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就讀小學4年級的10歲男童,每天喝1杯手搖飲料、喜歡吃炸物,且缺少運動又晚睡,日前因感冒就醫,醫師檢查發現體重竟50公斤,進一步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身體質量指數(BMI)達25,屬於肥胖體位,進一步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處異常影像,確診為脂肪肝,經個人化健康管理,3個月後逐漸改善。
當新世代進入職場,老一輩的主管們面臨許多衝擊,與其哀抱怨不如設法自我調整。百大企業首席講師李河泉於《帶心不帶累的跨世代主管學》一書中,以實際案例帶出跨世代主管最常碰到的管理難題,包括怎麼帶領新世代?如何拆解新人離職心態?幫助主管驅動新舊世代融合,創造工作氛圍有互信、協作的高效團隊。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會依賴你的另一半嗎?過度依賴可能會對關係造成傷害。臨床心理師張家齊於《在關係變成傷害之前》一書中,綜合多年來幫助個案走過親密關係傷痛的經驗,分析常見失衡的親密關係模式,源於怎樣的心理失控感,以及企圖從親密關係獲得補償的各種樣貌,幫助讀者認清愛與傷害的界線,在關係變成傷之前及時修復。以下為原書摘文:
2019-10-01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據統計愛美民眾最重視毛孔斑點與臉部五官精緻度,但隨著年齡增長,臉上的法令紋、木偶紋等紋路卻會越來越深,甚至蘋果肌下滑、皮膚鬆垮下垂等老化現象愈顯疲憊。資深醫美醫師王善民表示,臉部老化的原因有很多,包含膠原蛋白流失、骨骼或下巴萎縮、臉部脂肪位移等初老症狀,以往透過非侵入性療程或微整注射,但除了靠填充物、電波、...
2019-09-30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有一名醫師的家屬,罹患第三期肺癌,因年紀太大且肺功能不佳,在施行完成術前輔助放療、化療合併治療後,仍不能開刀根除腫瘤。因病人已完成標準放化療,在醫師評估下,患者使用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9個月後,其癌症仍控制良好。高雄長庚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王金洲主任建議,針對第三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應盡...
2019-09-30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愛美是人的天性,現代人越來越注重自身外貌,隨著醫美市場的擴大與技術革新,消費者的選擇也日趨多元。然而在各式各樣醫美廣告的行銷洗腦下,民眾就診時常常出現一些迷思。 醫美廣告迷思多 術後效果因人異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楊慶升醫師表示,許多民眾就診時,會希望醫師以明星或廣告模特兒的...
2019-10-01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聽診趣健走活動 邀民眾認識菜瓜布肺 伸展手腳擺動身體,熱身準備健走;起步槍響起,民眾大步踏出起點,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於9月22日,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舉行聽診趣健走活動,邀請民眾一起為肺部健康而走,認識菜瓜布肺。 台大醫院內科部王鶴健醫師指出,菜瓜布肺全名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的肺部會隨著纖...
2019-09-30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幾年國內醫療服務競爭漸趨激烈,小至醫師個人,大至醫療院所,都積極運用整合行銷提升品牌形象、創造聲量,吸引更多患者上門求診。在各式各樣的醫療行銷工具列中,如何選擇符合醫療法規,又能將宣傳效益最大化,並且精準定位目標客群的項目,成為行銷的一大課題。 民眾想看病多上網查 因應趨勢轉變診所行銷模式...
2019-10-01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醫師奉獻一生於醫療 相信人性本善竟受騙 現年83歲台北中山醫院董事長暨婦產科名醫陳福民醫師,多年行醫歷經許多風雨,無論是婦產科醫師荒、面對醫療抗議、工作時數過長等,他都會本著醫者父母心的願心,全心守護著日漸式微的婦產科。然而因專注投身醫療、辛勞工作,更相信人性本善,導致2008年遭以政商名流為下手目標...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近3年來飽受急尿、頻尿及排尿過程斷斷續續所苦的75歲趙爺爺,抱怨每天晚上滴滴答答,廁所跑不停,甚至一個晚上得上廁所5次,睡眠不足導致他精神不佳、脾氣暴躁,就醫確診為「攝護腺肥大合併膀胱過動症」,初期嘗試服用控制頻尿的藥物,卻發生尿不出來的情形,後來透過雷射攝護腺手術治療,搭配抗頻尿藥物控制殘餘頻尿症狀後,趙爺爺改善小便不順的症狀,同時恢復以往好脾氣!攝護腺肥大導致...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在媽媽肚子裡待了37周的小珍珠,出生時體重有2965公克,醫護人員發現小珍珠有時候會「忘記呼吸」,有心雜音的狀況,在經過呼吸訓練後,還是有呼吸喘的問題。小珍珠的媽媽說,原本預計自然產後三天要帶著女兒一起出院,可是小珍珠突然出現血便的症狀,後續體重一路下滑,經由醫師治療解決腸胃感染症狀之後,發現還是有心雜音的問題。透過X光與心臟超音波檢查,確診為「開放性動脈導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爸媽擔心孩子如果扁平足,會影響往後的發展!扁平足成因很多,有些是先天性遺傳、有是太早學走路、或神經病變,甚至是韌帶鬆弛張力低,導致足弓發育不完全。最常見為原發性,除此之外,也可能和神經肌肉系統疾病、副舟狀骨、跗骨聯合等疾病相關。扁平足臨床表徵為內側足弓消失、足跟外翻與前足外展。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治療師表示,其實家長不必過度擔心,幼兒時期的扁平足,大部分的足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青春期是小孩快速長高的時期,同時也代表他們快要「轉大人」了。為了幫助孩子發育,很多家長會讓他們服用轉骨方,但轉骨可是大有學問。每個孩子體質不一,有些容易過敏感冒、長痘痘、體型虛胖、容易失眠、便秘,甚至月經失調,坊間轉骨偏方不能一體適用!應經由醫師問診後依照個人體質提供合適的轉骨方,以免適得其反。轉骨方應依照個人體質量身訂做轉骨是為青春期的孩子做的「特別處置」,幫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