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的足部循環比較差,且汗液中含有葡萄糖,若清潔未做好,容易孳生細菌造成感染,若加上感覺遲鈍或疏忽,沒有注意皮膚傷口,容易使傷口產生潰瘍、感染及壞疽,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照顧。《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糖尿病足潰瘍的成因與治療,糖尿病患每天都要檢查足部,如果發現破皮、龜裂、滲液、發紅、浮腫等狀況一定要立刻就醫。
暑假期間,青少年容易受到同儕影響,進而嘗試吸菸或使用電子煙。研究指出,雖然超過8成的青少年表示有拒菸的意願,但仍有近2成在面對誘惑時無法堅定拒絕。事實上,高達9成的吸菸者在18歲以前就已接觸菸品。對此,國健署分享「4招拒菸方法」,成功拒絕菸品的第1步在於堅定個人的信念。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看鏡子裡的自己了?想送給你一個小小提醒:在人生的繁忙與轉換中,別忘了停下來,看看那個一直努力適應、慢慢長大的自己。走入30歲後,我們比想像中更容易懷疑自己:身邊有人成家、有人升遷、有人活得很有方向,而你可能還在尋找步伐、適應生活,還在練習相信「慢熟」並不代表落後。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一名50歲婦女於46歲停經,近期出現會陰部與陰道搔癢疼痛情形,經診斷為萎縮性陰道炎,使用局部陰道荷爾蒙一年無明顯改善,因此嘗試陰道併會陰部雷射治療,治療兩次乾澀部分改善,全部療程結束搔癢疼痛也有改善,後續配合陰道與會陰部保濕保養,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且不排斥與伴侶性行為。輕微尿失禁 凱格爾運動可改善另名50歲女性於48歲切除子宮卵巢,術後一年出現打噴嚏時會尿失禁,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席捲全球,疫苗被視為終結大流行的終極解方。首例疫苗已進入試驗,然而研發曠日廢時,必須經歷第三期大規模研究,長時間觀察接種疫苗的族群才能得到結果。對次,生命倫理學專家Nir Eyal日前發表預印論文提出一個大膽想法:「人體攻毒試驗」,用病毒感染人體來實驗,加速疫苗研發,這合乎道德嗎?來看看Nir Eyal在權威期刊《自然》的訪談。為何新冠病毒疫苗要進行人體攻毒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挺著肚子的孕婦來看診,憂心地說:「蔡醫師,我上次產檢時『喝糖水』檢查,結果在及格邊緣,該怎麼辦?」她拿出檢查報告,停了一下又問:「這樣就是妊娠糖尿病嗎?對寶寶會有什麼影響?」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妊娠糖尿病,顧名思義就是懷孕中才出現的糖尿病,也就是指懷孕前沒有糖尿病病史,但在懷孕時卻出現高血糖的現象,根據統計,大約4~7%的孕婦會發生妊娠糖尿病。合併...
2020-04-08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近9年來,肺癌高居癌症死亡人數第一名,比起相對能在早期發現的大腸癌與乳癌,近七成肺癌患者診斷時已經是晚期,遠端轉移到對側肺葉、肝臟、腦部、骨頭等部位,因此無法手術治療,過去預後相對不佳。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蕭世欣表示,過去針對無法手術切除的第三或第四期肺癌治療,主要是以化學藥物治療為主...
2020-04-08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 一名年約50多歲的李先生(化名),屬於嚴重型氣喘患者,因工作需求常往外跑,過去十多年以生物製劑治病,但自去年開始,氣喘頻繁發作,咳嗽、喘不過氣,工作一度停擺,讓他萌生轉職、退休念頭;改使用不同機轉生物製劑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先前呼吸發出的「咻咻聲都消失了」!李先生的嚴重氣喘終於獲得有效控制,工作生活也變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陳姓百歲阿嬤因輸尿管結石,造成腎水腫,並引發急性尿路感染症狀,必須動手術移除病灶,以緩解感染狀況,但阿嬤年事已高,為降低風險,醫師採高功率雷射手術,讓原本要1.5~2小時才能擊碎的結石,在30分鐘內完成,安全解除危機,阿嬤術後已康復出院。 縮短手術時間 減少麻醉劑量羅東博愛醫院泌尿科張世琦主任表示,陳阿嬤因發燒、意識改變等感染症狀被家人送至急診,就醫過程中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帶寶寶外出怎樣做最安全?答案是正確使用汽車安全座椅,行車時使用安全座椅可降低兒童頸部73%衝擊力,減少71%死亡率,後向乘坐的安全性提高75%。只要記得「後、安、固、指」四口訣,就能維護寶寶的安全。13%家長未使用 幼童難承受劇烈碰撞根據靖娟基金會2019年汽車安全座椅使用調查,回收1047份問卷結果顯示,13%家長未使用過安全座椅,四分之一的家長認為使用安全座椅有困...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21歲Ben騎機車「犁田」了,急診醫師說要清創。46歲何小姐小腿上有一個數月未癒的傷口,整形外科醫師也說明需要清創。60歲邱先生因為血管疾病導致足部組織壞死,心臟血管外科醫師也說要清創。「清創」是全世界醫師公認的傷口處理標準模式,並且廣泛應用在各國各外科間,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名詞,但究竟什麼是清創?清創目的又是什麼? 清創3大目的安南醫院整形外科王冠智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近視王國,盛行率高。眼科醫師使用長效散瞳劑,減緩學童近視已有二十多年,時至今日,散瞳劑仍是第一線對抗學童近視的武器。但還是會遇到心存疑慮的父母,存在一些錯誤認知及迷思,眼科診所總院長林穎新醫師為家長釋疑,建立正確的護眼觀念。學童近視率高 勿太早接觸3C產品根據調查顯示,小學畢業學童的近視率約50%,國中生近視率為75%,成人20歲更是高達90%。...
2020-04-07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緊張,很多糖友也很慌張,就算降血糖藥物吃完也不敢到院回診。其實全台醫院都已經採取分流管理,該回診就回診,別耽誤了血糖控制。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副秘書長,奇美醫院新陳代謝科田凱仁醫師指出,有新冠肺炎疑慮或是有出國史的到院者,進出各院時健保卡一插就能掌握,因此醫院內的分流已經做得相當完善,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