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隨著平均年齡的增加,運動對於維持健康和延緩老化至關重要。不僅能增強體能、改善心肺功能,還能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同時有助於維持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所撰此文,分享「最後的10項全能」,現代人如果想要「減少不健康餘命」,運動正是最好的選擇。
隨著國人受教育年數增加,平均結婚年齡逐年上升,而生育年齡普遍延後。過去研究觀察到父親生育年齡愈高,其子代思覺失調症風險增加,且發病年齡較早,但尚未有實證研究直接評估與量化。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男性生育年齡愈晚,與子代身上產生的新生突變,呈正向相關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男性生育年齡與子代健康相關性的研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63歲男性,於某精密公司擔任總經理多年,負責3個廠所有業務,還須至屬高溫工作環境的廠區處理機械故障等突發事件。每天早上7點前到公司,晚上11-12點才離開,半夜若生產線有突發狀況,又需即刻回公司處理,每天平均上班16 小時,推估每月超時240 小時。後來發生心肌梗塞,經職業疾病鑑定委員會鑑定為「執行職務所致疾病」。順利通過勞動部勞工保險局職業病審查,核付其傷病給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美國腎臟資料登錄系統2017年報告顯示,台灣在2015年末期腎臟病盛行率與透析盛行率皆高居世界第一,且依據健保署統計,目前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多人!而2015年台灣慢性腎臟病臨床診療指引中更指出,不運動是慢性腎臟病患者中最常見的健康危害行為,佔51.9%;其容易因血中脂肪累積、血液循環速度變慢,使得血壓、血糖、血脂控制不良,直接或間接造成腎絲球過濾率下降,讓腎臟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如何辨識界限被侵犯」。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表示,界限清楚的人,會在被侵犯的當下有「謝謝再聯絡」或者「朕知道了」的反應,也就是會清楚這是對方的意見跟想法,你並不一定要採納或遵循。自身的界限被侵犯 會出現焦慮反應界限糾結時,更多時候你覺得當別人這麼說,是「為你好」、是在乎跟關心你的表現,你不應該違抗。那我們究竟怎麼看懂那已經侵犯我們的界限呢?簡單來說,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位55歲的男性患者,因輕微中風到神經內科治療,在檢驗過程中,醫師發現他的血球指數異常,懷疑骨髓造血功能有問題,並同血液腫瘤科醫師會診後判斷可能罹患相關血液疾病,進一步安排骨髓穿刺檢查才確診罹患骨髓纖維化。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林建鴻主任表示,根據國外統計,每10萬人當中就有0.5至1人患有骨髓纖維化,推算台灣每年約有100至200位新診斷病人,但在台灣因骨髓纖維化就...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又到了選擇防曬產品的季節。但您知道防曬品上的數值暗藏玄機嗎?想要防曬傷,與紫外線中的「UVB波段」有關,與SPF數值密切相關;想要防曬黑,則與紫外線中的「UVA波段」有關,就要參考防曬品的PA等級。若防曬品塗抹劑量不足 無法達到完整防護效果防曬產品上標示的SPF數值代表防曬產品對紫外線中的UVB波段的保護力。簡單來說,SPF的數字代表使皮膚致紅劑量增加的...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為了提供港都市民專業血液透析治療品質及內科門診高品質的照顧服務,位於高雄市的田源診所,藉由導入國際醫療照護標準,因而通過「ACHSi澳洲國際醫療照護標準委員會認證 (Australian Council on Healthcare Standard International,簡稱ACHSi)」;田源診所陳德明院長指出,期待藉由診所導入...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依據美國腎臟資料登錄系統2017年報告顯示,台灣在2015年末期腎臟病盛行率與透析盛行率皆高居世界第一,且依據健保署統計,目前洗腎人口已突破8萬多人!而2015年台灣慢性腎臟病臨床診療指引中更指出,不運動是慢性腎臟病患者中最常見的健康危害行為,佔51.9%;其容易因血中脂肪累積、血液循環速度變慢,使得血壓、血糖、血脂控制不良,直接或間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末期腎臟病患者因為尿毒影響,出現貧血及肌肉病變等症狀,導致容易疲憊、體適能變差等身體狀況,降低運動意願。使用腹膜透析4年的陳麗香小姐由於換液治療時間的彈性,讓她可和先生經常安排假日運動行程,腹膜透析後仍可騎自行車,來回總40公里路程,連出國旅行也不成問題。生活品質不減反升,精神也更好了。腎友易疲憊不運動 反而更傷身依據美國腎臟資料登錄系統2017年報告顯示,台灣2...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約50歲的施姓髮型設計師,平時工作量大,左手慢性麻木長達2年。最近因雨天騎車意外打滑,左手無力、麻木症狀加劇,無法繼續工作。就醫檢查發現頸椎第5至6節及6至7節椎間盤突出,雖醫師建議手術治療,但施小姐害怕手術於是先做徒手物理治療。經過約3週的徒手物理治療矯正頸椎後,麻木和無力消除,追蹤2個月後也都沒有復發。好發30至50歲青壯年族群、男多於女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