。勿因害怕檢查延誤治療 錯失早期發...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腰圍粗、血壓、血糖、血脂肪高,顯示您的健康亮紅燈,「代謝症候群」找上你!未來罹患心臟病、糖尿病機率大增。耕莘醫院新陳代謝科馬文雅醫師指出,隨著國人生活習慣改變,肥胖已成為日益嚴重的健康問題。代謝症候群是腹部肥胖、血壓偏高、三酸甘油酯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血糖偏低5項危險因子的集合,若民眾有上述3項以上者,即可判定為代謝症候群,日後罹患糖尿病、心血管、腦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紀輕輕就高血壓要當心!29歲的王小偉,今年博士班畢業後,進行踏入職場前的員工體檢,發現他有高血壓的情形,收縮壓高達160mHg,回家量測甚至偶爾會超過180mmHg。沒想到吃了一陣子血壓藥後,血壓仍然居高不下。經過一系列檢查,發現他的腎上腺分泌醛固酮(aldosterone)過高,也發現左側腎上腺有一顆1.2公分的腺瘤。這4種原因可能是續發型高血壓安南醫院新陳代謝...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隨著歲月年齡老化,或是生物年齡提早老化,排尿系統慢慢出現功能不協調問題,這些問題常見有四項:(1)頻尿、(2)急尿、(3)夜尿、(4)漏尿,雖然這些並不是危急生命的症狀,卻會持續影響我們生活與睡眠品質,久而久之也會影響心理層面。根據統計,平均每4~5人之中就有1人患有膀胱過動症,其中女性發生比例較高,老年男性發生比較也較高。許順菖醫師表示,造成的原因目前並不完全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不少患者一聽聞醫師癌症該進行化學治療時,會因害怕、擔心效果不佳而尋求中醫或其他輔助療法。究竟中醫在癌症治療的角色為何,針對病情的治療輔助又能達到何種效果?化療搭配中醫 使患者能順利完成療程近年來的學術發表及臨床觀察中發現,病患在接受標準的化放療同時,同步接受中醫輔助治療者,常可見發生化療相關副作用,使患者能順利完成療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簡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高血壓通常沒有症狀,因此又有「沉默殺手」之稱。依據104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因高血壓有關的心血管疾病死因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在十大死因分別為第2位、第3位及第8位。每4.6人死亡中就有1人是死於高血壓直接相關的3種死因。國人對血壓測量行為不理想國民健康署102表示大家對於血壓不重視。依據2013-2015國民營養健康狀況...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0多歲的陳姓婦人長期腰酸背痛,誤以為是家事過度操勞,進行脊椎健檢後發現,患者的骨質密度T值為-3.0、屬骨質疏鬆症(T值 ≦ -2.5為骨鬆症),稍稍不注意都可能會發生壓迫性骨折,因此馬上給予運動處方、飲食改善建議及物理治療,及時預防骨鬆的惡化。骨鬆讓脊椎關節變狹窄 影響脊椎周邊肌肉健檢中心主任林禮立指出,骨質疏鬆症又被稱為「無聲無息的疾病」,在沒有發生骨折之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4歲羅姓女患者去年2月車禍導致頭頸部外傷,多節頸椎椎間盤突出,持續復健9個多月後雖然疼痛有所減輕,但關節活動度受限,頸部無法自由轉動,連帶也常發生頭暈、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及記憶力退化情形,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及睡眠。去年接受針灸治療後歷經約半年時間,疼痛已改善,睡眠品質也穩定。女性長時間使用肩頸肌群 身體會自然感到無力除了外傷導致的肩頸問題外,大多數的患者都是因為生活...
(優活健康網際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大部分罹病者卻不知道已患了肺阻塞,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推估,台灣40歲以上患中重度COPD者占5.4%,約有64萬人,但實際上就診者只有24萬多人,也就是說有將近40萬人沒有就診。衛福部推動新的照護模式,將醫療院所分成第一類及第二類,希望強化病情掌控,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希望能找出更多潛藏性的肺阻塞患者。每10秒就有1人死於肺阻塞COPD過去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