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秒就有1人因超級細菌死亡!醫籲快學「診間3問」「4不1要」保命

每3秒就有1人因超級細菌死亡!醫籲快學「診間3問」「4不1要」保命

2025/9/24(2025/9/24 17:10更新)
抗生素能有效對抗細菌、真菌與寄生蟲感染,挽救無數生命,但抗生素濫用與不當使用,細菌對常用抗生素產生抗藥性,使抗藥性細菌不斷出現,導致「超級細菌」出現,已成全球隱憂,甚至正在掀起一場「無聲的大流行」,使原本可治療的感染變得棘手,造成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不僅增加治療複雜感染的難度,也可能造成更多疾病與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若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持續蔓延,至2050年全球恐每3秒就有1人,因感染抗藥性細菌喪命,不只威脅公共健康,經濟損失更可達到GDP的2~3.5%。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元皓表示,台灣同樣面臨嚴峻挑戰,若以2%計算,每年將帶來逾3,000億元的龐大醫療與經濟損失,對醫療量能造成沉重壓力。

延伸閱讀:
濫用抗生素「超級細菌」怎麼出現的?醫:抗藥性最快「這時間內」就轉移

抗生素細菌已成無聲大流行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羅一鈞表示,抗藥性細菌雖未列入台灣10大死因,但放眼肺炎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若合併抗藥性細菌感染,往往會使病情更加複雜,不僅增加治療難度,也可能延長住院時間,甚至提高死亡風險。

羅一鈞說明,新冠肺炎是全球肉眼可見的疫情大流行,但近年來受免疫負債影響,許多慢性病患者因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感染威脅。相較之下,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如同一場「無聲的大流行」,讓原本可治療的疾病變得棘手難治,對公共衛生帶來隱憂。

延伸閱讀:
夫妻狂嗑「發霉水果」皆罹肝癌!營養師揭「5類水果」冰過還是會壞

感染抗藥性細菌死亡風險高1.5倍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感染科特聘主治醫師張峰義表示,抗藥性細菌為疾病治療帶來嚴峻挑戰。研究指出,感染抗藥性細菌患者的治療成本,約為一般患者的1.4倍,顯著增加醫療支出;同時,臨床數據顯示,若感染多重抗藥性細菌,死亡風險更高出近1.5倍,對病患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張峰義呼籲,特別是50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等呼吸道感染高風險族群,應與醫師討論並積極接種疫苗,確診後也應及早接受治療,以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同時避免因濫用藥物而助長抗藥性細菌的蔓延。

抗生素使用「4不1要」原則

三軍總醫院感染科醫師主任林德宇表示,民眾在抗生素使用上,應落實「正確用藥」與「預防醫學」的重要性,應遵循「4不1要」原則:

【4不】

  • 不主動要求抗生素
  • 不自行購買
  • 不吃他人藥
  • 不隨便停藥

【1要】
要遵守醫囑

三軍總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王永志也提醒民眾,為了確保用藥安全,看診時應養成「診間三問」的習慣,主動向醫師確認:處方中是否含有抗生素?抗生素療程需服用多久?使用抗生素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才能避免誤用或濫用。

image
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元皓(第一排右二)表示,抗生素是用來對抗細菌感染的救命武器,但若濫用或服用不當就會產生抗藥性,使疾病更難被控制、治療效果也會遞減。(第一排左一為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左二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董事長張上淳、第一排右一為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羅一鈞)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