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連日發燒不適且原因不明?又有新傳染病毒出現?會不會有生命危險?又該怎麼預防?小兒心臟科醫師示警,當心可能是川崎症徵兆!他提醒,若幼兒出現持續發燒超過5天,並伴隨4種以上外觀症狀,應盡速就醫治療,以避免引起嚴重的心臟相關併發症。
有些人不笑的時候,看起來臉很臭,其實嘴角下垂、法令紋、木偶紋都會讓人感到嚴肅、不苟言笑,到底該怎麼改善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所撰寫此文,分享「臭臉臉部特徵」以及「臭臉整形方法」,整形可以針對缺失補救,重點是重建中臉的支撐。
背心、短褲、比基尼,穿上夏天限定的消暑行頭之前,是否有好好檢查自己的毛髮細節呢?腋毛、私密處毛髮、手毛腳毛外露總讓人尷尬不已,但想要維持光滑、健康的肌膚狀態與膚觸,「除毛功夫」可不能怠慢。你是否也曾面臨除毛不當後衍生而來的毛囊炎、毛髮倒生困擾?亦或者除毛後膚觸變得粗糙又敏感?私密處保健專家解答5大除毛正確觀念。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Q、為何醫院開的藥有療效,但市售成藥卻沒有呢?市售成藥在日本的正式名稱為「一般用醫藥品」,又稱為大眾藥。而醫師開的處方藥則稱為「醫療用醫藥品」。近年日本市售成藥開始流行OTC藥這樣的名稱。所謂OTC藥是「Over The Counter」的縮寫,直譯是「(藥房)櫃臺買來的藥」。而事實上,市售成藥就是擺在街頭的藥妝店裡面,如同點心餅乾一般,開架式地任由人們隨意購買。...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沒有意義的苦痛只是一部分狀況。在幫助我們處理並解釋周遭環境時,疼痛是非常重要的。說疼痛對人類的生命及存活至關重要,一點都不誇張。有許多反射行為幫助我們適應與存活,而疼痛就是其中之一。由疼痛驅動的退縮反射,讓我們下意識地遠離潛在的危險情境。刻意抑制眨眼反射 造成不適、角膜過乾眼睛乾燥或接觸到灰塵、異物時,三叉神經偵測到不適,並將訊號傳送給大腦,大腦接著要求顏面神經去...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腿上的傷口開始抽痛,並且有灼熱感,雖然我試著用繃帶包紮,但因為傷口不斷流血,包紮並不容易。從傷口的長度和深度判斷,看起來得要縫上幾針。跳上車子,徑往最近的急診室駛去。在生命遭受威脅的情況下,生理疼痛啟動了我們「或戰或逃」的系統,幫助我們存活下來。慢性疼痛可能找不出原因 造成心理負擔在偵測到危險時,我們的身體會釋放腎上腺素和其他化學物質,幫助我們跑得更快、跳得更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歲以上的孩子能夠自己表達不舒服,3歲以下尚無表達能力的寶寶,可能會比較嗜睡、躁動、食慾不佳或活動力下降等,此時家長必須注意孩子是否身體不適。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2/23(五)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兒科衛教師李雯玲主講「寶寶發燒該如何處理?」,提供您正確的嬰幼兒發燒處置方式。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與關心家庭醫學保健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常因腫瘤引起身體不適,接受化療或放療後引起的副作用、病患心理因素等皆可能造成食慾不振情形,導致病患營養不良,此時的營養治療對於癌症患者來說非常重要。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2月23日星期(五)舉辦講座,由營養師吳詠如主講「癌症病患食慾不振的對策」,本次講座中,營養師將提供飲食叮嚀和因應的營養對策,陪癌友及家人度過艱辛的過程。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除了醫師對老年人開立藥物應小心謹慎外,關於老人服用藥物,一般民眾要注意哪些事呢?1)抄下藥名,隨身攜帶。一定要把目前所吃藥物的英文名稱(藥袋上所列的藥名)抄下來,寫在一張紙上,隨身攜帶。就診時給醫師看,即可一目了然,不要光描述藥丸是紅的、是白的,讓醫師猜半天。尤其是會導致過敏的藥物名稱,更需要讓醫師知道。2)最好在同一家醫院就診。如要看不同科別時,最好在同一家醫院...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減肥時,一定要和自己「約法三章」,千萬別過於貪求減肥效果,也不可太過輕忽怠慢,第1週是剛開始減肥的適應階段,必須改變目前覺得「這樣還不錯」的生活模式,下列3點,是一定要做到的生活習慣,請確實執行。1) 整理冰箱,丟掉零食 /現在,打開冰箱的門,把垃圾食物和零食全部丟掉!尤其是泡麵或餅乾這類絕不能出現在家中的食物,更不能用孩子或其他家人為藉口,囤積在家裡,要記得,你...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有的人剛開始吃素,會覺得容易肚子餓,這是因為肉類食物消化不易,流在胃腸道的時間長,讓人感覺較有飽足感,從葷食改為素食,可能需要一點時間調整,讓胃腸道慢慢習慣,容易肚子餓的情況就會有所改善。高纖食物可延長腸道消化時間 增加飽足感素食要能均衡飲食,如果只是不吃肉類,但是精緻的食物食用太多,也會使血糖上升太快,容易產生肌餓感,因此,每餐盡量以粗糙、纖維質高的五穀雜糧為主...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做我這一行的,永遠離不了「吃」,我不特別愛吃,卻是個很會吃的人,但依然維持瘦削的身材。常常有人問:「王老師,為什麼你怎麼吃都不會發胖?」我總是回答:「我不挑嘴,而且葷素不拘,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只是知道怎麼吃比較健康而已。」我若勉強自己不吃肉會有壓力,那我就不會這麼做,但我知道要吃什麼肉比較乾淨健康。我們一家都是有機的支持者,尤其是我的小孩,從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接...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為什麼正常人飯後胰島素上升、升糖素下降,糖尿病患者的升糖素在飯後卻照樣維持在高峰,甚至還會反常地上升」是因為消化食物導致對血糖的需求上升所致。若僅著眼於血糖值高低,人體既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又同時分泌升糖素想升高血糖,就像是人一邊流汗想降低體溫,卻同時全身發抖想提高體溫一樣,不免自相矛盾。高血糖是幫助細胞克服血糖攝取不足的代償作用但若著眼於細胞的血糖代謝就顯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